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朕確實錯了

自從執掌錦衣衛之後,柳淳越發耳聰目明,朝廷官吏的檔案,都在肚子裡裝着,凡是七品以上,無所不知,十足的“三隻眼”。

這個鬱新站出來,反擊荀順慶,替糧長之制說話。一方面是戶部尚書使然,可另一方面呢,鬱新出自大族。

鬱家在洪武八年,被任命爲糧長。

所謂糧長跟里長不同,糧長是世代相繼的。

鬱家這些年輸送糧食,還算盡力。其中有一位鬱新的族叔,被任命爲太常寺卿,還有幾個族人,得以進入國子監。

就包括鬱新,能夠很快升任戶部尚書,都跟糧長做得好有關係。

荀順慶一上來,就攻擊糧長之制,鬱新哪裡能答應!

“小輩無知!”鬱新切齒咬牙道:“你剛剛說,士紳大戶藉着糧長的身份,欺凌百姓,無惡不作,逼得人傾家蕩產!可我怎麼聽說,許多士紳古道熱腸,凡事按照朝廷的規矩來辦,每年進京聽取官府面諭,領取公文勘合,然後回鄉徵糧。身爲糧長,要僱傭役夫,拿出舟船車馬,輸運糧食,如果糧區內,有人家貧,無法繳納田賦,糧長還要代爲繳納……近二十年來,我鬱家就有三人死於向京城輸運糧食的道路之上,做了外喪之鬼!可我鬱家從來無怨無悔,這是陛下給我鬱家的使命,我鬱家上下,唯有竭盡全力,報答皇恩!雖死不悔!”

鬱新的一番話說完,好多官員都頻頻點頭。很是贊同,有人甚至想站出來,教訓荀順慶幾句,一個小傢伙,沒當幾年官,竟然如此狂妄無知,弟子如此,師父難道沒有責任嗎?

他們怒目而視,想要看看柳淳如何應對。

而此刻吏部尚書趙勉笑了。

“鬱尚書所言,本官心知肚明,鬱家歷年來,爲了朝廷輸運糧食,盡心盡力,這也是人所共知。可就如你指責荀順慶一般,說他無知,可僅僅一個鬱家如此,是不是也以偏概全了?啊,哈哈!”

同爲六部尚書,鬱新可不怕趙勉!

“趙大人,我鬱家如此,大多數的糧長之家,也都是如此!即便偶然有些壞了良心的惡徒,盤剝百姓,魚肉鄉里,那也是極少數的……如果以此來否定糧長之制,我不服!”

談到了這裡,終於點燃了百官的熱情。

許多人站出來,替鬱新說話。

大傢伙的觀點,總結起來很簡單,糧長之制是老朱創造的,是愛民之舉,十分便利,不能廢除!

爭論到了這裡,老朱咳嗽了一聲,他瞧了瞧柳淳,“荀順慶是你的學生,身爲師父,對他的觀點,有什麼看法啊?”

柳淳是不想說話的,可問到了也沒有辦法。

“啓奏陛下,臣覺得他們二人所講,都有道理,但也都有失公允!”

老朱黑着臉怒道:“不許和稀泥,說點有用的!”

“是!”

柳淳清了清嗓子,“這位大人,評判糧長之制,是否方便,絕不能僅憑一面之詞,荀順慶講,糧長接着權力,欺壓百姓,逼得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種事情,在錦衣衛的呈報裡,屢見不鮮,至於是多是少,暫時還沒有定論。當然,我相信鬱家是好的,他們爲了朝廷輸運糧食,盡心盡力,甚至有族人死在了運糧的途中。”

柳淳說着,還深深向鬱新施禮。

而後道:“鬱尚書,我覺得你以鬱家爲例,說糧長盡心盡力,不惜一切。我認爲這恰恰是要改糧長之制的原因!”

“柳淳,你什麼意思?”鬱新怒吼,“難道做得好,還有錯嗎?”

“哈哈哈!”柳淳朗聲大笑,“鬱尚書,你想過沒有,爲何鬱家向京城輸送糧食,會損失慘重,甚至有人死亡呢?道理很簡單,其一,路途太遠,其二,變故太多……鬱家縱然是大族,但人力,財力都有限。或者說,沒法跟朝廷比較。”

柳淳笑道:“諸位大人請想,如果是官府爲了徵糧運糧,遇到了麻煩,可以怎麼辦?修路,修橋,籌備船隊,發動民夫!朝廷有多大的力量,一個家族又有多大的力量?”

“朝廷徵稅的本質,在於供應國用。因此,需要快速,充足,按時完成糧食的運輸。我不想談糧長人品的好壞得失,我想說的是從洪武十五年開始,歷年都出現了拖欠錢糧的情況。最多的一年,太倉入庫的糧食,只有六成五,最多的一年,也堪堪超過八成而已。陛下厲行節儉,朝廷府庫豐盈。即便田賦拖欠,朝廷還沒有出現糧食不夠用的情況。但所謂未雨綢繆,勝似臨渴掘井。針對如何徵收錢糧,是不是該拿出一個新的章程,朝廷應該有所準備!”

……

柳淳講了許多,有人聽得頻頻點頭,可也有人不以爲然。

鬱新就不服氣道:“柳大人,按照你的說法,是不是又要讓官府徵糧,又要給那些小吏盤剝百姓的機會?”

“鬱尚書稍安勿躁,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先免去糧長向太倉運輸糧食之苦。”

此言一出,趙勉急忙道:“柳大人,你的意思是,免得像鬱家一樣,在路上死傷人員?”

“嗯!有這個目的。”柳淳道:“據我所知,以南直隸爲例,每一縣的田賦,多在幾萬石左右。按照現在的辦法,一個縣有十個糧長,這十個糧長就要分頭運送京城,交付太倉。若是先讓十個糧長,把田賦交到常平倉,然後以一個縣,或者一個府,統一安排人手,輸送糧食進京,如此,是不是能更方便一些?”

有些人還沒有轉過彎來,可有些人已經想通了,比如趙勉,他就在戶部幹過,自然很有經驗。

忍不住撫掌大笑,“妙,妙啊!柳大人這一招,可真是神來之筆,化腐朽爲神奇啊!實在是妙!”

左都御史楊靖好奇道:“趙天官,妙在何處啊?”

趙勉含笑,“楊大人請想,各地糧長,將田賦起運至京城容易,還是當地容易?”

楊靖大笑,“那自然是本地了。”

“嗯!以此而論,地方上應該能提前一個月以上,徵收足夠的稅糧!”

楊靖頷首,“沒錯,很多糧長解送糧食,在路上就不止一兩個月,趙尚書說提前一個月,還是客氣了。”

“其實地方上也不用等糧食都徵齊了,因爲地方的常平倉也有存糧。只要時候到了,地方衙門就徵用民夫,準備牲畜車馬,把應該解送京城的糧食,按時運到太倉。地方上可以酌情調配,如此,上不誤國,下不誤民,各得其利,豈不美哉啊?”

楊靖想了想,也道:“果然如此,陛下,臣在都察院就接到過狀紙,有些地方,出現了災情,可能是半個縣受災。這時候就出現了問題,沒受災的糧區,要不要向京城解送稅糧?是以繳納朝廷田賦爲先,還是以賑濟地方爲主……假如能按照柳大人的設想,先彙總到地方上,糧長也就不用爲難了。”

有吏部尚書和左都御史的支持。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官吏,站了出來。

柳淳獲得的支持越來越明顯,至於鬱新,雖然還不願意低頭,但是他也清楚,由地方上統一徵收,統一輸送,好處極大。

但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此,而是卡在了朱元璋那裡。

老朱對百官有着根深蒂固的猜忌懷疑,讓官吏去徵糧,會不會有中飽私囊的問題……童年的遭遇太不幸了,在老朱的印象裡,官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而且有句話叫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地方上的小吏,就是一個個吃人肉的惡鬼,最是可惡了。

破天荒,朝會下來,竟然沒有議論出結果。

等散朝之後,朱元璋把柳淳留了下來。

君臣兩個又到了那一片茶葉地,不用說了,雜草都挺高了,柳淳主動拿起鋤頭,趕快乾活吧!

看着柳淳忙活兒,額頭都冒汗了,老朱心情好了起來。

“你小子給朕說實話,朕是不是錯了?”

“嗯!陛下的確錯了!”

老朱哼了一聲,“你倒是坦白!趕快給朕幹活!要是有一根雜草,朕回頭治你欺君之罪!”

柳淳啥都不想說了,攤上這個難伺候的老闆,他也是倒黴!

足足忙活了一個時辰,柳淳把三壟茶樹弄好了。

而老朱呢,則是坐在一旁,瞧着他幹活,心裡頭思前想後。

“柳淳,你說吧,朕錯在哪裡?”

“陛下,您出於愛民之心,定下了糧長之制。可您老忽略了,長途販運的風險和消耗,南直隸一個鄉或許就是一個糧區,糧長需要帶領役夫,像是螞蟻似的,把一萬石糧食,送到京城。在路上,要損耗多少?是讓糧長填補虧空,還是讓他們提前多徵糧食?如果出了人命,該怎麼來算?有沒有賠償?”

“那交給地方衙門,就不一樣了嗎?”

“地方衙門可以組織船隊,可以動用大批的牲畜,甚至可以借用衛所的兵馬……如果出了事情,衙門也可以補償百姓。當然,地方衙門也會貪贓枉法,陛下只管處置就是了。”

老朱重重吸口氣,“嗯,朕的確是錯了!柳淳!”

老朱突然氣急敗壞,指着不遠處的一片菜田,“那裡也歸你了,日落之前,給朕鋤乾淨了!不然,你就永遠留在宮裡了!”

第695章 太子背叛了我們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675章 擡棺出戰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387章 皇帝,很了不起嗎?第660章 遷都帶來的動盪(加更求訂閱)第433章 比岳家軍還厲害第725章 父皇還是疼我的第590章 李景隆的葬禮第636章 很自私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330章 略感失望的朱元璋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847章 再無孫若微第584章 臣不要名聲第391章 柳淳死了第783章 大明不是華夏矣!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575章 靖難新貴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748章 爲了填飽肚子而奮鬥第257章 絕對陛下親子第13章 做一個耕田的人第636章 很自私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275章 穎國公之死第744章 輔國公被冤枉了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761章 顯靈啦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851章 很受寵的于謙第439章 反攻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271章 發瘋的老朱第9章 朱棣的驚歎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639章 邪惡的地球儀第843章 新相的手段第230章 小人物的大婚禮第666章 以德服人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764章 科舉藥丸啊!第610章 此人有中山王之風第881章 自信十足的朱棣第768章 很貴重的禮物第849章 太子妃危險了第311章 滿血復活的錦衣衛第485章 朱權,你就是個弟弟第186章 錦衣之王第399章 鄉勇出現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529章 開始清算了第632章 這錢花得值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246章 一把火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184章 不賞金牌賞塊玉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7章 燕王府的熊孩子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452章 罪己詔第303章 錦衣衛復出的第一個倒黴蛋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363章 仗劍經商纔可靠第888章 太監們的大生意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866章 來自東方的怪物在加來港登陸第650章 這是多少錢啊?第49章 神奇二人組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621章 給你一座黃金屋第83章 來自太子的催更第528章 大封功臣第765章 會元都叛變了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275章 穎國公之死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508章 請王爺發兵南下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584章 臣不要名聲第107章 真正的和解第671章 錦衣無敵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228章 朕的狀元朕做主第327章 告密者齊泰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29章 掙錢娶媳婦第618章 臣等有罪
第695章 太子背叛了我們第261章 名動朝野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675章 擡棺出戰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602章 抓了個內鬼第387章 皇帝,很了不起嗎?第660章 遷都帶來的動盪(加更求訂閱)第433章 比岳家軍還厲害第725章 父皇還是疼我的第590章 李景隆的葬禮第636章 很自私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330章 略感失望的朱元璋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847章 再無孫若微第584章 臣不要名聲第391章 柳淳死了第783章 大明不是華夏矣!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575章 靖難新貴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748章 爲了填飽肚子而奮鬥第257章 絕對陛下親子第13章 做一個耕田的人第636章 很自私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275章 穎國公之死第744章 輔國公被冤枉了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761章 顯靈啦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851章 很受寵的于謙第439章 反攻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271章 發瘋的老朱第9章 朱棣的驚歎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639章 邪惡的地球儀第843章 新相的手段第230章 小人物的大婚禮第666章 以德服人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764章 科舉藥丸啊!第610章 此人有中山王之風第881章 自信十足的朱棣第768章 很貴重的禮物第849章 太子妃危險了第311章 滿血復活的錦衣衛第485章 朱權,你就是個弟弟第186章 錦衣之王第399章 鄉勇出現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529章 開始清算了第632章 這錢花得值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246章 一把火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184章 不賞金牌賞塊玉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7章 燕王府的熊孩子第415章 雲南火器營第452章 罪己詔第303章 錦衣衛復出的第一個倒黴蛋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363章 仗劍經商纔可靠第888章 太監們的大生意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637章 天子的胸襟和手段第866章 來自東方的怪物在加來港登陸第650章 這是多少錢啊?第49章 神奇二人組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621章 給你一座黃金屋第83章 來自太子的催更第528章 大封功臣第765章 會元都叛變了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561章 柳淳的寶庫第275章 穎國公之死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508章 請王爺發兵南下第422章 用兵如神的舅舅第584章 臣不要名聲第107章 真正的和解第671章 錦衣無敵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228章 朕的狀元朕做主第327章 告密者齊泰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29章 掙錢娶媳婦第618章 臣等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