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戰場均勢

比托拉的營地依山而建,這裡更像是一個簡單粗糙的臨時堡壘羣,塔羅林一行人在天黑之前還是返回了營地。

隨後,衆人對這名塞爾維亞分子展開了審問,顯然對付這種人,軍隊最擅長的就是上刑,畢竟他們本來也不是專業的拷問人員。

在經過一夜的折磨後,這名塞爾維亞極端民族分子終究還是扛不住了。

審訊室內,審訊員安塔列爾向比托拉的最高軍事長官莫斯彙報道:

“這名男子名字叫格爾羅夫斯基,是原馬其頓地區的塞爾維亞人,根據他的口述應該是想打探我們的虛實,看來塞族餘孽很是不安分。”

“格爾羅夫斯基是塞爾維亞原第16師的一名連長,出生於馬其頓地區塞爾維亞東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比拉託當地的牧師。”

“所以格爾羅夫斯基這個人從小就深受民族狹隘主義思想荼毒,在塞爾維亞王國吞併馬其頓後,毅然選擇加入軍隊,並且經歷過兩次巴爾幹戰爭……”

塞爾維亞人,東正教信徒,極端民族主義者,馬其頓地區的小家族出身……毫無疑問,這個格爾羅夫斯基是一個典型的塞爾維亞分子。

莫斯說道:“果然塞爾維亞人亡我之心不死,帝國爲了消滅塞爾維亞王國可是付出了極大代價。”

爲了攻克塞爾維亞王國,奧匈帝國的人員傷亡高達四十多萬,當然,這一數字包括普通民衆。

而奧匈帝國對普通民衆的傷亡其實並不太放在心上,畢竟當初塞爾維亞戰場局勢惡劣,也只是讓塞爾維亞人攻入了波斯尼亞州。

而波斯尼亞州是塞族,克族和奧斯曼遺民的聚居地,所以波斯尼亞的傷亡對於奧匈帝國來說反而是好事。

當然,奧匈帝國軍隊受到的巨大損失也是相當難受的,畢竟當初駐紮在波斯尼亞州的帝國軍隊很多都是帝國精銳。

畢竟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王國蓄謀已久,當初在兩國邊境的部隊,至少也在帝國軍隊裡排在中上游水平,不過這些精銳都因爲波蒂奧雷克的指揮失誤而被斷送了。

說更簡單點,當初波蒂奧雷克指揮下的波斯尼亞州軍隊,大部分都是職業軍人。

可不是現在被臨時徵召,匆匆加入戰場的炮灰部隊可以相提並論的。

不過好在奧匈帝國底蘊深厚,最終挽回了局勢,但付出的代價也是相當沉重的。

莫斯接着說道:“現在不要說阿爾巴尼亞和希臘,就是塞爾維亞王國境內的情況也不是很好,尤其是游擊隊,還有包庇游擊隊的塞族民衆,讓我們很難安穩度日。”

游擊隊是目前莫斯最頭疼的問題,在塞爾維亞這片土壤上,天然適合游擊戰術的開展。

首先是思想,塞爾維亞民衆對奧匈帝國的仇恨非常深刻,這得益於塞爾維亞政府長期對奧匈帝國的負面宣傳,再加上民族主義思潮的加持,塞爾維亞人就像瘋子一樣。

其次是巴爾幹地區的地形和氣候,這裡多山地丘陵,森林密佈,天然適合遊擊作戰。

這使得整個塞爾維亞地區,雖然大的戰鬥基本結束,但是小的襲擊和叛亂屢禁不止。

而比托拉地區的情況更要複雜,莫斯一邊要警惕當地勢力的反撲,另一方面要警惕境外勢力發動進攻。

比拉託雖然和希臘挨着,但是距離阿爾巴尼亞地區也不遠,而這兩個地方都是塞爾維亞參與軍隊退卻的主要目的地。

所以莫斯說道:“敵人不可能只派這麼一個潛入者,所以還有很多人肯定都在兩國邊境滲透了過來。”

“算算時間,塞爾維亞人應該也坐不住了,畢竟這半年的時間足夠他們獲得英法德支援,從而重新武裝部隊。”

“這幾天要加大巡邏力度,警惕希臘境內的局勢變動,對於西部也要警惕,畢竟敵人也有可能從阿爾巴尼亞地區打過來。”

1915年底,塞爾維亞淪陷後,塞爾維亞流亡政府一直都沒有什麼大動作,這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所以莫斯判定,最近塞爾維亞流亡政府會有大動作,而且比托拉大概率也在塞爾維亞人的謀劃範圍之內。

但是莫斯手下只有一個營的兵力,當然,這並不意味聯軍部署在邊境地區的兵力少,加上兄弟部隊,整個塞爾維亞邊境地區的奧匈和保加利亞聯軍高達五萬,並且佔據着地理上的優勢。

可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五萬多聯軍的戰鬥力是比較堪憂的,塞爾維亞境內的聯軍主力,基本上已經開赴俄國戰場。

而且阿爾巴尼亞以及希臘也是不穩定因素,誰也不知道兩國會不會這個時間段加入協約國陣營。

不要說這些小國,就算同盟國的準軍事盟友,奧斯曼帝國都尚且處在觀望狀態。

這主要還是因爲整個1915年的戰局已經陷入了僵持階段,協約國和同盟國勢均力敵,所以很多國家並不敢押注。

諸如意大利,希臘,羅馬尼亞,奧斯曼帝國等等相關國家,都不敢這個時間段下場。

而保加利亞則是一個例外,保加利亞的主要目的就是塞爾維亞等巴爾幹國家,去年奧匈帝國取得對塞爾維亞的優勢後,保加利亞勢必坐不住。

其他不說,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的失地,保加利亞肯定是要收復的,所以保加利亞只有參戰這一個選擇。

當然,保加利亞政府自然也想借助這次機會在巴爾幹分到更多的戰利品,如果事全讓奧匈帝國幹完了,保加利亞連口湯都喝不上。

當然,如果細究戰場形勢的話,同盟國還是處於劣勢的,畢竟同盟國在物資和國力上和協約國差別太大。

不過情況卻比前世要好的多,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首先就是少了意大利這個攪屎棍,前世意大利臨戰叛變,可以說給同盟國造成了巨大麻煩。

不要看前世意大利戰績慘不忍睹,但是前世意大利再怎麼說也是一個列強國家。

而如今意大利半島上,三個國家都不敢輕易下注,這反而給德奧兩國更大的操作空間,至少不會讓奧匈帝國手忙腳亂。

其次,則是東非和美國兩個“中立國”對同盟國倒賣物資,這加強了同盟國的戰爭潛力,至少德奧兩國是拿出了更多的兵力投入戰場。

同時,因爲東非的存在,更是加強了對保加利亞和奧斯曼帝國的武裝,這對於同盟國同樣是件好事。

尤其是已經參戰的保加利亞,至少可以保證士兵人手一支步槍,不至於和沙皇俄國一個處境。

這一點上,恩斯特是相當佩服東正教國家的動員能力的,不管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還是沙皇俄國,都呈現出了強大的動員能力。

與之接壤相反的則是三國差勁的後勤保障能力,前世不管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還是俄國,都有大量士兵連武器都沒有就被拉入軍隊,這估計也算東正教國家的特色了。

當然,保加利亞是比較特殊的,其雖然信仰是東正教,不過和一般意義上的斯拉夫人還是有些區別的。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保加利亞人的戰鬥力值得信賴,如今在俄國戰場上,保加利亞人的表現同樣出色。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356章 鐵路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230章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182章 中間商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156章 軟刀子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847章 畜牧業第12章 戰場間隙第68章 阿拉斯加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441章 回國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255章 五五開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925章 造船業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320章 雙標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13章 野望第1224章 收網第852章 夏威夷第238章 三把“刀”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220章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00章 分裂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382章 渡河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203章 車展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566章 比較第964章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46章 船隊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284章 連環計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964章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430章 客人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80章 夜談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361章 k001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155章 震怖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499章 建交熱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223章 瑞典之行
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356章 鐵路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230章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182章 中間商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1156章 軟刀子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847章 畜牧業第12章 戰場間隙第68章 阿拉斯加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441章 回國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255章 五五開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925章 造船業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320章 雙標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13章 野望第1224章 收網第852章 夏威夷第238章 三把“刀”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220章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00章 分裂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382章 渡河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203章 車展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566章 比較第964章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46章 船隊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284章 連環計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964章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430章 客人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80章 夜談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361章 k001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155章 震怖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499章 建交熱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223章 瑞典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