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朝野之戰

張雷說完話之後,整個朝堂居然奇蹟般地安靜了下來,連大家呼吸的聲音都能夠聽得見。

過了好一會兒的時間,大家又不約而同地說起話來,像炸開了鍋似的,與之前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可思議,居然能夠想出這樣的辦法來!”有位大臣看着圖紙上面那複雜的機械構造,對於張雷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力大加讚賞。

另一個大臣說:“這簡直太瘋狂了,修建那什麼來着?哦對,鐵路,從廬州府(巢縣隸屬廬州府)到松江府,再到應天府,再到京城,綿延何止千里?”

大家的想法千奇百怪,當然核心就是認爲張雷是在癡人說夢,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對於這個結果張雷早就知道了,對於這些人的意見他一點兒也不在乎,只要說服了崇禎支持自己,那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用理會。

“好了,諸位愛卿。”崇禎開口了,大家趕緊都安靜了下來。

“張愛卿在之前已經給朕看過他的計劃了,朕認爲這雖然是史無前例的,但是確實也像他說的那樣有許多的優點,因此朕同意試一試,你們認爲如何?”

徐光啓第一個站出來說道:“皇上,老臣也以爲可以試一試,雖然這個計劃是很大膽的,但是駙馬爺向來是特立獨行,縱觀這幾年他的所作所爲,哪一個是在之前我們見過的呢?可是他還是做了,並且做得如此成功。那便說明他本身是已經計劃周全了,有了十足的把握纔去做的。既然他都敢將此計劃上了摺子。恐怕也已經有了一整套的計劃了吧。”

“這說的也是,張愛卿,你不妨說說看,你打算怎麼做?還有,最主要的是,如此浩大的工程,比較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現在的情況想必你也清楚。若是將精力過多地投入到這件事情上面來,恐怕會不妙。”崇禎說道,最後暗示了一下反賊猖獗的事情。

張雷朗聲說道:“皇上,修建鐵路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事情,這一條鐵路必將要分成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從巢縣到松江府,這一帶目前比較安定。並且還算是富庶。而且皇上你想,要鍛造那麼多的鋼鐵,就必須要請很多的工人,這樣就解決了這些人的吃飯問題。要購買原料,那就會給這些商家帶來商機,然後修建鐵路。必須要徵用土地,那麼經過重新的土地規劃之後,那些被徵用了土地的人家可以分給數量更多的荒地,那麼又解決了開荒的問題。工人們能夠有吃有穿,那就會本分工作。爲了提供這麼多人吃喝,客棧酒樓也肯定會蜂擁而來。到時候肯定能夠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國庫收入。由此可見,修建鐵路實乃一舉多得。”

崇禎也被他說得十分心動,特別是最後那個可以增加稅收,更是正中他的下懷。他高興地說道:“沒想到修建鐵路竟然還有如此多的好處。”

但是有大臣反對道:“張大人,如此浩大的工程,必將花費不少的銀子吧?”

張雷早就知道大家會用這個來說事,當即便回答說:“花費必定是要有的,畢竟請工人購買材料什麼的都要錢,而且根據我的預算,要等這條鐵路完全修建完成,至少需要一千萬兩銀子。”

一千萬兩!

整個大明朝除非把所有的這些皇親國戚的錢全部搜刮出來纔可能有這麼多,但是他們會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給你修鐵路嗎?那顯然是不現實的,既得利益者會無所不用其極地保護自己的利益。

崇禎也沒想到,居然會要花這麼多錢,心中開始打起了退堂鼓,過了一會兒,他說道:“張愛卿,按照你的說法,這修建一條鐵路需要一千萬兩的白銀,這筆錢去哪裡弄呢?朕承認你剛纔規劃的藍圖很是誘人,但是花這麼多錢來修建鐵路,到底值不值得?”

張雷自信滿滿地說道:“值得,當然值得,若是不值得,那臣又怎麼會提出這個計劃呢?恐怕在場的各位也已經知道了,在之前我張雷是個商人,商人的目標是什麼?那就是賺錢,既然我作爲一個商人,又怎麼會提出賠錢的計劃來?”

“哈哈,張愛卿,人都說士農工商,你從商入士,若是別人像你這樣,那是決口不提自己之前做過商人的,你倒好了,口口聲聲地說自己是商人,還拿到朝堂上來說,倒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了。”崇禎哈哈大笑道。

對於自己的商人身份,張雷絲毫不以爲恥,並且他認爲一個國家要想富強進步,商業就必須要繁榮,所以他才如此地身體力行。聽了崇禎略帶戲謔的話,他反駁道:“臣認爲皇上這話就說錯了,臣從來不認爲商人身份是低賤的。不僅如此,正是因爲衆多商人的存在,才導致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繁榮。”

“這話又是怎麼說?”崇禎身體微微前傾,似乎是要湊近了傾聽的模樣。

張雷侃侃而談道:“皇上,其實您就是最大的商人。”

此話一出,朝野震驚,皇上乃是真命天子,怎麼可能和商人這樣低賤的職業聯繫起來?

有大臣說道:“放肆,張大人,別以爲仗着還有一點本事就可以胡言亂語,皇上怎麼可能是商人?”

“就是,這言論荒唐至極,實屬大逆不道。”另外一個年紀比較大的文臣厲聲厲色地說道,那表情簡直就算得上是痛心疾首了。

面對他們反駁的話語,反倒是崇禎最爲安靜,他雖然有些慍怒,但是卻沒有表現出來,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他沉聲問道:“這話怎麼說?”

張雷微微一笑。說道:“皇上,所謂商人。那便是以經營之道來謀取自己所需。小家小戶的商人經營着自己的店鋪,而皇上經營的,卻是這個國家。各級官員就是這個國家裡面的夥計,大家同心協力打理着這個國家,讓它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皇上,難道臣說的不對嗎?”

崇禎一愣,沒想到張雷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但是他能反駁嗎?顯然不能,於是只好笑着說道:“你這小子,真能說。”

張雷臉上卻是更加嚴肅的表情,說道:“皇上,臣說的並不是笑話,而是想向您提出一個請求。那就是取消對全國的商業的限制,除了那些禁止私營的行業。其他的都全面開放。”

“怎麼可能?”說話的不是崇禎,也是另外一個大臣,他斥責張雷說道:“張大人,你不要再信口雌黃了,你知不知道你自己再說什麼?若是開放商業,那誰來種地?若是沒人種莊稼。咱們這麼多人吃什麼穿什麼?”

對於他的這個論調,張雷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爲從古到今,抑制商業的所有人的想法都和他的一樣,擔心若是開放了商業那便沒人從事從業生產。到後來就會天下大亂。但是這個論調在張雷看來無異於一個笑話。

“難不成故意貶低商人的身份經商的人就會減少嗎?那也想得太天真了,人都是有貪念的。能有有便宜那就會去做,若是真的發狠了,那身份算什麼?只要賺到了大錢,就算是沒有身份也照樣過得瀟灑。相反的,處處都顧及自己的身份,認爲自己有多高貴,但是實際上卻是高不成低不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到時候除了吃喝拉撒睡什麼都不會。那這樣的人身份再高貴,再我看來也還不如一個會養家餬口的商人。這個社會需要的不是身份高貴的人越多就會越好的,而是需要做事的人,做事的人越多,創造的財富纔會越多,這樣國家才能夠有更多的錢來做事情。在我看來,朝廷的作用除了管理國家之外,在經濟上面,還負責有利益分配的作用,所謂利益分配,便是將稅收再投入到需要資金的地方去,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所有的大臣都是啞口無言,張雷卻步步緊逼道:“皇上,稅收既然是取自百姓,那也應當用在百姓的身上,這纔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若是將稅收全部據爲己有,那麼整個國家的錢都會越來越集中在朝廷。那麼百姓若是沒有錢,那拿什麼來保證自己的衣食住行?若是連這最基本的生活都滿足不了的話,那他們又怎麼可能創造出價值來繼續上繳稅收呢?錢是要用的時候纔是錢,若是放在家裡面,那就等於是廢銅爛鐵,沒有任何用處。”

“比如說臣剛纔說的修鐵路的問題,大家一起來工作,獲得了收入,這樣纔會去花錢,花了錢之後才能夠繳稅,繳稅之後國庫才能夠拿到錢,否則各自都把錢放在家裡面,那豈不是就是一堆廢鐵麼?然後,國庫有了錢,再把這筆錢拿出來,投入到修建其他的工程上面。這樣循環往復,錢纔會越用越多。”

大家都沉默了,雖然想反駁,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張雷所說的話句句屬實,雖然不怎麼好聽就是了。

崇禎低頭沉思,然後擡起頭來問道:“如果真的是像你所說的那樣,朕願意一試,只要真的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但是如果大家都從事商業而沒有人下地勞作,那又怎麼辦?畢竟賺到錢了那錢又不能吃不能穿。”

張雷說道:“首先,臣以爲,不可能在開放了商業限制之後大家都會從事商業,因爲成爲商人也是有條件有門檻的。要想賺錢那至少要有一點本錢纔會開始,而且要想賺錢的話必須有一定的經濟頭腦。那如此說來,種田的還會是種田的,就算是去當商人數量也不會很多,因爲他們很少有具備這兩個條件的。那麼其次,皇上可以在開放了商業限制之後,針對商業再重新制定商業稅,同時減少農業稅收,這樣一來種田比較划得來的話,又會有一部分賺錢賺得很少的商人選擇種地。然後再鼓勵開荒。這樣一來,臣認爲。種田的人不但不會減少,還會增多。”

“真的會如此嗎?不過好像你說的也挺像是那麼一回事的。”崇禎摸了摸自己的鬍鬚。說道。

這個時候,徐光啓站出來說道:“皇上,老臣倒是認爲張大人的思維方式很是新穎,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對於張大人的說法,老臣是完全贊同的。當然這只不過是大致的方向,具體的實施細則老臣認爲還有待商榷。”

“皇上。臣也認爲現在要一次性實施這些是很困難的,修鐵路方面,臣奏請一力承擔所有費用。開放商業上面,要想全國一下子推廣也是不可能的,而且風險也大,所以臣也奏請皇上先開放廬州府和松江府兩地作爲試點,若是情況真的如同臣所說的。那再來推廣全國也不遲;加入臣說錯了,那皇上下令取消了,最終也就是在廬州府和松江府產生一點影響而已。”

“好,就按照你說的去辦。修鐵路的事情,那真的是利國利民,朕也不能讓你吃虧。你做了這許多事情,天下人都看在眼裡,若是長此以往,恐怕別人也要說朕的閒話了,等到修建的鐵路確實帶來了利潤。充實了國庫,那朕便會將你所有的投入原原本本的還給你。至於在廬州府和松江府開放商業。朕也答應你。你修建鐵路原本就是修建的這兩個地方,想必要想見到開放商業的成效,也沒有其他的地方比得上了。”崇禎終於下令道。他之所以不再猶豫地同意張雷的計劃,是因爲他本身不用付出任何實質性的代價,並且若是成功了的話,那首先接受讚譽的,也會是他。

張雷面有喜色,原本他還以爲這些事情要經過長時間的爭取才能夠實現,但是沒想到這麼順利。不過原因他也能夠猜到一二分,那就是崇禎太缺錢了,實在是被逼急了,一聽張雷說能夠賺錢的事情,那第一個想法就是趕緊去做,所以張雷纔會一次又一次地成功。

“皇上,萬萬不可讓張大人去做啊,他還年輕,正所謂嘴上無毛辦事不牢,臣弟以爲還應當有人監督和協助纔是。”就在張雷以爲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了的時候,卻突然又站出了一個人來,張雷朝那邊一看,這人不是別人,正是百年木工的幕後主使。

崇禎挑了挑眉毛,說道:“哦?你又有什麼看法?”

“臣弟覺得,所有的事情都讓張大人一個人去做的話,恐怕他想得事情太多難免有疏漏,需要有人監督和協助,這樣就能夠保證按照計劃原原本本的實施了。”

崇禎還沒說話,張雷卻是強硬地說道:“不用費心了,既然臣提出了這個方案,那自然是已經有了全套的計劃,按照計劃的實施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人來監督和協助。並且臣以爲,就算是要有人監督,那百姓就是最好的人選,只有他們參與了這個計劃的人,纔有資格說臣做得好不好,那些光吃飯不做事的人,是沒有資格指手畫腳的,這樣的人自持身份高貴,除了空口說白話之外什麼用處也沒有,臣還要供他好吃好喝的,就像是蛀蟲一般。有了這心思,到還不如將這些花費都用在工人們身上,讓他們吃得更好。”

“你……”他被噎的說不出話來了。

崇禎開懷大笑道:“朕的張愛卿啊,你還真的是什麼都敢說啊。”

張雷卻是脖子一梗,說道:“皇上,臣說的句句屬實,臣用的是自己的錢來爲大明修建鐵路,那這些錢臣怎麼花,都不需要別人來指手畫腳,那哪又需要人來監督?恐怕那些想要攙和進來的人啊,是想着這裡面有利可圖,想要從臣這裡撈點油水罷了。”

這話一出來,那些蠢蠢欲動的大臣們都憋紅了臉,張雷毫不客氣地說出了他們心中最真實的想法,加入他們再開口的話,恐怕就等於是當着大家的面承認了。

“好了好了,朕乏了,大家退朝吧,想要怎麼做張愛卿自己拿主意就是了,朕給你絕對的自主權,任何人都不得干涉你的計劃。而朕所需要的,是看到你拿出來的成績,明白嗎?”崇禎看了看大家,恐怕再繼續下去又要打嘴仗了,於是趕緊明智地宣佈散了。

徐光啓和張雷兩人一起走在出宮的路上,看到周圍沒人,徐光啓有些責怪地說道:“今天你的表現實在是太過了,風頭太勁不是什麼好事。而且還得罪了不少人。”

張雷笑着說道:“徐大人,我從來就不認可什麼中庸之道,在我的信念裡面,要麼就什麼都不做,要做就要無所顧忌,專心致志地去做,這樣纔會有效果,纔會有成績,顧及太多,豪情就會被消磨,到頭來什麼事情都不會成功。至於會不會得罪人,我從來都不去考慮,這幾年我得罪的人還少嗎?人在做天在看,我自認爲我做的是對的,並且事實證明我做的也是對的,那就夠了。”

徐光啓嘆了口氣說道:“你生得一副伶牙俐齒,老夫說不過你,只是告訴你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他的,你好自爲之吧。”

,!

第221章 大戰孔有德(1)第65章 海盜老窩第374章 柳善府第279章 高陽之戰(5)第287章 來自海上的圍堵第251章 揚帆出海第298章 自行車第307章 西班牙第260章 本島第82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222章 清兵來犯第207章 這場戰爭第20章 手搖式火柴梗製作器第302章 薩摩人第209章 轉道廬州第116章 理所當然的恩賜第262章 琉球偶遇鄭芝龍第204章 實力就是道理第387章 集 體婚事(7)第308章 攪渾水第206章 殖民地第一百三十章 第190章 新鳳陽第289章 海上進攻第112章 正七品把總第27章 實力爲尊第143章 徐光啓的請求第217章 皇上駕到第136章 八月初九第222章 清兵來犯第231章 駙馬的鏢你也敢劫?第143章 徐光啓的請求第372章 融資(1)第334章 不能胡來第29章 拜會衙門第310章 硝化甘油第228章 全軍覆沒第363章 滿門抄斬第156章 思想第233章 遊擊將軍第268章 血戰(2)第254章 心理素質太差了第224章 秦洛風的任務第19章 火柴梗第115章 閃電出擊第231章 駙馬的鏢你也敢劫?第234章 皮島淪陷第307章 西班牙第314章 與清決戰(4)第284章 助戰第51章 出海第86章 礦脈第110章 以工代賑第42章 折服第72章 施粥第336章 斬草要除根(1)第305章 大意之禍第368章 好處大大滴第90章 科普第17章 有煙沒火難成正果第317章 與清決戰(7)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211章 硝煙亂(2)第309章 海上霸權第369章 大明商業拓展公司第143章 徐光啓的請求第39章 你是英雄麼第332章 伏擊李自成第282章 臨危受命第245章 會和第151章 大事不好了第336章 斬草要除根(1)第二白二十六章 安慶告急第193章 鄭芝虎之死第181章 佈防第238章 敗了第365章 八大商家第170章 援漢中第124章 蒸汽機改變世界第205章 流水潺潺好戰場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166章 車廂峽大戰第201章 拿下大員(3)第147章 大明書局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277章 高陽之戰(3)第242章 思歸的士兵第124章 蒸汽機改變世界第303章 島津光久第168章 後退二十里第368章 好處大大滴第19章 火柴梗第二白二十五章 獻禮第25章 傳動式切割機牀(1)第251章 揚帆出海第224章 秦洛風的任務第167章 詐降第258章 再見小蓮第68章 無爲州
第221章 大戰孔有德(1)第65章 海盜老窩第374章 柳善府第279章 高陽之戰(5)第287章 來自海上的圍堵第251章 揚帆出海第298章 自行車第307章 西班牙第260章 本島第82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222章 清兵來犯第207章 這場戰爭第20章 手搖式火柴梗製作器第302章 薩摩人第209章 轉道廬州第116章 理所當然的恩賜第262章 琉球偶遇鄭芝龍第204章 實力就是道理第387章 集 體婚事(7)第308章 攪渾水第206章 殖民地第一百三十章 第190章 新鳳陽第289章 海上進攻第112章 正七品把總第27章 實力爲尊第143章 徐光啓的請求第217章 皇上駕到第136章 八月初九第222章 清兵來犯第231章 駙馬的鏢你也敢劫?第143章 徐光啓的請求第372章 融資(1)第334章 不能胡來第29章 拜會衙門第310章 硝化甘油第228章 全軍覆沒第363章 滿門抄斬第156章 思想第233章 遊擊將軍第268章 血戰(2)第254章 心理素質太差了第224章 秦洛風的任務第19章 火柴梗第115章 閃電出擊第231章 駙馬的鏢你也敢劫?第234章 皮島淪陷第307章 西班牙第314章 與清決戰(4)第284章 助戰第51章 出海第86章 礦脈第110章 以工代賑第42章 折服第72章 施粥第336章 斬草要除根(1)第305章 大意之禍第368章 好處大大滴第90章 科普第17章 有煙沒火難成正果第317章 與清決戰(7)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211章 硝煙亂(2)第309章 海上霸權第369章 大明商業拓展公司第143章 徐光啓的請求第39章 你是英雄麼第332章 伏擊李自成第282章 臨危受命第245章 會和第151章 大事不好了第336章 斬草要除根(1)第二白二十六章 安慶告急第193章 鄭芝虎之死第181章 佈防第238章 敗了第365章 八大商家第170章 援漢中第124章 蒸汽機改變世界第205章 流水潺潺好戰場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166章 車廂峽大戰第201章 拿下大員(3)第147章 大明書局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277章 高陽之戰(3)第242章 思歸的士兵第124章 蒸汽機改變世界第303章 島津光久第168章 後退二十里第368章 好處大大滴第19章 火柴梗第二白二十五章 獻禮第25章 傳動式切割機牀(1)第251章 揚帆出海第224章 秦洛風的任務第167章 詐降第258章 再見小蓮第68章 無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