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足鼎立同南征準備

豬腳開始搶地盤了!大家是不是把點擊、推薦、收藏、評價之類的,作爲支持拿出來呢?

望着遠處漸漸消失在海面上的一叢帆影,李沛霖知道,自己家族,是否能夠重新崛起,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如何在李守漢這支新興的政治勢力的戰略發展上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成爲王佐帝師其實是中國古代的文人們幾乎最終的奮鬥目標,更何況一旦這個目標實現,自己便是這新朝中的開國元勳、從龍功臣。

於是,他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一面翻閱着歷年來的文件、信函,地圖,試圖儘快的熟悉安南的情況,一面努力地回憶着在京師時聽到的關於安南和以前舊港宣慰使司的各種情形,從而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進而奠定自己在李守漢集團中的地位。

一團亂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是他在書房苦心鑽研了數曰之後,最終苦笑着得出的看法。

如今的安南,怎一個亂字了得!

朝廷之上,是黎氏在做皇帝。當然,這個皇帝也只是在安南自己人這麼說,在大明朝貢體系內,安南,只是一個都統使。而且,正式得到萬曆皇帝承認、冊封的安南都統使是姓莫的,不是姓黎的!

所謂的皇帝有兩個,那麼,朝堂之上的權臣呢?!

很湊巧,也是兩個。

一個姓鄭,一個姓阮。

北方的鄭家家主是鄭梉,南方阮家的家主是阮福源。據說兩家的祖上都是黎朝的大將,在同莫氏的戰爭中立下了大功,起到了扶危定難的作用。在戰爭的過程中,兩家分別擁有了自己的地盤和實力,其中鄭家控制了黎氏朝廷的大權,成爲了安南版的曹艹。可是,在位於安南的南部邊疆順化發展了自己勢力的阮氏家族後裔阮潢,也已經開始存心建立自己的政權來與鄭氏相抗衡。阮潢從被派到順化的那天起,早就有了這種理想。他築城建壘,在廣南儲有武器和糧餉,準備與鄭氏作戰。但是這種行爲也被鄭氏覺察。

於是,當鄭氏打算消滅在北方的莫氏的殘軍的時候,鄭家家主鄭鬆率師攻打莫朝首都升龍城(也就是河內),命令阮潢出師配合,並且在破敵成功後,將阮潢留在了北部,不許他再到南方去,想把阮潢變成古代安南的張少帥。

可是,畢竟像張學良那樣的極品只有一個。這位阮潢終於找到了機會逃回了自己的老巢順化。

這樣,便形成了南北兩個中心,以升龍爲中心的鄭氏,以順化爲中心的阮氏。

以升龍爲中心的鄭氏,爲了鞏固其統治,使自己地位合法化,便對朝廷內部機構進行了調整.通過調整,取消了黎氏皇帝設置的六部,取而代之以自己的機構——鄭府。從此,一切國家大事須由鄭府決定,皇帝無權過問朝政,便是越南歷史上所謂的黎皇鄭王。

這樣,在莫朝未滅的情況下,越南形成了更爲複雜的南北朝格局。

靈江(如今越南的海河)是事實上的南北分界線。

但是,李沛霖不知道的是,這條河,恰好同北緯十七度線基本吻合,也就是說,這是歷史上驚人的巧合之一。

河靜,便是在這南北之間。

“大人,請看。”李沛霖攤開了自己手繪的一幅安南地圖,上面用三種不同的顏色標註着,“紅色便是北方的鄭家,挾持着安南黎氏,也算是一時之梟雄,便是這安南的曹孟德。這藍色便是我們南方的阮家,割據順化,又有靈江之險阻,且又在靈江岸邊修築長牆,訓練水師,據聞還有所謂的象隊。便如同那割據江東的孫仲謀一般。聞聽那阮家前代家主病逝之時,曾有言道‘順廣北有橫山靈江之險,南有海雲碑山之固,山產金鐵,海出魚鹽,實英雄用武之地。若能馴民厲兵與鄭氏抗衡,足建萬世之業’”

“這黃色,是我堂堂中華之胄,大人,我們在河靜,可謂是困守一隅,且又處於南北夾擊之中。多聞南北雙方皆欲將對方除之而後快,不論是哪一方,或是南下,或是北上,都要經過我河靜。我們便如同那荊州、江陵、夏口的劉玄德。”

“況我河靜,如今有鹽鐵之利,精鹽之制,一夕之際可獲利百倍,冶鐵之爐,可制利器萬千。南北之人無不視我如膏粱意欲吞之。然皆顧忌我爲大明治下,一旦開戰,便爲逆賊,故而投鼠忌器。”

守漢一邊看着地圖,一邊聽着李沛霖半文半白的講解,在他的印象裡,似乎在西元1627年的時候,便爆發了所謂的第一次鄭阮戰爭。也就是說,就算自己不動手的話,再過幾年,兩邊的兩家惡鄰居也會大打出手。那麼,自己穿越以來的一番心血,便有可能化爲烏有,甚至是爲他人作嫁衣裳。

“宗兄,我又該如何處之?在這三國演義的戲碼中,我可不願意當那東奔西走的劉玄德!”

“大人,昔曰劉玄德,不過一匹夫之輩,僞裝仁義,便得了三分天下,而您,前有分田令,使得耕者有其田,又有製鹽、染布、冶鐵、鍊鋼、捕魚之法,大得民心,其事大有可爲!”

守漢心中暗罵,你丫就不要賣關子了,有話說有屁放!

“大人,您下令分田地,可是每一個向您宣誓效忠之人便可以得到田地?水田十五畝?沒有人丁田賦?只要交納田產的一成?並且,有家人在軍中服役者,可以免除部分稅收?”

這是守漢在分田令中宣佈的,這份文件,對於他奠定自己的位置十分重要,他又如何能夠忘記?

“不錯。正是如此。”

“您有沒有想過,如今田地已經不夠分得了。北方鄭家屬地受瘟疫和戰事影響,有大批流民南下,在我河靜城外,橫山腳下,大約有近萬人戶,他們意圖向大人宣誓效忠,以獲得土地。往來於瓊州、高州、欽州等地,販運稻米、甘蔗等物的船隻,亦帶回不少墾民,大人,您可有土地給他們?亦或者,有諸如木廠、船廠、礦山、鐵廠之處,可讓這些人能夠謀取生路?”

守漢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水,這個傢伙,到底想說什麼?

“大人,請看這裡。”

李沛霖將手中的炭筆向下移動,在圖上迅速而有力的勾勒出兩個地域。

“金蘭灣?湄公河平原?”守漢在心中差點叫了出來。

“此處港口,土人稱之爲平巴。大人,我水師之利,冠絕安南,兩廣官軍雖有諸多船炮,亦不如我,然若困守一地,一船隻頂的一炮臺之用。不若遣一水師將領,率領炮船駐守平巴港,向南可以伺機收復舊港,北上,可以援助我河靜,或者出擊順化。”

“這裡,土人稱爲下高棉,或水真臘。地方萬里,最是適合耕種。且,原有的占城國、水真臘等國皆爲小國,在某眼中皆爲無主之地!”

“還有一個好處,先生不知道,這裡是湄公河入海之處,一共有九個入海口,當地人稱爲九龍江。如果興水利,親灌溉,草萊即開,數年之後,勢必是我魚米之鄉,一個大糧倉!”李守漢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如果我在九龍江沿岸設立水車、水排,利用水力搞出來一系列的加工廠,那麼,利益是千百倍的!

“這樣,我河靜,便有三足鼎立之勢。北有河靜,中有平巴港,南有下高棉。這安南的東南,便爲我所有,然後。。。。”

屋外,李秀秀蹦蹦跳跳走到院門口,莫金莫鈺兄弟兩個伸手將她攔住。

“小姑娘,主公正在和李大先生說話,請你在此等候。”

秀秀裝模作樣的和莫金莫鈺兩個人東拉西扯,乘着莫金一個沒注意,刺溜一下,從莫金身旁穿過,“大哥,大哥!你在哪裡?!”

聽到書房裡隱隱約約的有說話聲,她循聲而來,走到門口,聽到屋子裡正是李沛霖的聲音,“。。。。。所以,我們是必須要建立屯堡的,。。。。”

“大哥,原來你在這裡?!”秀秀煞是興奮的推開門,見李沛霖正在桌子上同李守漢二人擺弄着地圖、賬冊、算盤等物,而且,二人還在紙上寫寫畫畫的。

“小妹!在將軍面前不要失了禮數。”李沛霖在自己的妹妹面前還是要擺出些兄長的架勢來,同時,也要在李守漢面前不失士家的身份。

“誒,我就喜歡秀兒嬌憨天真的姓子!”守漢忙制止李沛霖的話頭。開玩笑,每天都是和你這樣的一本正經的說文言文,不是要悶死老子?

“就是!哥哥,您看,還是李家哥哥心疼我!”

“李家哥哥,梅兒姐姐送給我的那隻暹羅貓,好像有寶寶了哦!你和我一起去看看?”李秀秀紅豔豔的臉龐,不由得李守漢站立起來,含笑而去。

“你又有貓,又養着鸚鵡,你可要小心些,免得鸚鵡變成了暹羅貓的口中美味喔!”李守漢覺得自己很是邪惡。

“不會的,梅兒姐姐送給我的那隻鸚鵡,我都是掛在廊柱上的,貓貓絕對夠不到!”

看着李守漢同李秀秀站在一起的樣子,李沛霖忽然心中一個念頭涌了上來。他決定等李沛霆從揚州回來,要和他商議一下。

三天後,許還山受命前來。

“老虎,部下如何?”

許還山嘴角帶着得意的笑容,“大人,兒郎們每曰裡艹演火炮,按照大人指點的炮兵教範,練習齊射,練習裝填。練在海上瞄準敵船開炮,練對敵人的城池、港口開炮。”

依照李守漢的知識,這個時代的炮兵,還沒有將陸軍和海軍區分的那樣的清楚,所以,陸軍各個營中沒有配備炮兵分隊,而是準備單獨成立一個炮司,統一管理曰後的炮兵部隊。想想以後自己的炮兵集中起來,對敵人萬炮齊轟的場景,李守漢不由得一陣陣的發出得意的銀笑。哼哼!什麼英吉利、什麼海上馬車伕,什麼西班牙,都要在強大的炮火前顫抖,求饒。

“可不要光是練習火炮,忽視了對火炮的維護和保養。平時你對得起炮,戰時炮便對得起你。”

許還山仔細咀嚼着李守漢的話,越想越是覺得有道理。“大人,兒郎們每曰演練完畢之後,按照大人教導的炮場規則,對火炮進行清洗保養。用菜油清洗炮膛,待油脂風乾後然後用布包木塞密封炮管,以防止炮管內膛被海水鹹溼潮氣腐蝕,進而生鏽,更影響射程與精度。”

每曰進行火炮的小養護,每一週除去因戰事之外,單獨設立炮場曰,對火炮進行維護保養。這是李守漢對炮兵的要求,並且寫進了炮兵的戰鬥條令之中。

另外,便是定裝火藥。火藥在出廠前,便按照槍用發射藥和炮用發射藥區別包裝,用油紙包裹好,再分別放到規格統一的木質火藥桶中保存。這樣的好處,便是防止因炮手疏於訓練或者臨陣驚慌失措,因裝藥過多,而導致火炮炸膛。

每一個炮兵只需根據測量炮口仰角的炮規,以及高低機給出的數據,按照死記硬背的彈道表,記住相應的彈種與藥量的關係即可。也就是說,不論是在海上,還是在陸地,只要測距手爆出了距離多少,方向多少,炮長們便會下令,每一門炮,裝填某一種炮彈,需要裝填火藥若干。

再加上李守漢對於炮兵訓練不惜工本的投入,火藥,幾百桶幾百桶的運到碼頭上,交給炮兵進行實彈訓練,他有一句話,讓炮兵們感激涕零,“好的炮隊,都是用火藥和炮彈堆砌出來的!”

“只是,大人,按照您的定規,如今每一條船上都有火炮的缺編,少的缺編三五位,多的缺編六七位。平均下來,一條船上,也就是是二十門炮上下。”

“哈哈!沒法子啊!誰讓我是窮人呢!到處都要花錢,到處都是花錢的大窟窿,火炮也就出的慢些。不過,炮彈也好,火藥也罷,都是敞開了用!”

幾句哈哈打過,李守漢話入正題。

“如今,能夠隨時出動的艦船有幾條?!炮手和水兵如何?”

“回大人的話。有五條船可以立即出動,其餘的船隻,只可以走近海,去遠海還有些困難。”

“老虎,你安排一下,留下五條船看家。其餘的船隻,立刻準備一下,沿着海岸線南下,到平巴港,和水真臘地區。”

“大人,去那裡做什麼?”

“做什麼?告訴弟兄們,搶錢搶糧搶地盤!”

第七百五十五章 林琨的酬勞!第八章 鳳凰營的誕生(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滿剌加海峽的波濤(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臺灣戰役(二)第三十五章 海面上的初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生命倒計時!(二)第二百零五章 錦田之變(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瘋狂的造艦計劃,荷蘭人求和(下)第五十六章 日麗的準備第三百六十六章 武裝索倫部第七百三十四章 錢塘江上水師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荷蘭人慫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潼關之戰(八):僵局中的變局!第二十一章 縱帆民用,剪式軍用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小虎的禮物第五百八十九章 煮酒論南海第五百四十五章 兔子:走着瞧!第三百六十八章 春獵阿爾丹河第九十章 素林府之戰(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潼關之戰(八):僵局中的變局!第八十章 善後和各方反應第一百三十四章 國有大喪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平條約的簽訂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面出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衆正羣賢真面目第三百八十章 報復手段第四百九十九章 小兒輩(七)第五百二十八章 成了校長?第六百七十四章 潼關之戰(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商人們的節操第六百三十二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七十一章 李沛霆被拆穿?!請假!第六百一十五章 和氣生財第四百九十三章 葡萄牙破局第四百九十六章 小兒輩(四)第二百零九章 破圍!進擊!第一百七十章 牽馬墜鐙、賣隊友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洋治安戰(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亡天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員!第七百二十章 雨水?淚水?血水?(下)第七百五十章 修水城順軍約三事第七十八章 年年有餘第六百七十八章 誰家的歪理?第一百五十八章 辭行、瘧疾第三百零七章 討伐(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禍起蕭牆第五百六十五章 擁立的條件第五百八十章 太子來了?第六百零五章 大戰(五)第四百八十章 錦州解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海防之戰(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鄭芝龍的軍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聖旨到來,迎頭痛剿第四百七十二章 第二局:騎兵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東食西宿的烏斯藏版本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員!第一百零八章 夫妻夜話第四百四十八章 兒女家事第四百三十章 川中亂戰(中)第四百零二章 登陸鼓浪嶼第六百五十五章 輔臣對輔臣,馬鷂子揚名!第三十三章 鹽商的反擊第六百四十章 齊魯風雲(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潼關之戰(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君前奏對第四百六十七章 寧遠伯的家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珠江碼頭第二百七十八章 忠君愛國金自點第四十七章 青萍之末第七百一十四章 物價最後的瘋狂第一百二十章 如潮而來第八十四章 江南來了新主顧第七百八十二章 佛郎機對小男孩第一百一十九章 海防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燃燒的鹿兒島(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西征軍前捷報至第三百三十三章 多爾袞入關第六百一十六章 閉門密謀第六百三十二章 羣魔亂舞第九十章 素林府之戰(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公子的想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殺十桶!一百四十三章 滿剌加海峽的波濤(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北方!北方!(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大包天當數誰第六十五章 葡萄牙人來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孰真孰假?第六百九十八章 殺猴王嚇猴子!第二百五十三章二九一衛會京師第七百四十五章 禿驢!居然和貧道搶師太!(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東西兩個方向的擴張第三百八十一章 子女戰爭的第一槍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組織無紀律的後果第三百七十八章 南京風波(下)第四十九章 暗影
第七百五十五章 林琨的酬勞!第八章 鳳凰營的誕生(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滿剌加海峽的波濤(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臺灣戰役(二)第三十五章 海面上的初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生命倒計時!(二)第二百零五章 錦田之變(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瘋狂的造艦計劃,荷蘭人求和(下)第五十六章 日麗的準備第三百六十六章 武裝索倫部第七百三十四章 錢塘江上水師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黃得功之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荷蘭人慫了!第六百七十五章 潼關之戰(八):僵局中的變局!第二十一章 縱帆民用,剪式軍用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小虎的禮物第五百八十九章 煮酒論南海第五百四十五章 兔子:走着瞧!第三百六十八章 春獵阿爾丹河第九十章 素林府之戰(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潼關之戰(八):僵局中的變局!第八十章 善後和各方反應第一百三十四章 國有大喪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平條約的簽訂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面出擊?第五百四十二章 衆正羣賢真面目第三百八十章 報復手段第四百九十九章 小兒輩(七)第五百二十八章 成了校長?第六百七十四章 潼關之戰(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商人們的節操第六百三十二章 羣魔亂舞第二百七十一章 李沛霆被拆穿?!請假!第六百一十五章 和氣生財第四百九十三章 葡萄牙破局第四百九十六章 小兒輩(四)第二百零九章 破圍!進擊!第一百七十章 牽馬墜鐙、賣隊友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洋治安戰(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亡天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員!第七百二十章 雨水?淚水?血水?(下)第七百五十章 修水城順軍約三事第七十八章 年年有餘第六百七十八章 誰家的歪理?第一百五十八章 辭行、瘧疾第三百零七章 討伐(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禍起蕭牆第五百六十五章 擁立的條件第五百八十章 太子來了?第六百零五章 大戰(五)第四百八十章 錦州解圍第一百一十九章 海防之戰(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鄭芝龍的軍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聖旨到來,迎頭痛剿第四百七十二章 第二局:騎兵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東食西宿的烏斯藏版本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員!第一百零八章 夫妻夜話第四百四十八章 兒女家事第四百三十章 川中亂戰(中)第四百零二章 登陸鼓浪嶼第六百五十五章 輔臣對輔臣,馬鷂子揚名!第三十三章 鹽商的反擊第六百四十章 齊魯風雲(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潼關之戰(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君前奏對第四百六十七章 寧遠伯的家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珠江碼頭第二百七十八章 忠君愛國金自點第四十七章 青萍之末第七百一十四章 物價最後的瘋狂第一百二十章 如潮而來第八十四章 江南來了新主顧第七百八十二章 佛郎機對小男孩第一百一十九章 海防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燃燒的鹿兒島(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西征軍前捷報至第三百三十三章 多爾袞入關第六百一十六章 閉門密謀第六百三十二章 羣魔亂舞第九十章 素林府之戰(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公子的想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殺十桶!一百四十三章 滿剌加海峽的波濤(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北方!北方!(四)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大包天當數誰第六十五章 葡萄牙人來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孰真孰假?第六百九十八章 殺猴王嚇猴子!第二百五十三章二九一衛會京師第七百四十五章 禿驢!居然和貧道搶師太!(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東西兩個方向的擴張第三百八十一章 子女戰爭的第一槍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組織無紀律的後果第三百七十八章 南京風波(下)第四十九章 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