第五百七十七章 詭異氣氛

倪嶽微微一笑,撫須道,“其實,此事很簡單!”

“哦!”一時間,大家紛紛將目光投向他。

“其實,不外八個字,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倪嶽也不賣關子,直接道。

“此言何意?”弘治有些不解地望着他。

你是說?幾位閣老若有所思地望着倪嶽,當然,他們不敢表露得太過明顯,畢竟,弘治還未想通,他們如果表現出若有所悟的話,只怕會被弘治認爲是挑釁了,故此,他們也只是在旁保持沉默。

當然,在座的這些官場老油條自是不乏聰明人,眼中閃過一絲明悟,全都掩飾得極好。

倪嶽緩緩解釋道,“其實,米魯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其父乃是沾益州土司官安民!”

這下,弘治恍然大悟,不錯,不錯!

“如果朝廷出面,下旨申斥那安民,只怕他會立刻行動,制止米魯的反叛!如此的話,危急局勢自是得到解決!高,實在是高!”弘治滿面笑容讚歎道。

“更有甚者,也許,那安民會將阿保繩之以法!”倪嶽補充道。

“好,好,就依卿言,劉卿,按倪卿意思擬旨,申斥那安民。”弘治點點頭,稍加思索,補充道,“另賞賜一些財物,予以安撫那安民,責其安心用事!”

一時間,衆大臣紛紛將羨慕的目光投向倪嶽,這老傢伙還真有兩把刷子,咱們怎麼沒想到如此良策呢?這下,陛下心中又爲其記一筆功勞啊!

“陛下,還請賞賜那隆暢小妾適烏及其二子,以顯陛下隆恩!”劉健建議道。

“好,就依卿言!”弘治大悅,這劉健真會來事,賞賜隆暢小妾及二子也是收取民心之用,彰顯恩德,豈能不允!

“陛下,還不可掉以輕心,誰知那米魯是否聽安民的。故此,咱們也不能只是安撫,應該兩手準備。”倪嶽搖搖頭,補充道。

“你是說,派兵震懾?”弘治望向倪嶽道。

“陛下英明!”倪嶽躬身道。

弘治心情大悅,望向倪嶽,這傢伙還真是識趣啊!

這下子,衆大臣更是嫉妒了,好的壞的他都賣了好,即便今後出了什麼事,他也可以將自己摘出此事,高,實在是高。真真是老奸臣滑啊!

“好,下旨,令貴州官員密切注意米魯動靜,同時嚴防此事再有變化。”

“臣遵旨!”劉健躬身應是。

“衆卿,此事就此做罷。那對那賑災之事,你們還有何良策?”弘治道。

這下倪嶽不出聲了,畢竟,剛纔他已經出盡了風頭,是該給別人點表現的機會了!

三位閣臣也是閉口不語,望着在座各位。

有了前車之鑑,這下衆大臣七嘴八舌,將賑災所震要的各項事宜一一建言。

然而,他們所言盡皆是老生常談,根本一點的建設性意見都沒有。

弘治越聽越是生氣,眉頭緊鎖,望着這些吵雜之聲,一陣心煩。

而三位閣老也是搖頭不已。

“陛下,臣有一本要奏!”終於,李東陽忍不住了,開口道。

弘治一陣疑惑地望向李東陽,在此關頭,還奏什麼本?

而劉健與謝遷一臉驚愕地望向李東陽,之前可沒聽說他有本要奏啊,這是要做什麼?現在可是正在談論賑災之事啊!

“其實,臣此時奏事,正是與那賑災之事有關!”李東陽一語道破。

一時間,大家恍然大悟,就說嘛,這李閣老並非不懂輕重之人,此時奏事,肯定與賑災之事有關啊!

包括弘治與二位閣老,大臣們紛紛將目光投向李東陽。

李東陽從懷中取出一個奏本,雙手呈遞給弘治。

弘治饒有興趣地接過奏本,看看,這李東陽究竟玩什麼花樣!

“救災應急預案!”六個大字映入弘治的眼簾。

弘治一皺眉,應急預案?這是什麼鬼?

李東陽解釋道,“陛下,其實,這應急預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在事情發生之時,及時反應準備救援,減輕或降低災害造成損失的方法。”

哦!這下,弘治明白了!繼續往下看。

弘治越看越是心驚,這份應急預案,居然將所有的天災盡皆分析了個透徹。首先將各天災發生之時的情形一一予以描述,隨後針對不同的天災詳盡地描述了應該如何進行控制與救援,隨後將善後工作詳盡地進行了安排,而且將各個部門的合作環環相扣地進行了佈置,如果按照這上面所說,只怕任何天災都會被有條不紊地壓制下去,而人心卻會被及時安撫,比起剛纔那些大臣們所說的建議,真可謂是高出了一大截。太詳實了!

當然,這些都需要相當的財力予以支撐,這是毋庸置疑的!

弘治滿面驚喜地擡頭望向李東陽,“李卿,未曾想你居然有些才能,那爲何之前沒有提出呢!如果早提出,只怕黃河決堤災害會被及早處置完啊!”

李東陽滿面慚愧地站起身形,向弘治躬身道,“陛下恕罪,此應急預案還真的不是臣所想所做!”

“啊!”弘治驚呆了,“你是說,這應急預案並非所想所寫所做?”

“不錯!”李東陽理所當然地承認道。

而劉健等大臣卻是若有所悟地望着李東陽,眼中閃爍着莫名的光芒,其中充滿了痛恨、欣賞、嫉妒及憎恨。

“說說,哪裡有些大才,朕派人去請!”弘治激動了,滿面希冀地望着李東陽。

“陛下,不用請,只需陛下一聲令下,臣會將他帶來的!”李東陽拱手道。

“真的?”弘治滿面驚喜地問道,“是誰?”

“啓稟陛下,正是那山東行省濟南府陵縣明中信是也!”

“是他啊!”弘治一聽,收斂了面上的驚喜,沉思道。

不錯,最近聽得這明中信的名字都快吐了,京師這段時間所有的大事件都有他在其中若隱若現,這小子可不是個安分的人啊!

而旁邊的大臣們卻是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樣,但眼中的各種情緒也被他們深深掩藏了起來。

御書房陷入了沉靜之中。

李東陽無奈地笑笑,環視一週,看來,這明小友還真的得罪了不少人啊!

而弘治看了一眼李東陽,將手中奏摺遞給劉健。

劉健低頭觀看一番,也是滿面驚訝。

他看完之後隨手遞給謝遷。

謝遷之後是倪嶽,之後是戶部、禮部、兵部馬文升,刑部、工部各部大臣們一一觀看,雖然大家盡力保持着冷靜,但看了這份奏摺心中也是不免對這明中信的才學實務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但心中也深深感到了忌憚。就如同當年對陸明遠一般。

良久,良久,終於,奏摺轉讓了一圈,最後,回到了御書龍案之上。

“大家說說吧!”弘治環視一週道。

劉健率先起身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李大人所提供的這種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將災禍消彌於無形,也是最能夠安撫百姓的方法,還請陛下下旨,詔示各部大人們認真研究磋商,制定最符合此次雲南宜良地震的災後重建應急預案!”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御書房中一陣附和之聲,顯然,這份預案將大家折服了,而且現在根本沒有更好的辦法,還是先將這場天災消彌吧!

至於明中信,卻是再無人提一句,一則,弘治在聽到是明中信之後,態度曖昧,沒有表態,二則,明中信早已在有意無意中將這些世家大人們得罪了個遍,豈是一份預案就能夠消彌成見的,按他之前的表現不打壓就不錯了!

李東陽見此情形,哪還不知道大家的心思,心中長嘆一聲,“明小友,咱能幫你的也就這了,接下來,還是靠你自己了!”

弘治點頭吩咐道,“好,就按劉卿所言,大家下去商議擬定方案吧!儘快下發到雲南,消彌這場災禍!”

“臣等遵旨!”在座大臣們躬身應命。

“啓稟陛下!”李東陽躬身插言道。

“哦,李卿還有何事?”弘治和顏悅色道,畢竟,這份奏摺是李東陽所獻,居功至偉啊!

“陛下,其實,這套應急方案還真心有一件最至關重要之事!”李東陽躬身道。

弘治及各位大臣感興趣地望着李東陽,就等他道來。

“不敢隱瞞陛下,這份奏摺沒有說透,其實,最核心的災後重建之事,還有一件最最重要之事,就是災後瘟疫散佈!”李東陽一字一句強調道。

瘟疫,大家一聽頓時爲之色變。不錯,正是!大家處理過無數天災,自是心中清楚明瞭此事!

但這是衆所周之之事啊!爲何李東陽要重點提出來呢?大家爲之疑惑。

“其實,臣這兒還有一本奏摺,就是善於災後對瘟疫的防範措施!”李東陽也不再賣關子,直接從懷中取出一份奏摺呈給弘治。

弘治深深看了李東陽一眼,接過奏摺,低頭觀瞧。

“李兄,行啊!藏得夠深啊!”謝遷附在李東陽耳旁道。

李東陽苦笑一聲,“謝兄,我也是逼不得已啊!如果不是今日這種場合,我絕不會上奏的!”

真的?謝遷看看他,有些疑惑,“那你怎會這麼恰巧將這兩個奏摺藏在身上?”

唉!李東陽嘆了一聲,搖頭不已。

謝遷更加疑惑地望着他,難道這傢伙能夠未卜先知?

他卻不知,李東陽其是想找個合適的時間上奏,畢竟,這事關明中信,而明中信又與那陸明遠糾纏不清,他深知弘治對陸明遠複雜而糾結的情感。深怕一個不好,將明中信推下深淵,萬劫不復!

實在是今日雲南地震不宜再拖下去,畢竟此處雲南有幾千裡之遙,如果措施不當,不及時,只怕會令得無數百姓受難,故此,他纔不惜犯忌諱將此奏摺呈上。

看情形,只怕陛下心中依舊有糾結之事啊!否則絕不會絕口不提那提出此預案的明中信。

此時,弘治也已經看完了奏摺,擡起頭來,眼中閃過了一絲寒芒。

李東陽看在眼中,心中大驚,難道陛下對明中信動了殺機?心中了一陣後悔,真不該啊!

但是,弘治那絲寒芒迅速收斂,面帶笑容地望着李東陽。

“李卿,聽說你那心疾之症是明中信所治?”

“啓稟陛下,正是!”李東陽心中一跳,陛下現在問此事,只怕也看出了自己的小心思,但他卻也不敢撒謊,如實回答道。

“那劉大人的病也是那明中信所治?”弘治依舊是一臉的笑容,但不知爲何,李東陽看在眼中,心中一陣涼意升起。

“不錯!如今劉大人也已痊癒!”李東陽膽顫心驚地回答道。

嗯!弘治點點頭,沉默不語。

半晌,大臣們這些老油條彷彿也感覺到了弘治複雜的心情,紛紛屏息寧氣,細細思索弘治與李東陽的對話。

終於,弘治再次問道,“那意思就是說,這份瘟疫防治的奏摺也是明中信的想法?”

“不敢隱瞞陛下,其實,此法乃是臣根據山東行省濟南府陵縣防治河南江北行省災民所實施的方法有所感悟,總結整理之後,再徵求了劉大人等幾位治理過黃河決堤大人的意見以及綜合御醫們的意見之後整理而成。”李東陽努力將明中信從中摘出,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雖然咱們這位弘治帝宅心仁厚,但也保不齊有當年心中的那根刺,此番未曾深思熟慮的作爲只希望不要坑了明中信纔好!

弘治深吸了口氣,深深望了李東陽一眼,也不再追究,“好,劉卿,你將此奏摺拿去,結合此前的預案,重新制訂最佳方案!”

弘治轉向劉健,將奏摺遞給劉健,不再詢問李東陽。

“臣遵旨!”劉健躬身接過奏摺應道。

“臣還有話說!”李東陽卻是忍不住又出言道。

弘治轉頭望向李東陽,一言不發,靜靜聽着。

“臣經過此前的調查,發現,地震之後還有一事必須重視,就是餘震防治!”

餘震?弘治等人有些懵,這是什麼鬼?

“餘震其實就是在地震之後,還不時會有震動,不定時,不定期,會經災後重建賑災之事難上加難,造成極大的損害。”

第四百七十二章 臥房隱秘第六百四十二章 南疆局勢第三百三十四章 劉老脫險第八十三章 清剿彌勒第九百五十四章第九百零五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徹底決裂第五十章 酒樓開業(四)第五百零七章 查根溯源第四百三十九章 姐妹雙簧第三百二十五章 千戶有請第三百七十五章 重榜消息第一百三十章 試驗成功第三百八十一章 商定方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二老觀摩第六十七章 神識煉藥第七百三十五章 局勢變遷第四百一十九章 環採閣開張第五百六十四章 京城會師第七百二十三章 賊人來襲第六百一十九章 準備救援第二百二十八章 知縣定計第一百二十章 孫宇就職第五百一十一章 自認不如第五百六十七章 策試放榜第六百六十章 一石二鳥第八十三章 清剿彌勒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登門第六百一十四章 茶肆獲信第三百二十六章 彌勒報復第八十七章 蘭家求救第一百二十章 孫宇就職第六十八章 藥成人傷第五百六十一章 各方猜測第四十五章 生意起航第三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八十六章 診斷疾症第四百零九章 大鬧衛所第八百二十三章 三家爭搶第六百九十二章 語出驚人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九十八章 瓊林出世第三百六十六章 近鄉情怯第七百三十七章 各方動向第一百三十章 試驗成功第四百六十一章 化妝術現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一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八十章 準備接觸第二百零五章 縣衙議災第五百零八章 文武雙壁第七百二十章 變數再生第六百七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五百一十八章 塔中驚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京城會師第六百三十八章 悲慘往事第九十九章 景澤離去第七百七十章 方法初現第四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八十九章 接應佈置第六百八十七章 駭人論斷第七百五十二章 敵蹤突現第四百五十一章 劉老到訪第二百零五章 縣衙議災第五百零五章 重榜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信赴府第九十四章 師爺吹牛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卻好意第一百二十七章 學員結業第六百零七章 戰後驚言第五百六十一章 各方猜測第九百二十八章第六百七十二章 詭異消失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一百四十章 遊大明湖第五百四十一章 測試開始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客上門第七百三十章 中信衝陣第一百五十八章 夾帶事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慰學員第九十五章 明府品菜第七百零七章 特使到來第七百五十二章 敵蹤突現第三百九十七章 援兵趕來第一百零五章 中信贈詩第五百二十四章 合體成功第六百四十九章 公爺接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老勸戒第一百二十六章 學堂理念第一百八十三章 賞善罰惡第三百九十一章 武雄挖牆角第二百五十二章 中信贈禮第二百零八章 征服知府第五百二十一章 重塑神識第七百一十四章 含恨而去第九百零九章第九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學堂理念第五百七十章 明興發威
第四百七十二章 臥房隱秘第六百四十二章 南疆局勢第三百三十四章 劉老脫險第八十三章 清剿彌勒第九百五十四章第九百零五章第四百七十三章 徹底決裂第五十章 酒樓開業(四)第五百零七章 查根溯源第四百三十九章 姐妹雙簧第三百二十五章 千戶有請第三百七十五章 重榜消息第一百三十章 試驗成功第三百八十一章 商定方案第二百二十一章 二老觀摩第六十七章 神識煉藥第七百三十五章 局勢變遷第四百一十九章 環採閣開張第五百六十四章 京城會師第七百二十三章 賊人來襲第六百一十九章 準備救援第二百二十八章 知縣定計第一百二十章 孫宇就職第五百一十一章 自認不如第五百六十七章 策試放榜第六百六十章 一石二鳥第八十三章 清剿彌勒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登門第六百一十四章 茶肆獲信第三百二十六章 彌勒報復第八十七章 蘭家求救第一百二十章 孫宇就職第六十八章 藥成人傷第五百六十一章 各方猜測第四十五章 生意起航第三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八十六章 診斷疾症第四百零九章 大鬧衛所第八百二十三章 三家爭搶第六百九十二章 語出驚人第八百八十三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九十八章 瓊林出世第三百六十六章 近鄉情怯第七百三十七章 各方動向第一百三十章 試驗成功第四百六十一章 化妝術現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一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八十章 準備接觸第二百零五章 縣衙議災第五百零八章 文武雙壁第七百二十章 變數再生第六百七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五百一十八章 塔中驚變第五百六十四章 京城會師第六百三十八章 悲慘往事第九十九章 景澤離去第七百七十章 方法初現第四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八十九章 接應佈置第六百八十七章 駭人論斷第七百五十二章 敵蹤突現第四百五十一章 劉老到訪第二百零五章 縣衙議災第五百零五章 重榜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信赴府第九十四章 師爺吹牛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卻好意第一百二十七章 學員結業第六百零七章 戰後驚言第五百六十一章 各方猜測第九百二十八章第六百七十二章 詭異消失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一百四十章 遊大明湖第五百四十一章 測試開始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客上門第七百三十章 中信衝陣第一百五十八章 夾帶事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慰學員第九十五章 明府品菜第七百零七章 特使到來第七百五十二章 敵蹤突現第三百九十七章 援兵趕來第一百零五章 中信贈詩第五百二十四章 合體成功第六百四十九章 公爺接手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老勸戒第一百二十六章 學堂理念第一百八十三章 賞善罰惡第三百九十一章 武雄挖牆角第二百五十二章 中信贈禮第二百零八章 征服知府第五百二十一章 重塑神識第七百一十四章 含恨而去第九百零九章第九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學堂理念第五百七十章 明興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