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君與臣

第二天,太子葬進皇陵,從此,大寧朝長寧年間的第一任太子便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喪事一完,哭靈的人如潮水般的退去,偌大的皇宮,若不是心中還有那股悲痛的人,少了一個人,似乎沒有什麼大區別。

宮女太監們又和往常一樣各自做着自己的差事,在皇宮的各個角落穿梭着,宮妃們也各憑手段爭着那不知這一生能不能爭來的寵愛。

太子去世一個月,皇上漸漸好轉,皇后雖然仍然臥牀,但是精神也比之前要好上許多。

死者已矣,活着的人卻還要往前走,悲傷漸漸沉澱,且還有太子之仇鞭策着,她還要幫助她的謹兒坐穩太子之位,進而坐穩皇位。

這一場戰爭,與戰場並無區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長寧十七年六月初二,長寧帝在歷經一個多月的罷朝之後,首次登上了金鑾殿。

上朝的第一件事,便是策立皇二子穆明謹爲太子,入主東宮,並責令刑部大理寺以及宗人府三方共同查案,儘快查出先太子中毒以及現太子被刺殺的幕後元兇。

刑部尚書大理寺卿以及宗人府令雖然心中暗暗叫苦,可是想也知道這事遲早是會落到他們頭上的,他們本就管着這一攤子事。

只是這事難辦啊!

三人隱晦的對視了一眼,都從各自的眼中看到了無奈和苦笑。

可是還能怎麼辦?

先太子死了,現太子被刺殺,即使他們心中隱隱猜到背後主使是誰,可是這證據卻是千難萬難的。

若是普通人,沒有證據,他們還有逼供這一招。

可是很顯然,這一招不可能用在這個案子上。

三人雖然齊齊躬身領命,可是對於破案卻着實沒有信心。

好在皇上沒有限令期限,這對於他們來說,又要鬆一口氣。

謹王面色平淡,他將心中的憤懣隱藏的深深的,他知道父皇希望他們兄友弟恭,和睦友愛,即使到了如今這樣,他還想着將事情按下去。

他真想衝到父皇跟前,問他:“是不是等到哪一天他也死了,正好將穆明遜立爲太子,以後便天下太平了。”

只是理智告訴他不能這樣做。

“謹兒,母后知道你不忿,可是你再不忿也只能忍着,只有忍一時之痛,以後才能享一世之快。”

皇后靠在牀榻上,她對自己兩個兒子的心性都很瞭解,雖然一母雙胎,但是他們兩個的性格卻是天差地別。

大兒子性子寬厚穩重,卻自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二兒子自也是寬和大度的,只是他性子要比大兒子急躁許多,皇后就怕他忍不住心中的不滿,皇上畢竟是皇上,他是所有皇子公主的父親,不僅僅只是她所生的孩子的父親。

他們要想扳倒遜王和楚妃,則必須拿出十足十有力的證據才行。

否則在皇上那裡,便是誣告,便是莫須有的罪名。

即便皇上心裡也懷疑,他在沒看到證據之前,是不會相信的,何況不僅僅是皇上,還有那麼多的朝臣和皇親國戚,要處置一個皇子,不僅僅憑着猜測便能行的。

除非哪一天太子登上大寶,那麼即便是莫須有的罪名,只看登上大寶的那人想不想罷了。

“母后,我知道,你放心。”

太子坐在皇后牀榻邊,保證道:“我一定會爲大哥報仇的,他不會就這樣冤死的,連個說法都沒有。”

從坤寧宮出來,太子對身邊的太監道:“路旺,去宣秦大人進宮。”

太子新立,尚未搬進東宮,在以前所住的西側宮接見了秦敘。

“太子殿下!”秦敘跪下,行了一個大禮。

“起來。”太子繞過寬大的書桌,走到秦敘面前,親手將他扶起來。

“廣淵,你我之間哪需要如此多禮。”太子不贊同的看向他。

秦敘也回視他,目光堅定,語氣淡定,“禮不可廢。”

太子嘆了一口氣,“我知道你的意思,因爲我曾經和你的想法一樣,如今真正做到了這個位子,方覺的果真是高處不勝寒啊。”

“不過我也知道,不,應該說孤也知道,既然走到了這一步,便要一直按着這個身份往前走,但是廣淵,孤可以這樣說,只要沒有背叛,便沒有鳥盡弓藏的那天。”

秦敘一怔,他沒有想到太子會說這樣一番話,要知道他如今的身份與之前不同,他現在的每一句話,都可以說是一言九鼎,君無戲言這句話並不只是一句空話。

“謝太子殿下。”

微微一怔之後,秦敘並沒有什麼太過激動的反應,而只是拱手道謝。

太子並不以爲忤,他知道秦敘是接受了。

接受自己的承諾,便代表着他將在儲位的爭奪上支持自己,站在自己這一邊,並接受了自己的招攬。

雖然這段時間,秦敘管峰等人一直在幫着自己做事,大家已經心照不宣他們是自己這個新太子的人,但是太子認爲,這話還是挑明的好。

他們忠誠,自己信任。

這纔是真正的君臣之道。

雖然已經猜到了秦敘必定是願意的,但是見到他真的這麼爽快堅定的答應了,他還是鬆了口氣。

“管峰和周還他們?”太子問秦敘的意見。

“周還無法當家。”秦敘道。

只這句話太子便明白了,周家的情況他也瞭解。

“既如此,廣淵,你便留在京城吧,官職暫且不變,還是正五品,以後總能找到機會的。”

既然已經決定要助太子一臂之力,秦敘自也想到了要留在京城。

至於官職,說是保持原來的品階,其實從苦寒北地調往京城,能夠保住原來的官階不變,就已經算是明保暗升了。

對於這一點,秦敘並沒有推辭,他知道既然太子這樣說了,那麼這件事對他來說就不算是什麼爲難的事。

“大哥的事辦完了,三個月一過,父皇和母后肯定要操持我的婚事,至於害死大哥的人,父皇雖然交給了刑部大理寺宗人府三方共同查探,但是他們尚未開始查,我便能猜到結果了,到最後必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第四百四十六章:等待第二百七十四章:問安第六十八章:一朝散盡第三百一十四章:對策第七章:達成第三百四十二章:提醒第三百四十章:展開第二百九十四章:人選第三百六十四章:結果第五百四十三章:分析第三百一十一章:敘說第四百八十六章:遇襲第二百四十七章:邀請第四百八十章:淵源第五百六十七章:妒恨交加第九十二章:來意第五百一十七章:一場空第五十四章:狡辯第一百零九章:堅持第三百七十四章:打算第二百一十二章:賞賜第四十四章:對策第六百四十五章:收尾(八)第二十九章:張大姑娘第六百一十六章:忐忑第八十七章:黎明之黑暗第二百六十九章:珍本第二百七十七章:言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夫妻第九十二章:來意第十八章:終離第二百三十九章:消弭第一百三十三章:分配第一百二十七章:受傷第五百七十一章:不足爲慮第八十七章:黎明之黑暗第一百六十九章:相和第三百六十七章:閒談第五十九章:秦大哥第五百八十五章:恍然第六百二十二章:矛盾第三百五十五章:憋笑第兩百零二章:日子第二百四十九章:賀禮第三百三十四章:臘月第五百一十九章:元宵第三百一十六章:失望第四百九十九章:商量第五百八十章:時間第二百四十八章:只是貴人?第三百八十七章:驚第二百三十章:談話第四百二十八章:抽絲第四百零二章:分析第四十六章:應對第三百九十六章:林家之事第五十章:援手第五百零六章:交代第二十六章:精益求精第三百八十二章:賀喜第十一章:打探第七十章:邀請第一百三十七章:表明第五百一十三章:移步第四百三十九章:談論第二百九十一章:告知第四百七十章:聖諭第三百六十八章:心願第四百二十章:又一位第十三章:召見第三百章:得寸進尺第五百九十章:嫉恨之心第二百二十三章:架子第五百二十七章:負責第六百零三章:稟報第三百三十九章:直面第二百一十八章:沒變第一百五十四章:醉酒第一章:京城第五百七十一章:不足爲慮第八章:識人之明?第一百二十三章:丫鬟第七章:達成第一百六十章:觀景第二百四十六章:犀利第二百二十二章:疏忽第六百四十八章:收尾(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房間第五百二十三章:接人第四百三十四章:騎馬第五百八十七章:落空第三百一十三章:抱怨第五百一十五章:想法第兩百六十章:賀氏的意思第一百四十七章:上門第二百四十三章:見面第兩百零二章:日子第四百八十三章:意料之外的反應第四百二十九章:剝繭第一百零七章:打
第四百四十六章:等待第二百七十四章:問安第六十八章:一朝散盡第三百一十四章:對策第七章:達成第三百四十二章:提醒第三百四十章:展開第二百九十四章:人選第三百六十四章:結果第五百四十三章:分析第三百一十一章:敘說第四百八十六章:遇襲第二百四十七章:邀請第四百八十章:淵源第五百六十七章:妒恨交加第九十二章:來意第五百一十七章:一場空第五十四章:狡辯第一百零九章:堅持第三百七十四章:打算第二百一十二章:賞賜第四十四章:對策第六百四十五章:收尾(八)第二十九章:張大姑娘第六百一十六章:忐忑第八十七章:黎明之黑暗第二百六十九章:珍本第二百七十七章:言駁(一)第一百三十八章:夫妻第九十二章:來意第十八章:終離第二百三十九章:消弭第一百三十三章:分配第一百二十七章:受傷第五百七十一章:不足爲慮第八十七章:黎明之黑暗第一百六十九章:相和第三百六十七章:閒談第五十九章:秦大哥第五百八十五章:恍然第六百二十二章:矛盾第三百五十五章:憋笑第兩百零二章:日子第二百四十九章:賀禮第三百三十四章:臘月第五百一十九章:元宵第三百一十六章:失望第四百九十九章:商量第五百八十章:時間第二百四十八章:只是貴人?第三百八十七章:驚第二百三十章:談話第四百二十八章:抽絲第四百零二章:分析第四十六章:應對第三百九十六章:林家之事第五十章:援手第五百零六章:交代第二十六章:精益求精第三百八十二章:賀喜第十一章:打探第七十章:邀請第一百三十七章:表明第五百一十三章:移步第四百三十九章:談論第二百九十一章:告知第四百七十章:聖諭第三百六十八章:心願第四百二十章:又一位第十三章:召見第三百章:得寸進尺第五百九十章:嫉恨之心第二百二十三章:架子第五百二十七章:負責第六百零三章:稟報第三百三十九章:直面第二百一十八章:沒變第一百五十四章:醉酒第一章:京城第五百七十一章:不足爲慮第八章:識人之明?第一百二十三章:丫鬟第七章:達成第一百六十章:觀景第二百四十六章:犀利第二百二十二章:疏忽第六百四十八章:收尾(十一)第一百三十一章:房間第五百二十三章:接人第四百三十四章:騎馬第五百八十七章:落空第三百一十三章:抱怨第五百一十五章:想法第兩百六十章:賀氏的意思第一百四十七章:上門第二百四十三章:見面第兩百零二章:日子第四百八十三章:意料之外的反應第四百二十九章:剝繭第一百零七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