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

一安南現在是四分五裂,以鄭氏的實力最強,人口在兩百萬左右,全部兵力以及青壯在十萬左右,戰象一百多頭,加上還要防守各地,能動用的也就四五萬兵力。

在多爾袞的騎兵以及鰲拜的炮兵聯合下,外加海軍的背後攻擊,沒撐過五天,已經兵敗如山倒,有數個將領投降,升龍(河內)一下,鄭氏就等於滅亡了。

鄭氏的南面就是阮氏,阮氏的控制人口不到一百萬,兵力大約四五萬,感覺到大明的兵臨城下,一面以‘求和’拖延時間,一面加緊備戰,在鄭氏,阮氏邊境上,堆積了大量的火器,碉堡,戰象,做出頑強抵抗之態。

在邊境線十里外,聯軍大營。

聯軍由楊嗣昌統帥,多爾袞的女真騎兵三萬,鰲拜炮兵兩千,科爾沁騎兵一千,朝鮮一千,薩摩藩一千,琉球一千等等,總數不到四萬人。

大帳內,一羣人正在商議作戰方法。

楊嗣昌,代善,多爾袞,鰲拜,還有就是科爾沁,朝鮮等的一羣人,不過他們都是打醬油,只有聽的份,乾的也是零碎的細活。

楊嗣昌看着沙盤,沉吟道“阮氏將大軍齊聚,哪怕我動用炮擊強攻,十天半個月都難以奏效,不足以形成震懾……”

阮氏之所以能以弱抗衡鄭氏不倒,憑藉的就是火器,他們與荷蘭人貿易已久,火炮,火槍都很熟練,在邊境上佈滿了碉堡,配合着火器,確實易守難攻。

雖然明朝有更爲強大,先進的火器,足以輕易摧毀,可明朝要的最短時間內收復安南,震懾東南半島,不能慢吞吞的對付碉堡,虛耗時間。

鰲拜現在表現欲特別強,看着楊嗣昌道:“楊大人,不如以海軍登岸,直接進攻順化,順化一下,阮氏就不攻自破了。”

楊嗣昌搖頭,道“海軍只有一萬人,能上岸的不足五千,若是長時間不能攻克順化,反而會自落危險。”

衆人一聽,默默點頭,確實如此,海軍上岸,要是一時半會兒不能攻克,就會陷入極大的被動。

楊嗣昌看着沙盤,沉思不語。

收復安南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形成足夠的震懾。

代善一直來都沉默寡言,但安南關乎他們女真的生存,擡頭看向楊嗣昌道“繞過去!”

代善話一出,多爾袞就想起了阿敏那次繞道蒙古,襲入大明關隘,全軍覆沒的事情。那是金國一個轉折點,隨着軍力不斷被磨損,由盛轉衰。

別人就沒有那麼多想法了,鰲拜神色微動,道:“這是個好辦法,南掌的軍隊形同虛設,我們的騎兵可以繞一點闖過去,然後不管是進攻順化,還是兩面夾擊阮軍,都會有大效!”

楊嗣昌看了眼代善,這個人平時不說話,一開口都能一語中的。

“直撲順化!”

楊嗣昌看了一會兒,擡起頭,沉聲道:“多爾袞騎兵,即刻出發,同時通知海軍,準備在順化登岸,鰲拜,大炮向前推進,其他人準備,隨時強攻!”

“遵命!”

一羣人齊齊退後,擡手應命。

楊嗣昌的策略很簡單,以大炮轟擊,做出全力進攻的態勢,多爾袞繞道,海軍上岸,直接攻下順化!

順化是阮氏的國都,一旦這裡拿下,眼前的堡壘就不攻自破,大軍可以橫推向前,最短時間內滅亡阮氏!

多爾袞出了營帳,點齊人手,毫無顧忌的,直接越過安南與南掌的邊界,從南掌國內繞道,再進入安南,大軍長驅直入,殺向順化!

鰲拜兩千多少人,近六百門大炮,齊齊向前推動,科爾沁,朝鮮等的聯軍向前,做出強攻之態。

對面的堡壘一片慌亂,迅速的做好防禦,狼煙四起。

轟轟轟

大炮如期而之,籠罩了對面的堡壘。

阮氏與鄭氏相爭多年,勝多敗少,儘管明朝有大炮相嚇,可還是構建起堅固的防禦,並未動搖。

阮氏沒亂,南掌卻嚇了一大跳,四處守軍都緊守不出,任由多爾袞穿過,同時急急的傳信去國都。

在多爾袞離開南掌國內的時候,南掌國已經派出了規格極高的使者團,攜帶豐厚的貢品,前往大明瞭。

與此同時,朱栩的人已經在廣.東。

巡撫趙平瀾,總督徐如珂陪同着,視察各地。

趙平瀾頗爲小心翼翼,皇帝這一路上已經免了南直隸,福.建兩巡撫,他可不想成爲第三個。

這會兒三人行走的是一片山田之前,趙平瀾跟在朱栩身側,道“皇上,今年廣.東的災情進一步加重,不管是受災的田畝,還是人口都有增加,臣等經過商議,決定大規模推動番薯之類種植,一些荒山,荒地都在加緊開墾,今年起碼能增加三萬頃。同時也在動員各地百姓,興修水利,深挖渠,儲水,用盡一切辦法應災……”

徐如珂也跟着道:“皇上,廣.東各地的匪患基本已經受到壓制,對於一些異族也在改變策略,很有效果,臣有把握,兩三年能使得廣.東平穩,匪患降到最低……”

朱栩的目光一直在觀察着四周,默默點頭,這幫人倒是沒敢糊弄他,不是什麼面子工程。

隨着‘新政’的推動,大明的吏治出現了好轉,至少在高層已經有了務實之風,一個個都能潛下心做事,不會相互爭鬥,將政務糜爛。

“嗯,”

朱栩肯定的笑着道:“做的不過。不過也還不夠,番薯之類的,種植面積要繼續擴大,要想盡一切辦法確保,災情再重也不餓死一個百姓!更不能允許貪官污吏逼得他們造反,民以食爲天,吏掌握着食,在‘食’與‘吏’上,官府要雙管齊下,治標又治本,不能畏艱畏難,畏首畏尾,這些,要下大力氣去做……”

朝廷從今年開始,就意圖‘重塑綱紀’,大力整頓朝綱,想要一個清明吏治。

這些趙平瀾,徐如珂自然都知道,連聲應下。

朱栩本打算再再去廣.西看看,可惜大雨阻路,去不了。

不過廣.東的情況倒是讓朱栩安心不少,災情沒有那麼重,自給自足還有餘。

‘吏治清明,倒是很能節省一部分……’

朱栩心裡瞭然,在田間漫步走着,仔細的詢問着番薯等播種情況。

對於海貿,朱栩沒有與二人講太多,只他要不添亂就成。在朱栩以及身邊一些人的眼中,開放海貿以及行商都是大勢所趨,誰也擋不住,可在明朝現在堅固如鐵的士紳集團眼中,還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更何況,現在災情如火,更需要將人都捆在土地上拋食,哪裡能讓那些商人不勞而獲,空手套白狼的謀取暴利,這是在大明的根基,萬不能允許的!

朱栩沿着地頭走了很久,雖然已經是九月份,地裡忙碌的人還是很多,尤其是番薯,這個時候種植是最好不過,巡撫以及各級知府,知縣的推動,種植的人是越來越多。

“皇上,湯若望來了。”曹化淳走到朱栩身後,低聲道。

朱栩停下腳步,望着大片大片的農田,對趙平瀾,徐如珂道:“種植高產作物,開墾荒地都是應對災情的辦法,一定要大力去推動,不能懈怠,朕對你們廣.東還是比較滿意的。”

趙平瀾,徐如珂喜色一閃,連忙謹慎的道“臣遵旨。”

朱栩又看一遍,轉頭向來路看去,那裡有一輛馬車,幾個傳教士模樣的人正翹首以盼。

這湯若望一路追着朱栩,千方百計的想當面與他談‘傳教’的事情。這個時候的傳教士,往往都是殖民者的急先鋒,他們在殖民統治中扮演着極其不堪的角色,雖然有些是好的,可也會‘無意中’的將大明的情況透露出去,成爲殖民者利用的工具。

大明現在是外強中乾,日後會更加虛弱,朱栩不希望被探知到,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堵不如疏,何況,還有一筆大買賣一直要做!

朱栩思忖一陣,對曹化淳道:“走,朕去見見他。”

趙平瀾,徐如珂兩人都心裡暗吐一口氣。皇帝給他們壓力太大了,要是皇帝像在福.建訓斥鄒維璉等人一樣訓斥他們,那還不如直接死了算了,一輩子清名搭進去不說,怕是家人都羞於提及,對他們來說,真是生不如死,痛苦難當!

湯若望還是那樣子,佝僂着身體,對着朱栩行禮,頗爲恭敬的道“湯若望參見陛下!”

他微躬身,目光卻一直在打量朱栩,想從他的表情中,看出他內心的真正想法。

明朝的兩次演武他都在場,尤其是荷蘭人,西班牙人全軍覆沒,怕是更讓他心驚,甚至是不安!

歐洲現在紛亂不堪,以西班牙最強,不管是路上還是海上。荷蘭人另闢蹊徑,沒有在陸上爭雄,海上的勢頭卻無人可擋,日漸與西班牙接近,可以說,這兩國在海上代表了歐洲最強的力量,現在最強的力量都大明輕易摧毀,這影響力太過可怕,可能會在歐洲引起巨大震動。

當然,湯若望最關心的,是大明皇帝因爲這些,會更加堅定的禁止他傳教,甚至驅趕他們離開!

對於一個矢志將‘上帝榮光’傳遍世界的虔誠傳教士,他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朱栩看着他,能從他的語氣中聽出與第一次見的不同,裡面有了恭敬,發自內心的那種,朱栩眯着眼,微笑道:“平身,湯先生,陪朕走走吧。”

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1470章 炒地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四十三章 寧完我死了第1422章 懷念朱栩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九百零七章 驅車趕羊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七十五章 駱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九十二章 惠民商會(求收藏~突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不黨而黨第兩百零九章 出宮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四百一十八章 朕要人頭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三十八章 教訓(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1437章 詔安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1382章 城破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第1219章 京城第八百五十二章 恐懼蔓延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技淫巧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絕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兩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險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七百八十三章 驚喜交加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兩百一十四章 議裁撤錦衣衛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1162章 重懲不貸第1262章 辯論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1130章 國祚千秋
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1418章 再一辭官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1178章 兩小兒打架第九百三十五章 事發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1470章 炒地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八百三十八章 君臣交心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四十三章 寧完我死了第1422章 懷念朱栩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九百零七章 驅車趕羊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七十五章 駱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九十二章 惠民商會(求收藏~突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不黨而黨第兩百零九章 出宮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四百一十八章 朕要人頭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三十八章 教訓(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八百九十三章 審辯懟第1437章 詔安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1382章 城破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第1219章 京城第八百五十二章 恐懼蔓延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五百四十六章 奇技淫巧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六百八十五章 士人之心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絕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兩百六十五章 迫近的危險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七百八十三章 驚喜交加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兩百一十四章 議裁撤錦衣衛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三十二章 客氏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陰謀破產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審案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1162章 重懲不貸第1262章 辯論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1130章 國祚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