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印度皇帝

這時候俄國的混亂局勢在國際上倒沒什麼人關心的,包括他們的盟友在內,現在都樹倒猢猻散,各人顧各人了,自己家的事情都操心不過來呢,誰還有閒心去管別人。

俄國人造沙皇的反,法國人還還要政府下臺呢,愛爾蘭人還要和英國戰鬥到底,不自由,毋寧死呢,誰家沒有一肚子破事,看着一片廢墟的家園和暗無天日的未來,老百姓心中哪個不是滿腹怨氣,發泄一下也是正常的。

至於俄國人發泄的方式猛烈了一些,這就只能說怪他們那野蠻的民族特性了,不過要說社工黨能奪取政權,這個還是沒什麼人相信的。

“他們爲什麼還不動手呢?”楊皇帝看着地圖上的聖彼得堡有些奇怪地自言自語道。

“估計還是實力不夠吧!”袁侍從在一旁很配合地說道:“俄國人反對沙皇無非就是因爲他是zn制統治,可現在沙皇已經交出權力了,連首相都是杜馬選舉出來的,可以說他們的目標已經實現了,自然也就沒什麼人願意跟着這些傢伙鬧事了,而且據聖彼得堡傳回的情報,社工黨裡面好像也有不少人正在和杜馬靠近。”

其實主要是楊豐高估社工黨的影響力了,隨着沙皇履行了他的承諾,絕大多數俄國社會的精英們已經不想再折騰了,畢竟這時候君主立憲是主流,而他們要求的也正是這一點。至於下層的貧民中,社工黨的影響力同樣有限,說到底他們之前不過是一個流亡國外的秘密組織,不可能和現在一樣大張旗鼓搞宣傳。

“還是需要時間啊!”這傢伙多少有些無奈地說。

袁侍從長有些不是很理解地看着他。實在不明白皇帝陛下爲什麼那麼熱衷於讓俄國人起來推翻尼古拉,這個國家已經殘了,再折騰下去也無非就那樣了,而且以目前的情況,中國想要的沙皇政府一樣會給。社工黨上臺也給不了更多。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楊皇帝這樣做僅僅是爲了滿足他的那點惡趣味而已。

俄國的事情還需要點時間催化,楊皇帝索性也就不再去管他了,實際上對於弗拉基米爾們能不能成功,這時候他心裡也沒什麼底。反正無論他們成功與否,對中國來說都已經沒什麼大不了,這種小事情沒必要牽扯皇帝陛下太多的精力,接下來他還需要去接收一頂皇冠。

在瘟疫的魔爪下,印度各方勢力已經在最短時間內做出了明智地選擇。在德里舉行的全印度大會上一致同意接受楊豐作爲印度皇帝,當然也有反對聲音,不過反對者緊接着就被憤怒的印度人民亂刀砍死了,還敢反對?是不是非要等印度人都死絕了你們才甘心?上哪兒找這樣好的皇帝去?立,自由是什麼?能變成那些疫苗和特效藥嗎?印度人生來就是要被別人統治的,被穆斯林,被英國人,現在被中國人。這是印度人的命!

既然印度人民已經認命,那楊皇帝也就只能義不容辭了,不過在印度的管理方式上必須有一點改變。和其他那些楊皇帝領地上玩君主立憲制不能完全一樣。

“你們的土地上情況太複雜了,民族,宗教問題太嚴重了,這樣強擰在一起不好,看看現在你們那裡什麼仇殺,混戰的天天不斷就應該明白這一點。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分一下,比如說緬甸人都信佛。那就讓他們一個國家好了,西北邊疆省。俾路支這些地方的人都信伊斯蘭教,那麼他們也可以單獨搞一個國家,還有阿薩姆和孟加拉,總之都可以分一下,多分幾個,讓一個民族一個信仰地都聚到一起,這樣就不會發生矛盾了。

至於分開後的,就單獨算一個自治共和國,你們自己選舉總理進行管理,由我授權給中國政府派遣總督進行監督,然後這些自治共和國共同組成一個聯邦制的印度帝國,我本人是這個帝國的皇帝,軍事和外交權力由我來掌握,不過印度沒必要有什麼軍隊,你們的安全由中國來提供保護,包括外交我也授權給中國政府代理了,然後每年你們負擔一部分中國的軍事預算就可以了,這部分錢由各自治共和國按照各自的經濟情況分攤。”

楊皇帝對正式前來勸進的印度各方代表說道,他這其實就是肢解印度,只不過他分解得比蒙巴頓更徹底而已,緬甸一個,孟加拉一個,阿薩姆一個,巴基斯坦一個這些是必須有的,剩下印度部分再分成三五個也就差不多了,比如說以孟買爲中心一個,以加爾各答爲中心一個,剩下德里自然是帝國首都了,這個周圍也必須得有一大塊土地作爲帝國直屬領地的,然後在南部半島尖上再弄一個,這樣基本上就可以說完美了。

這樣的印度也就永遠不會再對中國構成威脅了,這些分開的自治共和國時間久了,再從中搗點鬼互相增加點衝突,製造點矛盾隔閡,拉拉這個打打那個,也就徹底形成不同國家的意識了,以後想控制也就簡單多了。

他的目的那些前來請求楊皇帝戴上印度皇冠的各方勢力代表當然能夠猜到,但現在是他們來求着楊豐,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更何況這也的確是解決目前印度大混戰的最好方式。因爲瘟疫而引發的各種仇恨早已經讓印度各族矛盾無法彌合,繼續強擰在一起徒然延續混亂,分開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至於其他那些就更不需要考慮了,反正和以前英國人統治時期也沒什麼太大區別,既然是決定讓楊豐做他們的主人,那自然是要做得徹底一些。

更何況地方自治這一點在英國統治時期簡直都是不敢想象的,以前可是印度總督一個人說了算,甚至包括各省省長專員們那也都是總督閣下任命,印度人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相比起來楊皇帝比英國人厚道多了。

就這樣在印度人民的懇切請求下,中國皇帝,日本天皇,南非國王楊豐陛下,終於答應了戴上印度皇帝的皇冠,並且和皇后陛下一起登上了前往德里的皇家飛艇,因爲德里機場過於簡陋,無法起降他的最新式專機,所以楊皇帝夫婦只能乘坐飛艇,實際上他也不準備乘坐那架專機,相比起來飛艇多好,既有氣勢又安全,而且空間還足夠大,至於速度慢點這個就無足掛齒了。

他和皇后以身犯險,親赴霍亂疫情肆虐的德里災區的消息傳到印度後,立刻把阿三們感動得涕淚交加,要知道因爲怕疫情擴散,中國已經關閉了同印度的邊境,包括海上往返印度的商船在港口也都必須經過手續繁瑣的消毒。除了那些充滿愛心的慈善家和在印度主要城市的駐軍,其他中國人包括新佔領區的人員都沒有去印度的,楊皇帝和皇后卻以如此尊貴身份前往德里,那絕對可以說讓人感動或者說讓人感受到他對印度人民的愛心了。

楊皇帝此舉甚至在國內引起了民衆恐慌,在他登上飛艇的時候十幾萬從各地趕到北京的老百姓聚集機場阻攔,反對皇帝陛下此舉,甚至還有以自殺相威脅的,不過即便是這樣,也沒能阻擋住皇帝陛下親臨災區的決心。用楊皇帝的說法,印度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兄弟之邦,如今遭此大劫中國斷不能袖手旁觀,更何況他既然答應去擔任印度皇帝,那麼就應該像愛護中國的臣民一樣愛護印度人民,些許瘟疫又豈能阻擋他!

這段感人至深的演講,通過電臺對全世界廣播,甚至拿轟炸機裝上大喇叭在印度上空對那些在絕望中掙扎的印度老百姓廣播,告訴他們春天馬上就要到來了,當然另外也是告訴外界印度已經有了新主人,印度是楊皇帝的了。

他和皇后打了一身的各種疫苗,帶足了各種各樣的特效藥物自然沒什麼可擔心的,可是中國政府和軍方卻是絕對不敢大意的,他的飛艇慢吞吞一邊巡視各地一邊繞東南亞往印度飛的時候,印度駐軍調了整整一個軍跑到德里,甚至還開過去一個裝甲師,另外又搶修機場調過去一個戰鬥轟炸機大隊。先把德里所有倒斃街頭的屍體清理乾淨,包括什麼人糞牛糞也全都扔亞穆納河裡,然後又拿飛機往下噴消毒水,包括亞穆納河邊也建立取水點,所有人都不準再直接飲用河水,總之就是徹底清洗一遍這座城市,杜絕一切可能的傳染源。

甚至連印度阿三們都強制必須進行身體消毒,穿防護服背噴霧器的防化兵在整個德里展開地毯式搜索,所有遇上的不論人還是動物乃至房屋傢俱都全部必須消毒,另外巡邏隊在大街上二十四小時巡邏,發現有膽敢隨地大小便的直接一鞭子,不抽出血來絕對不行,要讓這座城市在楊皇帝到來前徹底換一種形象。()

第676章 世界仲裁者第347章 順化事變第44章 侵略者第393章 解決方案第63章 楊大忽悠第409章 大白艦隊第447章 毒氣問題第626章 航母時代第393章 解決方案第102章 遼東戰場第223章 流血之地第196章 楊皇帝的崛起第130章 炮灰第455章 金山第645章 皇冠第424章 值得信賴的朋友第165章 薊運河之戰第222章 登陸第535章 瓜分世界第548章 天安艦第548章 天安艦第70章 租借第343章 越南第489章 倆小時最後通牒第132章 慈悲爲懷第57章 新官上任第76章 漢城宮變第79章 留下吉野第481章 地獄魔火第136章 敲骨吸髓第25章 華工第226章 卡馬拉艦隊到達第299章 大舉增兵第230章 強森的計劃第422 終於宣戰了第671章 人們的力量第517章 開疆拓土第19章 被羞辱的日本人第128章 引蛇出洞第237章 混亂的雨夜第460 毒氣互薰第15章 楊豐的戰艦第410章 摩洛哥危機第343章 越南第519章 秣兵歷馬第638章 背後一刀第262章 強權即公理第96章 征服者的義務第645章 皇冠第3章 搖身一變第169章 八里橋第172章 時間差第77章 海上決戰第468章 燃燒的多瑙河第448章 帝國主義者第169章 八里橋第337章 吞併朝鮮琉球第151章 潰敗第438章 魔爪第384章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第557章 政治家第81章 德國遠征軍第622章 戰略轟炸第63章 楊大忽悠第401章 巴黎拯救者第576章 瘋狂的時代第587章 傳奇第547章 吹響號角第362章 越南人的決戰第504章 御駕親征第496章 戰爭的良性循環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418章 帝國主義的嘴臉第457章 應對第85章 洗劫與毀滅第554章 水缸炮第406章 落幕第229章 查爾斯頓的毀滅第605章 皇后陛下第662章 沙皇加冕第370章 一萬兩千噸原油的威脅第591章 神龍現第43章 科威特戰火第273章 笑看風雲第631章 收縮第540章 戰爭開始了第409章 大白艦隊第661章 反面教材第636章 艦隊到達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39章 推銷第226章 卡馬拉艦隊到達第289章 分裂美國第613章 庫爾幹第218章 趁火打劫第477章 造勢第440章 巴黎第434章 油霸的崛起第245章 往死裡坑第355章 中國志願軍
第676章 世界仲裁者第347章 順化事變第44章 侵略者第393章 解決方案第63章 楊大忽悠第409章 大白艦隊第447章 毒氣問題第626章 航母時代第393章 解決方案第102章 遼東戰場第223章 流血之地第196章 楊皇帝的崛起第130章 炮灰第455章 金山第645章 皇冠第424章 值得信賴的朋友第165章 薊運河之戰第222章 登陸第535章 瓜分世界第548章 天安艦第548章 天安艦第70章 租借第343章 越南第489章 倆小時最後通牒第132章 慈悲爲懷第57章 新官上任第76章 漢城宮變第79章 留下吉野第481章 地獄魔火第136章 敲骨吸髓第25章 華工第226章 卡馬拉艦隊到達第299章 大舉增兵第230章 強森的計劃第422 終於宣戰了第671章 人們的力量第517章 開疆拓土第19章 被羞辱的日本人第128章 引蛇出洞第237章 混亂的雨夜第460 毒氣互薰第15章 楊豐的戰艦第410章 摩洛哥危機第343章 越南第519章 秣兵歷馬第638章 背後一刀第262章 強權即公理第96章 征服者的義務第645章 皇冠第3章 搖身一變第169章 八里橋第172章 時間差第77章 海上決戰第468章 燃燒的多瑙河第448章 帝國主義者第169章 八里橋第337章 吞併朝鮮琉球第151章 潰敗第438章 魔爪第384章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第557章 政治家第81章 德國遠征軍第622章 戰略轟炸第63章 楊大忽悠第401章 巴黎拯救者第576章 瘋狂的時代第587章 傳奇第547章 吹響號角第362章 越南人的決戰第504章 御駕親征第496章 戰爭的良性循環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418章 帝國主義的嘴臉第457章 應對第85章 洗劫與毀滅第554章 水缸炮第406章 落幕第229章 查爾斯頓的毀滅第605章 皇后陛下第662章 沙皇加冕第370章 一萬兩千噸原油的威脅第591章 神龍現第43章 科威特戰火第273章 笑看風雲第631章 收縮第540章 戰爭開始了第409章 大白艦隊第661章 反面教材第636章 艦隊到達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39章 推銷第226章 卡馬拉艦隊到達第289章 分裂美國第613章 庫爾幹第218章 趁火打劫第477章 造勢第440章 巴黎第434章 油霸的崛起第245章 往死裡坑第355章 中國志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