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臨目送着光華離開。
和劍老人的偶遇,是他最大的秘密,不會和任何人說的。
劍老人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通過他的行爲可以看出他不喜歡有人到處傳揚。
大戰結束,十二仙人分身離開,諸多化神也全部撤退,林臨等六位真人在此等待,一心真君聯繫東洛祖師,不一會飛劍傳書來到,有人會接替他們,他們六人自行離開。
六人御劍而起衝入虛空青冥中,林臨招出星舟,衆人進入星舟,朝着落劍宗方向行去。
一路上衆人皆是打坐,林臨也閉目。
其實他在盤點收穫,這次和劍老人一行,林臨是收穫無數。
首先就是縮地成寸的無上仙術。
第二個是天道之力的運轉之法,殺生之力可以用來化生萬物,天道之力,可以逆轉,可以爆發,相互之間還可以搭配運用
完全的爲林臨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第三個則是對劍術新的感悟和理解,劍老人可以驅使林臨本身擊殺元嬰境界的黑甲洪荒衛,還可以擊殺返虛境界的青龍
第四個收穫就是那破解陣法禁制之術,有了此法此術,自己苦心研究,大成之後,天下何處去不得,沒有任何法陣禁制可以擋住自己。
最後是最大的收穫,那就是自己的化嬰之法,如果自己遇不到劍老人,也許只會苦苦修煉,最後成嬰失敗,甚至有可能因爲失敗引發天雷地火,徹底消亡。
老劉坑爹呀
他雖然知道五系靈根所化假嬰然後合一可成最強大的元嬰修士,但他卻沒有教會林臨相關方法、方式
尼瑪,要是真安他所說的吸收化嬰符的威力,估計林臨早就不在了
現在知道了化嬰之法,雖然艱難無比,但是終究有了一條明路,雖然難走,但是可行。
星舟快如閃電,衆人迴歸落劍宗,到此參加飛昇大會的賓客已經走了大半。
對於諸人的離開,林臨倒沒有什麼感覺,因爲現在他腦中全是那劍老人的運劍之法,運轉天道之力之術。
迴歸落劍宗之後,他就立刻回到自家洞府閉關,苦心研究。
收穫太大,需要好生梳理
三天後,東洛祖師迴歸,把所有參加人員召集在一起,發放各種獎勵,飛劍,法寶,秘籍,應有盡有,都是戰利品
當日那青龍一族尚有六位宮主苟且偷生,在他們瀕臨滅絕之時,紫龍,黑龍,光龍,冥龍等等蒼穹海中龍族出現,在他們的勸說下,戰鬥結束,衆人加上這些龍族瓜分了青龍一族,剩下六隻青龍躲到暗處慢慢的養傷去了。
那三十一個門派的滲透人員,全部滅絕,足足死了百萬人。
林臨當初接觸到的怒海狂鯊宗、北海浩蕩宗全部毀滅在這一戰中,雖然有部分殘餘人員活了下來,重建門派,但是實力大減,能不能擋住周圍門派的侵蝕,還要經過時間檢驗。蒼穹海、碧海龍宮、青墟谷、洪荒衛事件就算完美完結。
這獎勵林臨一件也沒有要,他提出要求,想要學習人劍合一之術,東洛祖師滿足了林臨的要求,爲林臨找到了這人劍合一之術。
林臨只是稍微修煉了一下,完全不合自己的劍意,達不到林臨所要求的那種天道之力的完美融合效果。
繼續呆在祖師堂潛修,對於修煉此術也沒有意義。
落劍宗弟子,人人掌握劍影之術,然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劍影術,這無法進行歸納傳授,自有自己苦心研究,自己琢磨。
所以這人劍合一之法的修煉,完全只能依靠林臨自己苦苦研究。
這倒無所謂,林臨對自己在劍道上的天賦還是有信心的。
此番劍宗駝戰祖師度過了天劫,而且是最爲可怕的混沌天劫,因此產生的賜福仙光。
整個落劍宗似乎陷入一種突破高氵朝,今日陀雲峰一聲長吼,明天落筆峰一陣波動,落劍宗幾乎每天都有人突破境界,大批的開竅期修士,開始結丹,成功率高的驚人。
當然,結成元嬰境界的就沒那麼多了,十七位金丹巔峰境界的金丹真人,陸續開始化嬰,最後全部失敗,其中有六人沒有走出那閉關室,死在了天雷地火之下。
所以,哪怕有着仙光賜福,化成元嬰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看來駝戰祖師說的沒錯,只有那兩種心境,或者徹底瘋魔,或者冰心一片,纔有可能成功。
即使這般,也足足夠落劍宗上下樂成一片了。
上至掌教李榮禾,下至看門的大爺,均高興不已,唯獨東洛、百戰還有黎陽三大返虛老祖心中並不那麼高興,他們嘴上不說,但是青霞峰上再也看不到百戰祖師的掃地身影,每次林臨到石室之中給東洛祖師送飯,他總是在默默潛修,以前的那種瘋勁,好像再也沒有了。
原本修仙界誰也不能飛昇,大家都一樣,一切正常,也就沒什麼了。
現在有人開了頭,雖然希望渺茫,十分的艱難,但是有人走出了路,後面的跟隨者完全有路可走了,飛昇不再是夢想,有可能實現了。
這些返虛老祖,有的存在上萬年,像東洛祖師等人都活了四千多年,蒼穹六域世界對於他們已經興趣缺缺,沒有什麼意思了。現在有了飛昇仙界這條道路,可以飛昇成仙
另外還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在東洛祖師等人的身上,駝戰祖師不過元嬰,而且一提到他的修煉法門,三千御女,所有人臉上都帶笑,可以說是一種嘲笑的對方。
現在人家飛昇仙界,每次招收弟子,又多了一個祖師肖像,而原來的三大化神按照規矩卻也要祭拜於這個新生祖師,以前在自己身前師叔長師叔短的小屁孩,現在做了自己的長輩,對於他們三人簡直是種無形的恥辱。
即使他們心中在豁達,再不在意,也會漸漸的把精力集中在飛昇之上,不甘心落人身後。
林臨也一直在天道峰谷中居住,林臨喜歡這裡的清淨,看着谷外景色,他喜歡在這裡清幽。
不過這種清幽時間並不長,長春老道似乎看不慣林臨靜修,再次交給他一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