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 靖安人有錢了

糧食還沒開始收,牛羊先收上來了。

王大毛送了兩車羊,一共六十隻。

見到了劉大雙,王大毛苦着臉又開始訴苦了。

“兄弟呀,這活沒法幹啊?我就掙點加工費,一天跑幾十裡地,不夠鞋錢啊!你多少得給我加點,要不手下兄弟們都不幹了。”

劉大雙見多了,選擇性聽不見。他叫人把翠花糖果、六張大餅壓縮乾糧拿出幾包。

“這些東西給你拿去換,讓你多賺點。”劉大雙笑着說。

王大毛一包一包拿過來,拆開包裝,一一品嚐了一下。

“味道不錯,你這六張大餅是啥玩意兒?”

“這意思就是這一塊頂六張大餅,吃一塊,一天不餓。”

“這價錢咋算啊?”

“翠花糖二兩重一包,十個銅板,六張大餅,八個銅板。你咋跟人家換是你的事兒。”

“這還差不多,小燒再裝一百壇,這酒在草原上可是好東西。”

王大毛笑呵呵地走了。

翠花糖果和六張大餅乾糧在草原上出奇的好銷,倒是出了劉大雙的意料。

劉大雙實際上對草原並不瞭解,他很多概念還是二十一世紀的,以爲到處都是“藍藍的天空白雲飄,潔白的羊羣遍地跑”。

草原上流傳一句話:“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放牧的風險極大,面對各種天災人禍,牧民的牲畜存活率並不高。

像靖安這種地方,夏天極短,就三個月左右,牛羊要在這幾個月裡拼命吃,身上才能長點膘。牧民也要在秋天時拼命打草,爲牲畜準備過冬的草料。

但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所打的草料並不能支撐很多牛羊的消耗,所以,每戶牧民放牧的牛羊數量並不多,超過百頭就已經是大戶了。

大自然好像還有一種平衡功能,幾年內雨水好,牧草豐盛,牧民的牛羊繁殖多了,就會在冬天降下一場超級大雪,牛羊吃不到草原上的草,儲存的草又不夠,就會發生大面積牛羊凍死、餓死這種災難。

牧民的生活也不是天天喝着馬奶酒,吃着手把肉,載歌載舞的。

牧民的主食是炒米和奶茶,羊肉一年也不了幾頓。炒米是糜子做的。

糜子也是靖安的一種特產,長的有點像穀子,但穗是散開的。

糜子成熟後,黃色的米粒略大過小米。因爲糜子粘性很大,漢人一般用來做粘豆包和包糉子。

牧民則直接把米粒炒熟,配着奶茶吃。

可是,牧民不懂種植,每年春天找塊地,把種子一撒,騎着馬踐踏一番就不理了。秋天回來在草叢中找,找到多少算多少。所以,炒米也不是時時充足的。

當王大毛拉着糖果、乾糧、酒來跟牧民交換時,牧民的積極性來了。

一隻羊換八十塊六張大餅,換個十來只羊就差不多夠一家人過一年了。肚子能填飽了,家裡還有多餘的羊,再換點糖果,換點酒,換雙鞋子,還有多餘的,殺了自己吃肉。草原上的牧民簡直把王大毛當成大救星了,有了王大毛的交換,生活水平直線上升。

牧區的存欄量卻急劇下降。

王大毛也賺翻了,他是按一兩銀子一隻羊跟劉大雙結算的,差不多是二百塊六張大餅。

但王大毛沒高興幾天,洮南周圍那麼點羊很快換完了。他要去更遠的地方換,一來一回就要五六天,人吃的,牲口吃的,時間也是成本,利潤開始直線下降。

牧民高興了,劉大雙頭疼了。這羊可是每天要吃草料的,又要人照顧,成本支出也是挺大的。

305廠開始生產羊肉罐頭,實際上也很簡單,把洗乾淨的羊肉切成二寸見方的肉塊,大鍋燉熟,趁熱加入洗乾淨的玻璃瓶中,注入鹽開水,上蓋密封。劉大雙擔心滅菌不徹底,又用鍋把成品蒸了十分鐘。

天天處理羊,羊雜和羊骨頭的量是很大的,導致價格下降。結果,靖安城中飯店也好,百姓家裡也好,到處飄着羊湯的香味。

原來一年也見不到幾次葷腥,現在幾個銅板買一斤羊骨頭,每天喝上一頓,別提多舒坦了。

天氣涼了以後,來墾荒的人開始少了,劉大雙預先安排好的安置房還有幾百套,這是他特意留下的。因爲日俄戰爭一開始,還會有一個移民高潮,大量的遼東居民將會向西北方向遷移,靖安是選擇之一。

靖安城現在有八千多人了,其中四千多聚居在劉大雙的安置區。這些人都是聽了劉大雙的歌謠後來的,圖的就是個安逸,有屋住,有田租。來了以後還發現,去工廠做工也不錯,每天都有五十到一百個銅板,比種田還掙錢。

十一月十一日這一天到了。

天剛矇矇亮,劉大雙的工業園區外就已經有馬車拉着糧食在等待了。

天亮以後,這車就多起來了,馬車,牛車,驢車,人力車,大大小小把路塞滿了。

靖安的人從來沒有見過有人這麼大規模收糧的。今年是個小豐年,勤快點家庭都是打了成千上萬斤的糧食。雖然開春劉家說過全部收購,這糧多了可不好說,萬一人家不要了呢!所以,趕着大早過來賣糧。

劉大雙見識過大型集會,怎麼應付早有方案。

保安軍全體出動維持秩序,新移民中挑選了一批人幫忙卸車、抽檢、稱重,學校兩個先生負責記錄開單,郭孝純根據記錄記帳支付糧款。

收糧工作每天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剛開始幾天還有人擔心賣不掉,過了幾天後,沒有人擔心了,路上的車也沒有那麼多了。

二斤玉米一個銅板,十斤土豆一個銅板,大豆和小麥都是三個銅板一斤。這是劉大雙定的收購價,基本上和江南富裕地區糧價相仿,比靖安往年價格略高,不管是種玉米的還是種土豆的,家裡只要有幾垧地的,每戶都收入了十多吊,多的二三十吊的也有。

因爲老百姓平時還是習慣了用銅錢,劉大雙只能把銀子換成銅錢。爲了兌換銅錢,劉大雙把洮南的幾個銀號都搬空了。

縣城裡比以前豐富了多的商品更是大大地刺激了靖安百姓的購買慾。

往年他們種再多的糧食也沒用,因爲沒人來收購,市場上的商品也是隻收錢不要糧食。

他們窮,買不起東西,只是因爲手裡沒有錢,而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他們手裡的糧食換不到錢。

現在,手裡有錢了,壓抑多年的慾望爆發了。

五三零 絕對大手筆二一三 有閒有忙八十 中俄友誼烏拉!四四九 準備突襲的東瀛軍二五七 海軍陸戰隊二七六 大豬肘子三四五 現代漢尼拔三零二 公務員不能經商三一四 臨戰佈署一六二 圍剿烏泰五三五 十二月的炮響五三三 風雨飄搖二九六 青蒿子和蚊子四八五 做鳥獸散了五二九 安奉鐵路三二四 沒經驗的劉大雙五七四 吃豆腐易,吃東瀛軍難六 白鬍子老頭的傳說一四三 過街老鼠劉大雙二九二 薩拉熱窩九十 早做準備二一八 人多力量大八十五 按合同辦事十四 靖安縣城的圈地運動(二)二二二 找回中國人的自信四一零 嘗十個苦膽也沒用二六二 東瀛飛機來了七十七 郭先生的感覺一六三 整大發了五一五 哪兒來的襲擊十一 劉玉虎的野望五零五 幹掉一個就是勝利三五一 與時俱進的鬍子四六一 我真的錯了?五一一 喝咖啡的海軍一四三 過街老鼠劉大雙二五五 蝙蝠的故事五六二 要打長春了二十九 雖千萬人吾往矣三 不毛之地的毛四零三 於大頭和吳大巴掌二十八 俺家天天吃饅頭一 一跟頭跌回百年前三陸肆 腦袋進水的二十一條四五八 能耐大,責任也大四五八 能耐大,責任也大一三四 靖安不能亂五三五 十二月的炮響四九一 走的近面了三七八 苦大仇深的督軍一九二 心涼的劉大雙八十三 專業村的夢想破滅了四陸肆 讓人痛心的煎熬和毀滅一七一 烏雲壓城一四四 伍連德五七八 見過無恥了五六三 直播作戰四二九 船要毀了二三二 敝人王亞橋四四四 人家牽驢,你拔橛子五十 老劉家真講究四六九 準備去撿洋落兒五一三 沒有顧忌了二零六 懷柔爲主一一九 有大炮生產線嗎?六零二 毀家紓難與明火執仗五七六 要熬出頭了二八八 沒了興致六十二 一垧地打多少二四零 褲衩脫下來了一三四 靖安不能亂九十一 姚家組團來了四二七 捕捉戰列艦四九四 嗜血成性二二八 青幫人出場五七九 酸菜餡餃子五九六 你太憋屈了四八零 你也姓關三四九 今年夏糧歉收啊一一一 軍民魚水情二二五 禍端二四七 劉小子,真英雄!二一一 十年超越一五零 三人成幫一一九 有大炮生產線嗎?二十二 轉來轉去的人心一四一 黑死病五四六 救援難民四十四 銀子又見底了五三五 十二月的炮響四零三 於大頭和吳大巴掌六零五 東瀛人的傳統一四二 有辦法趕緊說一一一 軍民魚水情一三三 墨鏡也是戰鬥力五零一 你叫我阿桂姐五十九 半拉山四七七 去看看是誰家的姑娘四零四 雙方開戰了五五零 張大公子
五三零 絕對大手筆二一三 有閒有忙八十 中俄友誼烏拉!四四九 準備突襲的東瀛軍二五七 海軍陸戰隊二七六 大豬肘子三四五 現代漢尼拔三零二 公務員不能經商三一四 臨戰佈署一六二 圍剿烏泰五三五 十二月的炮響五三三 風雨飄搖二九六 青蒿子和蚊子四八五 做鳥獸散了五二九 安奉鐵路三二四 沒經驗的劉大雙五七四 吃豆腐易,吃東瀛軍難六 白鬍子老頭的傳說一四三 過街老鼠劉大雙二九二 薩拉熱窩九十 早做準備二一八 人多力量大八十五 按合同辦事十四 靖安縣城的圈地運動(二)二二二 找回中國人的自信四一零 嘗十個苦膽也沒用二六二 東瀛飛機來了七十七 郭先生的感覺一六三 整大發了五一五 哪兒來的襲擊十一 劉玉虎的野望五零五 幹掉一個就是勝利三五一 與時俱進的鬍子四六一 我真的錯了?五一一 喝咖啡的海軍一四三 過街老鼠劉大雙二五五 蝙蝠的故事五六二 要打長春了二十九 雖千萬人吾往矣三 不毛之地的毛四零三 於大頭和吳大巴掌二十八 俺家天天吃饅頭一 一跟頭跌回百年前三陸肆 腦袋進水的二十一條四五八 能耐大,責任也大四五八 能耐大,責任也大一三四 靖安不能亂五三五 十二月的炮響四九一 走的近面了三七八 苦大仇深的督軍一九二 心涼的劉大雙八十三 專業村的夢想破滅了四陸肆 讓人痛心的煎熬和毀滅一七一 烏雲壓城一四四 伍連德五七八 見過無恥了五六三 直播作戰四二九 船要毀了二三二 敝人王亞橋四四四 人家牽驢,你拔橛子五十 老劉家真講究四六九 準備去撿洋落兒五一三 沒有顧忌了二零六 懷柔爲主一一九 有大炮生產線嗎?六零二 毀家紓難與明火執仗五七六 要熬出頭了二八八 沒了興致六十二 一垧地打多少二四零 褲衩脫下來了一三四 靖安不能亂九十一 姚家組團來了四二七 捕捉戰列艦四九四 嗜血成性二二八 青幫人出場五七九 酸菜餡餃子五九六 你太憋屈了四八零 你也姓關三四九 今年夏糧歉收啊一一一 軍民魚水情二二五 禍端二四七 劉小子,真英雄!二一一 十年超越一五零 三人成幫一一九 有大炮生產線嗎?二十二 轉來轉去的人心一四一 黑死病五四六 救援難民四十四 銀子又見底了五三五 十二月的炮響四零三 於大頭和吳大巴掌六零五 東瀛人的傳統一四二 有辦法趕緊說一一一 軍民魚水情一三三 墨鏡也是戰鬥力五零一 你叫我阿桂姐五十九 半拉山四七七 去看看是誰家的姑娘四零四 雙方開戰了五五零 張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