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赤眼火狐

也不知道大牙什麼時候醒了,一骨碌身就坐了起來,在背後冷不丁的就冒出了一句:“何大哥,你說你們這家子總有失蹤的人,是不是你家先人幹過啥傷天害地的事啊?”

一聽大牙這麼問,我的腦袋都疼,這大牙早不醒晚不醒,哪有這麼說話的,這不純粹是沒事找事嘛!

何長軍根本不知道大牙醒了,大牙這一說話,把他嚇的身上一激靈,趕緊回身瞅了一眼大牙:“唉……唉呀媽呀,兄……兄弟醒了,啥……啥傷……傷天害……害理啊?沒……沒聽說過,不……不過倒……倒是有個故事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大牙瞪着眼睛,張着大嘴,嘴角也跟着何長軍結巴的語速一抽一抽的,我和柳葉看着就有點憋不住樂

實話實話,與何長軍聊天拼的真是耐心,有時急得你真想狠狠的撓牆。用大牙的話說和這哥們聊天,完全可以睡一覺,醒來後發現還能接上茬。

聽何長軍說還有個故事,這個我們都很感興趣,就讓何長軍一定要長話短說,簡明扼要說明白就行了,不用聲情並茂,繪聲繪色。雖然我是一再叮囑,但是以這何長軍的這口條,本來不長的故事足足講了有一個小時,把我們鬱悶得都想集體撞牆。

不過好在是說明白了,據他說這個故事是他爺爺的爺爺講給他爺爺的,又是他爺爺講給他的。

說是挺老早以前,他們老何家有個獵手叫何霰田,村裡人都叫他何老大。這人槍法出神,神槍見物,百發百中。有一次在村子南邊的狐狸洞那邊轉悠,就碰到了一隻赤眼火狐狸,何老大連打了三槍都沒有打中,心中窩火,就放狗去攆那隻火狐狸。

眼瞅着就要追上時,突然大黃狗的身上莫名其妙的就着火了,燒得那隻大黃狗“嗷嗷”直叫,拼命的往家跑,直接就鑽進柴火垛裡去了。眨眼之間就是火光沖天,巧的是又刮來一股邪風,連帶着把房子也給燒着了。

村裡有個老頭就勸他說這狐狸八成是成精了,讓他不要去惹它。可是何老大正在氣頭上,也不信邪,背上獵槍去找那火狐狸報仇。

天剛擦黑時,那火狐狸果然又出來了,眼睛閃着紅光,衝着何老大直齜牙。何老大也忘了害怕,舉槍就打,可是眼睜睜的卻打不着那隻火狐狸。何老大就覺得後背滾熱,一回頭才發現自己的衣服竟然着火了,趕緊在地上打了幾個滾,火滅了之後,再看那隻火狐狸也沒影了。

何老大打這以後只要一打獵,眼睛就淌眼淚,眼睛通紅看不清東西,所以也就不再打獵了。後來娶了個媳婦,給他生了三個兒子,日子過得還不錯。直到有一天早上,發現睡在炕上的小兒子突然不見了,全家人都傻了,不知道晚上睡覺的時候,這人跑哪去了。

那何老大就懷疑是那隻火狐狸把他的兒子給整走了,抄起多年不用的獵槍就奔狐狸洞溝去了,家裡人攔也攔不住。只是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從這以後,每隔四五十年,老何家都會有人莫名其妙的睡覺就睡沒了。

故事說完後,我看了看大牙和柳葉,聯想到昨天剛聽到的關於狐鋰洞溝的傳說,心裡也在揣測這隻赤眼火狐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那隻紅狐狸,我假裝不經意的問他剛纔說的那個狐狸洞溝在哪兒裡?現在是啥樣了?

何長軍好像說得很盡興,眉飛色舞,比比劃劃的說狐狸洞溝在這村子往南也就一千米左右,他小時候和夥伴們常去那裡打鳥、挖野菜。

那裡以前有三個大土包,土包之間地勢低窪,土包上遍佈了很多洞穴,有的連獵狗都能爬進去。聽大人說那是狐狸、獾豬的洞,據聽說解放以前,這裡的狐狸非常多,但解放後這些年開荒種地,基本上也看不到了。現在那裡都被開墾爲農田,洞也看不見了,三個大土包的地貌還依稀可見。

事情到了現在這個地步,珠子的線索已經斷了。黑貓也沒有了蹤影,而我們要查的事與這隻赤眼火狐有沒有關係誰也說不好,本來一直很順利的事情到了現在卻形成了一個僵局。

既然都來了,我們都想去看看。好不容易纔說服何長軍不用陪着我們,朝着他指的方向,我們走了不到二十分鐘,就看到不遠處果然有三個還很明顯的土包,呈三足鼎立之勢。土包的南面是一大片白楊林,密匝匝地排成好幾列也不知道生長了多少年,樹幹最細的也差不多有罈子粗了。

大牙站在一個高坡上,向遠處望了望,回過頭來問我:“來亮,你說那個‘蝦鬚蟹眼’在哪兒啊?你能看出來嗎?”

我跟着大牙站在坡頂往遠處看了看,眼前一望無垠的黑土地,蕭條荒涼,看出很遠也沒見到有別的村莊,目所能及之處都已經被開墾成了農田,山無形,水無影,看不出一點以前的地貌,根本就談不上尋龍點穴了。

蝦鬚蟹眼應該是半山環抱,而環抱的中心有一氣口,即是“蓮花穴”。只是現在再找到這環抱的山形看來極不容易,幾百年前的山嶺早就不見了,這裡幾乎已經是一馬平川了。看着眼前的這形勢,我心裡就是一涼,以我現在的的水平,就算是環境一點沒變,估計也要費不少勁才能找到真穴,何況現在山形蕩然無存了呢?

柳葉看我的表情就知道這裡的情況比預想的還要糟糕,她什麼也沒有說,只是無奈的笑了笑,摸着樹上的節疤,沉默不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種楊樹在東北是最常見的,眼前的這些樹有三十多米高,最粗的樹幹直徑肯定超過了一米,估計要兩個人才能合抱過來。

這種楊樹應該叫鑽天楊,壽命很長,可以達到二百多年,正常過了四五十年以後就開始漸漸衰老,而現在的這些樹估計都生長了一百多年了,典形的呈現衰老特徵“離心式生長”,灰褐色的老樹皮已經縱裂,骨幹樹枝的基部向樹端的方向已經出現了枯落,感覺就像是奄奄一息了。

打量完了這些樹,我一低頭卻被一截樹樁給吸引住了。

這截樹樁只有三十多釐米高,粗有一米左右,應該是近幾年來砍伐的,斷面還很新,吸引我的不是樹樁的本身,而是樹樁上的年輪。

大學時曾經讀過道格拉斯的樹木年代學,其實說白了就是通過研究年輪的寬窄變化,判斷過去每一年的氣候及生長的環境變化,除了可以知道樹齡以外,也可以記錄很多發生在過去的一些事情,甚至可以通過樹輪的形狀測知過去發生的地震、氣候變化和環境變化。可以說研究透了以後,看年輪就可以無事不知,無所不曉,通過樹木的記憶既可通曉過去,也可預卜未來。

我蹲下後仔細的把樹樁上面的積雪和凍土清理乾淨後,瞪大了眼睛一動不動的盯着看,同時努力的回憶着相關的理論知識,這時才真是感覺書到用時方恨少。

我在這邊一聲不吭的盯着個大樹樁子看個不停,引得大牙和柳葉都圍了過來,也蹲在了我的一左一右,一會看看樹樁,一會看看我,不知道我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

大牙在旁邊等的不耐煩了,用手在我眼前晃了晃:“來亮,裝啥犢子呢?啥時候還能和樹樁子交流了?它告沒告訴你它以前是公是母?活了多大?爲啥身首異處啊?”

我狠狠的白了他一眼,本來想再埋汰他幾句,但是看柳葉在身邊,還是強忍住了。

嘆了一口氣後,我指着樹樁子說:“這顆樹活了近一百五十年左右了,最初的一百年生長的速度很快,當時這裡應該是土壤肥沃,水系充足。但是後來的這幾十年環境突然發生了變化,應該是乾旱,所以才導致後五十多年來生長的非常緩慢。”

柳葉和大牙聽我說完,表情都很詫異,像打量火星人一樣看着我,一副打死也不相信的樣子。

沒辦法,我只好把道格拉斯論述的相關理論給他們說了一遍,一邊說,一邊比劃着樹樁上的年輪,給他們解釋。

柳葉似乎對這個極爲感興趣,不住的問東問西,我幾乎把知道的都給搗騰了出來,仍然沒有堵住她的提問,她的提問就像十萬個爲什麼,一個接着一個,看來真是做學問做出病來了,什麼事都要刨根問底。

大牙聽我說完後則在樹林子裡跑來跑去,連續的觀察了好幾截樹樁子後,這才忍不住的嘖嘖稱奇。因爲這些樹樁粗細雖然不一,但是年輪的寬窄變化基本上差不多,不禁對我的年輪之說刮目相看,崇拜至極。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我們三個也開始往回走,雖然現在已經是初春了,比年前要暖和一些,但是在這種曠野中走路,感覺還是冷。

我一邊走一邊對柳葉和大牙說:“對於那個洞口,雖然有句‘蝦鬚蟹眼一蓮花’的提示,但是現在的地況已經今非昔比,看不出以前的模樣了,在這片大地上沒目的去找一個洞口那是癡人說夢,想都不要想。不過剛纔通過觀察年輪,我倒是有個想法,或許能行。”

大牙和柳葉聽我剛開始那麼一說難免有些沮喪,但又一聽我說有辦法,都催着讓我快點說,別賣什麼關子。

其實我也不是要賣什麼關子,關鍵是這方法能不能行得通我自己心裡也沒有譜。年輪顯示最初的一百多年裡樹木生長一直很迅速,年輪間距寬大,應該是以前這裡應該有條河,估計是後來發生了什麼變故,那條河干涸了,從而使這裡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水分不足導致五十多年來年輪才變得越來越緊湊。

而“風水穴”必定藏風聚氣,尤其這種蓮花穴口,定有水來環繞,結穴之處,肯定要有水來界脈,如果無水界脈則龍氣不止。只要找到當年的這條河的位置,再結合尋穴口決,我自信多花點時間還可以找到那個穴口。

柳葉聽我說完後想了想,然後提出了疑問:“會不會有另一種可能,就是這五十年少雨乾旱,而五十年前卻是雨水充足呢?”

我看了看柳葉,語氣很肯定告訴她,我相信應該有河。因爲樹根下的石子是卵石而不是山石。山石多棱角,只有河水多年沖刷之後才能形成卵石。這裡荒郊野外的,這種卵石肯定不是有人特意撒在這裡的,應該是以前有河水在這裡經過,這樣翻土耕地才弄上來的。

還有過去這裡既然有那麼多的狐狸和獾豬,附近肯定有水,這是自然規則,鐵打不變。

何川國那老爺子還沒有回來,想想也是,那種拖拉機的最高時速也就是40邁左右,一來一回怎麼也得四五個小時。而何長軍看見我們回來了,很是熱情,趕忙讓我們上炕暖和暖和。

坐在炕上,我們就隨便的瞎聊了起來,聊了一陣後,我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隨口問他:“何大哥,那個狐狸洞溝那片兒以前有沒有河啊?”

何長軍遲疑了一下,搖了搖頭:“河?沒……沒聽說過。打……打小就……就沒看見有……有河。”

聽何長軍這麼一說,我們三個頓時有點泄氣,難不成我推測的這一切都錯了?我也都耷拉着腦袋,不吱聲了。

正在這時,何大娘外屋進來了,可能是聽到我們說的話了,瞅了瞅何長軍後對我們說:“嗨,他知道個啥,咋沒有河呢?我們小時候還在那兒摸過魚呢。當年他爹年青時經常還能逮着些半斤多沉的白鰱子呢。後來河水就越來越少,最後幹洋子了(東北土話:河裡沒有水了)。”

這幾句話一下子把我們的精神頭給提了上來,我們個個眼睛都冒着光,不停的追問當年的情況。這何大娘一說起這過去的事好像也挺有感觸,擦了把手後坐在了炕上,跟我們嘮了起來。

據何大娘說,這條小河當年也就是三米多寬,水不深,但很清澈,淺的地方剛沒膝蓋。應該是現在的“蘇招臺河”的支流,最後都流到幾百米外的偏臉古城那邊的主河道里了。解放後開荒種地,沒過幾年水就慢慢的幹了。一晃五十多年過去了,現在一點河道的影子都看不見了。至於河的位置,何大娘卻提到應該是在那片樹林往南十多米的地方,因爲小時候她們玩水時,都把衣服和鞋放在樹林裡。

何大娘又說了很多,不過大多我都沒有聽清,滿腦子都是“偏臉古城”,一聽到這個名字,我的心就是一震,心裡波濤翻涌。回想到在立春家時大仙給的關於黑貓去向的指示,我們一直當成東南方偏臉子村附近,結果找了多少天后卻一點影兒都沒見到。現在看來,肯定是我們弄錯了,根本就不在東南的偏臉子村,而是在西北的偏臉古城附近!

何大娘看了看時間,就忙着做晚飯去了,我趁着何長軍不在屋的工夫,這纔對大牙和柳葉說出了我的想法,柳葉和大牙聽我說完後一琢磨,也是恍然大悟,不住的點頭。

看來那隻黑貓一定就在附近,或許就在偏臉古城。

Ⅳ地道里的鬼事3第40章 拍花子第28章 傳國玉璽第31章 葉赫古城第26章 重回故里第25章 董喜第40章 變天第2章 洋蠟罐第38章 北斗七星第25章 董喜第13章 灰色的記憶第13章 佛教七寶Ⅳ地道里的鬼事3第79章 鬼寨第91章 鬼掐脖第47章 天機佔第9章 潭底怪魚Ⅰ跳大神第51章 紅斑第56章 屍油第67章 活人俑第75章 二十四羅漢轉心盒第30章 密碼Ⅳ地道里的鬼事3第35章 七星陣第103章 十三副神鎧第59章 仙女舞袖第32章 八角明樓第66章 泥俑第10章 金鉤掛月第77章 拘魂第81章 紫姑降壇第98章 地宮狐媚第55章 九死一生第43章 天星脈氣Ⅴ老何頭的頭七夜1第48章 會動的屍體第7章 督窯官第24章 行地七公第75章 陰鰲護屍第3章 碗碴子第65章 謝天娘娘第3章 碗碴子Ⅴ老何頭的頭七夜2第26章 迷霧重重第46章 巫詛第62章 豆鼠子第38章 北斗七星第41章 鬼火第54章 衺玄仙子第81章 灰飛煙滅第34章 梅花鎖第22章 非常之法第64章 雍和第62章 軍火庫第76章 水銀沁第18章 鬼鴛鴦Ⅰ跳大神第24章 行地七公第11章 一顆珠子第18章 吉宅兇相第71章 鎖龍柱第1章 十渡第61章 薩滿面具第21章 古井第69章 天干地支第1章 鬼相師第55章 九死一生第8章 醉翁之意第72章 西南,東北第53章 束腰瓷枕第26章 迷霧重重五十九章 翻板九十六章 何和理第63章 死裡逃生第58章 破陣第34章 梅花鎖第24章 知青下鄉Ⅴ老何頭的頭七夜1第91章 鬼掐脖第74章 衝陰第6章 觀氣斷墳第42章 殍蛛第43章 神鵲護法第45章 莽古爾泰第92章 黑印第12章 引魂第36章 地窖第82章 請簸箕仙第73章 拉拉蛄第34章 梅花鎖第28章 紅眼屍鼠第101章 九宮王陵第78章 鬼遮眼第68章 玄貓第39章 腐殖土第24章 知青下鄉第10章 金鉤掛月第33章 雪中送炭
Ⅳ地道里的鬼事3第40章 拍花子第28章 傳國玉璽第31章 葉赫古城第26章 重回故里第25章 董喜第40章 變天第2章 洋蠟罐第38章 北斗七星第25章 董喜第13章 灰色的記憶第13章 佛教七寶Ⅳ地道里的鬼事3第79章 鬼寨第91章 鬼掐脖第47章 天機佔第9章 潭底怪魚Ⅰ跳大神第51章 紅斑第56章 屍油第67章 活人俑第75章 二十四羅漢轉心盒第30章 密碼Ⅳ地道里的鬼事3第35章 七星陣第103章 十三副神鎧第59章 仙女舞袖第32章 八角明樓第66章 泥俑第10章 金鉤掛月第77章 拘魂第81章 紫姑降壇第98章 地宮狐媚第55章 九死一生第43章 天星脈氣Ⅴ老何頭的頭七夜1第48章 會動的屍體第7章 督窯官第24章 行地七公第75章 陰鰲護屍第3章 碗碴子第65章 謝天娘娘第3章 碗碴子Ⅴ老何頭的頭七夜2第26章 迷霧重重第46章 巫詛第62章 豆鼠子第38章 北斗七星第41章 鬼火第54章 衺玄仙子第81章 灰飛煙滅第34章 梅花鎖第22章 非常之法第64章 雍和第62章 軍火庫第76章 水銀沁第18章 鬼鴛鴦Ⅰ跳大神第24章 行地七公第11章 一顆珠子第18章 吉宅兇相第71章 鎖龍柱第1章 十渡第61章 薩滿面具第21章 古井第69章 天干地支第1章 鬼相師第55章 九死一生第8章 醉翁之意第72章 西南,東北第53章 束腰瓷枕第26章 迷霧重重五十九章 翻板九十六章 何和理第63章 死裡逃生第58章 破陣第34章 梅花鎖第24章 知青下鄉Ⅴ老何頭的頭七夜1第91章 鬼掐脖第74章 衝陰第6章 觀氣斷墳第42章 殍蛛第43章 神鵲護法第45章 莽古爾泰第92章 黑印第12章 引魂第36章 地窖第82章 請簸箕仙第73章 拉拉蛄第34章 梅花鎖第28章 紅眼屍鼠第101章 九宮王陵第78章 鬼遮眼第68章 玄貓第39章 腐殖土第24章 知青下鄉第10章 金鉤掛月第33章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