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東京條約

楊大老闆的串聯很快結束,在得到英德兩國的一致同意之後,這貨回到東京趾高氣揚地召見陸奧宗光,然後將新的東京條約草案向他宣讀

“第一,日本無條件從朝鮮撤軍,並且保證不再對朝鮮進行任何形式的侵犯,另外派遣親王一級皇室成員赴朝鮮向其王室及人民道歉,並且公開拜祭閔妃陵墓,賠償朝鮮人民的經濟及精神損失費一百萬英鎊,或者等值的其他國家貨幣,日元不在內。

第二,日本政府公開向遇害的孫澤女士家人道歉,並且賠償其精神損失費十萬英鎊。

第三,日本皇室必須派遣親王一級皇室成員赴梵蒂岡,當面向教皇陛下爲島原宗教mie絕慘案和殺害聖徒稻葉四郎的行爲公開道歉,另外在島原城爲島葉四郎及殉教教衆建立紀念碑。

第四,賠償參與對日本懲罰行動的除俄國外十二國聯軍軍費兩千萬英鎊,必須在撤軍前支付。

第五,租借九州島主體部分北緯三十二點七度線以南,包括附屬的所有半島給德國,租期九十九年,其中鹿兒島租期一百九十九年,租金每年一千馬克。

第六,割讓北緯三十點九度線以南所有島嶼給琉球,以作爲其對野蠻囚禁尚泰王及太子十餘年的賠償。

第七,恢復領事裁判權。

此七條任何一條貴國都沒有談判的權力,只准說允或者不允,如若其中任何一條不允,那麼聯軍將配合俄軍繼續這場戰爭,直到滅亡日本。”楊豐一臉倨傲地站起來俯視着陸奧宗光說道。

陸奧宗光悲憤地看了這個無恥的惡魔一眼,不過他也知道現在日本政府真沒有談判的資格。俄軍的第二批部隊已經登陸,弘前危在旦夕,而秋田的俄軍正在向大仙進軍,他們的目標很明顯就是盛岡。拿下盛岡就可以直接南下仙台。現在的日本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駐朝鮮軍被清軍南北兩路堵在朝鮮,唯一回撤途徑只有元山港。但俄國艦隊會很輕鬆把他們擊沉在大海。聯合艦隊剩餘軍艦依然被英國遠東艦隊以調停八國聯軍懲日戰爭的名義堵在釜山港,當然就算他們出來也沒有能力對抗俄國艦隊。

現在唯一能夠解決危機的辦法就是儘快把這羣強盜送走,然後才能全力以赴地驅逐另一個強盜,實際上來之前伊藤博文已經很無奈地告訴了他。無論楊豐提什麼要求,現在只有答應這一個選擇。

可是如果答應下來,日本同樣也完了,二十年努力之後,一切又被打回原形,他是真得不甘心啊,一想到這一點陸奧宗光就忍不住想咬面前這個惡魔一口。一切都是這個傢伙搞出來的,可現在整個日本還得繼續忍受他的羞辱。

彷彿感覺到他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沖天怨氣,楊大老闆趕緊把一個黑鬼保鏢拉到身旁,這才按了一下他那撲通撲通的小心靈。趾高氣揚地繼續說道:“外相閣下,其實您應該很明白,你們沒有別的選擇,接受這些條件就等於自斷一肢,可不接受這些條件你們連命都保不住。俄國人擴張過程中對被征服土地的態度,我想你們也應該很清楚,當初在遠東他們的做法可是把中國人直接攆到江裡集體淹死,如果他們佔領日本說實話你們這四千萬人口如果能剩下一半,那我楊豐絕對自己承認瞎了眼。

再說九州只是租借而已,到時候還會還給你們的,而且德國人在品行方面跟俄國完全不是一個類型,你們的人民也不會受到太嚴酷對待,甚至我認爲這對你們還是件好事,讓你們多了一個和歐洲接軌的橋樑。

而割讓種子島等島嶼,這就更不值一提了,這個世界說白了是玩實力的,如果你們打退俄國,然後發展幾年實力超過中國,那時候你們就算再把琉球甚至臺灣都搶去也只能說你們有本事,反之這些島嶼在你們手中今天不割給琉球明天說不定也得割給別人,你看這個世界其實很簡單的,別把一些條約什麼的看得那麼重。

至於兩千萬英鎊賠款,我知道貴國肯定一次拿不出來,但可以貸款嘛,我可以明確告訴您,這些條款是我們同英國人商議好的,爲什麼我們只要半個九州呢?因爲那半個是給英國人留的,這是英國人給你們借款的條件。

在這份條約上簽字,你們不但可以脫身去保衛你們的祖國,而且還會重新獲得外部的幫助,比如說你們在朝鮮的數萬精銳,我們可以保證給你們安全撤回來,要不然憑你們自己,這一點是永遠別指望了,當然前提是你們得和中國停戰,我可不代表中國政府,包括我手下的那些將軍們也不會代表中國政府,不過這一點對你們來說應該不難做到。

另外你們不是缺少武器嗎?我們可以賣給你們,當然你們是需要付錢的,沒錢的話英德美這些國家都可以給你們提供一定的貸款,當然你們需要拿合適的東西做交換,這些就不是我們現在需要關心的了。”

陸奧這時候也算明白了,合着你們這些強盜是想撈走好處,然後躲到一邊看熱鬧,讓我們去跟俄國人殺個血流成河,不過就算明白這一點他也沒有別的的選擇,尼古拉現在的目標很明顯就是滅亡日本,想保住自己的國家就必須得跟這些強盜們合作。

他把這份條約草案拿回去以後,日本內閣經過一番討論最終還是艱難地通過了,然後陸奧宗光代表日本政府在東京條約上簽字,聯軍方面的代表除俄國外也相繼簽字,儘管這種行爲遭到了俄國人的抗議,但很顯然已經沒有用了,再說他們現在也不在乎這東西了,俄羅斯人從來不靠條約拿東西,他們靠的是自己拳頭。

緊接着日本政府和英國政府簽署貸款協議,以九州島剩餘部分租借給英國爲代價,換取英國政府提供三千萬英鎊的貸款,以日本的海關關稅爲抵押,年息百分之四,利滾利,這三千萬裡面有兩千萬是給聯軍的賠款,另外一千萬是購買武器抵抗俄國侵略的軍費。

其實日本人想借的是五千萬,可惜英國人不太敢接這生意,萬一日本戰敗讓俄國給滅了,很顯然這筆借款俄國人是不會替他們還的,九州島剩下那一半也就值三千萬了,至於以後就看日本的表現了,如果他們打得好那時候再追加投資也不遲。不過對於這一點,不論英國人,日本人甚至楊豐都是有足夠信心的,日本人的悍勇在這場戰爭中已經被各國看在眼裡,說實話綁滿zha藥衝鋒這種事情都能幹出來,這個世界上能達到這種水平的真不多,給他們配點差不多的武器,他們還是應該能保住自己家園的,無非就是多死點人而已,要知道他們有四千萬人口呢。

剩下的就是中日之間停戰了,這個就不關楊豐什麼事了,他們自己解決去吧,有英國人和德國人一塊兒壓着,估計慈禧也不會想再打下去。

楊豐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分贓。

兩千萬英鎊雖然不少,可是幾家一分就顯得不多了,好在把俄國人排除在外已經去了一個大頭,這裡面承諾的李鴻章兩成就是四百萬,按照現在銀價差不多兩千多萬兩銀子,這可是一筆真正的鉅款,至於他拿去怎麼跟袁世凱,徐邦道,江自康三人分,這個就不是楊豐需要關心的了。

德國人獨得六百萬英鎊,楊豐也獨得六百萬英鎊,不過他需要和宋慶分,剩下四百萬英鎊裡面朝鮮和琉球一家十萬就美死他們了,給瑞典和土耳其一家四十萬,剩下三百萬裡面美國因爲出兵最早而且也正式參加過戰鬥了,所以獨得一百萬,其他那些來打醬油連炮都沒開過的自己分那兩百萬,這些對他們來說就已經很不錯了,要知道就算把他們那些軍艦加起來都不一定值二百萬英鎊,尤其是像荷蘭,西班牙兩個窮鬼居然來得還是木製巡洋艦。

分完賠款接下來還有搶劫收入,這時候薛福成和留守的德國後勤人員已經分別計算出了他們在日本各地洗劫的收入,這裡面完全歸楊豐的是大阪收入,價值差不多三百萬英鎊,在仙台的收入約一百萬英鎊,不過需要分給宋慶一部分,另外就是聯軍在東京的收入,這一部分足有六百萬英鎊,倒不是說大阪不如東京有錢,主要是在東京洗劫的比較仔細,尤其是還有日本皇宮和大藏省,以及各大銀行的。

至於在其他城市的加起來也差不多三百萬英鎊,不過這九百萬英鎊裡面需要扣軍費,一下子扣掉了五百萬,這五百萬全讓張之洞跟臺灣本地那些商人賺走了,剩下四百萬就按照賠款的分配比例分配,於是這樣就皆大歡喜了,一時間楊大老闆義薄雲天之名享譽世界。

第196章 楊皇帝的崛起第115章 挫骨揚灰第195章 護僑第464章 古典時代第486章 生意興隆第490章 對峙第50章 威廉二世第160章 瀛臺槍聲第486章 生意興隆第537章 參戰條件第143章 楊青天第239章 力挽狂瀾第409章 大白艦隊第147章 應戰第412章 空手套白狼第182章 革命者的誕生第146章 伊藤博文之死第625章 風水輪流轉第275章 正式宣戰第26章 楊豐的新玩具第219章 陳芳第110章 兵臨城下第21章 黃金第336章 箭在弦上第368章 艦隊威脅第260章 運河公司第559章 德國人的救星第110章 兵臨城下第530 飛艇對戰車第106章 忠勇伯第388章 大鍊鋼第201章 絕境第36章 搶地盤第221章 屈辱的護航第512章 迴歸原點第29章 大津事件第139章 較量第334章 視察東北第512章 迴歸原點第242章 沙特復國之戰第305章 舊金山之戰第97章 英國人的毒計第223章 流血之地第544章 衆望所歸第401章 巴黎拯救者第109章 奉旨勤王第74章 增兵第402章 奧斯曼人的反攻第408章 楊豐式的炫富第179章 塵埃落定第288章 新殖民者第657章 俄國內戰第251章 目標紐約第580章 海參崴第405章 潛艇第362章 越南人的決戰第631章 收縮第72章 毒計第123章 擴軍第421章 互信問題第125章 古田教案第225章 美國人的困境第605章 皇后陛下第439章 封鎖第398章 盟友是什麼第658章 白衛軍第422 終於宣戰了第233章 試驗田第61章 仁川海戰第157章 大計劃第664章 君主制扞衛者第215章 威克島第500章 畫餅第141章 軍神之死第331章 美洲佈局第67章 平壤第272章 紐約遇刺第312章 紐約之戰(二)第257章 大計劃第560章 潛艇肆虐第53章 豐島海戰第235章 陰謀家第337章 風起雲涌第145章 挖墳掘墓第669章 上帝的懲罰第369章 金蘭灣第580章 海參崴第300章 楊皇帝的陰謀第298章 西南互保第96章 征服者的義務第84章 大阪的陷落第131章 輿論戰第294章 利誘第382章 **大國的嘴臉第378章 原油問題第411章 英國人的收買第274章 第二次美西戰爭第336章 巴黎和會第157章 大計劃第241章 劃界
第196章 楊皇帝的崛起第115章 挫骨揚灰第195章 護僑第464章 古典時代第486章 生意興隆第490章 對峙第50章 威廉二世第160章 瀛臺槍聲第486章 生意興隆第537章 參戰條件第143章 楊青天第239章 力挽狂瀾第409章 大白艦隊第147章 應戰第412章 空手套白狼第182章 革命者的誕生第146章 伊藤博文之死第625章 風水輪流轉第275章 正式宣戰第26章 楊豐的新玩具第219章 陳芳第110章 兵臨城下第21章 黃金第336章 箭在弦上第368章 艦隊威脅第260章 運河公司第559章 德國人的救星第110章 兵臨城下第530 飛艇對戰車第106章 忠勇伯第388章 大鍊鋼第201章 絕境第36章 搶地盤第221章 屈辱的護航第512章 迴歸原點第29章 大津事件第139章 較量第334章 視察東北第512章 迴歸原點第242章 沙特復國之戰第305章 舊金山之戰第97章 英國人的毒計第223章 流血之地第544章 衆望所歸第401章 巴黎拯救者第109章 奉旨勤王第74章 增兵第402章 奧斯曼人的反攻第408章 楊豐式的炫富第179章 塵埃落定第288章 新殖民者第657章 俄國內戰第251章 目標紐約第580章 海參崴第405章 潛艇第362章 越南人的決戰第631章 收縮第72章 毒計第123章 擴軍第421章 互信問題第125章 古田教案第225章 美國人的困境第605章 皇后陛下第439章 封鎖第398章 盟友是什麼第658章 白衛軍第422 終於宣戰了第233章 試驗田第61章 仁川海戰第157章 大計劃第664章 君主制扞衛者第215章 威克島第500章 畫餅第141章 軍神之死第331章 美洲佈局第67章 平壤第272章 紐約遇刺第312章 紐約之戰(二)第257章 大計劃第560章 潛艇肆虐第53章 豐島海戰第235章 陰謀家第337章 風起雲涌第145章 挖墳掘墓第669章 上帝的懲罰第369章 金蘭灣第580章 海參崴第300章 楊皇帝的陰謀第298章 西南互保第96章 征服者的義務第84章 大阪的陷落第131章 輿論戰第294章 利誘第382章 **大國的嘴臉第378章 原油問題第411章 英國人的收買第274章 第二次美西戰爭第336章 巴黎和會第157章 大計劃第241章 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