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明朝其實很牛叉(2)

“當然不是,而且你話也不能這麼說,咱們身在其中,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我幫你是因爲我很看重你的才華和能力,而且咱們的觀念是一致的。但是我作爲大明朝的臣子,也絕對不可能對你沒有一點保留,這其實大家都知道,只是沒有明說罷了。若是真的能夠想做就做的話那我自己就能夠去做了何必要等到現在?我已經七十多歲了。”

對於官場的那些道道,張雷還是有些認識不足,經過徐光啓這麼一說,纔算是有了那麼一點點的印象,而且思考過後,他也不得不承認,徐光啓這麼說是正確的。就算是再怎麼欣賞一個人,也絕對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換取,除非能夠有把握得到更多的好處,正所謂人不爲己天誅地滅,就是這個道理。徐光啓欣賞張雷的才華和年輕的闖勁,所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他開了後門,但是要讓他爲了扶持張雷而得罪崇禎,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唉,我之前一直以爲,只要能夠忠心耿耿地爲皇上做事,就算是我有一點點小心思也不會有事的,但是現在看來是不行了,上次皇上和我攤牌的時候,我就能夠感覺得到他對我在張家島上面所做的事情不滿,或許他就算是到現在也還耿耿於懷也未可知,我不知道要怎麼做纔會既可以爲大明江山社稷出一份力,又能夠保全自己。”張雷有些頹唐地一下子軟倒在牀榻之上,重重地嘆氣。

徐光啓笑道:“皇上猜疑心本來就重。爲此還做了不少的錯事,你看他殺袁崇煥。就是因爲袁崇煥殺了毛文龍,但是殺了之後就後悔了,沒了袁崇煥,北方的防守基本上都已經瓦解了,唯一能夠攔得住韃子的也就只剩下那麼一點點長城。但是沒辦法,後來雖然收斂了一些,但是這毛病是不可能改掉的。現在你不經過他的允許就私自組建兵團,還造了戰船。你說他會怎麼想?袁崇煥可是戍邊大將,你呢?破格提拔的五品把總而已。如果換成是你,有個熟人在你家裡面囤積能夠搞垮你的東西,你會怎麼辦?他現在這樣子處理,已經算是對你十分示好了,也幸好你爭氣,幫了他不少的忙。現在你已經是駙馬了。他也算是放心了一些,畢竟是他的妹夫。不過你以後行事還是要小心一些,我老了,恐怕以後幫不了你多久了。”

“徐大人千萬別這麼說,對於官場上面這些道道我還是很不明白,需要你來指點。現在你身子骨還這麼硬朗,朝廷需要你,皇上需要你,我也需要你啊,可別說這樣的喪氣話。”

“說不說都是這樣。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原本還想着這一次路途遙遠就把差事給推脫掉。但是後來想想還有點事情沒和你說,於是就硬着頭皮來了。”

“和我說?那爲什麼要去到應天府了才說?京城不可以說嗎?那現在說又如何?”張雷有些驚訝,也有些着急。

徐光啓笑了笑說:“還是等到了應天府再說吧。”

到了應天府,張雷他們在軍工廠下了車,現在的軍工廠與之前又不可同日而語了,在仇崖的主持之下,它的規模擴大了一倍,招收了更多的工人來工作。

“這仇崖看起來還不賴嘛,看來之前他就是缺少一個合適的表現自己的機會啊。”看着這雄偉的鋼鐵廠房,張雷很是欣慰地說道,鋼鐵廠不擴大到一定的規模的話,是完全沒辦法承擔大批量武器製作的,而現在看來張雷之前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徐光啓也說:“很多人就是缺少一個表現的機會,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就會還給你一個驚喜。”

正在談話之中,早已經得到了消息的仇崖已經迎了上來,看到徐光啓,他似乎是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說道:“先生也來了。”

“來了,你主持得不錯啊。”徐光啓說。

張雷笑道:“仇崖大哥,怎麼樣?還習慣不?”

“習慣習慣,這能有什麼不習慣的,而且我很喜歡現在的生活……先不說了,你們趕了這麼長時間的路,先去休息吧,我去給你們準備吃的去。”仇崖興沖沖地說。

連日來的舟車勞頓,確實是要好好休息一下,張雷年輕人倒是沒什麼感覺,對徐光啓來說,就算是坐着舒服的馬車也會有些不適應的。

徐光啓吃了點東西就睡下了,現在還是下午,張雷沒有一點兒要休息的意思,依舊是精神抖擻的,於是便將仇崖叫了來,準備參觀一下新的軍工廠,仇崖自然是十分樂意奉陪的。

“幾個月不見,看來你還是很盡心盡力的。”張雷說道。他和仇崖兩個人正走在工廠裡面。

“還得多謝你給我這個機會,要不然的話恐怕我還是個到處晃盪的窮酸秀才。”仇崖笑呵呵地說。

張雷說道:“話不是這麼說,全國秀才千千萬,爲什麼偏偏選中你?不要把什麼都理解爲運氣和巧合,這是個實力爲尊的世界,若是沒有實力做底子,就算是想扶持吃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兩人說話的功夫,已經來到了車間裡面,剛好經過李爍工作的地方,張雷便進去看。

“張老闆——啊不對,現在應該叫你駙馬爺了,你怎麼到應天府來了?”李爍看到張雷的時候,顯得十分震驚,隨後便驚喜地說道。

張雷看着他身上穿着髒兮兮的工作服,臉上沾滿了黑灰色的東西,咧開嘴笑的時候牙齒白得特別明顯,不由得問道:“你怎麼搞成這個樣子了?”

“駙馬爺,你來的正好。我正在研究個新東西呢,可是總做不出來。你給過來參考參考唄。”李爍說話的時候,臉上都還掉下一些粉末來,看起來十分滑稽。

“哦?是什麼?”張雷心中好奇,跟着他一路往到李爍工作的地方。正所謂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整個屋子漆黑一片,就好像是被火燒過的一樣,腳踩在地上都能夠揚起灰塵來。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張雷總算是明白過來他身上爲什麼這麼髒了。

後來聽了李爍自己說張雷纔算是明白了過來,他是在研究新的藥劑配方,想要用更小的劑量來形成更大的爆炸威力,但是這方面張雷也確實是不懂的,只能說了幾句鼓勵的話便走了。

回到住處,張雷又在仇崖的陪同之下審查了這段時間以來軍工廠的武器出廠和收益,總體來說還是呈現出上升的趨勢。照這樣下去是十分有希望做大做強的。

第二天一早,徐光啓便帶着他往存放武器的地方走去,那裡距離百年前明成祖朱棣焚燬的皇宮不是很遠,並且還借用了之前皇宮的一部分,整歌設施都是建造在地下的,在張雷看來就好像是一個絕密的軍事基地一樣。這裡平時是有人把手的。必須要有皇帝的手諭才能夠到這裡來。

因爲地處絕密,只有徐光啓和張雷能夠進入到裡面去,其他的人都只能夠在外面等着。入口處毫不起眼,是在一棟不大的住處的正中央的位置,而這住處就是這些守將們生活的地方。不僅如此。入口處還設置了許多機關,不知道的人就算是進了這屋子沒有被發現。要想找到入口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進去之後是一條長長的甬道,十分漆黑,兩人不得不點着火把前進,不過好在修得十分平整,所以走起來也不困難,而且在張雷看來這裡的排氣系統應該是做得十分到位的,進來的人不會感覺到氣悶,整個空間又十分乾燥,利於保存武器。

走了一會兒,兩人來到了一個比較寬敞的空間,就好像是在賓館裡面進入了過道旁邊的一個房間那樣。

點燃了這裡存放的宮燈,整個房間都亮堂起來了,在這個長寬約五丈的地方,堆放着一截一截的圓柱形的東西,大概有一尺來長的直徑,一個人的高度,用鐵皮包着。

“這是火龍出水。”徐光啓節誒少說。

張雷瞪大了眼睛:“火龍出水?挺文雅的名字,是什麼?”

經過徐光啓介紹,張雷嚇得一個踉蹌,這火龍出水按照張雷的理解,那就是艦對艦導彈!

火龍出水是運載火箭加戰鬥火箭的二級火箭,圓筒狀的龍身下前後共裝4個火箭筒。前後兩組火箭引線各將其引線扭結在一起。前面火箭藥筒底部和龍頭引出的紐結線相連。發射時,先點燃龍身下部的4個火藥筒,利用火藥燃氣反衝力推進火龍出水飛行,可遠至2—3裡。當4支起飛火箭火藥燃盡後,恰後點燃龍腹內火箭火線,射向敵人。這種火箭已經應用了火箭並聯(4個火藥筒)、串聯(兩級火箭接力)原理。這種火箭多用於水戰。在數百年後,那些飛出太空的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國力來研究製作但是毫無用處的航天器的原理,和張雷現在看到的這個火龍出水,如出一轍。

“真是想不到,竟然有如此神物!”張雷由衷感慨道。

徐光啓微微一笑,接着說道:“你再來看看這個。”他指了指旁邊擺放的那些東西,說道:“羣豹橫奔箭,一筒40支,點火後四十支齊發,射面橫寬十丈以上。若在野戰中橫列十幾筒,殺傷正面可寬達1裡左右。還有羣鷹逐兔箭,60支齊發。百矢弧箭和白虎齊奔箭,100支齊發。”

張雷自嘲地笑了笑,說道:“我原本以爲,自己會領先於這個世界,可是到頭來我卻發現,前輩們的智慧早已經是我拍馬也趕不上的了。要是大明朝的戰船上面能夠裝備這些東西,絕對是世界第一的存在。”

“話不是這麼說,這都是大明朝百年來的結晶,你是一個人,是沒辦法比較的,這些待會兒上去了之後我再具體給你說說,先看看這裡面的吧。”徐光啓說道。

接下來。徐光啓便向張雷介紹了地雷。

毛文龍在對後金作戰中,就非常強調地雷的巨大作用。他的塘報中屢屢可見用地雷對後金軍隊重大殺傷的記載。而且他在給朝廷的上疏中也反覆建議一定要重視地雷的應用。

王兆春著的《中國火器史》中介紹,地雷是明代嘉靖時期的著名官員曾銑發明的。地雷被曾銑發明後,迅速被其他人不斷改進,延伸許多新品種。

據《籌海圖編.經略三》記載,丹陽的邵守德用生鐵鑄成一種地雷,內裝火藥一斗多,並用檀木砧砧至雷底,砧內空心。安火線一根,通出殼外。地雷製成後,選擇敵必經的要路,‘掘地成坑,連連數十,將地雷埋在坑內,用小竹筒引出火線。土掩如舊。’雷中安有發火裝置,敵軍經過時將其踩爆,羣雷震地而起,火炮沖天,雷殼破片如飛蝗四出飛擊,人馬紛紛斃命”

到了萬曆時期。明代地雷的發展更是達到了一個高潮,“《武備志》卷一百三十就記載了十多種”,有踏髮式地雷,有拉髮式地雷,有點發式地雷。還有絆髮式地雷。

踏髮式地雷的代表是“炸炮”:雷殼用生鐵鑄造,大小如碗。殼面留有一指大小的裝藥孔,以便向雷內裝填火藥,用木杵將火藥杵實,並在火藥中插入一個小竹筒,從筒內向外通出一根火線。使用時選定敵必經之路,將幾個炸炮的火線相互串聯,並接在鋼輪發火的‘火槽’內,再從鋼輪發火裝置內通出一根長線,經過一根竹筒通到地面,扣在地物上。爾後挖坑將地雷和鋼輪發火機埋好,用土掩蓋。敵人若踩跘長線,牽動鋼輪發火裝置,即發火爆炸。與炸炮構造和引爆方式相同的地雷還有自犯炮。

拉髮式地雷的代表是“伏地衝天雷”:伏地衝天雷是一種採用埋藏火種方法引爆的地雷。火種裝於一個盆內,放於雷上,火線總連於盆上,靠近火種。其盤連於槍刀杆上,爾後用土覆平,不露痕跡,槍刀杆露在地面上引誘敵人。當敵軍前來搖拔槍刀時,火種倒在火線上,引爆地雷,聲如霹靂,給敵軍以重大殺傷。

點發式地雷的代表是“無敵地雷炮”:無敵地雷跑的雷殼用生鐵鑄造,形如圓球,有大有小,大者可裝火藥1鬥,小者3-5升。裝填火藥後,用堅木將雷口塞住,同時由雷中引出3根火線,從竹杆中通出。作戰前,先將雷體埋設於敵必經之通路,竹杆口露向自己一方,待敵進入雷區時,即令士兵點着火線,將地雷引爆。

絆髮式地雷的代表是“萬彈地雷炮”:萬彈地雷炮的雷殼如壇,內裝火藥,口用土填緊。留有一個小孔,從中通出火線。使用前,將雷體埋設於敵軍必經之路,同時埋設鋼輪發火機一個,與壇口引出的火線相連,上用泥土和鵝卵石蓋平,地面上安設一根同鋼輪發火機相連的絆索。當敵軍人馬觸動絆索時,牽動鋼輪發火機,引爆地雷,殺傷敵軍人馬。

當然,有了陸地上面使用的地雷,自然還有用於水戰的水雷。

水雷也是明代中國人發明的,比西方人提前了兩百多年的時間。

‘水底雷’以‘大將軍’爲之。用大木作箱,油灰粘縫,內宿火,上用繩絆,下用三鐵錨墜之,埋伏於各港口。遭賊船相近,則動其機,銃發於水底,使賊莫測,舟揖破而賊無所逃矣。”徐光啓介紹說。

水底雷實際上是最早的用機械擊發的錨雷,屬於擊穿性水雷。中國火器史中說“水底雷實際上是一支密封於木箱中,藉助機械式擊發裝置點火發射的火銃”

世界上最早的漂雷同樣是明代中國人發明的,《水雷小史》中說:“到了明萬曆十八年,我國又發明了一種‘水底龍王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種以香作引信的定時爆漂錨雷。又過了十年,有個叫王鳴鶴的人,利用碰線引信原理製成‘水底鳴雷’。到明天啓元年,又把‘水底龍王炮’和‘水底鳴雷’改進成碰線引信的觸發漂雷。這就是當今有的國家還在使用的觸發式水雷的前身。它是在水雷上安裝一根或幾根繩索,任其橫浮於水面,當敵船在航行中碰上這些繩子就會自動擊火引信,引起水雷爆炸、擊毀敵船。”

水底龍王炮這種世界上最早的漂雷,用複雜的精心設計的慢燃燒信香爲定時引信。“熟鐵爲殼,定時爆炸”,“設計了巧妙的通氣管道,考慮了河水的流速,是明代中期火器研製者聰明才智的結晶”

明代還有一種擊穿性水雷,叫做“既濟雷”:“雷體長1.5尺,直徑4寸,內裝發射火藥二斤和兩斤重的鉛彈一枚”,“一般擊穿一船需用8個水雷,使用時把他們平均釘在敵船底上,釘雷時一併將藥信點着,引燃發射火藥,射出大鉛彈,直接擊穿敵船船底,使之沉毀。”

第185章 衝第103章 海戰第36章 買馬第384章 集 體婚事(4)第245章 會和第46章 合縱連橫第67章 當個好人第145章 朝野之戰第133章 鋼鐵狂潮第169章 突圍戰第173章 重啓永樂計劃第231章 駙馬的鏢你也敢劫?第137章 駙馬爺第318章 與清決戰(8)第381章 集 體婚事(2)第388章 給李自成一個機會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二白二十五章 獻禮第250章 張澤天第108章 要出海的節奏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304章 荷蘭人的進攻第172章 回京辯護第271章 血戰(5)第248章 相公,幫我生個孩子第68章 無爲州第320章 與清決戰(10)第326章 放糧徵兵第278章 高陽之戰(4)第293章 風聲鶴唳第121章 惹火燒身第318章 與清決戰(8)第360章 削職爲民第346章 一觸即潰第137章 駙馬爺第14章 賣產品不如賣理念第96章 第一個任務第108章 要出海的節奏第168章 後退二十里第217章 皇上駕到第1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51章 出海第140章 奉旨成婚(下)第49章 張氏商會(3)第148章 明朝其實很牛叉(1)第194章 統一第1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51章 出海第267章 血戰1第112章 硝煙亂(3)第144章 大明朝的火車第238章 敗了第220章 清軍攻朝第76章 夫子說第258章 再見小蓮第279章 高陽之戰(5)第178章 何方神聖第316章 與清決戰(6)第61章 蘇家族會第18章 高手在民間第14章 賣產品不如賣理念第313章 與清決戰(3)第372章 融資(1)第1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283章 又造反了第319章 與清決戰(9)第251章 揚帆出海第52章 走私品第166章 車廂峽大戰第239章 反攻第262章 琉球偶遇鄭芝龍第347章 清軍覆滅第322章 對敵張獻忠第86章 礦脈第389章 雄心再起第280章 兵敗如山倒第138章 尋求庇護第三百七十五章第34章 相見恨晚第288章 大海戰第303章 島津光久第8章 晾曬菸與烤煙第379章 秦洛風回來了第81章 連環計?第286章 探張雷的底第316章 與清決戰(6)第121章 惹火燒身第295章 人去樓空第336章 斬草要除根(1)第332章 伏擊李自成第68章 無爲州第147章 大明書局第139章 奉旨成婚(上)第24章 修戰船第324章 白熱化戰鬥第346章 一觸即潰第251章 揚帆出海第278章 高陽之戰(4)第335章 整治第95章 山的那邊
第185章 衝第103章 海戰第36章 買馬第384章 集 體婚事(4)第245章 會和第46章 合縱連橫第67章 當個好人第145章 朝野之戰第133章 鋼鐵狂潮第169章 突圍戰第173章 重啓永樂計劃第231章 駙馬的鏢你也敢劫?第137章 駙馬爺第318章 與清決戰(8)第381章 集 體婚事(2)第388章 給李自成一個機會第297章 亡羊補牢第二白二十五章 獻禮第250章 張澤天第108章 要出海的節奏第247章 增收之策第304章 荷蘭人的進攻第172章 回京辯護第271章 血戰(5)第248章 相公,幫我生個孩子第68章 無爲州第320章 與清決戰(10)第326章 放糧徵兵第278章 高陽之戰(4)第293章 風聲鶴唳第121章 惹火燒身第318章 與清決戰(8)第360章 削職爲民第346章 一觸即潰第137章 駙馬爺第14章 賣產品不如賣理念第96章 第一個任務第108章 要出海的節奏第168章 後退二十里第217章 皇上駕到第1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51章 出海第140章 奉旨成婚(下)第49章 張氏商會(3)第148章 明朝其實很牛叉(1)第194章 統一第1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51章 出海第267章 血戰1第112章 硝煙亂(3)第144章 大明朝的火車第238章 敗了第220章 清軍攻朝第76章 夫子說第258章 再見小蓮第279章 高陽之戰(5)第178章 何方神聖第316章 與清決戰(6)第61章 蘇家族會第18章 高手在民間第14章 賣產品不如賣理念第313章 與清決戰(3)第372章 融資(1)第1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283章 又造反了第319章 與清決戰(9)第251章 揚帆出海第52章 走私品第166章 車廂峽大戰第239章 反攻第262章 琉球偶遇鄭芝龍第347章 清軍覆滅第322章 對敵張獻忠第86章 礦脈第389章 雄心再起第280章 兵敗如山倒第138章 尋求庇護第三百七十五章第34章 相見恨晚第288章 大海戰第303章 島津光久第8章 晾曬菸與烤煙第379章 秦洛風回來了第81章 連環計?第286章 探張雷的底第316章 與清決戰(6)第121章 惹火燒身第295章 人去樓空第336章 斬草要除根(1)第332章 伏擊李自成第68章 無爲州第147章 大明書局第139章 奉旨成婚(上)第24章 修戰船第324章 白熱化戰鬥第346章 一觸即潰第251章 揚帆出海第278章 高陽之戰(4)第335章 整治第95章 山的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