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

錦衣衛能幹好戶部的差事嗎?

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先不妨假設一下可以……如果錦衣衛行,那戶部就可有可無了,換句話說,戶部的那幫玩意就沒救了。

朱棣不但會殺了他們,還會滅了這幫玩意的九族。

而且對於文官來說,也失去了跟天子叫板的籌碼。要知道一直以來,文官都喜歡說一句話,能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

也就是說武夫光能打仗,治理百姓,還必須靠他們。

既然要依靠他們,就要給文官一點甜頭,甚至要縱容他們撒嬌賣萌,極端情況下,也就有了君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說法。

不過一旦有人能取代文官,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對他們來說,那絕對是滅頂之災!

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慄,天崩地裂啊!

“不可能!絕無可能!”

這是胡廣的看法,“我承認錦衣衛有些本事,柳淳也是才能過人,但是錦衣衛就是錦衣衛,他們如何能管理龐大的財稅體系?這不是笑話一樣嗎?

楊榮板着臉道:“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些年錦衣衛彈劾了不少官吏,可見他們的水平還是很高的。”

金幼孜卻道:“我不這麼看,錦衣衛那幫人,說到底還是抓人整人的,他們挑毛病是行家,可是讓他們真正做事,那可就未必了。而且我就不相信,錦衣衛上下都是那麼幹淨?別忘了,前些時候,柳淳還把北平的錦衣衛辦了一大堆。說死我也不相信錦衣衛能幹好!”

這幾位互相看了看,既然如此,那就等着看錦衣衛的笑話吧!

“天下人都在盯着咱們,這一次可是關乎重大,我們必須拿出真本事了。”柳淳輕笑着道:“多年來,咱們一直跟文官周旋,懲辦貪官污吏,爲了這個天下,兢兢業業。到了現在,陛下把最重要的戶部交給了咱們,錦衣衛到底能不能扛起這副擔子,就要看咱們的本事了。”

柳淳沒有太多的豪言壯語,可每一句話,都說到了這些錦衣衛頭目的心上,壓力如山啊!

不過壓力越大,動力也就越大。

錦衣衛從前能打仗,後來能監督百官,現在治理國家,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財政的核心無非就是兩件事情,其一,是把錢收上來,其二,是把收上來的錢,再給花出去。

至於怎麼收錢,怎麼花錢,還真難不倒錦衣衛。

經過幾天的商討,柳淳將一份詳細的計劃遞交給了朱棣。

等到這份計劃送上去,朱棣看完只說了三字:“太妙了!”

能得到皇帝如此讚許,錦衣衛到底拿出了什麼妙法呢?

首先,柳淳認爲,依照上一年的各種稅收,統一計價……凡是糧食作物,每石做價一貫錢,布匹絲綢做價十貫,糖類和油料做價兩貫……根據柳淳的方法,計算出一年大明的稅收總額。

這個做價方法其實和鬱新那套折價的辦法,幾乎沒什麼區別,甚至還要更加粗糙,鬱新還區分了稻穀、粟米、芝麻一類的,柳淳卻沒有這麼做,而是籠統分爲糧食、糖料、油料、布匹。

這樣做不會造成更大的收稅困難嗎?

你姓柳的又能比鬱新厲害到哪裡?

試問錦衣衛就能按規矩辦事,比原來戶部的文官還清廉嗎?

笑話一樣,不管是內閣,還是六部,全都嗤之以鼻。

可是當他們再看到下面的一半,頓時傻眼了。

這次是徹徹底底傻眼了。

柳淳用的估價辦法,根本不是用來徵稅的。而是作爲投放貨幣的憑證。

咱不妨舉個例子。

就拿長沙府來說,去歲提供稅賦20萬石,今年長沙府的銀行就會得到20萬貫錢。這20萬貫錢,是給地方倉庫,用來收購糧食的,而朝廷徵稅,則是徵收貨幣。

也就是說,老百姓可以將產出賣給倉庫,換取貨幣,然後交給地方衙門。

直接徵稅就直接徵稅,弄這麼一套複雜的東西幹什麼啊?姓柳的是不是脫褲子放屁啊?

那些腦筋不太清醒的翰林官,還有一部分言官,都是這個看法。

可內閣諸公。包括六部的循吏,都迅速看懂了柳淳的高明之處,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絕。這套辦法可以說將原來戶部的弊端全都給解決了不說,還順帶着推行了一條鞭法,實現了貨幣下鄉。

越想,越讓人拍案叫絕,五體投地。

不妨先從一條鞭法分析……很多史學家都把一條鞭法當成了良法,可他們忽略了兩個致命傷。

在貨幣嚴重短缺的情況下,逼着老百姓繳納銀子,勢必會出現穀賤傷農的問題。

老百姓爲了得到貨幣,就不得不賤價賣糧,再加上火耗的問題,造成對百姓的兩次盤剝。

其次,商品經濟不發達的背景下,光是收取貨幣,卻不一定能順利換成物資。市面上的東西就那麼多,朝廷賣的多了,老百姓自然就少了,而且還會出現物價飛漲的局面。

這一點在明末的歷史上已經得到了驗證。

關外開支增加,就要徵用物資,結果北方物價飛漲,糧食甚至超過了二兩一石,老百姓破產加劇,由外患發展成了內憂,最終無法收拾。

柳淳在一條鞭法之外,配屬了一個官方收購糧食的體系。

由於這套體系是由官方負責,因此就有最低價格保障。

老百姓覺得商人開價合算,就賣給商人。商人開價不合適,就交給官府託底兒,這樣一來,能最大限度避免穀賤傷農。

老百姓拿到賣糧的錢,就能去朝廷納稅,也就解決了貨幣不足的問題。

朝廷統一徵收貨幣,方便簡單,能防止原來徵稅的弊端。

另外呢,由於各地官倉的存在,朝廷需要物資的時候,並不需要從市場上購買,而是可以通過官倉系統,進行調節。

這樣一來,既能保證物資充裕,又能防止市場價格過分波動,對朝廷的不利影響。

內閣的幾位越是分析,就越覺得高明。

難道這一套方案就沒有弊端嗎?

也有!

黃淮就道:“徵稅的確方便了,可各地的倉場府庫,要增加許多官吏,又要增設皇家銀行的分行,還要建立儲糧倉庫,這些都是開支,而且還不在少數。照顧了百姓,就要朝廷承受負擔……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黃淮說到這裡,突然老臉紅了,因爲他發覺在這個方案之中,柳淳代表的錦衣衛照顧了百姓。而他們這些文官,平日喊着爲民請命的口號。

到了關鍵時刻,他們爲百姓想的還不如錦衣衛多。

真是讓人慚愧啊!

同樣有這個抱怨的還包括朱棣,難不成他又要吃虧了?

不過就算吃虧,他也認了。

“該花的錢,朕是不會小氣的!”朱棣豪邁道。

柳淳含笑,“陛下,您再品品,看看朝廷會不會吃虧?”

朱棣緊皺眉頭,難道不吃虧嗎?那錢從哪裡出呢?

朱老四仔仔細細,前前後後,他突然發現一個環節是柳淳一筆帶過的,那就是皇家銀行。倉庫收購糧食的錢是來自皇家銀行的。

“柳淳,你的意思不會是讓朕增發貨幣吧?”

柳淳笑道:“不是增發,而是提供適當的貨幣,活絡民間交易。陛下,如今經歷均田之後,民間已經有了一些儲蓄,市場越來越繁榮,如果僅僅停留在以物易物的階段,對朝廷毫無幫助。但若是能把貨幣交易推行下去,廣闊的農村就能消耗掉海量的貨幣,而這些貨幣可是憑空冒出來的,說白了,就是陛下賺的!”

朱棣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眼睛也紅了。

不用柳淳說,他都知道這裡面有多少賺頭兒!絕對是一個難以估量的數字……“柳淳,老百姓能接受嗎?”朱棣的聲音顫抖,心潮澎湃,已經到了極點。就好比一個超級巨大的堰塞湖,只剩下最後一塊石頭擋着了。

行,還是不行呢?

“陛下,這就是臣提議增設倉場,保底收購糧食的用意所在!”

轟!

朱棣只覺得一顆驚雷炸響,再也沒有遲疑。

通了,全都通了!

老百姓不會無緣無故接受紙幣的,不管朝廷怎麼宣傳,都會有一大部分人不願意要。

可若是把紙幣跟納稅聯繫起來,通過採購糧食,把紙幣發行出去,再通過收稅,讓紙幣迴流。

這個過程不經意間,就樹立起紙幣的權威。

這可不是寶鈔那種憑着朝廷命令推行的,而是依靠公平買賣建立起來的,老百姓當然會接受,而且還樂於接受。

“陛下,根據臣的估算,我們每年都能增發兩成以上的紙幣,這筆錢就是朝廷額外的收入了。”

朱棣猛地吸了口氣,老臉漲得通紅,當真是高興壞了。

“妙計,果然是妙啊!”朱棣興奮地搓着手,“柳淳,你又幫了朕這麼大的忙,都不知道怎麼賞賜你了,要不朕把朱權宰了,然後將大寧作爲你的封地怎麼樣?”

柳淳一聽就黑了臉,朱老四你是成心噁心我是不是?

“陛下,臣不要賞賜,如果陛下願意,就給臣加點俸祿。”

“俸祿?你要多少?”

柳淳伸出一根手指。

朱棣大驚,“你要十萬?還是一百萬?”

雖然相比貢獻,這點錢不算什麼,但是朱棣也挺肉疼的。

“臣不要那麼多,臣只要一百貫。”

朱棣一聽,鬆了口氣,“哈哈哈,柳淳,你太客氣了,其實一千貫也是可以的。”

柳淳搖頭,“不成的,一千貫陛下就支付不起了。”

朱棣不愛聽了,“你什麼意思,難道你眼裡,朕就是個窮鬼嗎?”

柳淳輕笑,“那好啊,陛下給每一位官員增加一千貫俸祿,我大明數萬官員,陛下出得起嗎?”

“咳咳!”朱棣差點嗆到,他圓睜二目,死死盯着柳淳,“你到底是什麼意思?那幫混賬東西,朕殺還殺不過來呢!怎麼會給他們漲俸祿,簡直癡心妄想!不行!堅決不行!”

柳淳無奈搖頭,“陛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皇家銀行多發貨幣,如果不給漲俸祿,百官實際收入會下降的,到時候就真的沒人願意幹了。”

朱棣哼了一聲,“沒人願意幹,就用你錦衣衛的人,他們幹得不是挺好嗎!”

柳淳沉吟片刻,躬身道:“多謝陛下賞識,錦衣衛上下感激不盡。既然如此,臣斗膽懇請陛下,也給錦衣衛漲點俸祿!”

“你!”朱棣氣得吹鬍子瞪眼,他算是看明白了,不管用誰,這個錢都是要花的。

“俸祿可以漲,但是貪官污吏朕絕對不饒!天牢的那些,朕要殺一個血流成河!”朱棣惡狠狠道。

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853章 大明的蘇武第101章 柳淳救父第959章 永樂大典第412章 水真的很涼很涼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191章 摳門的新境界第883章 王振來了第326章 迷茫的朱允炆第280章 比黃金還貴的寶貝第137章 朱元璋的小金庫第450章 六王齊聚第627章 “柳爺”被抓了第616章 給羣臣考試第511章 亡命徒紀綱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556章 你讀了多少遍第767章 朕的臉很疼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60章 人人都愛小紅花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645章 後院起火了第569章 朱棣又輸了第575章 靖難新貴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763章 朱家人不是廢物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767章 朕的臉很疼第28章 給老爹說媒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644章 國法尊嚴第25章 夠意思的朱棣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127章 連老朱也忽悠第44章 頑強的女人們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171章 老朱眼裡的傻瓜第604章 錦衣衛的權力巔峰第371章 朱棣的好運氣第342章 朕去送送他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504章 朱允炆送來的大禮第640章 焚燬海圖的秘密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715章 吏部天官倒了第778章 爾等辱罵先帝第298章 再次響起的登聞鼓第75章 太子的人設第660章 遷都帶來的動盪(加更求訂閱)第377章 又一頭神獸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885章 刺殺第699章 草原亦是漢家地第749章 龍心甚慰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120章 鹹魚翻身第280章 比黃金還貴的寶貝第796章 霹靂手段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888章 太監們的大生意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825章 真的猛士第622章 視金錢如糞土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770章 女裝大佬惹不起第461章 兇猛的藍玉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733章 平叛之後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501章 兩個坑爹的兒子第705章 太子的班底兒第299章 我是言官,風聞言事第1章 請你吃肉第68章 虎父犬子第368章 燕王進京第618章 臣等有罪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644章 國法尊嚴第69章 好女婿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75章 太子的人設第854章 公主還是村花?第861章 柳家的財富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兩開花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365章 大哥,你該成親了第674章 讀書人也有猛士
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466章 朝廷怕了第853章 大明的蘇武第101章 柳淳救父第959章 永樂大典第412章 水真的很涼很涼第869章 太子也要養豚第191章 摳門的新境界第883章 王振來了第326章 迷茫的朱允炆第280章 比黃金還貴的寶貝第137章 朱元璋的小金庫第450章 六王齊聚第627章 “柳爺”被抓了第616章 給羣臣考試第511章 亡命徒紀綱第596章 統統發配東番第556章 你讀了多少遍第767章 朕的臉很疼第404章 一個人的爲師之道第60章 人人都愛小紅花第684章 朕發財了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645章 後院起火了第569章 朱棣又輸了第575章 靖難新貴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763章 朱家人不是廢物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767章 朕的臉很疼第28章 給老爹說媒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644章 國法尊嚴第25章 夠意思的朱棣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127章 連老朱也忽悠第44章 頑強的女人們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171章 老朱眼裡的傻瓜第604章 錦衣衛的權力巔峰第371章 朱棣的好運氣第342章 朕去送送他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504章 朱允炆送來的大禮第640章 焚燬海圖的秘密第333章 四大國公第715章 吏部天官倒了第778章 爾等辱罵先帝第298章 再次響起的登聞鼓第75章 太子的人設第660章 遷都帶來的動盪(加更求訂閱)第377章 又一頭神獸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885章 刺殺第699章 草原亦是漢家地第749章 龍心甚慰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120章 鹹魚翻身第280章 比黃金還貴的寶貝第796章 霹靂手段第611章 柳淳也是個官僚第206章 撐不住了第888章 太監們的大生意第683章 小兒輩破賊矣第825章 真的猛士第622章 視金錢如糞土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770章 女裝大佬惹不起第461章 兇猛的藍玉第182章 收了一大堆侄子第733章 平叛之後第27章 二十年前的姻緣第501章 兩個坑爹的兒子第705章 太子的班底兒第299章 我是言官,風聞言事第1章 請你吃肉第68章 虎父犬子第368章 燕王進京第618章 臣等有罪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644章 國法尊嚴第69章 好女婿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75章 太子的人設第854章 公主還是村花?第861章 柳家的財富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681章 柳淳和朱棣的兩開花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365章 大哥,你該成親了第674章 讀書人也有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