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器人的宣傳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已經初有成效,未來科技公司聘請專業調查公司調查人們對智能機器人的印象,發現人們對智能機器人的恐懼感正在下降,還有很多人非常期待能夠擁有一臺智能機器人,尤其是那些家中還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顧的上班族,以及找不到理想對象的單身宅男宅女。
張偉對鋼鐵戰衣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
晚上十點半。
實驗室裡。
張偉穿着一套簡單舒適的休閒服,心情激動的看着身前的一堆材料,那些都是鋼鐵戰衣的部件。
“北斗,幫我穿戴鋼鐵戰衣。”
張偉將各種程序導入芯片後,就迫不及待的對北斗下達了指令。
“好的,請做好準備。”
北斗的聲音響起,就像一個溫柔似水的女子。
下一刻,北斗就操縱各種機器將部件移向張偉,然後開始組裝。
隨着鋼鐵戰衣的部件不斷落在張偉身上,一具鋼鐵戰衣正在慢慢成型,將他籠罩在裡面。
“耶!”
隨着最後一個部件——面罩,覆蓋在戰衣面部,張偉興奮的喊出了聲。
“北斗,啓動鋼鐵戰衣。”
張偉吩咐道。
“好的,先生。”
北斗應了一聲。
隨即,鋼鐵戰衣啓動。
由於技術還不完善,張偉現在只能依靠北斗來操控鋼鐵戰衣,但他依然挺興奮的,畢竟已經走出了第一步。
他沒有猶豫,在北斗的幫助下,開始操控剛剛完成的鋼鐵戰衣。
鋼鐵戰衣凌空而起,懸浮在空中,一開始的時候還有些東倒西歪,不過很快就穩定下來,然後從窗口飛了出去。
如果有人擡頭看向天空的話,說不定會失聲喊道,“鋼鐵俠!”
半個多小時後,張偉在北斗的幫助下,操控鋼鐵戰衣回到了實驗室,然後吩咐道,“北斗,幫我脫掉鋼鐵戰衣。”
北斗立刻操縱各種機器,將鋼鐵戰衣的部件一一拆卸下來,張偉的身體也漸漸露了出來。
“現在的鋼鐵戰衣,技術還不完善,只能算作一個大號的玩具,我要努力,儘快將鋼鐵戰衣變得像電影裡的戰衣一樣完美。”
張偉在心中思索着。
鋼鐵戰衣還有很多技術需要完善,比如自動穿戴和脫掉戰衣的技術,自由操控戰衣的技術,保護使用者安全的技術,嗯,還有高大上的全息影像技術。
在北斗幫張偉脫掉鋼鐵戰衣之後,張偉還在想這些問題,直到倦意十足,他纔打着哈欠離開了實驗室,回到雲海映象小區的別墅裡休息。
次日。
張偉起牀洗漱之後,便來到了爸媽家裡吃早飯,今天的早餐是機器人做的,味道很不錯,可以和頂級大廚媲美,而且機器人會做幾百種早餐,可以每天都換一個花樣,讓人每天都能享受新鮮感,怎麼吃都吃不厭。光憑這一項技能,就足以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了。
吃完早飯後,張偉便來到了實驗室,繼續完善鋼鐵戰衣的技術。
正當他聚精會神研究技術時,叮鈴鈴,手機響了,是王秘書打來的。
“張老弟,機器人的研製,進展如何?”
電話剛接通,王秘書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對於軍事機器人的研製,上頭和軍方都很急,一直想了解進展,可是張偉卻十幾天都沒反饋一下信息,因此他只能主動打電話來詢問。
“額……已經完成了……是昨天剛剛完成的,我正要打電話告訴你們呢。”
張偉隨口撒謊道。他可不會告訴王秘書,他十天前就完成了。
“已經完成了?是……是全都完成了?”
王秘書的語氣有些激動。
“沒錯,三款機器人的設計都已經完成了。”
張偉回答道。
“好,好,真是太好了!張老弟,你等着,馬上就會有人聯繫你。”
王秘書激動地說道。
大約十分鐘後,張偉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國防科上校劉躍民,會馬上過來護送資料,並且讓張偉做好準備,一同前去機器人研究基地。
一個多小時後,張偉再次接到了劉躍民的電話,便拿起存儲了軍事機器人設計資料的u盤,走出了實驗樓。
實驗樓外,有一羣全副武裝的士兵筆直的站在那裡,目光嚴肅地打量着四周。
當張偉走出來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過來。
“張先生,你好,我是劉躍民。”
一位英姿挺拔的軍官走了過來,開口介紹道。
“你好。”
張偉仔細打量了一下對方,頂多三十出頭,就已經是兩槓三星的上校了,這說明對方不僅有能力,也有背景,不過依然不值得他關注。
“張先生,我們立刻出發?”
劉躍民邀請道。
“嗯,出發吧。”
張偉點頭說道,他也想盡快把這件事搞定,然後就可以專心忙自己的事了。
劉躍民和他手下的士兵立刻上了飛行車,在前面帶路,張偉則帶着三個保鏢駕駛飛行車跟在了後面。
一個多小時後,飛行車車隊來到了莽莽羣山中,張偉看了一下導航地圖,發現這裡是太行山脈。
隨即,飛行車車隊往下降落,一頭扎進了太行山脈中,鑽進一片樹林,就再也沒有人能發現車隊的去向,天上的衛星也看不見。
車隊在樹林的掩護下緩慢的前進了五公里左右,然後~進入了一處燈火通明的隧洞中,又繼續往前行進了一段距離,到達被鑽空的山腹後,才停下來。
張偉下車後,好奇的打量着四周的環境,望着頭頂那十幾米高的天花板,嘖嘖讚歎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核掩體嗎?”
劉躍民介紹道,“沒錯,這就是能夠抵擋核武器爆炸的地下掩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交惡,珍寶島事件爆發,前蘇聯領導人揚言對中國實行“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癱瘓中國130個大中城市,我們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口號,在北京、太行山等多個地區建設了大量核掩體。
這裡就是其中一個,整座大山已被“掏空”,底部由近百枚大型彈簧支起,以便於承受住天然地震或遭到核攻擊時的強烈震動。頂部和四周都被厚達數百米的花崗岩包圍,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掩體。通往外界的大門厚達2米、由鋼筋混凝土製成,一旦關閉後則“與世隔絕”,可在受到核打擊時抵禦強大的衝擊波、核輻射等的毀傷,可謂固若金湯。
有了這些核掩體,蘇聯、美國即使先發制人,首先向我們發動核攻擊,也無法摧毀我們的核反擊能力,我們可以後發制人,進行反攻。
不過,這個核掩體已經廢棄很久了,是在機器人項目啓動之後,纔再次啓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