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68章復仇者聯盟

趙雜毛出兵朝鮮,朝鮮王反正歸明的消息,傳入北京,令滿清朝廷大震。

這不僅是因爲朝鮮歸明後,將威脅滿清的老巢盛京,使得滿清腹背受敵,同時也因爲朝鮮對滿清而言,居然有很強的政治意義。

滿清作爲蠻夷,要與明朝爭奪天下,竊取中國神器,妄圖做中原正統,可以說是名不正言不順。

這便讓滿清時刻都感到不安,覺得不夠踏實,想改變自己外來之君,不被人們接受的現狀。

因此朝鮮做爲中國第一藩,認滿清爲宗主國,就等於承認滿清的正統地位,在政治上起了個帶頭作用,周邊便會紛紛認可滿清爲中原正統,內部的百姓見有諸多藩屬認可,也會逐漸認可滿清。

多爾袞得知了趙銘拿下漢城,朝鮮君臣反正歸明之事,博然大怒,訓斥了洪承疇等人,並斥令洪承疇組織兵馬,收復朝鮮。

平心而論,滿清在朝鮮稱藩後,對朝鮮其實還不錯,甚至可以說是掏心掏肺。

當年朝鮮王李倧發動政變,廢掉了投降滿清的光海君,皇太極盛怒之下,發兵攻入朝鮮,將李倧圍在南漢山城,清軍完全有能力徹底滅亡朝鮮,但是皇太極卻只是讓李倧當面迎降,並派兒子爲質子。

此後,朝鮮爲滿清藩屬,滿清並沒有讓朝鮮上繳賦稅,最多每年上貢幾株山參,還反過來賜朝鮮一堆禮品,另外朝鮮內部大臣多次秘謀反清,滿清也只是抓了參與之人,許多人還交給了朝鮮自己處理,可以說對朝鮮疼愛有加,十分寬容。

可是,朝鮮人滿清的示好卻渾然不見,只因爲滿清是蠻夷,便無視滿清的心意,心裡始終懷戀着高富帥的大明,便讓滿清徹底憤怒了,儼然一部狗血的言情劇。

這一次,多爾袞和滿清朝廷,都不能在容忍朝鮮的反覆無常,決心讓這個討厭的國家,徹底從世間消失,徹底毀了這個心懷二心,不知好歹的政權。

自中唐之後,關中、西北之地生態惡化,土地貧瘠,中國北方的威脅,開始向東北方向移動。

以前,北方少數民族入口,大多是從河套,從雁門、雲中等地,而自唐之後,開始移動從東面衝入河北平原。

金國是自東北興起,滅了北宋,蒙古先擊敗金國,佔據東北地區,然後多路滅金,滿清亦是從東北興起,攻入關內。

這其中有一個緣由,就是由於西北和關中貧瘠,北方遊牧自西北入侵,所過之地,物資和資源不足以支持遊牧民族繼續南下,所以自唐以後,西北方向的遊牧,便不在是中國的主要威脅。

東北方向則不同,自東北方一路往南打,沿途能夠獲得充足的資源,能夠使得北方民族,能夠繼續南下。

因此,在蒙古衰落後,明朝的防禦重點,就移動到了東北方向。

現在明軍控制朝鮮,而關外空虛,若是清軍不解決朝鮮,關外必定受到威脅,然後明軍變能以關外爲跳板,繼續南下。

因此從戰略上講,滿清絕對不允許東北方向上,成長出一個強大的政權。

洪承疇擔起責任後,立時着手調兵遣將,將原本要調往南方的河北、山東、關外之地的清兵,發往關外,準備攻擊朝鮮。

盛京城。

自從滿清入關後,盛京城內外,第一次集結這麼多軍隊。

在城池南郊,綿延一片軍營,入目望去,俱是一片墳包般的軍帳,難以計數,密密麻麻的清軍穿行於營中,足有數萬之衆。

在軍營中豎着一杆大纛旗,旗下是清軍帥帳,洪承疇正與一羣滿清的高級將領,商討軍情。

五月底、六月初,南方已經入夏,不過關外地區,天氣依舊涼爽,洪承疇頭頂碗帽,穿着黑色馬蹄袖官袍,胸前大串朝珠,坐在帥位上。

洪承疇目光掃視了一眼,兩側的將領,有在福建敗於趙銘之手的滿將韓代,有戴罪立功的馬光輝、楊承祖、李本深等人,幾乎都是在趙銘手下吃過虧的清軍將領,整個一復仇者聯盟。

這其中不少人,原本都在刑部大牢裡,等着被問罪,但是滿洲將領凋敝,而多爾袞又大舉擴充綠營兵,需要一些鐵桿的漢奸來領軍,洪承疇便撈出不少人戴罪聽命。

“諸位,海寇要守衛蘇鬆常,所以定然抽不出兵力增援朝鮮,而據細作探查,在朝鮮的海寇至多隻有一萬六千人左右,其中大半還是水師。”洪承疇故作輕鬆道:“朝鮮軍不堪一擊,不值一提,所以我們要對付的不過是海寇的五六千陸師而已。如今本督集結三地的精兵,共計三萬餘衆,其中還有漢軍正藍旗一部三千精銳火槍手,以五倍於海寇之兵,定能橫掃朝鮮,擊敗海寇!”

這次趙銘佔據朝鮮,將北方的清軍,幾乎都調動了起來。

除了洪承疇集結於盛京的三萬軍隊之外,旅順、登州的軍港的駐軍,依然未動,就怕趙銘聲東擊西,在清軍進攻朝鮮,無法回援時,趙銘又利用水師海上的機動能力,去打山東等地。

衆多清將大多與趙銘有仇,聽了洪承疇的話,都打起精神。

馬光輝大步走到大帳中間,豪氣抱拳,“中堂大人,卑職願意自請先鋒一職,爲大軍前驅,找趙雜毛一雪前恥!”

洪承疇看向馬光輝,此人在浙東屢次與趙銘交手,雖然是敗多勝少,折損了許多清軍,但經驗十分豐富,而且滿洲人自己的王爺同樣損兵折將,沒有打得過趙銘。

洪承疇沉聲道:“海寇只用一萬六千人,就調動了我大情數省之地,十餘萬大軍不敢南下。因此這次大清必須要擊敗趙雜毛,奪回朝鮮。馬將軍既然有這份豪氣,本督就命你爲先鋒,再讓一將配合你!”

說着,洪承疇掃視衆將,目光看向李本深,遂即朗聲道:“李將軍,本督令你副之,你二人將兵一萬,爲大軍開路先鋒,先過鴨綠江爲大軍開道!”

馬光輝與李本深立時打千兒行禮,“喳!卑職遵命!”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445章陽澄湖吃螃蟹第330章招商船運公司第196章追至城下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732章殖民主義第588章趙銘出海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598章爭奪旅順第319章趙銘大婚第734章建藩東洲第一零九章朱聿鍵的困境第150章發現敵情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1102章惠民政策第217章逐出戰兵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719章搬空通州第111章聯順抗清第1012章金蟬脫殼第439章黃宗羲第486章渡海援遼第1010章相遇第三章好爲人師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968章黃雀在後第946章合冰了第1063章援助東籲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1088章不事二主莫迪而比第515章第二次倒睿聯盟第六十二章唐魯並立第793章金陵春之陣九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957章西班牙人潰敗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845章棉業危機第610章教化四夷第400章常州之戰第630章一觸即發第114章惡人先告狀第266章意見分歧第976章川東義軍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1025章糧荒第165章宣旨使者第1025章糧荒第840章蒙古八旗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294章路遇伏擊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1104章善政被阻第775章關鍵的一張牌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767章討餉第311章恢復海貿第926章金陵冬之陣中第220章船隊北上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六十八章魯王攻餘杭第1026章印度的歷史第244章糧食缺口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384章暫輸一局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958章都是被趙雜毛坑過的人第636章鎮江會師第710章兵鋒之盛第263章兵臨雞籠第800章騰蛟末路第653章闖宮第404章激戰橋頭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六十三章不容樂觀第122章海洋理念第1092章三十步齊射第178章太子使者第1069章仰光海戰(三)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215章遷民禁海第649章甕中之鱉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842章輸糧換引第992章薩爾滸伏擊下第178章太子使者第668章擇主而事第三十二章達成協議第824章還可以搶救一下第113章誣陷第115章離別第423章常州告急第425章緩兵之計第1076章兵臨勃固第385章擴軍備戰
第445章陽澄湖吃螃蟹第330章招商船運公司第196章追至城下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732章殖民主義第588章趙銘出海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753章福臨末路中第598章爭奪旅順第319章趙銘大婚第734章建藩東洲第一零九章朱聿鍵的困境第150章發現敵情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1102章惠民政策第217章逐出戰兵第952章沒人比我更瞭解中國第719章搬空通州第111章聯順抗清第1012章金蟬脫殼第439章黃宗羲第486章渡海援遼第1010章相遇第三章好爲人師第1049章廬山新政第968章黃雀在後第946章合冰了第1063章援助東籲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1088章不事二主莫迪而比第515章第二次倒睿聯盟第六十二章唐魯並立第793章金陵春之陣九第529章問計洪承疇第957章西班牙人潰敗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845章棉業危機第610章教化四夷第400章常州之戰第630章一觸即發第114章惡人先告狀第266章意見分歧第976章川東義軍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1025章糧荒第165章宣旨使者第1025章糧荒第840章蒙古八旗第885章有多少掏多少第294章路遇伏擊第五十二章尼堪被擒第1104章善政被阻第775章關鍵的一張牌第320章荷蘭人壓價第767章討餉第311章恢復海貿第926章金陵冬之陣中第220章船隊北上第856章接見孫可望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391章正藍旗首戰第六十八章魯王攻餘杭第1026章印度的歷史第244章糧食缺口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384章暫輸一局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958章都是被趙雜毛坑過的人第636章鎮江會師第710章兵鋒之盛第263章兵臨雞籠第800章騰蛟末路第653章闖宮第404章激戰橋頭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六十三章不容樂觀第122章海洋理念第1092章三十步齊射第178章太子使者第1069章仰光海戰(三)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215章遷民禁海第649章甕中之鱉第693章先下手爲強第842章輸糧換引第992章薩爾滸伏擊下第178章太子使者第668章擇主而事第三十二章達成協議第824章還可以搶救一下第113章誣陷第115章離別第423章常州告急第425章緩兵之計第1076章兵臨勃固第385章擴軍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