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碧遊宮,通天論誅仙

說姬旦之名,衆人或有不知,若說周公之名,想必衆人皆得知曉,《尚書?大傳》曾言此人功績,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如此憑藉,當可知姬旦治世之才,張帝辛穿越而來,其心雖憐民,卻不再治世之道,其下三子,殷郊身隕,殷洪、哪吒皆得修煉,不可成天子之位,此番天下得定,已是時候,爲此間尋之真主。

姬旦稽首:“旦乃罪臣,不知陛下所邀爲何?”

張帝辛一笑:“寡人自至西岐,便知姬旦賢孝,多得西伯賢侯觀好,此番相邀,乃有一題相問。”

“罪謀之臣,得陛下垂詢,自是恩惠。”姬旦道,稍稍起身,“陛下如問,姬旦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張帝辛點頭:“你觀寡人如何?”

姬旦回道:“陛下宅心仁厚,統御天下得方,當是夏之禹皇、成湯聖祖一列。”

張帝辛於几案前飲上茶水:“行反之事,不過姬發,你起來回話便是,你觀這天下如何?”

姬旦眉角一皺,這才稍稍起身道:“陛下宏威,賢德四海,此番天下大定,必是繁盛榮昌,萬民得足。”

張帝辛望姬旦形貌,自知其言有晦:“若你與朝中衆臣看法皆一,寡人邀你前來何用?”

“這……”姬旦聽之心下一顫,“不知陛下要罪臣如何?”

張帝辛眼光如炬,直盯姬旦:“寡人要你言真。”

“這……”姬旦一愣,這便道,“陛下在世,天下無徵,衆臣不亂,陛下若去,天下怕又落煙火。”

張帝辛聽之點頭,示意繼續言講。姬旦道:“東夷、北海之地,得陛下良策,乃得大興,那地本居地宜。在行盛事,長久之行,必得尾大不掉,若時四大諸侯雖除,又予那邊反乘之機。”

“陛下心慈。卻有太多羈絆,此番回朝,當令西、南二地散分,犬戎雖滅,卻有南蠻橫行,此後西南沃土,怕得落陷,加之東、北兩地,三侯割據,日後朝歌稍有衰落。怕天下無形,衆人無拘。”

姬旦之言,正是東周之後,羣雄分割春秋、戰國之期,雖地有不同,人有所分,但行之言,卻是真切,如此之事,當是西周六百年載之後。張帝辛後世之人知此,並無可怪,姬旦此間之人,算知六百年後之事。當屬非常。

姬旦見天子點頭,又得言道:“陛下功高,德威並施,四方皆府,可若百年之後,太子成位。其資比陛下定有不若,二三代可成大氣,老臣相輔,待時一長久,老臣皆去,只怕天下之亂,會比此間更盛。”

張帝辛點頭:“先生所言有理,不知可有更改之法?”

“天道興遲,萬物盛衰,怕無有可救之機。”姬旦說着,望張帝辛一眼,“或有一法,陛下修道永生,自可天下永治。”

張帝辛聽得大笑:“天下可有長生仙人,怎可有長生天子!”

天下之主,無一不盼自己長生,以治萬世,如此天子,卻言“未有長生天子”,姬旦聽之便得一愣:“陛下慧明,天下當無其右。”

“聰慧之人,皆言旁人聰慧。”張帝辛道,起身將姬旦扶起,“修身治國平天下,寡人做之不得,只有先生可做。”

姬旦聽之一愣,忙得跪倒在地:“陛下何以言此,罪臣萬萬不敢!”

“你們古代人,就是這般多禮。”張帝辛搖頭,又將姬旦扶起,“寡人知你有治民之能,興盛之法,乃因大母、姬發之故,未得施展,此番良機擺此,你如何不想來爲?”

姬旦面色一躁,自之張帝辛用意,忙得回道:“陛下之才,遠在罪臣之上,如何能棄天下黎民不顧?”

張帝辛大笑:“若寡人想棄天下之民,便早得離去,如何還會邀你言語?你且寬心,待天階玄戰乃止,寡人定效前賢之法,行禪讓之禮,這天下之事,便由你去辛勞。”

“君禮之制,怎可僭越!陛下所言之事,罪臣萬萬不允!”姬旦忙得言道,卻不想身子一凝,竟是如何跪都跪之不下。

張帝辛乃道:“天下無長生天子,寡人修道有成,便不想理這天下瑣事,你便替寡人辛勞,掌這天下便可。”

張帝辛怕姬旦在行推卻,直將天子印信交與姬旦之手:“此後朝歌之事,便由你來做主,聞仲、飛虎等人知曉寡人之意,定會相輔與你。”

“你且下去,至朝歌之後,便行天子之事。”姬旦有要言語,卻被張帝辛止住,“此去經年,倒是苦了先生,日後若得機緣,還請先生與我再修機緣。”

姬旦聽之,只得起身告退,張帝辛見其離去,心中百味雜陳,如此天下,便將相贈,普天之下,怕未有自己一人。

“不過世俗而已,以你修爲,再做天子,豈不壞了天道!”羽翼仙再得內堂出來,“你也休要再想,速去碧遊宮議事,才爲真切!”

西周戰止,三月之後,便是玄道之戰,碧遊宮人自是看之極重,是此,多寶道人早令羽翼仙前來,邀張帝辛往宮中話事。

張帝辛點頭,這便隨羽翼仙往碧遊宮行,一路之上,羽翼仙便言鳳皇歸山修行之事,說張帝辛害鳳皇太苦,河圖洛書、妖皇劍皆是妖皇帝俊修身之寶,此番兩者皆落,帝俊如何能得身存。

羽翼仙便知如此,鳳皇如何不知?張帝辛聽得皺眉,心下忽得一明,乃想“不知不明,終是不悟”之言,當下不由苦笑,想是鳳皇也知帝俊已喪,只是心中不願,更想一人告她還有機會,此番當可再尋。

張帝辛暗道,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或鳳皇與妖皇帝俊便得如此。

張帝辛與羽翼仙皆得修爲精湛,不得半日,便已至蓬萊島前,方得落島。便見多寶道人、龜靈聖母、無當聖母領衆截教門徒前來相迎,言語之間,盡是殷商得勝歡喜。

張帝辛與衆人自少不得一番寒暄,至個把時辰之後。才至碧遊宮中,通天教主端坐蒲團之上:“道友旗開得勝,三月之間,便安天下,着實可喜可賀。”

張帝辛點頭道:“貧道之勝。比之道友,差之可遠,不知聖人閉門思關,可想好三月之後,萬仙陣事?”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陛下聰慧,萬仙陣事,皆由小徒多寶去管,貧道所念,不過誅仙陣事,不過。此四門雖利,卻少四位精深修煉之人,分作把守,道友所識之人衆多,可爲貧道相邀一二。”

通天教主雖言語輕鬆,卻也知誅仙陣中,乃對聖人,稍有不慎,便將性命得隕,張帝辛知曉如此。乃道:“修爲精深之人,聖人門下不少,想除此要求,還有旁要應允。”

“道友聰慧。”通天教主道。“誅仙四劍,乃天下殺戮之氣,此佈陣法,戾氣甚重,此行對之,又得聖人。若無珍寶,怕得難行。”

玄仙之境,珍寶所有,如此要求,方得極高,張帝辛聽之皺眉道:“火雲洞三皇早言要事去行,崑崙西王母對昊天多有餘情,岱輿山鳳皇早作封山,如此一想,想足四仙珍寶之數,着實難當。”

通天教主聽之皺眉:“鎮元子雖得倨傲,貧道親行一遭,邀其相助,碧遊宮中,隨徒得衆多,如陣之人,卻只得小徒多寶。”

張帝辛道:“鳳皇之子孔宣,乃是天皇得道,有混沌鍾、斬妖劍在手,把持一門,想是無礙。”

通天教主點頭,便道:“孔宣其人,資質極佳,道修乃深,又得三皇(太一、帝俊、鳳皇,非是火雲洞三皇)提攜,此人潛力之大,若及日後,前途無可限量。”

張帝辛聽得一喜,孔宣此時已至玄仙上階大道,若說前途無可限量,其山必是混元聖人之道!

成混元大道自不簡單,當年東皇太一手持混沌鍾,天下難逢敵手,可說聖人之下第一戰力,可身居上階之境,乃落千萬年久,亦未證得道名,玄仙上階與混元大道,雖只一隔,卻有天地之別,盤古開天,鴻鈞傳道,天下成聖之人,不過寥寥些許。

雖是如此,張帝辛聽之亦得心中歡喜:“如此之數,以全其三,唯落一門,貧道推薦一人,不知可否?”

通天教主忙道:“不知道友所選之人是誰?”

“便是峨眉山羅浮洞,趙公明趙仙長。”張帝辛心中念想,原書中,曾有燃燈道人用定海珠將通天教主打下塵埃情景,若此趙公明出手,依誅仙劍陣之利,或可擋上一陣。

定海珠非是凡寶,敵之越強,那珠子便越厲害,總是混元聖人,在不提防情況之下,被得此寶一砸,也不好受,誠然,聖人萬劫不壞之軀,無法將之傷隕分毫,可此間延機,對通天教主來說,卻已是足夠。

張帝辛算計得好,通天教主聽之卻得搖頭:“定海珠雖利,卻非長物之寶,公明修爲比之陣中之人,又有不及,怕是難以相對,到那時一人得隕,怕誅仙陣法便破。”

“聖人所慮,乃是趙道兄無得防禦之寶,若至那時,貧道可將玄元控水旗相借,以爲相助。”張帝辛道。

“天地五方旗雖妙,憑賴修爲卻多,尋常之寶可擋,聖人之行,卻難敵。”通天教主道,“公明修爲不濟,便有至寶,無法施其玄妙,亦落必敗之境。”

此言一落,宮中衆人皆得沉默,便在此時,多寶道人上前言道:“師尊何須憂愁,誅仙陣所卻之人,不正在你我眼前?”

通天教主望張帝辛一眼,亦得大笑:“多寶所言極是,憑道友之全,攻有河圖洛書、妖皇劍,守有玄元控水旗、滅世黑蓮,若此算來,天下珍寶,多歸道友所有,長此已久,怕是要奪了小徒‘多寶’名諱。”

張帝辛雖不懼聖人,往昔時候,對聖人也多有算計,暗施軌跡,可如此依正面實力,相對聖人,卻是他從未想過之事。

“道友莫要言笑!”張帝辛忙得道,“小子僥倖,得遇至寶,此番一聲修爲,亦不知如何而得,若此匹敵聖人怕有不及!非是貧道怕死,只因我修爲微末,怕成誅仙劍陣中,最弱一門,若此成破敗之口,貧道心中當是有愧。”

通天教主道:“陛下修煉不過十載,如此便至玄仙之境,當屬古往今來第一人,無論此間,且說智謀、心計,天下間何人可比道友?況此番距萬仙陣立,還有三月之功,若至鎮元師弟之處,自可旁有算計。”

“道友所言,可是天地山帝君洞?”帝君洞中一日,便抵擋其外百十年載,三月之數,便近九千年載,莫說玄仙境人,便是毫無根基之人,有得如此時日,亦可成道數,張帝辛見是如此,乃得道,“既是如此,貧道自當相助。”

“好!”通天教主微微頷首,面上終出笑意,這便道:“道友休不自信,若無必勝之機,貧道如何會邀道友相助。”

必勝之機?張帝辛聽之搖頭,心中乃生隱隱不安之感,這便道:“便是如此,往天地山,還需得多二三之人爲好,誅仙陣事,貧道終覺不安。”

通天教主聽之點頭:“人界戰止,想你我八景宮之事,兩位師兄已得知曉,誅仙陣中,怕多有變故,是此,貧道才需如此重視此陣。”

張帝辛聽之一愣:“道友可說,貧道八景宮中所得信印爲假?”

“信印自是不假。”通天教主道,“只是道友不知,大師兄面似清靜無爲,其心多生算計,無爲之人,多行有爲之事,縱成聖人,也不得心無一物,西方二聖如此,三清門下亦得如此。”

張帝辛本以,聖人居紅塵之外,不染世俗之中,超脫自在,無得凝滯,若非此話乃是通天教主親口說出,着何人也不會相信,聖人之間,竟得如此諸般算計。

通天教主見張帝辛皺眉,便得道:“人有七情六慾,天有旦夕禍福,聖人超脫塵世,卻終究脫不得‘人’之一字,心乃在,欲不止,形乃在,意不定,此乃萬道之法,無人得脫其外。”

聖人,聖人,終究爲人,是人,便不脫世俗,便因如此,纔有這天下之變,封神榜立,西聖東渡,商周大劫,張帝辛聽之點頭,心道聖人雖是無想,只是算計甚好,俗人不知其想。

“心乃萬法之源,法乃大道初始,萬法之行,大道所始,大道乃終,萬法之至,自始無常始,終無恆定,何以爲法,而求無常,何以興道,萬道終始。心自無常,人亦無常,無常而用之不定……”

通天教主說着,竟是道講起來,此間乃落多寶、龜靈等人,皆得正襟危坐,凝神來聽,混元聖人講道,何等難得,便得一機緣,亦是修爲大成之機。

通天教主聲音漸漸越擴越遠,碧遊宮上下,皆響道講之音,衆門人聽得掌教聖人道講,心中皆得歡喜,紛紛就地而坐,仔細聆聽……

——————————————————————————————

昨天網絡太卡,因此重複傳了章節,鎖城這裡表示歉意,多謝各位大大的支持,還請諒解一二。(未完待續。

第47章 禍事臨,媧皇宮三妖拜聖第211章 計中計,帝辛謀飛廉(上)第345章 大戰起,帝辛逢九陰第161章 禍福?黑蓮(上)第22章 婚慶,生祭之爭第331章 黃河陣落十二仙張帝辛拜西方聖第311章 尋燃燈,定海珠懾陸離第220章 順天意,姜尚心計第258章 疑雲,黑圭饕餮第261章 戰事起,姜尚西征第42章 渡天劫,心魔出第379章 鬼谷證道,定天封神(一)第237章 天雷劫,金仙境第29章 哪吒禍,乾元山帝辛戰石磯第104章 九龍島修士,妲己心意第315章 破箭書,帝辛行計第164章 謀算,帝辛交黑蓮第174章 狗血,袁洪與妲己第349章 斷頭桎,刑天傷第324章 西崑崙,天庭之秘(五)第334章 雙聖決,通天鬥原始(上)第163章 釘頭七箭書,陸離破孔宣第145章 西方教,天衆帝釋天第203章 十天君大擺十絕陣,十二仙共迎紅塵劫(六)第321章 西崑崙,天庭之秘(二)第319章 闡教運,帝辛拜岱輿第148章 帝辛謀,計算黃龍(下)第24章 孔宣威,一力戰三仙(上)第255章 姬發訪賢,姜尚拜相(下)第245章 拜三仙,碧霄來阻第340章 八景宮,衆聖論殺劫(下)第287章 拜三皇,遠古之秘第252章 乾坤九鼎,姜尚垂魚第3章 螻蟻之志第334章 雙聖決,通天鬥原始(上)第333章 化三清,老君退二聖第43章 鳳鳴岐山,姬昌之慮第208章 天下謀,妲己之計第214章 釘頭七箭,陸離書拜趙公明(下)第165章 賭鬥,帝辛對準提(上)第269章 飛廉計,黑碗擒女魃第367章 封神劫,三教大會萬仙陣(四)第372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七)六十三章 三寶玉如意威孔宣羽翼退三教第369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四)第285章 廉飛謀,青玉歸西周第197章 大戰起,十天君來援第228章 魔神刑天,遠古辛秘第164章 謀算,帝辛交黑蓮第88章 定海神鐵,赤尻馬猴無支祁第332章 帝辛求蓮子,蚊道惹禍端第242章 曹寶蕭升,落寶金錢第369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四)第47章 禍事臨,媧皇宮三妖拜聖第284章 對八策,驕兵之計第193章 帝辛謀退西方,東地侯伯暗算第261章 戰事起,姜尚西征第250章 天道禍,九黎危(三)第105章 蘇護求情,伯邑考進宮第31章 安知天意第248章 天道禍,九黎危(一)第369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四)第245章 拜三仙,碧霄來阻第307章 臨潼危,哪吒拜營第311章 尋燃燈,定海珠懾陸離第298章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下)第229章 皇季來,刑天出三淆第294章 拜聖人,風波再起第240章 北海緣,姜尚逢柏鑑第32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77章 冀州歸降,西岐政變第278章 天地山,再謁聖君第22章 婚慶,生祭之爭第19章 兇兵天晶,袁洪之緣第209章 封妃事,脣槍舌戰第356章 初戰起,西周軍敗第12章 戰北海,姬發勤王第339章 八景宮,衆聖論殺劫(中)第369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四)第240章 北海緣,姜尚逢柏鑑第271章 白矖疏,青牛禍第74章 絕龍嶺,撒豆成兵第350章 道祖不公,昊天之念第368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三)第292章 青君舊疾,姬發尋心第234章 西王母退昊天,桃柳去逢接引第358章 三七二一,姬發之敗(下)第21章 帝辛難,趙公明秒滅青龍第282章 禍心,姬發之謀第201章 十天君大擺十絕陣,十二仙共迎紅塵劫(四)第351章 執迷,西王母心思第177章 袁洪結親,驚見夫諸第88章 定海神鐵,赤尻馬猴無支祁第364章 西方得利好,通天言劍道第372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七)第55章 好個明王,帝辛巧賺普賢第126章 一寶贈,定海神針鐵(上)第175章 帝辛收紅鸞,黑鳳言妖皇第12章 戰北海,姬發勤王
第47章 禍事臨,媧皇宮三妖拜聖第211章 計中計,帝辛謀飛廉(上)第345章 大戰起,帝辛逢九陰第161章 禍福?黑蓮(上)第22章 婚慶,生祭之爭第331章 黃河陣落十二仙張帝辛拜西方聖第311章 尋燃燈,定海珠懾陸離第220章 順天意,姜尚心計第258章 疑雲,黑圭饕餮第261章 戰事起,姜尚西征第42章 渡天劫,心魔出第379章 鬼谷證道,定天封神(一)第237章 天雷劫,金仙境第29章 哪吒禍,乾元山帝辛戰石磯第104章 九龍島修士,妲己心意第315章 破箭書,帝辛行計第164章 謀算,帝辛交黑蓮第174章 狗血,袁洪與妲己第349章 斷頭桎,刑天傷第324章 西崑崙,天庭之秘(五)第334章 雙聖決,通天鬥原始(上)第163章 釘頭七箭書,陸離破孔宣第145章 西方教,天衆帝釋天第203章 十天君大擺十絕陣,十二仙共迎紅塵劫(六)第321章 西崑崙,天庭之秘(二)第319章 闡教運,帝辛拜岱輿第148章 帝辛謀,計算黃龍(下)第24章 孔宣威,一力戰三仙(上)第255章 姬發訪賢,姜尚拜相(下)第245章 拜三仙,碧霄來阻第340章 八景宮,衆聖論殺劫(下)第287章 拜三皇,遠古之秘第252章 乾坤九鼎,姜尚垂魚第3章 螻蟻之志第334章 雙聖決,通天鬥原始(上)第333章 化三清,老君退二聖第43章 鳳鳴岐山,姬昌之慮第208章 天下謀,妲己之計第214章 釘頭七箭,陸離書拜趙公明(下)第165章 賭鬥,帝辛對準提(上)第269章 飛廉計,黑碗擒女魃第367章 封神劫,三教大會萬仙陣(四)第372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七)六十三章 三寶玉如意威孔宣羽翼退三教第369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四)第285章 廉飛謀,青玉歸西周第197章 大戰起,十天君來援第228章 魔神刑天,遠古辛秘第164章 謀算,帝辛交黑蓮第88章 定海神鐵,赤尻馬猴無支祁第332章 帝辛求蓮子,蚊道惹禍端第242章 曹寶蕭升,落寶金錢第369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四)第47章 禍事臨,媧皇宮三妖拜聖第284章 對八策,驕兵之計第193章 帝辛謀退西方,東地侯伯暗算第261章 戰事起,姜尚西征第250章 天道禍,九黎危(三)第105章 蘇護求情,伯邑考進宮第31章 安知天意第248章 天道禍,九黎危(一)第369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四)第245章 拜三仙,碧霄來阻第307章 臨潼危,哪吒拜營第311章 尋燃燈,定海珠懾陸離第298章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下)第229章 皇季來,刑天出三淆第294章 拜聖人,風波再起第240章 北海緣,姜尚逢柏鑑第32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77章 冀州歸降,西岐政變第278章 天地山,再謁聖君第22章 婚慶,生祭之爭第19章 兇兵天晶,袁洪之緣第209章 封妃事,脣槍舌戰第356章 初戰起,西周軍敗第12章 戰北海,姬發勤王第339章 八景宮,衆聖論殺劫(中)第369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四)第240章 北海緣,姜尚逢柏鑑第271章 白矖疏,青牛禍第74章 絕龍嶺,撒豆成兵第350章 道祖不公,昊天之念第368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三)第292章 青君舊疾,姬發尋心第234章 西王母退昊天,桃柳去逢接引第358章 三七二一,姬發之敗(下)第21章 帝辛難,趙公明秒滅青龍第282章 禍心,姬發之謀第201章 十天君大擺十絕陣,十二仙共迎紅塵劫(四)第351章 執迷,西王母心思第177章 袁洪結親,驚見夫諸第88章 定海神鐵,赤尻馬猴無支祁第364章 西方得利好,通天言劍道第372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七)第55章 好個明王,帝辛巧賺普賢第126章 一寶贈,定海神針鐵(上)第175章 帝辛收紅鸞,黑鳳言妖皇第12章 戰北海,姬發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