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王氣爲柱壁滿龍

數日後,旭烈兀派往河南行省的信使帶回了阿里不哥的口信。

一方面阿里不哥承認自己抓了文邦的人,一方面則是拒絕把人交給旭烈兀。

得知此訊息後,旭烈兀考慮良久,終是決定和大文撕破臉,當即書信一封送往河南行省求援,隨即派人喊來宋凱。

片刻過後,一襲灰袍的宋凱步入旭烈兀書房。

看了眼面容平靜的旭烈兀,宋凱雙眼微眯,淡然道:“六王爺這是做出決定了?”

“什麼決定?”沒想到對方率先開口,旭烈兀皺眉道。

看了看四周,宋凱啞然失笑,淡淡道:“六王爺雖然故作平靜,但是那一身殺氣可是遮掩不住,看來王爺是打算殺了宋某啊!”

見他說破,旭烈兀哈哈一笑,原先豪爽的笑容陡然化爲徹骨殺機:“既然知道,你還敢踏進我書房?真以爲我怕你家文王麼?”

“不怕麼?”宋凱扭了扭脖子,輕笑道。

雲淡風輕的笑語頓時讓旭烈兀笑聲一滯,猛地擡手一拍桌案,惱羞成怒地厲聲道:“你找死麼?”

“人終有一死,不過可惜的是,終究不是死在王爺的手上。”

宋凱微微一笑,不等旭烈兀動念殺人,原先俊秀的臉龐陡然枯萎起來,不過頃刻,整個人竟是化爲一堆枯骨散落在地。

旭烈兀見狀不禁一怔,倏然醒悟過來,疾步來到那堆枯骨前,仔細感應了片刻,大怒道:“好個賊子,膽敢耍我!”

原來宋凱從最開始就沒進入過咸陽,出現在旭烈兀面前的一直是他通過冥河領域掌控的一尊傀儡,只不過因爲有冥死之氣遮掩,所以哪怕是旭烈兀也沒察覺他的異樣。

*——*——*——*

與此同時,遠在甘肅行省的天水城外,盤膝坐在馬車內的宋凱忽地身形一晃,面色有些蒼白地吐了口濁氣,起身掀開車簾走出去。

此時馬車四周赫然是密密麻麻的黑甲鐵騎,前方數百丈處則是正在領軍進攻天水城的楊仁杰、項蓓蓓二人。

瞧見宋凱走出馬車,策馬停在車旁的姚若愚眼睛一亮,問道:“有消息了麼?”

“不算好,不算壞,”宋凱兩手攏袖,輕聲道,“人確實被他們抓住了,活應該還活着,但是不知道到底還在阿里不哥手上,還是已經落到了忽必烈手上。”

“看來他們是沒打算談判啊!”姚若愚冷然一笑。

宋凱淡然道:“金國滅亡後,大元是軍力僅次於大宋的皇朝,自然不會隨意屈服。”

“那就打到他們屈服,”姚若愚面色平淡,冷冷道,“他一天不交人,我就攻破一座城,看看到底是他們有耐心,還是我們有耐心。”

宋凱饒有興趣地打量了他幾眼,問道:“你不怕他們狗急跳牆傷害靜茹他們麼?”

“怕,可是怕沒用,”搖了搖頭,姚若愚握緊繮繩,沉聲道,“屈服他們,只會讓他們得寸進尺要求更多,只有先把他們打痛了,才讓他們知道我們有和他們談判的資格。”

宋凱滿意一笑,看向遠處激烈的戰事,問道:“怎麼樣了?”

姚若愚微笑道:“差不多了,元朝雖然六境不少,但是甘肅太偏遠,他們可沒安排太多的六境過來,這天水城也才兩個五境,擋不住逗逗他們兩夫妻的。”

正說話間,就聽見一聲如龍暴吼,一條雷霆巨龍憑空顯化,天穹之上更是無數電芒爆閃而出,隨着那條雷霆巨龍一路前衝,將整座城門連同上面站立的元軍盡數轟了個粉碎。

“現在就等你們了啊!”拍了拍宋凱肩膀,姚若愚失笑道,“等你們幾個都突破到七境,我們就真的擁有自保之力了。”

宋凱搖搖頭,道:“這話說的有點早,自保之力還是要等你突破了八境才行。”

“八境麼?”姚若愚脣角浮起幾分輕笑,世人都以爲文邦唯一的弱點就是沒有八境,但是唯有他才知道,早在穿越之初的仙女山時,他們就已經擁有了一位八境帝尊級強者。

隨着楊仁杰出手,天水城再無反抗之力,很快就被雷神軍、霸王軍攻破,兩千餘名元軍逃的逃死的死,投降的七百多人按照之前的慣例,被姚若愚統一編入這一路招降的敗軍中。

原本楊仁杰和項蓓蓓北上殺入甘肅行省時,所有的降軍大多被他們毀掉兵甲留在城中,不過等姚若愚率領黑龍軍過來後,沿途攻破城池後收攏的降兵,則被他統一收編成一支單獨的軍隊。

這支大軍雖然都是元朝降兵,但是構成複雜,有元人有金人有漢人,俱是一流的騎戰好手,姚若愚以西涼爲號,選了幾名五境擔任統領,傳給他們《暗夜龍經》,依靠他們統轄住其他降兵。

雖然沒有靈甲,但是這些人本來就是一流的騎兵,這一路過來經過幾次大戰,也已經漸漸擁有了一流騎軍的潛質,目前唯一差的就是沒有一個六境擔任統領。

“你要說六境的騎將,我倒是有個人選。”宋凱忽然說道。

“誰?”姚若愚扭頭看向他,後者想了想,沉吟道:“阿里海牙如何?”

“阿里海牙?他可是元朝大將……”話音未落,姚若愚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見他醒悟,宋凱微笑道:“既然能靠秘法控制一個汪良臣,再加一個阿里海牙又何妨。”

微微皺眉,姚若愚忽然搖搖頭,沉聲道:“不知道爲什麼,這兩年我總覺得依靠秘法去控制人心總是不太靠譜,如果有一天被人破解了我的秘法,汪良臣、阿里海牙掙脫控制,豈不是把手上精銳拱手送人?”

宋凱聳聳肩,淡然道:“那你覺得誰合適?”

姚若愚搖了搖頭,要說武將文邦確實不少,可是要求有六境修爲,又要精通騎戰,那確實沒有合適的人選。

不過仔細說起來,大文的確還有一人適合,那就是兵部副部長韓德讓。

只可惜,這兩年姚若愚、許烜熔、宋凱等人花費好大心力,才把南下入川渝的二十多萬遼國精銳打散,除了白狼軍的一萬六千人,也就是擔任了各地官員的遼人手底下掌握有數百名遼人精銳。

韓德讓被禁錮在兵部副部長的位置上,一旦讓他脫離掌握這支西涼軍,以他七境修爲和極高的威望,假以時日,只怕這支名爲西涼的大軍就要統統變成遼人了。

正值思索,姚若愚忽然朝着東南望了眼,然後迅速閉上眼睛,不過頃刻,他身下陰影中接連有上百道人形暗影衝掠而出,呼嘯着沒入他的身體。

隨着這些以影流秘術創造出的分身迴歸本體,無數道屬性不一的浩然正氣也紛紛涌入姚若愚的紫府,融入到那團已經凝練成團的淡白色光霧內。

隨着東南各州縣靈脈內蘊藏的浩然正氣融入其中,姚若愚的王道龍氣霎時膨脹起來,色澤愈加純淨凝實,王氣流瀉四溢,尊貴無比。

因爲和大元開戰在即,姚若愚沒有閒情逸致如之前那樣一個個地方遊歷過去,所以早在出兵前,他已經運用影流秘術分出上百個影分身,自行前往大宋各地的靈脈內收集浩然正氣。

雖然無法完全收集到,但是憑着這些浩然正氣,仍是讓姚若愚的王道龍氣增強了三倍有餘,也讓他重修的五境根基愈加穩固,輔以終結天道加持後,堪稱有史以來最強的五境。

“五境既已圓滿,那便破境開始重新六境吧!”

一聲低吟,姚若愚全身氣機嗡然一震,那尊貴煌赫的王道龍氣猛然透過紫府顯化而出,在他頭頂化爲一道直衝霄漢的龐大光柱,頂端有五爪白龍盤踞,中間及下半部則是十三條純黑龍影,張牙舞爪地盤旋咆哮。

這一刻,偌大西北之地人人爲之窒息,在那股裹挾有華夏龐大靈脈的氣機壓迫下,但凡儒門士子無不是心頭狂跳,猶如直面先聖至尊,莫名地心生仰慕,齊刷刷面朝西北跪伏在地。

而遠在東南的儒門三公、孔聖傳人李越舟、道心瀕臨破碎的聖人朱子,也是不由自主地望向西北,雖然距離遙遠感應不到具體發生了什麼,但是憑着浩瀚的儒學修爲,他們仍是感覺到了少許的異樣。

這條千餘年來儒門歷經千辛萬苦開闢的浩然長河,好像突然活過來了。

“難道,有我儒門中人即將躋身八境了?”太傅一步跨出白鹿洞,眼神明亮地望向西北。

不知何時出現在他身旁的太宰面色肅然,沉聲道:“未必是八境,當年我等晉升七境也曾引發浩然長河的波動,只是沒有此刻這般劇烈。”

“這是有人透過浩然長河掌握了其中的儒字精髓啊!”

一聲輕嘆,太師緩步來到兩人之間,負手凝望西北,喃喃道:“本以爲會是至聖傳人的李越舟參悟這儒之真意,不曾想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西北之地竟然有人能悟透我儒門精髓,得到浩然長河的認可,到底是誰?難道會是唐道遠嗎?”

儒門三公永遠都想不到,並不是姚若愚得到了浩然長河的承認,而是作爲終結天道在人間的代言人,姚若愚是浩然長河昇華爲儒之大道唯一的希望,所以近乎有靈智般,浩然長河會本能地親近姚若愚,以希冀未來的晉升。

第五百六十七章:武道靈印證大道第二百九十七章:一年半後文邦事第三百七十三章:夜鶯如華青蓮逝第二百四十八章:廣安大軍襲合州第二百九十二章:五位將師戰文王第四百六十七章:吾等神鷹敢死戰第四百三十八章:春秋盛世有人記第二百九十一章:布衣彈指破靈陣第七百九十八章:海外諸國齊揚帆第七百一十四章:十三大道羣龍嘯第五百九十五章:鐵騎襲背靈師現第四百七十一章:論辯改革學院內第六十二章:夜逛合州談合州第六百八十章:劍氣衝騰凌九霄第一百七十六章:東海財商富華夏第八百一十八章:冥死之域戰大羅第八百三十六章:龍威浩蕩踏八重第一百九十四章:跳崖求生墜深海第三百六十九章:十萬雄軍伐錦城第五百六十七章:武道靈印證大道第一百七十九章:合州有許善陽謀第三百七十章:騎戰無敵楊仁杰第二百八十四章:武隆舊友鄒布衣第二百一十三章:二十四萬賊寇來第二百二十一章:明謀靠山暗圖壽第六百八十三章:欲破大宋先誅文第二百二十六章:山腰有局欲騙牌第二百六十八章:紫雷不屈驚狂霆第四百八十二章:錦繡榜首可無敵第六百九十章:大戰落幕硝煙散第二百五十二章:城邦秩序安民心第六百一十七章:法家刑器名九刑第一百七十四章:琴瑟柔婉潤心魂第三百八十九章:物是人非豈有休第九章:今日吾等背水戰第一百二十五章:招攬賢士納人才第七百四十五章:等級兵種盡出戰第二百一十五章:龍騎衝陣世無雙第七百三十三章:將欲北上搗黃龍第二百一十三章:二十四萬賊寇來第二百一十一章:此生你我無可能第五百一十四章:月蘊橋下劍氣濃第九十九章:釣魚陷落城頭破第五百零九章:彎腰拱手敬劍道第一百九十五章:深海有獸攜狂潮第五百四十二章:十八山咬震殺敵第五百零七章:文王問劍無雙宗第七百七十五章:千古一帝現人間第三百一十二章:筆繪龜甲算天機第一百一十章:楚浩彎弓箭如風第五百二十七章:舊人到來自南蠻第七百四十八章:誅仙劍陣屠黃羊第四百零五章:瞬殺六境遇焰龍第七百八十五章:多年同枕蛇蠍心第三百七十五章:太清八卦乾爲上第七百九十章:一人背城面萬軍第五百七十六章:刀出陸沉離火燃第四百八十五章:十二金仙奉天尊第一百四十六章:身在局外劍天降第八百三十九章:十二祖巫現人間第一百二十五章:招攬賢士納人才第二百二十二章:武夷九曲十八彎第三百七十五章:太清八卦乾爲上第三百一十四章:千軍萬馬戰嶽池第二百七十七章:羣雄議論錦繡榜第一百五十六章:顏蓋華夏小瘋子第四百零六章:昔年紫焰譚文軍第六百二十八章:狩獵時刻劍掀潮第六百零六章:萬般惡語說不出第六十三章:佈局既起拉序幕第七百五十一章:黃羊落幕吞天龍第八十八章:刀兵霍霍伐桃園第七百九十六章:蓬萊有仙嘆天妒第七百九十三章:諸子百家擇龍主第二百二十三章:南昌墨家女傳人第七百九十章:一人背城面萬軍第三百零二章:磨劍一年終現世第二百零六章:文王劍敗冷凌棄第二百七十七章:羣雄議論錦繡榜第一百三十四章:前世經驗今時用第一百九十八章:爾虞我詐各算計第六百二十一章:人人算計論高低第六百六十二章:先破城來再守城第五百八十四章:吾心安處是吾鄉第四百九十八章:滾滾大勢各抉擇第三百九十八章:北地槍王有青竹第四百六十二章:十方渡厄十方劍第七百八十八章:白家父子訴過往第八十一章:寶氣滿城奢靡氣第五百一十三章:十年春秋雄華夏第一百四十章:遠方遊子歸禾城第七十六章:壽命近在三年限第三十章:西北之巔獨狂歌第二百五十八章:合州王立浩然心第一百九十七章:海外軍侯名北辰第四百七十三章:虛空崩毀混沌潮第三百四十七章:一日衝馳抵眉山第七百二十九章:道家至寶太極圖第六百五十七章:人有遠慮與近憂
第五百六十七章:武道靈印證大道第二百九十七章:一年半後文邦事第三百七十三章:夜鶯如華青蓮逝第二百四十八章:廣安大軍襲合州第二百九十二章:五位將師戰文王第四百六十七章:吾等神鷹敢死戰第四百三十八章:春秋盛世有人記第二百九十一章:布衣彈指破靈陣第七百九十八章:海外諸國齊揚帆第七百一十四章:十三大道羣龍嘯第五百九十五章:鐵騎襲背靈師現第四百七十一章:論辯改革學院內第六十二章:夜逛合州談合州第六百八十章:劍氣衝騰凌九霄第一百七十六章:東海財商富華夏第八百一十八章:冥死之域戰大羅第八百三十六章:龍威浩蕩踏八重第一百九十四章:跳崖求生墜深海第三百六十九章:十萬雄軍伐錦城第五百六十七章:武道靈印證大道第一百七十九章:合州有許善陽謀第三百七十章:騎戰無敵楊仁杰第二百八十四章:武隆舊友鄒布衣第二百一十三章:二十四萬賊寇來第二百二十一章:明謀靠山暗圖壽第六百八十三章:欲破大宋先誅文第二百二十六章:山腰有局欲騙牌第二百六十八章:紫雷不屈驚狂霆第四百八十二章:錦繡榜首可無敵第六百九十章:大戰落幕硝煙散第二百五十二章:城邦秩序安民心第六百一十七章:法家刑器名九刑第一百七十四章:琴瑟柔婉潤心魂第三百八十九章:物是人非豈有休第九章:今日吾等背水戰第一百二十五章:招攬賢士納人才第七百四十五章:等級兵種盡出戰第二百一十五章:龍騎衝陣世無雙第七百三十三章:將欲北上搗黃龍第二百一十三章:二十四萬賊寇來第二百一十一章:此生你我無可能第五百一十四章:月蘊橋下劍氣濃第九十九章:釣魚陷落城頭破第五百零九章:彎腰拱手敬劍道第一百九十五章:深海有獸攜狂潮第五百四十二章:十八山咬震殺敵第五百零七章:文王問劍無雙宗第七百七十五章:千古一帝現人間第三百一十二章:筆繪龜甲算天機第一百一十章:楚浩彎弓箭如風第五百二十七章:舊人到來自南蠻第七百四十八章:誅仙劍陣屠黃羊第四百零五章:瞬殺六境遇焰龍第七百八十五章:多年同枕蛇蠍心第三百七十五章:太清八卦乾爲上第七百九十章:一人背城面萬軍第五百七十六章:刀出陸沉離火燃第四百八十五章:十二金仙奉天尊第一百四十六章:身在局外劍天降第八百三十九章:十二祖巫現人間第一百二十五章:招攬賢士納人才第二百二十二章:武夷九曲十八彎第三百七十五章:太清八卦乾爲上第三百一十四章:千軍萬馬戰嶽池第二百七十七章:羣雄議論錦繡榜第一百五十六章:顏蓋華夏小瘋子第四百零六章:昔年紫焰譚文軍第六百二十八章:狩獵時刻劍掀潮第六百零六章:萬般惡語說不出第六十三章:佈局既起拉序幕第七百五十一章:黃羊落幕吞天龍第八十八章:刀兵霍霍伐桃園第七百九十六章:蓬萊有仙嘆天妒第七百九十三章:諸子百家擇龍主第二百二十三章:南昌墨家女傳人第七百九十章:一人背城面萬軍第三百零二章:磨劍一年終現世第二百零六章:文王劍敗冷凌棄第二百七十七章:羣雄議論錦繡榜第一百三十四章:前世經驗今時用第一百九十八章:爾虞我詐各算計第六百二十一章:人人算計論高低第六百六十二章:先破城來再守城第五百八十四章:吾心安處是吾鄉第四百九十八章:滾滾大勢各抉擇第三百九十八章:北地槍王有青竹第四百六十二章:十方渡厄十方劍第七百八十八章:白家父子訴過往第八十一章:寶氣滿城奢靡氣第五百一十三章:十年春秋雄華夏第一百四十章:遠方遊子歸禾城第七十六章:壽命近在三年限第三十章:西北之巔獨狂歌第二百五十八章:合州王立浩然心第一百九十七章:海外軍侯名北辰第四百七十三章:虛空崩毀混沌潮第三百四十七章:一日衝馳抵眉山第七百二十九章:道家至寶太極圖第六百五十七章:人有遠慮與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