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朕確實錯了

自從執掌錦衣衛之後,柳淳越發耳聰目明,朝廷官吏的檔案,都在肚子裡裝着,凡是七品以上,無所不知,十足的“三隻眼”。

這個鬱新站出來,反擊荀順慶,替糧長之制說話。一方面是戶部尚書使然,可另一方面呢,鬱新出自大族。

鬱家在洪武八年,被任命爲糧長。

所謂糧長跟里長不同,糧長是世代相繼的。

鬱家這些年輸送糧食,還算盡力。其中有一位鬱新的族叔,被任命爲太常寺卿,還有幾個族人,得以進入國子監。

就包括鬱新,能夠很快升任戶部尚書,都跟糧長做得好有關係。

荀順慶一上來,就攻擊糧長之制,鬱新哪裡能答應!

“小輩無知!”鬱新切齒咬牙道:“你剛剛說,士紳大戶藉着糧長的身份,欺凌百姓,無惡不作,逼得人傾家蕩產!可我怎麼聽說,許多士紳古道熱腸,凡事按照朝廷的規矩來辦,每年進京聽取官府面諭,領取公文勘合,然後回鄉徵糧。身爲糧長,要僱傭役夫,拿出舟船車馬,輸運糧食,如果糧區內,有人家貧,無法繳納田賦,糧長還要代爲繳納……近二十年來,我鬱家就有三人死於向京城輸運糧食的道路之上,做了外喪之鬼!可我鬱家從來無怨無悔,這是陛下給我鬱家的使命,我鬱家上下,唯有竭盡全力,報答皇恩!雖死不悔!”

鬱新的一番話說完,好多官員都頻頻點頭。很是贊同,有人甚至想站出來,教訓荀順慶幾句,一個小傢伙,沒當幾年官,竟然如此狂妄無知,弟子如此,師父難道沒有責任嗎?

他們怒目而視,想要看看柳淳如何應對。

而此刻吏部尚書趙勉笑了。

“鬱尚書所言,本官心知肚明,鬱家歷年來,爲了朝廷輸運糧食,盡心盡力,這也是人所共知。可就如你指責荀順慶一般,說他無知,可僅僅一個鬱家如此,是不是也以偏概全了?啊,哈哈!”

同爲六部尚書,鬱新可不怕趙勉!

“趙大人,我鬱家如此,大多數的糧長之家,也都是如此!即便偶然有些壞了良心的惡徒,盤剝百姓,魚肉鄉里,那也是極少數的……如果以此來否定糧長之制,我不服!”

談到了這裡,終於點燃了百官的熱情。

許多人站出來,替鬱新說話。

大傢伙的觀點,總結起來很簡單,糧長之制是老朱創造的,是愛民之舉,十分便利,不能廢除!

爭論到了這裡,老朱咳嗽了一聲,他瞧了瞧柳淳,“荀順慶是你的學生,身爲師父,對他的觀點,有什麼看法啊?”

柳淳是不想說話的,可問到了也沒有辦法。

“啓奏陛下,臣覺得他們二人所講,都有道理,但也都有失公允!”

老朱黑着臉怒道:“不許和稀泥,說點有用的!”

“是!”

柳淳清了清嗓子,“這位大人,評判糧長之制,是否方便,絕不能僅憑一面之詞,荀順慶講,糧長接着權力,欺壓百姓,逼得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種事情,在錦衣衛的呈報裡,屢見不鮮,至於是多是少,暫時還沒有定論。當然,我相信鬱家是好的,他們爲了朝廷輸運糧食,盡心盡力,甚至有族人死在了運糧的途中。”

柳淳說着,還深深向鬱新施禮。

而後道:“鬱尚書,我覺得你以鬱家爲例,說糧長盡心盡力,不惜一切。我認爲這恰恰是要改糧長之制的原因!”

“柳淳,你什麼意思?”鬱新怒吼,“難道做得好,還有錯嗎?”

“哈哈哈!”柳淳朗聲大笑,“鬱尚書,你想過沒有,爲何鬱家向京城輸送糧食,會損失慘重,甚至有人死亡呢?道理很簡單,其一,路途太遠,其二,變故太多……鬱家縱然是大族,但人力,財力都有限。或者說,沒法跟朝廷比較。”

柳淳笑道:“諸位大人請想,如果是官府爲了徵糧運糧,遇到了麻煩,可以怎麼辦?修路,修橋,籌備船隊,發動民夫!朝廷有多大的力量,一個家族又有多大的力量?”

“朝廷徵稅的本質,在於供應國用。因此,需要快速,充足,按時完成糧食的運輸。我不想談糧長人品的好壞得失,我想說的是從洪武十五年開始,歷年都出現了拖欠錢糧的情況。最多的一年,太倉入庫的糧食,只有六成五,最多的一年,也堪堪超過八成而已。陛下厲行節儉,朝廷府庫豐盈。即便田賦拖欠,朝廷還沒有出現糧食不夠用的情況。但所謂未雨綢繆,勝似臨渴掘井。針對如何徵收錢糧,是不是該拿出一個新的章程,朝廷應該有所準備!”

……

柳淳講了許多,有人聽得頻頻點頭,可也有人不以爲然。

鬱新就不服氣道:“柳大人,按照你的說法,是不是又要讓官府徵糧,又要給那些小吏盤剝百姓的機會?”

“鬱尚書稍安勿躁,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先免去糧長向太倉運輸糧食之苦。”

此言一出,趙勉急忙道:“柳大人,你的意思是,免得像鬱家一樣,在路上死傷人員?”

“嗯!有這個目的。”柳淳道:“據我所知,以南直隸爲例,每一縣的田賦,多在幾萬石左右。按照現在的辦法,一個縣有十個糧長,這十個糧長就要分頭運送京城,交付太倉。若是先讓十個糧長,把田賦交到常平倉,然後以一個縣,或者一個府,統一安排人手,輸送糧食進京,如此,是不是能更方便一些?”

有些人還沒有轉過彎來,可有些人已經想通了,比如趙勉,他就在戶部幹過,自然很有經驗。

忍不住撫掌大笑,“妙,妙啊!柳大人這一招,可真是神來之筆,化腐朽爲神奇啊!實在是妙!”

左都御史楊靖好奇道:“趙天官,妙在何處啊?”

趙勉含笑,“楊大人請想,各地糧長,將田賦起運至京城容易,還是當地容易?”

楊靖大笑,“那自然是本地了。”

“嗯!以此而論,地方上應該能提前一個月以上,徵收足夠的稅糧!”

楊靖頷首,“沒錯,很多糧長解送糧食,在路上就不止一兩個月,趙尚書說提前一個月,還是客氣了。”

“其實地方上也不用等糧食都徵齊了,因爲地方的常平倉也有存糧。只要時候到了,地方衙門就徵用民夫,準備牲畜車馬,把應該解送京城的糧食,按時運到太倉。地方上可以酌情調配,如此,上不誤國,下不誤民,各得其利,豈不美哉啊?”

楊靖想了想,也道:“果然如此,陛下,臣在都察院就接到過狀紙,有些地方,出現了災情,可能是半個縣受災。這時候就出現了問題,沒受災的糧區,要不要向京城解送稅糧?是以繳納朝廷田賦爲先,還是以賑濟地方爲主……假如能按照柳大人的設想,先彙總到地方上,糧長也就不用爲難了。”

有吏部尚書和左都御史的支持。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官吏,站了出來。

柳淳獲得的支持越來越明顯,至於鬱新,雖然還不願意低頭,但是他也清楚,由地方上統一徵收,統一輸送,好處極大。

但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此,而是卡在了朱元璋那裡。

老朱對百官有着根深蒂固的猜忌懷疑,讓官吏去徵糧,會不會有中飽私囊的問題……童年的遭遇太不幸了,在老朱的印象裡,官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而且有句話叫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地方上的小吏,就是一個個吃人肉的惡鬼,最是可惡了。

破天荒,朝會下來,竟然沒有議論出結果。

等散朝之後,朱元璋把柳淳留了下來。

君臣兩個又到了那一片茶葉地,不用說了,雜草都挺高了,柳淳主動拿起鋤頭,趕快乾活吧!

看着柳淳忙活兒,額頭都冒汗了,老朱心情好了起來。

“你小子給朕說實話,朕是不是錯了?”

“嗯!陛下的確錯了!”

老朱哼了一聲,“你倒是坦白!趕快給朕幹活!要是有一根雜草,朕回頭治你欺君之罪!”

柳淳啥都不想說了,攤上這個難伺候的老闆,他也是倒黴!

足足忙活了一個時辰,柳淳把三壟茶樹弄好了。

而老朱呢,則是坐在一旁,瞧着他幹活,心裡頭思前想後。

“柳淳,你說吧,朕錯在哪裡?”

“陛下,您出於愛民之心,定下了糧長之制。可您老忽略了,長途販運的風險和消耗,南直隸一個鄉或許就是一個糧區,糧長需要帶領役夫,像是螞蟻似的,把一萬石糧食,送到京城。在路上,要損耗多少?是讓糧長填補虧空,還是讓他們提前多徵糧食?如果出了人命,該怎麼來算?有沒有賠償?”

“那交給地方衙門,就不一樣了嗎?”

“地方衙門可以組織船隊,可以動用大批的牲畜,甚至可以借用衛所的兵馬……如果出了事情,衙門也可以補償百姓。當然,地方衙門也會貪贓枉法,陛下只管處置就是了。”

老朱重重吸口氣,“嗯,朕的確是錯了!柳淳!”

老朱突然氣急敗壞,指着不遠處的一片菜田,“那裡也歸你了,日落之前,給朕鋤乾淨了!不然,你就永遠留在宮裡了!”

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685章 朕不吝爵位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731章 拯救,從女學開始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617章 叫個孩子跟你們比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851章 很受寵的于謙第752章 你不怕得罪輔國公嗎?第655章 幹掉一半言官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55章 從地獄爬回來的人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891章 紅臉長髯偃月刀第495章 要有學區房第594章 十三香帶來的航海熱第344章 臨江仙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24章 又來個想當爹的第762章 先帝威武第824章 舉族歸附大明第750章 被鄙視的工部尚書第295章 求上門第825章 真的猛士第567章 做一個好父親第48章 朱元璋的考題第534章 被遺忘的周王第381章 朕和朕最後的倔強第627章 “柳爺”被抓了第765章 會元都叛變了第438章 舅舅來救你了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390章 請柳公出山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個老無賴第214章 太子的再教育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194章 被罵也是幸福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803章 傳說中的鴻門宴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272章 變法不能停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190章 大明的錢,欠不得第448章 燕王別慌 ,家裡有礦第387章 皇帝,很了不起嗎?第386章 戰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719章 殺昏君,迎明王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498章 都要動起來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759章 太傅,誠不欺我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92章 一本奇書第749章 龍心甚慰第85章 柳淳的三大功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157章 新房有着落了第459章 藍玉的新任務第749章 龍心甚慰第230章 小人物的大婚禮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707章 狗一樣的解縉第651章 風口之“豬”第12章 地主家的兒子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178章 想要上天的瘋子第583章 捅破天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867章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第691章 你也配要挾大明?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22章 一村之長第563章 朱棣也私訪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549章 漲!漲!漲!第377章 又一頭神獸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第824章 舉族歸附大明第761章 顯靈啦那啥……發個單章,說明下啊第636章 很自私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690章 此真太子也
第540章 該登基了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685章 朕不吝爵位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731章 拯救,從女學開始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617章 叫個孩子跟你們比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851章 很受寵的于謙第752章 你不怕得罪輔國公嗎?第655章 幹掉一半言官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55章 從地獄爬回來的人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891章 紅臉長髯偃月刀第495章 要有學區房第594章 十三香帶來的航海熱第344章 臨江仙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607章 讓他過個年第482章 英雄來自民間第24章 又來個想當爹的第762章 先帝威武第824章 舉族歸附大明第750章 被鄙視的工部尚書第295章 求上門第825章 真的猛士第567章 做一個好父親第48章 朱元璋的考題第534章 被遺忘的周王第381章 朕和朕最後的倔強第627章 “柳爺”被抓了第765章 會元都叛變了第438章 舅舅來救你了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390章 請柳公出山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個老無賴第214章 太子的再教育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194章 被罵也是幸福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803章 傳說中的鴻門宴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272章 變法不能停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190章 大明的錢,欠不得第448章 燕王別慌 ,家裡有礦第387章 皇帝,很了不起嗎?第386章 戰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141章 朱元璋的存款體驗第719章 殺昏君,迎明王第37章 徐妙錦的佛緣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498章 都要動起來第856章 皇家聯合投資的大項目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759章 太傅,誠不欺我第354章 雲南三十萬將士泣血上奏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92章 一本奇書第749章 龍心甚慰第85章 柳淳的三大功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第628章 請誅楚王第157章 新房有着落了第459章 藍玉的新任務第749章 龍心甚慰第230章 小人物的大婚禮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707章 狗一樣的解縉第651章 風口之“豬”第12章 地主家的兒子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178章 想要上天的瘋子第583章 捅破天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867章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第691章 你也配要挾大明?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22章 一村之長第563章 朱棣也私訪第848章 徐皇后有事情做了第549章 漲!漲!漲!第377章 又一頭神獸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第824章 舉族歸附大明第761章 顯靈啦那啥……發個單章,說明下啊第636章 很自私第620章 火燒向大理寺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690章 此真太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