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的話,那麼恐怕眼前的天狗就會是第二個孫悟空了!雖然說,仙界能夠拿下孫悟空那種級別強者的人很多,但是能夠擁有大羅金仙甚至更強實力的大仙們,都擁有着不亞於玉皇大帝的地位,除非是鬧得太過分了,否則他們根本不會理會這些事情。孫悟空的實力,剛好便是那個臨界點,大羅真仙境界,因爲先天強大,擁有着大羅金仙境界的實力。那些真正的大能,也就是準聖級別的強者,除非玉皇大帝被人給打死了,也或者是有同級的強者出來搗亂,否則的話他們是不會隨便出手的,即便是玉皇大帝的面子他們都不會給。
畢竟玉皇大帝也不過是神的統治者而已,而那些真正的大能們,卻都是仙,不受封神榜、打神鞭制約的真正大仙,而至於更加強大聖人則更加不會插手這種小事情了。聖人之下皆爲螻蟻,神仙不會插手凡間帝皇更替之類的事情,聖人更加不會管你玉皇大帝是被打的跑到桌子底下了還是別的什麼的,所以,這個層次的強者搗亂,對於天庭來說威脅最大,因爲他們幾乎只能靠自身的力量。雖然號稱有百萬的天兵天將,但是到了這個層次,更多的是講自身實力,而非是數量,天庭第一戰將,便是二郎神了,至於玉皇大帝,掌控封神榜、打神鞭,天界所有的神人都受不了他一鞭,但是面對仙的話。
玉皇大帝卻沒有什麼辦法。而至於玉皇大帝的戰鬥力。更是弱的可憐。雖然法力渾厚,而且有着天庭氣運支撐,但是玉皇大帝卻沒有任何的戰鬥經驗,面對鬥戰勝佛玉皇大帝沒有辦法,面對天狗,玉皇大帝同樣沒有什麼辦法,而隨即,玉皇大帝的目光也是放在了二郎神身上。顯然。玉皇大帝只能夠寄希望與二郎神身上了,二郎神的實力極強,乃是大羅金仙境界,有些闡教截教的老一輩弟子實力甚至都不及二郎神,而且二郎神同樣是肉身成仙,是仙而非神,聽調不聽宣,有着極強的自主性。
可以說,玉皇大帝對於真正的強者們,都沒有絕對的指揮權。不過因爲二郎神和玉皇大帝有着舅舅外甥這層關係,所以二郎神還是比較給玉皇大帝面子的。當年面對孫悟空,二郎神更是出了大力氣,此次同樣得依靠二郎神了。而二郎神則是開口道:“哮天犬說,這個妖犬和它是同一個品種。”聽到了二郎神的話,玉皇大帝看了看哮天犬,然後道:“同一個品種?不太像啊!”確實,從天狗吞噬那噬魂血魔狼之後,天狗的外形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之後天狗在魔界吞噬了諸多的原魔,最後更是吞噬了修羅王,其外形和如今的哮天犬沒有任何的相似之處,所以玉皇大帝纔會這麼說。
而二郎神聽了,則是道:“或許哮天犬的眼光和我等不同吧,那妖物殺害南海龍王,竟然還在原地停留,簡直就是挑釁我天庭威嚴,屬下這就去捉拿這廝。”而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卻道:“這妖物實力不凡,二郎神或許能夠擊敗這妖物,但是要捉拿卻有些難度,不如讓我三子也一同前往吧!”開口之人身材高大,一身銀色戰甲,手中拿着一座金色神塔,此人正是托塔天王李靖,李靖曾經是陳塘關總兵,李靖也算是個風雲人物了,其三子哪吒名氣同樣很大。
而這對父子都曾經參與封神之戰而未死,助周伐紂之後,立有大功,之後潛心修煉,得道成仙,李靖父子的名字同樣不在封神榜之上,故而多年來實力能夠自主修行提升。和二郎神一樣,這對父子同樣是十分厲害的仙界戰將,不過李靖在仙界位高權重,輕易卻是不能夠出手,所以卻是派出了自己的三子哪吒,哪吒曾經於太乙真人門下修行,三頭六臂,年少之時哪吒就曾經有過將龍太子扒皮抽筋的傲人戰績,很不簡單。而且蓮花化身也是能夠免疫諸多的負面狀態,封神一役之時,三宵擺出九曲黃河陣,將那元始天尊門下十二金仙全部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行,損仙之氣,喪神仙之本源,捐神仙之肢體,削頭上三花,消胸中五氣,千年道行,一朝成化餅,可以說是無比的慘烈。
也只有哪吒的蓮花化身不畏懼這九曲黃河陣,由此可見哪吒的這具肉身還是有着其獨到之處的,而哪吒的實力相比二郎神也僅僅弱了一籌而已,兩大戰將出馬,要拿下那天狗卻是容易的多了。而玉皇大帝聽到了李靖的話,也是道:“既然如此,那麼哪吒,楊戩,你二人速速前往凡間,捉拿那妖物上天庭來,否則我天庭顏面何在!”“是,陛下!”楊戩和二郎神領命而去,而隨即,玉皇大帝便對其餘的三海龍王道:“南海龍王已死,其生前之事寡人也不追究了,你們三人告訴寡人,你們隱匿雲中翻雲覆雨,究竟意欲何爲?”聽到了玉皇大帝的話,三海龍王也是心頭咯噔一下,終於還是來了,這件事情發起之人便是南海龍王,但是如今南海龍王已死,倘若他們往南海龍王身上推脫的話,恐怕玉皇大帝會更加生氣的,所以此刻也只能受罰了。
故而身爲四海龍王大哥的東海龍王也是主動開口道:“陛下,我等也是想爲陛下分憂,倘若僅僅是行雲布雨,雖然有些效果,但是倘若先出現水患,然後我等龍王現身治水,救那凡人與水火之中,必定能夠讓那些凡人更加感恩戴德,只是未曾想到,二弟竟然出了這種意外。”聽到了東海龍王的話,玉皇大帝的臉色也是微微好看了些,不管如何,四海龍王也是爲了把事情辦好,南海龍王之死也是個意外而已,隨即玉皇大帝便道:“念在你們年邁,爲天庭也立了不少功勞,此事不再追究,立刻去凡俗顯現真靈,然後行雲布雨,將功補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