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曼莎突然變了臉色,大聲阻止:“不要說,這是國家機密!”
只這一聲,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望向她。
林軒的心又是一沉,因爲他發現薩曼莎另有秘密瞞着大家。
“不要說,不能說!根據俄羅斯機要局工作禁令第五十五條,身爲俄羅斯軍人,誰都沒有權力泄露國家機密,違令者斬。”薩曼莎的神色變得無比嚴峻。
林軒當然知道,身爲國家秘密間諜,必須得遵守一系列嚴苛的章程。一旦違規,將會受到無法想象的嚴懲。
“我沒有國家,在山底十年,我們早就沒有了國家的概念。或許在參與這件事之前,我們入伍的誓言就已經被摧毀了,哈哈哈哈……”傑夫斯基大笑。
據史料來看,二戰的中後期,蘇聯軍隊的表現的確令人費解。
比如,當日本關東軍橫掃朝鮮、渡過鴨綠江、踐踏中國東北三省的初期,其立足未穩,根基尚淺,戰鬥力處於最低谷,蘇聯軍隊只要從大興安嶺兩側分東西兩路殺入,就能以甕中捉鱉之勢,將關東軍全殲。兩路的東線是沿黑龍江向南,從伊春、鶴崗、佳木斯一線參戰;西線是由滿洲里、呼倫湖、扎蘭屯、齊齊哈爾參戰,再配合南面的中國駐軍,幾乎是蘇聯紅軍必勝之局,甚至能夠順勢將東北亞全都攬入懷中,封鎖中國、朝鮮伸向北極圈的觸角。
很可惜,蘇聯人貽誤戰機,給了日本人喘息的機會,並使其迅速在東北三省紮根,迅猛南下,將中國拖進了八年抗戰的水火深淵。
高屋建瓴地來看,蘇聯跟美國一樣,一直都在等待觀望,抱着隔岸觀火的架勢。
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明白,戰機稍縱即逝,誰若等待,誰就將錯失全部。那麼,蘇聯那麼多身經百戰、高瞻遠矚的元帥與將軍難道不明白這一點?
唯一的解釋就是,當時的蘇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而那局棋的勝負,將會影響地球各國的生存發展。
“真是精彩極了,很有趣的一個說法。”林軒輕輕鼓掌,示意傑夫斯基繼續說下去。
到今天爲止,各國軍史學家、歷史學家不斷地著書立說,已經將二戰歷史闡述至近乎透明的程度,很多戰爭數據甚至能百分之百真實還原戰場狀況。可是,隱藏在表象下面的複雜真相,永遠都是兩極冰山的水下根基,可以揣摩卻不能直觀。
二戰各國元首或合縱連橫,或遠交近攻,在1930年至1945年期間,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絕倫的好戲,最終三國歸晉,美國人坐收漁翁之利,成爲二戰後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那是偶然,也是必然,就像《三國演義》中坐擁五虎將的西蜀、佔據大江天險的東吳兩國,有人和,有地利,卻都敵不過曹孟德的北魏。
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中,古人將“天時”列在第一位,自有其深意。
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命中註定,強求無效。
林軒感覺真相正在被揭露出來,但真相往往是殘酷、無趣而且乏味的,並非人人都敢直面真相。
譬如薩曼莎,她正試圖封鎖傑夫斯基的嘴,讓真相永遠隱蔽於幕後。
“薩曼莎,他說的是什麼意思?”空沙忍不住,毫不客氣地向薩曼莎叫起來。
空沙身患絕症,已經經不起任何打擊,唯一支撐着他活下去的理由,就是“深入地球軸心獲得靈魂透析”。
如果在傑夫斯基這件事上繼續糾纏下去,重複浪費大量的時間,只怕空沙就活不到最後一刻了。
“那是我們俄羅斯的國家機密,請不要隨便刺探。”薩曼莎義正辭嚴地拒絕了空沙。
“哼!”空沙用鼻孔發出一聲冷哼,隨即斜睨着林軒,以表達自己的不滿。
“我爲什麼要聽你安排?我現在連國家都不要了,還在乎這些禁令嗎?”傑夫斯基陰森森地瞪着薩曼莎。這幾句話比他剛纔的咆哮更令人不安,林軒下意識地提前橫移,靠近薩曼莎,防備傑夫斯基的突襲。
“我來宣佈一個好消息,其實地底完全被我們俄羅斯的雲圖戰隊控制,根本沒有傳說中的元首和愛娃,更沒有所謂的德國不死勇士,只有一架源源不斷輸出動力的超級機器。我們是帶着任務到那裡去的,最高長官只安排了一件事,掌握那超級機器,控制地球人生存的唯一命脈。唯有那樣,俄羅斯人才能永久地雄踞於地球一端,千年不敗。幸運的是,在十七大公的領導下,我們成功了。”
林軒記起了寒潭下的鋼鐵結構,現代人根本不會去建那種毫無意義的東西,它們的製造者,只能歸結到史前人類或上一代地球人的頭上。
那麼,傑夫斯基說的地底大機器,當然也是如此。
沒有人再提問,因爲問題越來越複雜,完全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大家望着傑夫斯基,很多話都涌到嘴邊來了卻沒有張口說出。
“大家別信他的話,那都是胡說八道。俄羅斯對南亞、西南亞一帶毫無興趣,又怎麼會插手地球軸心的計劃?”
良久,薩曼莎纔有氣無力地辯解。
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會相信這樣蒼白無力的話,利益面前,無論大國小國,無論王子平民,都會爆露出人性醜惡的一面。
“二戰莫斯科之戰,德軍閃擊得手後迅速撤離,是因爲他們達成了預定目標。前蘇聯表面看被矇蔽,實則暗地裡跟進,安排大量諜報人員混入德國軍隊,這直接造成了德國在各條戰線上的大潰敗。”傑夫斯基又說,“正因爲有這些聰明有效的諜報人員,我們纔打敗德國人,捍衛了蘇聯的國家根基。”
林軒聽得有些乏累,略微分神,想到了田夢和田雨農。
他們父女如果下山的話,必定先經過營地。天到這般時分還沒過來,是不是又遭到了別的不測?
關於傑夫斯基手上的黑鑽石,林軒腦中還有一些資料:
黑鑽石由許多豌豆大小的聚合多晶體凝結而成,從前只在中非共和國、巴西以及南非共和國的領土上發現,科學家用鉛同位素分析這種晶體,判斷它們是在3億年前形成,位置是在年輕的沉積岩中。
黑鑽石的起源有重大的爭議,按通常的說法,即有機碳在地球內部的高壓下直接轉換(即鑽石形成假說),但是,這樣的話黑色鑽石應該能於全球發現,而不是僅僅發現於部分地區。第二種,衝擊變質形成,即隕石衝擊地球表面形成。但是,絕大部分衝擊而成的六晶體都是六方金剛石,與黑色鑽石又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