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王國華與市長的接觸

王國華出來迎接的時候,遊飛揚笑呵呵的張開了雙臂,王國維跟着有樣學樣。幾個月沒見,兄弟之間的情感似乎更濃了,一個熱烈的擁抱後,遊飛揚不滿的嘟囔道:“下不爲例”

王國華苦笑道:“別,別再有下次了,這次就夠我受的,本來就沒打算弄什麼,老人不答應啊。”

遊飛揚沒說話,倒是王國維過來道:“老人沒錯,村裡誰家起房子不是大事?再說了,苦了一輩子,也該他們風光一下。”

作爲現場貴賓,幾位縣委領導在2樓上單獨安排了一個房間,王國華領着遊飛揚和王國維上來時,曾澤光和洪存明的眼神都有點異常。

介紹的時候,王國華也沒有點名兩人的身份,就是說是朋友。曾澤光和洪存明自然不會說什麼,對兩人極其客氣。王國華也留下來陪同,外頭事情也就不管了。

曾澤光和洪存明都是含而不露的高手,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夠資格坐在這個房間的裡的還有高近江和章兆龍。很快高、章二人就察覺到一些端倪,似乎兩位書記,對這兩位年輕人都格外的客氣。平時不苟言笑的曾書記,也能談笑風生,洪存明的黑臉,也一直掛着微笑。

這個發現讓這兩位心裡一直在犯嘀咕,因爲他們也沒什麼說話的機會,都在聽。

本來就沒有王國華什麼事情,劉炳坤和古巡帶來的人足夠用了,加上村裡幫忙的人更多了去了。中午這一頓吃完,曾澤光和洪存明就先告辭了。在南山縣哪個官員也沒有這份待遇,這麼一鬧騰,王國華的名字在全縣各衙門算是傳開了。沒見過也都聽過。

兩位書記走後,其他人也陸續告辭,王國華迎來送往的身體倒不是問題,關鍵嘴巴都笑木了。總算是頭頭腦腦的都走了,剩下的都是鄉里鄉親的,王國華叫上游飛揚和王國維,也開溜了。

住進南山賓館,王國華纔算是喘了一口氣道:“累死我了。”

王國維倒是很精神的說道:“你家裡那個裝修太一般了,另外電器也沒怎麼置辦,我已經安排好了,明天直接從上海運過來。就算是賀禮。”

看他春風得意的樣子,王國華笑着轉向遊飛揚道:“這小子是不是發財了?”

遊飛揚笑道:“發財不發財的現在看不出來,我就知道他從銀行貸款三千多萬,在上海、南京、杭州開了三家店。最近他是忙的要死,累的我都跟着跑了不少日子,不然你在黨校期間我肯定要去看的。對了,阿姨說,你怎麼沒去家裡玩呢?”

說起這個,王國華微微沉吟道:“我是這麼想的,我希望我們之間的關係,單純一點。”這番話說的遊飛揚和王國維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

微微一笑,遊飛揚感慨一聲道:“不說了”王國維則衝着王國華豎起大拇指。王國華的話讓遊飛揚感觸良多,從小身邊就不乏主動套好的人,這些人後來都證實是帶着目的性的。只有王國華在他看來是沒有任何目的性的。

事實上王國華說那番話的時候,心裡也是這麼想的。重生之初的功利心,在經過一段時間後,王國華對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看法。與遊飛揚的一番相處下來,王國華對這個朋友的人品和心性非常推崇,拋開他省委書記公子身份,確實是能做長久朋友的人。所以王國華也是有感而發

“對了,那兩位書記是怎麼回事?”遊飛揚還是看出一點端倪來了,官員的嘴臉他見的多了,家學淵源不是說假的。

“你說呢?青幹班這麼大的動靜,能沒點風聲傳出來?”王國華笑着含糊的解釋一句,遊飛揚認可的點點頭道:“是啊,當官的人,捕風捉影的本事不是一般的強。”

王國維點頭道:“不錯,天朝最精英的人都在體制內,這點簡單的推論難不倒他們。這樣也好,以後國華的路走起來更順一點。”

王國華對這個說法予以搖頭道:“這話不對,越是這樣,今後越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體制內要成就一個人很難,要毀一個人辦法太多了。這一次地委組織部長都親自找我談話了,一再暗示要重用。可想而知,我這一分配下去,不知道多少人因爲我失去了上進的機會。這些人面子上不說,不免回頭幾個心中生恨的人。說實話,我還是希望這一次任命的結果不要太好,如果能去一個清水衙門就最理想了。”

遊飛揚道:“這話有道理,我還是考慮不周,把你弄進青幹班有點操切了。應該把你弄進團省委的,那地方相對要平靜一點。”

王國華倒是沒想到遊飛揚能有這番話,頓時滿臉苦笑道:“那還不是差不多?算了,你眼界太高,不跟你說這個了。”

遊飛揚得意的嘿嘿直樂,一拍大腿道:“對了,我準備去國外看看,你有什麼建議?”

王國華心中一驚,想起前世來,轉念一想遊飛揚都變了一個人似的,自己是杞人憂天了。於是笑道:“好事去看看,抱着學習的態度去看看。可以的話,系統的學習一番金融。我建議你去美國,去看看華爾街。”

遊飛揚道:“我也是這樣想的最近一段時間錢是賺了不少,但都不是憑着真本事賺來的,這一點我不瞞你。這也是國情之一。其實我算是厚道的,接觸一段時間才知道,這個圈子裡的黑幕多了。天朝經濟遲早要和世界接軌的,要趁早出去看看,免得日後措手不及。”

王國華想起幾年後的亞洲金融風暴,微微沉吟道:“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小打小鬧的實踐。沒準日後有賺大錢的機會也不好說”

“怎麼?你對金融也有興趣?”王國維笑着問一句,心裡並沒當真,單純的就是插嘴。

“在黨校選修了經濟學,做官的也是要懂經濟規律的,不然肯定要把老百姓折騰半死,那就成禍害了。天朝建國時間不長,但是細看起發展軌跡,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浪費更可怕。”先忽悠兩句,王國華話鋒一轉道:“世界上很多事情的本質都是弱肉強食,美國作爲世界金融中心,那裡會聚了世界上最多的寡頭,他們看見一些小國的經濟發展的不錯,將來必定要做手腳。我敢肯定,屆時產生的必將是一場席捲世界的金融風暴。”

“你這個口氣,真像一個金融大師”王國維聽的目瞪口呆的,卻是一副你忽悠哥的表情。遊飛揚對於王國華的話,從來都是認真的考慮的,一番沉思後道:“這個可能性肯定有,只不過不知道會發生在哪裡。最近一段時間,接觸了很多西方的金融著作,當你深刻了解之後,你才知道在西方最有錢的不一定時那些財富榜上的人。真正操縱國際金融的,正是這些不上榜的財閥和家族。”

遊飛揚的態度讓王國華吃驚不小,自己是兩世爲人的積累,他則是憑着學習感悟出來的。第一次認識到遊飛揚在金融方面的天賦,王國華心中生出一個念頭來。現在的美國,可以說是遍地黃金等着去挖。微軟、谷歌、暴雪等等在未來獲利巨大的企業,都是可以有機會伸手的金礦。

組織了一番措辭,王國華淡淡道:“未來的十年,必將是高科技產業大發展的十年。日後把目光多放在這方面錯不了,尤其是電腦極其周邊的相關產業。”

這時候王國維嘿嘿一笑道:“國華,我發現你這個人的眼光特別的毒辣,你說電信產品能賺錢,我不做不知道,一做下一跳。知道我上個月的投資是三千萬,回報的利潤是多少麼?”

王國華不屑的撇他一眼道:“你一個官倒,需要什麼眼光?只要是帶有壟斷性質的產業,你能插足進去,都能賺大錢。”

“一針見血”遊飛揚肯定了一句之後,看着王國維尷尬的表情笑的前呼後仰。王國維苦笑道:“以後我要是突然倒下了,一定是被你擠兌的。”

…………

遊飛揚和王國維呆了兩天就走了,臨行之前王國華還安排了一桌,叫上曾澤光一起,算是給兩人創造一個相熟的機會。對此曾澤光頗爲滿意,時候的反應也很好。

一個星期的假期過去,王國華再次出現在地委組織部的門口。

最近的一週,兩水市風波詭異。市委書記要去人大的消息不知道怎麼走漏了,新書記的人選問題一直沒有定論,可謂人心浮動之秋。

市長李逸風最近兩天也顯得有點煩躁,原因和書記的離任有關。原來的書記趙楓是個厚道人,甚至可以說性子有點偏軟,基本上政府這邊的事情趙楓是不會亂插手的。老趙要離任,事先沒有得到任何口風,可以說書記這個位置別惦記了。對此李逸風沒有什麼抱怨,年僅三十五歲的李逸風上任市長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

李逸風煩躁的是換一個書記後,對市裡的工作可能產生的影響。市長管財政,在任上李逸風重點抓招商引資,企業改制。一年多的時間下來,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趙楓在的時候,對李逸風的態度基本是給予足夠的支持,現在換一個書記來了,還能像以前那樣事事順心麼?習慣了腳踏實地一件一件事情來做的李逸風,生怕來一個好大喜功的書記,那就夠他頭疼的。

下了車子,看了看行署大院內的老式建築,李逸風一邊往嚴友光的辦公室走來,一邊在心裡嘀咕,這位地委大佬把自己叫來作甚。

說起來李逸風算是溫昌盛一系的人,但是又有點三不靠的意思。李逸風的爺爺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建國後一身殘疾的老人回鄉當起一個安分守己的農民。老人家雖然急流勇退,留下的人脈和餘蔭沒有在兒子身上發生作用,倒在孫子李逸風的身上起了效果。

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地方,一步一步幹到今天,李逸風的成就固然有爺爺輩的餘蔭,主要還是自己能幹。當然這個天朝有能力的人多了,用不用你那是另外一件事。

嚴友光的秘書陳立東看見李逸風出現在門口時,笑着站了起來。嚴友光爲人嚴厲,用個秘書卻是一個笑口常開極其和氣的人。對此很多人不理解,也沒人給他們解釋。李逸風對此的理解是一種手段,領導的手段。

“李書記來了,稍等一下。”陳立東招呼一聲,轉身進裡間,沒一會出來做了個請的手勢。李逸風微笑點頭道:“謝謝”

進入裡間,看見沙發上一個端坐的年輕人,李逸風第一時間楞了那麼一下下。自覺告訴他,通知過來這裡,跟這個年輕人有必然的聯繫。

“逸風同志來了?介紹一下,這是組織上任命的市長助理,王國華。剛從省黨校青幹班學習歸來”嚴友光平淡的一句介紹,徹底的讓李逸風呆了一會。

如此年輕?是不是有點兒戲了?李逸風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這個。接着跟來的就是頭疼非常之頭疼這麼年輕的一個市長助理,日後分工怎麼安排?挑肥揀瘦怎麼辦?仗勢橫行怎麼辦?不怪李逸風有這些想法,這麼年輕就擔任市長助理,換誰來當市長都會有這些念頭。

“李市長好”王國華站起來恭敬的一聲問候,態度顯得非常的端正。李逸風的對此不以爲然,心道日子長着呢。嚴友光的看法則不然,“小王不錯啊,這個態度很難得。”

淡淡的握手,李逸風語氣平淡道:“國華同志好”這個口氣是一種近乎對等的意思,市長助理別看名字,要看實際內涵就等於是一個副市長。兩水市還是一個縣級市,市長助理一般情況下都是副處級。

李逸風不喜歡拿官架子,這一點倒不是在嚴友光面前裝樣子,平時在市裡也是這個狀態。

“坐下說話吧”嚴友光依舊是不苟言笑的態度,臉上看不出任何心裡波動。“王國華同志的任命通知這就下發,省委高度重視梯隊幹部建設,作爲組織部長,我不希望看見一些老同志對年輕同志的排擠。逸風同志,今天請你過來,就是這個意思。心裡不要有誤會,地委沒有干涉市裡工作的意思,就是一個態度。”

嚴友光這番話,說出來看似平常,李逸風聽着心裡卻暗暗苦澀。這個態度還不夠麼?我一個市長被叫到這裡來,私下先跟一個年輕的市長助理見面,還要怎麼幫着撐腰?傻子都知道,你嚴書記兼組織部長在力挺這個年輕人。

“請組織上放心,我一定認真學習貫徹省委精神,領會組織意圖,幫助王國華同志搞好工作。”李逸風只能如此表態,心裡則在盤算,回去怎麼安排分工的問題。

嚴友光這才點頭道:“好,我對逸風同志一向是很放心的。你去溫書記的辦公室一趟,他有事情跟你談。”

李逸風步履沉重的告辭出來,走到樓上溫昌盛的辦公室門口時微微一聲嘆息。裡頭的秘書喬浩男看見李逸風,居然難得的露出笑容道:“逸風同志來了,快請進,溫書記等你很久了。”

兩水市爭取地級市的工作,一直是溫昌盛力主倡導的,喬浩男作爲秘書當然知道這事情對老闆的重要性。

還沒從一個年輕的市長助理中走出來的李逸風,進來之後看見的是曾澤光。

“逸風同志來了,介紹一下,曾澤光同志。”溫昌盛面帶笑容的介紹,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李逸風很清楚,這位就是新任市委書記。

嚴友光這邊,談話還在繼續。

“王國華同志地委對你的委任頂着巨大的壓力,很多人對此抱着不理解的態度。希望你到任之後,能夠戒驕戒躁,努力協助李逸風同志做好工作。”

王國華對於這個任命的消化已經接近基本接受,最初他也非常的吃驚。原本以爲頂了天就是市裡某個清閒衙門的正職,沒想到直接給放在市長助理的位置上。這真的是重用了,雖然目前還只是享受副處級待遇,但是可以想見只要工作有點成績,這個後綴會變得名正言順。可以說,就是一個短暫的等待過程。

王國華很清楚自己纔剛過的24歲生日,這個年紀有人敢這麼用他,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朝中有人好做官

“感謝組織上對我的信任,說實話我心裡忐忑的很,擔心工作做不好,辜負了組織上對我的信任,給組織的臉上抹黑。”王國華深知嚴友光一再暗示的用意,做出了感激的態度。

嚴友光雖然依舊是一副嚴肅的表情,心裡卻在暗暗的滿意。這個態度,說明他知道是誰在力挺他。嚴友光今天擺明了態度,就是希望王國華這裡能記一個好。至於說到上級領導哪裡,倒是不希望人家記人情。關鍵的時候,領導能說一句:“嚴友光同志不錯,工作很認真,很有大局感”這就足夠了。

李逸風和王國華的第二次見面,是在離開行署大院的時候,兩人在樓下不期而遇。

“市長好”王國華搶先問候一句,李逸風點點頭,微微猶豫了一下道:“國華同志,有空一起坐坐麼?”

如果只是一個渾渾噩噩專事專營的市長,李逸風完全沒必要這麼做,上級說什麼就是什麼好了。但作爲一名很有事業心的市長,李逸風覺得很有必要跟這個年輕的市長助理談一談。

“好的”王國華答應的很乾脆,此刻的王國華心知一腳邁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接下來該怎麼走,對於未來而言非常之重要。就算李逸風不邀請,王國華也有與之好好談談的想法。

王國華上了李逸風的車,來到一家兩岸咖啡,這裡的生意清淡的緊,可能是時間沒到的緣故。找了位置,點了咖啡,兩人對坐相視。

“國華同志,我還是那句話,堅決貫徹組織意圖。但是我想知道,你對我市全盤工作有什麼自己的想法?”李逸風丟出話題來,等着王國華的回話。

王國華微微沉吟,這個話題有點大,作爲一名市長助理,原則上只要做好分工就可以了。但是李逸風問了,他不能不答。

“坦白講,我對市裡的實際情況瞭解不多,非要我說點想法的話,我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說。”王國華說話的節奏緩慢,給李逸風一種很鄭重的感覺。對此李逸風心中暗暗生疑,心道這個年輕人似乎顯得有點老成了,一般的年輕人十個有九個不是張口就來不管後果的?

“嗯你說”李逸風對王國華的感官發生了一絲微妙的變化。

“我是農家出身,兩水市乃至整個兩水地區,農業比重佔了九成以上。可以說我們沒有像樣的工業。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政府如何站在農民的角度,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應該算一個工作重點。

李逸風對這個說法很不以爲然,但是對王國華口中的農家出身頗感吃驚。難道自己判斷錯誤?這小夥子怎麼可能是農家子弟?

“你結婚了?”李逸風突然冒出這麼一句來,王國華楞了一下搖頭道:“連一個正式的女朋友都沒有,談何結婚?市長怎麼想起來問這個。”

“哦,沒事,隨便問問。你接着說。”李逸風心裡的疑團更重了,心道回去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這個年輕人的底細。

“天朝從建國初期至今,一直都是農村在向城市輸血,反過來農民作爲基數最大的一羣人,本質上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羣體。對比國外一些現有的模式,我認爲這很不公平。國內的農民基本上處在一種一盤散沙的狀態,要改變他們的生存狀況,政府部門必須有所作爲。漠視農民的生存狀態的政府,不能算是一個稱職的政府。”王國華說這番話的時候,腦子裡想到的是很多前世發生在農民身上的慘劇。

“你的意思,搞好農業就行了?”李逸風的話裡頭透着一股不屑,這理論不敢苟同。

王國華搖頭道:“我的意思,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政府要重視農民的利益和感受。”

第261章 說情第116章 正當防衛第6章 政研辦第236章 新的波瀾第八百一十四章第365章 意外的插曲第406章 壓迫(下)第659章 任何處理(上)第七百五十二章第501章 糊塗官司第87章 生日快樂第225章 公安局長第180章 小孫城南五尺天第200章 可以做情人麼?第519章 我們是來扶貧的!第392章 套籠頭第101章 撐腰第七百二十九章第192章 甜井鄉(上)第178章 夜宿第377章 志不在此第218章 歹毒第361章 沒資格講價錢第192章 甜井鄉(上)第54章 被刺激第43章 無法淡定第343章 來者不善好消息第177章 動情的女人第四百七十三章第145章 照章辦事第七百五十九章第728章 無題第四百三十六章第721章 不差分毫第182章 拜見林靜第483章 想不通第377章 志不在此第64章 談判第454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六十一章第728章 無題第648章 氣量一般第173章 誰的腳?第176章 我聽你的第116章 正當防衛第468章 低調的出場第七百六十四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第289章 跟屁蟲第458章 凡事留餘地第四百十一章第263章 死局第225章 公安局長第272章 底線第208章 管到底第七百五十三章第458章 凡事留餘地第569章 恩州突變(下)第84章 鎮住第650章 皆大歡喜的結果第七百七十六章第165章 前塵第570章 恩州上任(上)第216章 審訊第276章 恩威並濟第623章 有問題第229章 林靜的麻煩第579章 用實力說話第七百八十四章第152章 工程款的手腳第102章 高新區,旅遊局第七百六十八章第673章 再見冷雨(續)第四百二十四章第410章 不肯罷休(上)第599章 突然第667章 時機(下)第267章 路遇第303章 不算優厚的合作條件第三百八十章第六百六十章第500章 王主任救命第646章 境界上的折服!第184章 入住小招第607章 平民書記(中)第372章 家宴緊急通知第431章 手法靈活第315章 隨便摸?第225章 就是親人第437章 利益關係第601章 恩州新時代第591章 請回吧!第275章 責任第474章 會場紀律第633章 心中的機會第32章 切入點第448章 不能收手第227章 事端(中)
第261章 說情第116章 正當防衛第6章 政研辦第236章 新的波瀾第八百一十四章第365章 意外的插曲第406章 壓迫(下)第659章 任何處理(上)第七百五十二章第501章 糊塗官司第87章 生日快樂第225章 公安局長第180章 小孫城南五尺天第200章 可以做情人麼?第519章 我們是來扶貧的!第392章 套籠頭第101章 撐腰第七百二十九章第192章 甜井鄉(上)第178章 夜宿第377章 志不在此第218章 歹毒第361章 沒資格講價錢第192章 甜井鄉(上)第54章 被刺激第43章 無法淡定第343章 來者不善好消息第177章 動情的女人第四百七十三章第145章 照章辦事第七百五十九章第728章 無題第四百三十六章第721章 不差分毫第182章 拜見林靜第483章 想不通第377章 志不在此第64章 談判第454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六十一章第728章 無題第648章 氣量一般第173章 誰的腳?第176章 我聽你的第116章 正當防衛第468章 低調的出場第七百六十四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第289章 跟屁蟲第458章 凡事留餘地第四百十一章第263章 死局第225章 公安局長第272章 底線第208章 管到底第七百五十三章第458章 凡事留餘地第569章 恩州突變(下)第84章 鎮住第650章 皆大歡喜的結果第七百七十六章第165章 前塵第570章 恩州上任(上)第216章 審訊第276章 恩威並濟第623章 有問題第229章 林靜的麻煩第579章 用實力說話第七百八十四章第152章 工程款的手腳第102章 高新區,旅遊局第七百六十八章第673章 再見冷雨(續)第四百二十四章第410章 不肯罷休(上)第599章 突然第667章 時機(下)第267章 路遇第303章 不算優厚的合作條件第三百八十章第六百六十章第500章 王主任救命第646章 境界上的折服!第184章 入住小招第607章 平民書記(中)第372章 家宴緊急通知第431章 手法靈活第315章 隨便摸?第225章 就是親人第437章 利益關係第601章 恩州新時代第591章 請回吧!第275章 責任第474章 會場紀律第633章 心中的機會第32章 切入點第448章 不能收手第227章 事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