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

霸自然認得那文士,正是當年在徐州結識的那鉅商芳。

“子方,你怎麼在這裡?難道說……你如今也在那董家子的帳下效力不成?”

+

要知道芳的兄長可是陶謙的別駕從事。從某一方面來說,家等於是陶謙的人。

三國時期的用人制度和後來大有不同。

自唐宋以後,天下官吏所忠誠的對象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帝。而在三國時期,卻是一個階級一個階級的效忠。比如朝中官員,各州首要,效忠的是皇帝,可他們之下的官員,就好像陶謙之下的家、曹家,所效忠的人卻是陶謙。也就是說,對於漢室他們並沒有太多的歸屬,有歸屬的人,只是那些被稱之爲門閥、世族的大家。.i

難道說,家的人已經……

+

“宣高未免少見多怪。自古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薰侯乃世之虎將,又是名士高徒。薰侯之父,乃涼州刺史,東鄉侯……麾下雄兵幾十萬,猛將如雲,威震西涼。董侯有救駕之功,爲人謙和溫恭,志向遠大,且對我等毫無偏見,實乃明主。”

這一番話說的,聽上去頗有中肯。

可董俷若聽到了,定然會慚愧萬分。救駕之類的,倒也貼切,可那謙和溫恭。志向遠大……

不過。這世上只有人不敢說的,卻沒有人不能說地話語。.:u弟弟,如今卻做到了虎賁郎中,掌管大軍糧草輜重,足以說明董俷對他的信任。士爲知己者死,芳自然對董俷讚不絕口。也不管是否妥當,只要是覺得能用上。就會說出來。

+

“哈,那你倒,我家主公何時殘忍?宛縣十數萬反賊,賴得我家主公進言,才得以活命。轉戰中原。所殺者多爲太平道反賊。即便是在陽,你可曾聽到那一次是我家主公主動去生事?那一次不是他人尋事上門?如此也要被稱作暴虐之徒,這天下間,又有幾人不暴虐?依我看。卻是那些嫉妒我家主公的人胡言亂語罷了。”

+

仔細想想。雖然經常傳出薰俷殺人地消息,可掰着指頭算算,確實好像是別人找上門。

“子方,你有話就直說吧。”

“以宣高之才,難道還看不出來這裡面的端倪?我家主公甚愛宣高才華,欲請宣高你輔佐之。可惜無甚機緣,卻不想……宣高亦爲忠直勇士,陶謙不識你的才華,實乃有眼無珠。”

+

話語中,已經有些鬆動。

+

輸了就是輸了!

人家使出了那麼多手段,步步爲營。不管是他主動上當,還是被迫上當,總之都是上當了。如今更連老底兒都輸光了,他說話自然不可能硬氣。再說了,比勇武,他比不得薰俷;論謀略,人家也不比他差。就連自以爲很厲害的人望,也比不得盧植的一句話。連盧植都願意爲董俷幫忙,說不定這個董侯,真地是有本事的人。

唯一的擔心,就是他曾經殺官造反。

哪知這話一出口,芳卻笑了起來。

“宣高難道不知,先皇已崩,新皇登基。董侯曾爲北宮校尉,與新皇頗有交情。曾有言,只要宣高願意爲朝廷效力,他可以請新皇大赦天下,赦免了宣高的罪名。若宣高還是不放心,這裡有一封徵辟文書,主公願徵辟宣高你爲虎賁中郎,如何?”

說實話,虎賁中郎這個官職,並不比臧霸當年在徐州時的騎都尉大。

可性質卻完全不同。

+

若能有好前程,誰又願意揹着個反賊的名聲呢?.屬人馬,全部歸於你指揮。他絕不會插手你的兵事……他日你若想要離去,他亦不會阻攔於你。”

+

條件優渥到了這個地步,董俷的誠意自然不比再去懷疑。

天底下又有那個人,有如此魄力,收服了他,還要讓他繼續指揮他地老部屬?.掉這二人,升任侍從虎賁,依舊歸你來指揮。宣高,主公如此對你看重,你難道還要再猶豫下去嗎?”

+

綁起來。

“還請子方縛我,前去拜見董侯。”

對於臧霸的歸順,董俷可是樂開了懷。

不但迎出陣前,更親自爲臧霸解去了綁繩,命人就地紮下營寨。

當晚,董俷在營寨中擺下了酒宴,除了盧植和奉命保護盧植的賀齊沒有出現,其麾下的成員,全都參加了。就連被俘地吳敦和尹禮,也在酒席上出現,坐在臧霸的身邊。

+

哪知董俷卻生氣了,“宣高想要讓我做那沒有信義地人嗎?我既然答應了,自然就不會反悔,更不會對宣高你有所懷疑。盧師今日前往徐州,商量你泰山老營安頓的事宜。大約要兩三天才能回來。宣高若是還不放心,可以自立一營,俷絕不阻攔。”

+

就這樣,董俷等人在原地休整。早先霸所燒燬的輜重,其實大都是芳蒐集來的廢品。燒了就燒了。也無甚關係。只是突然增加了幾千人,令董俷不免感到有些吃力。

好在盧植很快回來,還帶來了大量地輜重。

對於陶謙而言,臧霸作爲泰山賊中最大地一夥兒賊人,對他已經產生了很多麻煩。

如今能不傷和氣的把這個麻煩送走,陶謙求之不得。

再說了。有盧植出面,陶謙也不好說什麼。在安頓了大批泰山老營的百姓之後,盧植就押運着糧草追趕董俷。

收攏了臧霸地泰山兵,使得董俷的人馬一下子激增至八千多人。

而盧植又不願意回陽,在商討了一番之後,董俷派臧霸與賀齊二人帶領人馬保護盧植,往張掖進發。原本,董俷是要臧霸帶走所有的泰山兵。可哪知道霸不同意。認爲只需一千人就足夠了。同時留下了吳敦、尹禮協助董俷,算是回報董俷的信任。

有時候,很多事情就是這樣。

當你付出了足夠的信任時,就能獲得足夠的回報。

於是。一行人再次動身,當抵達孟津地時候。盧植和薰俷灑淚而別,前往張掖。

當然,他途中還要經過扶風,卻爲董俷遊說那名士法衍。

和盧植分別之後,董俷帶領七千人馬,渡過了孟津,直奔陽。

此時,已經過了十二月,天氣變得越發寒冷。

從孟津到陽,一路下來,盡是白茫茫一片,顯得格外冷清。

薰俷心中有事,特別是在聽說了何進已經開始召集外兵入京的消息時,更心急火燎。

果然如演義裡所說的一樣,何進要老爹入京了。

只怕這樣一來,反而會逼迫的張讓等人破釜沉舟一戰。來到這個時代,薰俷瞭解了很多演義中不曾寫到的事情。他隱隱覺得,依照着十常侍的性子,不是被逼得急了,不可能做出兩敗俱傷的行動來。可實在不明白,何進爲什麼要急於這麼做呢?

奇怪歸奇怪,董俷在渡過孟津後,就加快了速度。

由於隊伍當中,大部分人都是步軍,拖延了行軍。董俷一開始還能忍住,可到了後來……

索性調集了包括巨魔士在內的六百騎軍,他帶着董鐵、武安國前期趕往陽。以龐德爲主將,吳敦、尹禮、潘璋、凌操爲副將,芳爲軍司馬,帶領其餘人馬在後面行進。

就這樣,一路急行。

大約在分兵後地第四天晚上,董俷率領兵馬趕到了陽城外。

遠遠的,就看見陽十二門緊閉,路上行人稀少。看起來,好像還沒有出問題。

薰俷在陽呆了幾年,自然也知道陽的情況。

似這種情況下,陽肯定會進行宵禁。城門一閉,就再也無法叫開城門。

看看天色,已經差不多到了亥時。董俷見陽無事,也就放下了心思,帶着人馬去了北邙山莊。

與此同時,大將軍府內通明。

何進的議事大廳中,如今正高朋滿座。而何進本人,則身穿一件大紅色地錦袍,笑呵呵的端坐正中央。

“今日擺酒,只爲建陽接風洗塵。”

說着,他舉起了酒杯,朝着坐在下首位置上地一員武將笑道:“建陽這些年震懾塞北,令胡人不敢妄動。如今又是第一個應招入京,某感激不盡,請滿飲一觴。”

那武將,身高九尺,面色紅潤。

頜下有黑鬚,劍眉朗目,透着一股英挺之氣。

聞聽大笑道:“大將軍何需如此客氣。小將不過是盡本份而已,如何當得大將軍如此厚愛?諸公,大將軍日夜爲國事操勞,纔是真正的勞苦功高,我等應敬大將軍纔是。”

滿座賓客,都是何進的幕僚。

聞聽也都笑了起來,“建陽公說的不錯,理

將軍纔是。”

何進心裡面這個美啊,難以用言語表達。雖然明知道衆人有阿諛之嫌,可誰不喜歡聽好聽話呢?

“哈哈。諸公。我們共飲,共飲!”

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何進目光一撇。看到了站在丁原背後一人。

只見那人身高過丈,頂束髮金冠,披百花戰袍。身着一件唐猊鎧甲,腰間繫着獅蠻寶帶。生的是國字臉,雙目微微有些凹陷。即便是在不生氣的時候,也透着一股子狂野殺氣。面頰如同刀削斧劈一般。線條分明。一對劍眉,目若星辰一般。

高鼻樑,闊口。

肋下佩劍,端地是器宇軒昂,威風凜凜。

站在丁原身後,此人一言不發。但是那身上,卻散發着一股子野獸般地氣息。

何進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員將身上所帶有的氣息,他似曾見過。想當初第一次見到董俷的時候。他也生出了這樣地感受。當然,那薰家子怎能比得上此人的俊朗,令人一見生出喜愛之心。

“建陽,你身後何人?”

丁原一怔。回頭看了一眼那員大將,笑道:“此子乃是我的螟蛉義子。九原人,姓呂名布,字奉先。如今在我帳下效力……呵呵,他有胡人血統,不識得中原禮數,若有失禮之處,還請大將軍見諒。”

呂布面頰微微抽搐了一下,旋即就沒有了表情。

上前一步,“小將呂布,見過大將軍。”

“真猛將也,真猛將也!”

何進連聲讚歎,突然又對客廳中的人說道:“諸公,可發現奉先與一人頗爲相似?”

“相似?”

所有人一怔,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何進笑道:“我是說氣質,奉先身上的氣息,有沒有讓諸公覺得很熟悉?”

原本,衆人也沒有太留意呂布。不管怎麼說,這大廳內文士居多,武將卻很少。

聽何進這麼一說,都不禁好奇的打量起來呂布。

袁紹第一個反應過來,“董西平!”

呂布聞聽這名字,身子猛然一顫,陡然擡頭,雙目精光爆射,凝視這袁紹。

“袁大人所說地,可是那虎狼之將?”

被呂布的目光這麼一掃,袁紹沒由來的打了一個寒蟬,心裡面咯噔一下:怎地此人的目光如此銳利,竟好像刀子一樣?只怕是董西平,也沒有他這般凌厲目光。

何進笑道:“本初說的不錯,正是董家子。”

呂布的目光,變得熾熱起來。

丁原道:“奉先在幷州,有飛將之稱,掌中方天畫戟,馬前可說是無三合之敵。但不知那薰侯,有何本領可稱之爲虎狼之將?嘿嘿,依我看,我家奉先爲虎,董侯嘛,哈哈哈……”

一句話說完,原本以爲會引得衆人大笑。

哪知道所有人都沒有笑,反而用奇怪的目光盯着丁原。

袁紹心裡一動,“奉先本領,我未曾見過,可董侯之勇武,確是我親眼所見。其人之勇武,當世無雙。以我之見,奉先若與薰侯相較,只怕是輸多勝少吧。”

呂布握緊了拳頭,無法抑制住心中那莫名的火焰。

躬身道:“但不知董侯如今何在?小將願與他較量一番,看誰纔是真正地虎狼之將。”

“呂布大膽!”

丁原眉頭一皺,“你是何人,又有什麼身份與董侯較量?也不看看這是何處,哪有你說話的地方?還不給我滾出去……胡蠻果然是胡蠻,怎地一點禮數都不懂?”

呂布的臉,唰的白了。

其實丁原也並非是惡意。他看得出來,袁紹想幹什麼……

雖不喜呂布,但又頗爲倚重呂布。丁原出於保護地想法,故而將話題轉移開來。

可他忘記了,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一口一個‘胡蠻’,等同於指着呂布罵他雜種。

呂布會怎麼想?

何進連忙打圓場,“建陽何必生氣,年輕人嘛,總是有爭勇鬥狠之心,也正常,正常……來人,取我那件大紅狻猊披風,我要送給奉先,唯勇士方可披掛……呵呵,奉先可先下去用酒。”

呂布憋着氣,轉身走了。

何進笑呵呵地,正要開口說話。

這時候有管家急匆匆的進了議事大廳,“老爺,門外有宮裡來人,說是太后請老爺進宮。”

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347章 破長安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82章 三醜結義第72章 火燒盤龍谷(一)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44章 巨魔士(一)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3章 天生力王(1)第206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三)第128章 涼州之亂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二)第340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八)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112章 江東猛虎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303章 大遷徙第276章 司馬防(二)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462章 沒落陸家第461章 宮孫乎?第53章 追悔莫及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175章 驚州來人第10章 獅鬃獸(2)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395章 十年(五)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223章 那是誰?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132章 龐家有子名令明第53章 追悔莫及第119章 初見孟德第421章 短歌行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108章 羣英會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28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21章 敲山震虎(2)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215章 昭寧大事記(二)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396章 十年(六)第376章 長安之亂(八)第94章 絞肉機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287章 郭汜焉能爲人第299章 鏖戰(二)第59章 古之惡來第241章 雒陽一夜(二)第149章 憐香惜玉否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244章 曹孟德躍馬汜水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265章 雞鹿塞(完)第96章 董卓會三英第181章 漢帝出巡第167章 雒陽名士皆瞽目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276章 司馬防(二)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60章 雙醜會第181章 漢帝出巡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82章 三醜結義第500章 大結局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193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60章 雙醜會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125章 毒士賈詡第148章 鸞衛軍第371章 長安之亂(三)第4章 殺人歌(2)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09章 奉孝出馬
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347章 破長安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82章 三醜結義第72章 火燒盤龍谷(一)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44章 巨魔士(一)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3章 天生力王(1)第206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三)第128章 涼州之亂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二)第340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八)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112章 江東猛虎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303章 大遷徙第276章 司馬防(二)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462章 沒落陸家第461章 宮孫乎?第53章 追悔莫及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175章 驚州來人第10章 獅鬃獸(2)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395章 十年(五)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223章 那是誰?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132章 龐家有子名令明第53章 追悔莫及第119章 初見孟德第421章 短歌行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108章 羣英會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28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21章 敲山震虎(2)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215章 昭寧大事記(二)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396章 十年(六)第376章 長安之亂(八)第94章 絞肉機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287章 郭汜焉能爲人第299章 鏖戰(二)第59章 古之惡來第241章 雒陽一夜(二)第149章 憐香惜玉否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244章 曹孟德躍馬汜水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212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一)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265章 雞鹿塞(完)第96章 董卓會三英第181章 漢帝出巡第167章 雒陽名士皆瞽目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276章 司馬防(二)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60章 雙醜會第181章 漢帝出巡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82章 三醜結義第500章 大結局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193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60章 雙醜會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125章 毒士賈詡第148章 鸞衛軍第371章 長安之亂(三)第4章 殺人歌(2)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09章 奉孝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