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戰爭準備

這場被後世歷史稱爲向風羣島海戰的一系列戰鬥中的第一次,就這樣以兩敗俱傷的方式結束,英俄艦隊用堪稱巨大的傷亡堵住了阿根廷艦隊,保護住了哥倫比亞十幾萬聯軍的後勤補給線,他們損失四艘戰列艦,三沉一毀,另外還有四艘防護巡洋艦,兩艘輕巡洋艦,十二艘驅逐艦,二十艘魚雷艇。

不過戰果也可以說非常令人滿意,他們擊沉阿根廷海軍一艘戰列艦,重創一艘重巡洋艦,另外還有一艘輕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最令人惋惜的就是沒有把裡瓦達維亞號擊沉,雖然這艘瑞典產的戰列艦捱了一枚魚雷,但很顯然當初阿根廷人爲它支付的兩百三十萬英鎊物超所值,僅僅是受到一些爆炸衝擊所造成的內部震動損失,絲毫沒有影響它的戰鬥力。

海戰失利後,這艘戰列艦帶着剩餘阿根廷戰艦隨後以所帶的陸戰隊登陸並且攻佔英國殖民地特立尼達,這座小島上並沒有英國駐軍,只是有少量殖民地官員和警察,主要城市只有西班牙港,阿根廷人攻佔這裡幾乎沒有進行任何戰鬥。但這座港口卻是一座非常適合他們臨時停靠的天然良港,在豎起幫助當地印第安人和黑鬼du立的旗號後,他們很快就完成了對這裡的控制,然後在對岸委內瑞拉人的幫助下開始維修他們的戰艦。?天?下?書?庫?小說 . COM 因爲同樣主力艦都個個帶傷,英俄艦隊也無力向這支躲在西班牙港的艦隊主動發起進攻,雙方就這樣一邊舔舐傷口,一邊小心翼翼地盯着對方。

這樣的結果讓楊皇帝很滿意,只要哥倫比亞的英俄陸軍補給暢通,那裡的戰爭就可以再繼續下去了,隨着戰事曠日持久下去,會有越來越多的南美國家爲了自身利益捲入戰爭,等歐洲戰場上協約國獲得勝利後。像智利和巴西這種還在觀望的,也就不可能再忍住了。

是的,在楊豐的計劃中,接下來就是要協約國勝利,而且還是輝煌的勝利,要讓他們的軍隊向着柏林,向着維也納高歌猛進,然後在他們最輝煌的高chao,狠狠一棍子把它們的脊樑打斷,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到現在爲止德國還沒有遭到戰火蹂躪這很顯然是不行的。必須在德國和奧地利都在炮火中呻吟的時候,必須在威廉和約瑟夫皇帝瀕臨亡國的時候,楊皇帝才能帶着施捨的高傲以救世主姿態出現在他們面前。

這樣一來得到希望的同盟國會拼了命堅持戰鬥,等着來自中國的援軍好玩絕地反擊,而協約國方面在已經招手的勝利面前,必然捨不得放棄,他們同樣會拼命進攻,以求最快速度解決歐洲的敵人,然後抽身對付亞洲的敵人。這一點很重要。楊豐要的是他們戰鬥下去,只有中國參戰後,協約國依然堅持戰鬥才能敞開了清洗這些鬼佬們,如果中國一參戰。協約國立刻投降和談,那還怎麼完成這個目標呢?

說到底楊皇帝的目標並不是讓歐洲人屈服,相反他要的是他們不屈服,只有他們不屈服。纔可以理直氣壯地殺下去,屈服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屈服二十後又爬起來這種事情必須避免,讓歐洲人口銳減一半,是控制這片大陸最簡單徹底有效的方法,他們自己互相放血達不到目標,那麼中國人就去幫着他們放血,還不行那就把他在杜馬蘭島上製造的好東西釋放出去。

不過現在還需要一些時間,尼古拉已經在英法的勸說下,決定把陸軍再擴充兩百萬才發起最後的決戰,這樣一來至少要到秋天才行,畢竟他不可能隨隨便便拎出兩百萬頭灰色牲口,然後塞給一把步槍就能上戰場了,必須得經過幾個月訓練才行,另外這麼龐大的軍隊武裝起來也得耗費很長時間,哪怕中國的工業規模再龐大,做到這一點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更何況這時候中國自己也在大舉擴軍當中。

當然,中國的擴軍可不是對外公佈的三百萬,這點軍隊光後勤倉庫裡的戰略儲備就足夠了,楊豐真正的擴軍數量是一千萬。

這個數字雖然看似誇張,但實際上一點也不誇張,一個人口數量超過五億的龐大帝國,一千萬陸軍真得不多,一旦開戰中國必須得應付多個戰場,首先是對俄國的作戰,遠東和中亞至少得動用三百萬陸軍。雖然現在俄軍基本上都在歐洲戰場,烏拉爾山脈以東總共加起來不超過三十萬陸軍,基本上可以說不設防零,但那畢竟是超過五千公里的巨大縱深,而且這些戰鬥民族,在需要的時候是很容易全民皆兵的,想要控制如此龐大的戰區,沒有三百萬人是別指望了。

如果想要打到莫斯科,恐怕得再翻一翻才行,不過在楊皇帝的戰略中,最初階段還不準備滅了俄國,他只需要拿下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裡海以東部分就可以了,至於俄國的問題,這個需要弗拉基米爾同志解決。給他們許個畫餅,比如說支持他們推翻沙皇然後給他們足夠幫助,這些人會把後續工作解決的,等他們把一切都解決之後,那時候楊皇帝再喊着不讓歐洲任何一面君主的旗幟落下的口號把弗拉基米爾們推了,至於以後無非就是養個小傀儡而已。

另外還有東南亞戰場和印度戰場,這些地方不同於歐洲,以後歐洲和美洲可以採取其他方式控制,但這些地方必須直接變成中國領土才行,這樣一來就必須面臨猴子和阿三們的反抗,想要控制這些土地最少也得三百萬人以上,和單純的作戰不同,這些地方是要佔領的。

尤其是佔領之後,還要採取一些比較殘酷手段的,楊皇帝可不是什麼菩薩心腸的,他也沒興趣搞那些懷柔之類小花招兒,這些東西沒有任何意義,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是去做殖民者的,不是那些劣等民族的解放者,清洗纔是最有效手段,這樣就很難避免出現反抗問題,所以大規模駐軍是必須的。

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三百萬軍隊來控制並不算多,剩下也就是大舉移民的問題了。

除此之外還要送五十萬到歐洲戰場上去給威廉和約瑟夫打氣,萬一他們頂不住協約國的壓力被滅了,讓英法俄把那近千萬大軍脫身出來可就麻煩了,所以哪怕中國出兵歐洲也要讓他們能夠頂住,這樣再加上哈米德二世和波斯的人馬這也就差不多夠了,這兩家至少還能湊出兩百萬陸軍,尤其是哈米德二世,這段時間早就迫不及待了。

楊皇帝在最初的設計就是讓同盟國和他在歐洲的小弟們拖住協約國軍隊,然後他在遠處慢慢搶地盤,等把地盤都搶到手,那時候兩邊打得也都奄奄一息了,看看火候差不多,把那些準備好的寶貝往歐洲一撒,不管同盟國還是協約國,包括自己那些小弟們一網打盡,等他們都死得差不多了,楊皇帝再帶着藥物以救世主姿態帶着一身聖潔光環閃亮登場。

另外還得留出一百萬防着美國人,雖然這時候美國已經被打趴下,而且布萊恩和他背後的農場主們也挺安於現狀,但小心總是沒壞處的,最近這段時間美國的大資本家們之所以偃旗息鼓,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的幕後老闆英國財團,不想在這時候激怒楊豐。畢竟和美國的利益相比,楊豐在戰爭中的立場更重要,現在的美國政壇鬥爭說到底就是受楊豐支持的布萊恩和農場主們跟受英國財團支持的工業資本家們之間的鬥爭,這一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一旦在美國太不給他面子激怒了楊豐倒向德國,那英國可就麻煩了。

但中國加入同盟國參戰,這也就意味着雙方徹底決裂,早就忍耐很久的英國人,肯定是要鼓動那些資本家起來在美洲給楊豐搗亂的,而且到了那時候,對於協約國來說,把美國拉進戰爭,已經是解決困境的唯一途徑,所以說楊豐必須爲開戰以後,同時在北美打一場戰爭提前做好準備。

當然,對付美國有一百萬陸軍就足夠了,那裡還有二十萬西班牙軍,五十萬邦聯軍,一百萬墨西哥軍,近三百萬大軍還收拾不了一個美國那纔怪呢,而且還是一個不可能齊心協力的美國,阿拉巴馬,佐治亞兩州一直就跟邦聯眉來眼去,西部以農業爲主的各州則跟中國關係緊密,真打起來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至於剩下兩百多萬,這就是留在國內的預備隊了,另外也還有一些小的戰場需要對付,比如說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地方,這兩地加起來不過幾百萬人口,而且西奧還有大量準軍事化的中國移民,到時候隨隨便便弄去二十萬人也就基本上推了。(未完待續……)

第655章 二十一條第156章 新艦到來第53章 豐島海戰第93章 多摩川之戰第118章 濟州君第70章 租借第423章 各懷鬼胎第57章 新官上任第403章 奧特朗托海戰第349章 王城之戰第499章 石油暗戰第559章 德國人的救星第86章 戰局變化第254章 拉偏架第526章 非洲第434章 油霸的崛起第465章 凝固**第81章 德國遠征軍第338章 美利堅聯盟國第630章 愛爾蘭第312章 紐約之戰(二)第588章 鄂木斯克第404章 海上防線第89章 八國聯軍第196章 楊皇帝的崛起第424章 值得信賴的朋友第162章 水師投降第103章 日軍的要挾第183章 楊帕夏的義務第319章 海戰開始第45章 哭泣的科威特第67章 平壤第191章 計劃展開第453章 魚雷肆虐第52章 起航第187章 洛克菲勒的麻煩第16章 威逼利誘第20章 圈地美利堅第552章 協約國的糾結第292章 洛杉磯第402章 皇后駕到第312章 紐約之戰(二)第274章 第二次美西戰爭第207章 滅門第99章 一戰預演第414章 華夏炎黃第203章 炮哥的消息第294章 利誘第638章 背後一刀第16章 威逼利誘第676章 世界仲裁者第674章 樹倒猢猻散第588章 鄂木斯克第12章 帝國崛起第541章 波羅的海的戰鬥第470章 小白鼠第339章 紅臉白臉第642章 暗流第120章 日軍繳械第552章 協約國的糾結第598章 突襲第191章 計劃展開第589章 碾壓第232章 奸商第419章 導火索第576章 瘋狂的時代第372章 收回澳門第454章 戰火紛飛的世界第613章 庫爾幹第434章 油霸的崛起第82章 翻舊賬第211章 光緒之死第375章 再回現代第517章 開疆拓土第325章 八.八艦隊第70章 租借第325章 八.八艦隊第33章 帝國石油第239章 力挽狂瀾第160章 瀛臺槍聲第561章 美式戰爭第91章 登陸鎌倉第5章 一夜暴富第634章 意大利投誠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512章 迴歸原點第203章 炮哥的消息第297章 前後夾攻第404章 犧牲品第56章 宣戰第316章 紐約之戰(六)第25章 華工第417章 高速公路第159章 起飛第658章 白衛軍第507章 牆倒衆人推第60章 海上狩獵第432章 歐佩克第621章 往死裡坑第189章 海難
第655章 二十一條第156章 新艦到來第53章 豐島海戰第93章 多摩川之戰第118章 濟州君第70章 租借第423章 各懷鬼胎第57章 新官上任第403章 奧特朗托海戰第349章 王城之戰第499章 石油暗戰第559章 德國人的救星第86章 戰局變化第254章 拉偏架第526章 非洲第434章 油霸的崛起第465章 凝固**第81章 德國遠征軍第338章 美利堅聯盟國第630章 愛爾蘭第312章 紐約之戰(二)第588章 鄂木斯克第404章 海上防線第89章 八國聯軍第196章 楊皇帝的崛起第424章 值得信賴的朋友第162章 水師投降第103章 日軍的要挾第183章 楊帕夏的義務第319章 海戰開始第45章 哭泣的科威特第67章 平壤第191章 計劃展開第453章 魚雷肆虐第52章 起航第187章 洛克菲勒的麻煩第16章 威逼利誘第20章 圈地美利堅第552章 協約國的糾結第292章 洛杉磯第402章 皇后駕到第312章 紐約之戰(二)第274章 第二次美西戰爭第207章 滅門第99章 一戰預演第414章 華夏炎黃第203章 炮哥的消息第294章 利誘第638章 背後一刀第16章 威逼利誘第676章 世界仲裁者第674章 樹倒猢猻散第588章 鄂木斯克第12章 帝國崛起第541章 波羅的海的戰鬥第470章 小白鼠第339章 紅臉白臉第642章 暗流第120章 日軍繳械第552章 協約國的糾結第598章 突襲第191章 計劃展開第589章 碾壓第232章 奸商第419章 導火索第576章 瘋狂的時代第372章 收回澳門第454章 戰火紛飛的世界第613章 庫爾幹第434章 油霸的崛起第82章 翻舊賬第211章 光緒之死第375章 再回現代第517章 開疆拓土第325章 八.八艦隊第70章 租借第325章 八.八艦隊第33章 帝國石油第239章 力挽狂瀾第160章 瀛臺槍聲第561章 美式戰爭第91章 登陸鎌倉第5章 一夜暴富第634章 意大利投誠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512章 迴歸原點第203章 炮哥的消息第297章 前後夾攻第404章 犧牲品第56章 宣戰第316章 紐約之戰(六)第25章 華工第417章 高速公路第159章 起飛第658章 白衛軍第507章 牆倒衆人推第60章 海上狩獵第432章 歐佩克第621章 往死裡坑第189章 海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