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文正公徐光啓

徐光啓?這不才剛分別麼,他七老八十的人了大半夜不睡覺還有什麼事?

張雷心中是這樣想着的,但是卻不表現出來,只是說道:“知道了,我馬上就來。”

家丁說:“外面已經有快馬在等着了。”

張雷這才感覺到事情似乎真的不同尋常,便匆匆忙忙地到了外面,外面一箇中年男人在外面等着,看到張雷了,他便說道:“我是徐大人的侍衛長,你跟着我來吧。”他面無表情,說話也沒有一點波瀾,讓張雷沒有辦法從他那了得到一點點信息。

“那就走吧。”張雷也沒多廢話,跨上自己的馬就跟着出發了。

冬天的夜晚顯得更加寒冷,就連打更的人都不知道到哪裡去了,那個自稱是侍衛長的人速度很快,張雷要很努力才能夠跟上他的速度,寒風從身邊呼嘯而過,刮的人臉上生疼。

只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張雷他們就已經來到了徐光啓的尚書府,此時此刻的尚書府燈火通明,人影綽綽,但是卻偏生很是安靜,沒有一個人說話。

有下人過來將馬匹牽走,侍衛隊長說:“走吧。”

張雷點點頭,然後就沒有任何人說話了,兩人進了大門,院子很乾淨,但是沒有人關心這些,他們兩個人徑直前往徐光啓的臥房。

到了門口,透過門上的影子能夠分辨出裡面似乎有三四個人,侍衛隊長說:“張雷來了。”

然後房門打開。張雷第一個看到的是徐敏,她的眼圈是紅紅的。似乎是剛剛哭過,又似乎是正在哭泣,因爲張雷發覺開門的時候她抑制不住地抽了抽鼻子。

徐敏低着頭不去看張雷,只是輕聲地說道:“好了,你來了,進來吧,叔叔要見你,謝叔叔幸苦了。”

等張雷轉過身去看的時候。那個被徐敏稱爲謝叔叔的人已經不知道到哪裡去了,他跟着徐敏進了房間裡面,發現徐光啓躺在牀上閉着眼睛,一個郎中正在幫他推拿身上的穴位。在這郎中的旁邊,站着兩個隨時等候着差遣的丫鬟。

“徐叔叔,張雷來了。”徐敏來到徐光啓的身邊,輕聲細語地說道。那溫柔的勁頭,與張雷之前所認識的徐敏完全是判若兩人。

聽到她說話,徐光啓睜開了眼睛,看了一眼張雷,又看了一眼徐敏,然後說:“你們都出去。讓我和張大人說說話。”

徐敏猶豫不決,說道:“叔叔,太醫說了,你這要時時推拿穴位才行。”

徐光啓突然加大的聲音,說道:“都出去。”

徐敏只能無可奈何地將所有的人都趕了出去。然後自己也到了門口,她深深地看了一眼張雷。說道:“我們都在外面,有事情了就叫我們。”

張雷點點頭說:“知道。”

房間裡面只剩下張雷和徐光啓兩個人了,徐光啓微微擡起左手,張雷趕緊抓住了,卻發現他的手冷得像一塊寒冰,不由得大驚失色,說道:“徐大人,你這是怎麼了?這才一起回來沒一天的時間,怎麼就搞成了這個樣子?”

“呵呵,回來之後就感覺不對了,叫了太醫過來,說是寒熱交替,然後寒氣入體,算了算了,我時間也不多了,找你過來是有幾件事情要和你說的。”徐光啓倒是很看得開,臉上還浮現出淡淡的笑容。

張雷道:“徐大人,你這說什麼混話,你一定會好起來的,剛纔那太醫給你推拿的是什麼地方?告訴我,我也來試試。”

“行了行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管說不說,情況也就是那樣了,趁着現在還有點時間,我這裡還有點東西要交給你,你到牀下面找到那把紫色的小鎖。”徐光啓說。

既然他都這麼說了,張雷只能聽他的話,他蹲下身來,果然看到了一把紫色的小鎖。徐光啓接着說:“鑰匙在我的書架上面那個青花瓷的的小罐子裡面。”

張雷轉過身來,看到了書架上面確實有個做工極好的青花瓷小罐子,那在手中感覺像是個鼻菸壺,張雷打開蓋子之後發現裡面有一把鑰匙,然後將它拿出來,走過去往那鎖裡面一插,便彈出來一個箱子。

在箱子裡面,張雷發現滿滿的全部都是手稿,徐光啓說道:“自從你的蒸汽機發明瞭之後,我就一直在想着若是能夠將它用在馬車上,那便是極好的,可惜現在我沒辦法完成了,這裡面的東西你就拿去吧,我希望能夠對你有所用處。”

“好,我一定會認真研究的。”張雷很肯定地說。

徐光啓終於笑起來,說道:“好了,能夠將他們交到你的手上我也就放心了。”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突然傳來有人的聲音說道:“皇上。”

張雷說道:“皇上來了。”

徐光啓手:“趕緊把東西放回去,等皇上走了之後你再拿走,裡面有些東西可不能讓他看見了。”

張雷深以爲然,也明白徐光啓說的是什麼,於是說道:“我知道了。”

剛剛把東西藏好,門就被打開了,張雷趕緊轉過身來跪在地上說道:“拜見皇上。”

“行了行了,起來吧,徐愛卿怎麼了這是?”崇禎很是着急地來到徐光啓身邊坐下。

徐光啓說道:“皇上,老臣恐怕以後就不能伺候皇上了。”

“說的這是什麼話,朕還有很多地方不能沒有你啊,說這些話幹什麼,你一定會好起來的,太醫呢?太醫,進來。”崇禎說道。

剛剛在爲徐光啓推拿的那個太醫又進來了,剛剛要下跪,崇禎說道:“這都什麼時候了還說那些俗禮,趕緊過來看看吶。這徐大人這是怎麼了?”

那太醫趕緊回答說:“皇上,尚書大人這是連日勞累。寒氣入體,這才病倒了。”

“那就趕緊治啊,還磨蹭什麼?”崇禎一下子站起來讓開了位置說道。

徐光啓一下子抓住了崇禎的手說道:“不用了皇上,老臣已經時日無多,就不要爲難太醫了,皇上能夠來看看老臣的最後一面,老臣已經十分感激了。”

“說那些胡話幹什麼?朕的徐大人啊,朕自知脾氣不好。正是有了你在朕身邊督促着,這纔沒有犯錯,數百年前,太宗皇帝說魏徵是他的鏡子,你又何嘗不是朕的一面鏡子呢。”

“多謝皇上擡愛,可是老臣真的很累了,很累了。若是皇上體諒老臣,就讓老臣休息休息吧,等老臣走了之後,希望皇上能夠重用徐大人,他本是個極有本事的人,若是放開手腳來幹。一定能夠爲大明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徐光啓說道。

崇禎詫異地轉過去看向張雷,然後說道:“好,只要他不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他想做什麼事情朕就讓他去做,只要是對大明朝有利的。”

徐光啓很欣慰地舒了一口氣說道:“皇上金口玉言。既然說出來這話了,那老臣也就放心了。還有一件事情。”

“你說吧。我聽着呢。”崇禎說。

“敏敏從小就沒了爹孃,是老臣帶大的,今後,老臣也將她託付給張大人,這小妮子自從幾年前見着張大人就已經被迷住了,希望皇上能夠恩准。”

徐敏還正在悲傷着,突然聽見徐光啓說到自己,心中詫異,聽他將話說完,不由得看了一眼張雷。崇禎轉過頭去盯着張雷,說道:“如果朕沒記錯的話,你現在已經又有了一個小妾了吧?”

對於這件事情張雷並不打算隱瞞,也並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便將自己在松江府的時候與這蘇家的恩怨從頭到尾地說了,又說了這蘇彤自己跑到京城來的事情。

“此女倒是勇氣可嘉,那碧瑤在你那裡呢?什麼情況?”崇禎不但沒有責怪,反倒還稱讚了一句。

徐敏聽到這話,心中卻突然涌現出一陣莫名其妙的悲傷。

張雷說道:“回皇上話,微臣和碧瑤是奉旨成婚,而且碧瑤溫柔賢淑,對微臣也很好,能夠娶到這樣的妻子,真是微臣三生有幸。至於蘇彤,我與她本是生意上面的合作關係,卻不料日久生情,衍生到了如此的境地,微臣也是始料未及。”

“那你覺得徐敏怎麼樣?”崇禎說道。

張雷老實地回答說:“徐姑娘美麗大方,爲人活潑,確實是極好的姑娘。”

崇禎笑道:“那就好,朕現在就做主將她託付給你,許給你爲妻,你可得好好對待她纔是。”

“啊?”

“皇上……”

張雷和徐敏多同時開口說道。

崇禎說道:“這也是尚書大人的意思。”

張雷說道:“皇上,蘇彤的到來微臣就已經覺得很對不起碧瑤了,若是再將這徐姑娘娶回家,恐怕怕冷落了徐姑娘,不如皇上做主再給她許一戶人家。”

“我不,我就跟定你了。”崇禎還來不及說話,徐敏便說道。

崇禎不由得說道:“張愛卿,你看吧,這可不是朕的意思了。”

其實在張雷的心中,徐敏也是有位置的,既然都已經這麼說了,張雷便說道:“那好吧,微臣一定會好好照顧徐姑娘的。”

聽他這麼說,徐光啓就好像是將所有的心事都放下了,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然後,便閉上了眼睛,手也無力地垂了下去。

“徐愛卿……”

“徐大人……”

“叔叔……”

當崇禎宣佈徐光啓的死訊的時候,整個尚書府都哭聲一片。

徐敏身世不怎麼好,從小就是徐光啓在照料着,雖然名義上徐光啓是徐敏的叔叔,但是在徐敏自己看來,這徐光啓就好像是自己的父親一樣,是自己唯一的依靠,這一下子徐光啓撒手人寰,她頓時便哭得撕心裂肺了,匍匐在徐光啓的遺體旁邊。嚎啕不已。

崇禎也是扼腕嘆息,作爲皇帝。對於徐光啓這些年來的功勞他是看在眼裡的,否則也不會將已經退出仕途的徐光啓再一次請出山來,這下子徐光啓突然病故,他都有些茫然了。

“唉,都怪朕,明明看到徐愛卿都這麼大的年紀了還要讓他出門,而且天氣已經這麼冷了,若是朕不讓他出去這一趟。他一定還會好好地輔佐朕的。”

張雷也有些悲傷,徐光啓對於他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好的上司和老師,更是一個好朋友,一個知己,讓他這個穿越客更快地融入到這個社會來的一個接引人,徐光啓的死對他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聽崇禎這麼說。他便勸說道:“皇上也是治國心切,微臣相信徐大人在天有靈一定會理解的。”

“徐姑娘,人死不能復生,節哀順變吧。”張雷將徐敏拉起來,說道。

徐敏一下子撲進張雷的懷抱裡面,也不管有這麼多人在場。啜泣地說:“徐叔叔去世了,敏敏這個名字也是他取的,我從小就沒有見過我的爸媽是什麼樣子的,我連自己的身世都不知道,徐叔叔是我唯一的親人。現在徐叔叔死了,我連最後的依靠也沒有了。”

張雷環抱着她。輕輕地拍着她的後背,說道:“徐姑娘,剛纔徐大人不是說了嗎?我會好好照顧你的,一樣會讓你幸福,不會有人欺負你。”

“好了,張愛卿,朕明日便下詔,冊封徐愛卿諡號文正,你明天早上上朝吧,早朝之後再過來。徐敏,你就留下來料理後事,該用什麼就開口,讓內務府去籌備,徐愛卿爲大明王朝鞠躬精粹一輩子,朕一定要讓他走得風風光光的。”時間已經不早了,崇禎還要準備明天的早朝,於是便說道。

諡號,爲中國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此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一些鄰近國家亦有使用。根據對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研究表明,遲至周穆王前後,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諡號的做法已比較多。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爲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嶽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後期,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與皇帝相比,臣屬的諡號要簡明一些,或一字,或二字,所選之字,限制在一定範圍之內,明清兩朝羣臣諡號定爲二字,且有嚴格規範,“明會典”記載,以“文”字爲第一字的諡號,等級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貞”,正、貞之後,依次與“文”搭配的字爲成、忠、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通、介、安、烈、和。

張雷答應道:“皇上請放心,微臣一定會盡心竭力辦好這件事情的。”

崇禎回去之後,張雷根本就沒有睡覺,和徐敏一起在打理着尚書府裡面的事情,一夜沒睡,到了上朝的時間,張雷的眼睛裡面都佈滿了血絲,徐敏看在眼裡,心中十分心疼,便說道:“你要不要再休息一下?”

“不用了,恐怕一睡下去就趕不上早朝了,我這就去了吧,你在家裡面好好等我,恐怕今天皇上會宣佈徐大人的死訊,應該不會說其他的事情了,我早點回來就是了。”張雷雖然有些累了,但是他還是強打着精神。

徐敏小聲哾:“張大人,幸苦你了。”

張雷說道:“不要說這樣的話,徐大人又不是你一個人的徐大人,好了,不說了,該遲到了,你在家要好好的。”

“嗯,好。”徐敏回答道。

然後徐敏又幫張雷帶來了一些吃的東西,吩咐道:“好了,這些路上吃,別餓着了。”

“嗯。”張雷接過東西來之後就出發了。

在早朝之中,崇禎上來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說道:“所有事情推遲到明天再議,徐尚書昨天晚上薨了。昨天下午他和張愛卿從應天府回來,晚上就不行了,朕決定了,賜予諡號文正。”

古代(秦朝之前)天子死了稱“崩”,諸侯及有爵位者死了稱“薨”,士死了稱“卒”後來,皇帝皇后用“崩”,其他妃嬪用“薨”,唐代二品以上用“薨”,二品以下六品以上用“卒”,六品以下及至庶人用“死”。

“啊……”

大臣們都還不知道徐光啓已經回到了京城,崇禎這麼突然一說,大家都顯得十分驚訝。

“朕宣佈,罷朝三天,大家爲徐愛卿送行吧。”崇禎說完這一句話,站起身來,卻突然間一晃悠,差一點又要倒下了,大家都以爲他是悲傷過度,實際上他是因爲晚上沒睡覺的緣故。

整個朝會什麼事情都沒有商議,只有史官將這件事情給記錄了下來。

第280章 兵敗如山倒第388章 給李自成一個機會第357章 息止干戈第101章 亂世降至第55章 蘇家遭劫第300章 主動上門第262章 琉球偶遇鄭芝龍第355章 登基第68章 無爲州第70章 羅德曼教官第143章 徐光啓的請求第293章 風聲鶴唳第113章 運河體系第138章 尋求庇護第354章 駕崩第47章 張氏商會(1)第260章 本島第298章 自行車第310章 硝化甘油第345章 奴兒干都司第252章 西海道第6章 小蓮獻身第60章 時運不濟第43章 賭一把第186章 論功行賞第386章 集 體婚事(6)第242章 坑人第188章 好的政權是不畏懼戰爭的第91章 夜觀星相第45章 徐峰的麻煩第188章 好的政權是不畏懼戰爭的第135章 鄭芝龍夜戰李魁奇第114章 奴隸第三百七十一章第298章 自行車第338章 與李自成談判第243章 被迫撤離第263章 掌控琉球(1)第25章 傳動式切割機牀(1)第273章 無毒不丈夫第339章 歸去來酒樓第28章 年俗考第三百七十八章第215章 紈絝子弟第357章 息止干戈第329章 李自成攻開封第113章 雙喜臨門第50章 張氏商會(4)第362章 活捉魯果第33章 徐光啓第166章 車廂峽大戰第133章 鋼鐵狂潮第54章 蘇彤第85章 補兵第153章 第一節車廂第146章 慕名而來第248章 相公,幫我生個孩子第327章 圍攻張獻忠第344章 蒙古鐵騎第29章 拜會衙門第50章 張氏商會(4)第65章 海盜老窩第178章 甕中捉鱉第34章 相見恨晚第4章 你有病第9章 烤煙房第186章 論功行賞第58章 兄弟第333章 張雷大罵馬士英第145章 朝野之戰第298章 自行車第333章 張雷大罵馬士英第99章 四海鏢局第172章 回京辯護第194章 統一第82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34章 相見恨晚第6章 小蓮獻身第339章 歸去來酒樓第1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117章 收納流民第243章 分道揚鑣第257章 求見聖女第159章 張雷被抓了第36章 買馬第45章 徐峰的麻煩第88章 首席工程師第355章 登基第251章 揚帆出海第381章 集 體婚事(2)第383章 集 體婚事(3)第298章 自行車第340章 再出發第127章 上朝第111章 難民營第82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38章 打劫第177章 保皇陵第126章 偶遇故人第35章 產業鏈規劃
第280章 兵敗如山倒第388章 給李自成一個機會第357章 息止干戈第101章 亂世降至第55章 蘇家遭劫第300章 主動上門第262章 琉球偶遇鄭芝龍第355章 登基第68章 無爲州第70章 羅德曼教官第143章 徐光啓的請求第293章 風聲鶴唳第113章 運河體系第138章 尋求庇護第354章 駕崩第47章 張氏商會(1)第260章 本島第298章 自行車第310章 硝化甘油第345章 奴兒干都司第252章 西海道第6章 小蓮獻身第60章 時運不濟第43章 賭一把第186章 論功行賞第386章 集 體婚事(6)第242章 坑人第188章 好的政權是不畏懼戰爭的第91章 夜觀星相第45章 徐峰的麻煩第188章 好的政權是不畏懼戰爭的第135章 鄭芝龍夜戰李魁奇第114章 奴隸第三百七十一章第298章 自行車第338章 與李自成談判第243章 被迫撤離第263章 掌控琉球(1)第25章 傳動式切割機牀(1)第273章 無毒不丈夫第339章 歸去來酒樓第28章 年俗考第三百七十八章第215章 紈絝子弟第357章 息止干戈第329章 李自成攻開封第113章 雙喜臨門第50章 張氏商會(4)第362章 活捉魯果第33章 徐光啓第166章 車廂峽大戰第133章 鋼鐵狂潮第54章 蘇彤第85章 補兵第153章 第一節車廂第146章 慕名而來第248章 相公,幫我生個孩子第327章 圍攻張獻忠第344章 蒙古鐵騎第29章 拜會衙門第50章 張氏商會(4)第65章 海盜老窩第178章 甕中捉鱉第34章 相見恨晚第4章 你有病第9章 烤煙房第186章 論功行賞第58章 兄弟第333章 張雷大罵馬士英第145章 朝野之戰第298章 自行車第333章 張雷大罵馬士英第99章 四海鏢局第172章 回京辯護第194章 統一第82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34章 相見恨晚第6章 小蓮獻身第339章 歸去來酒樓第1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117章 收納流民第243章 分道揚鑣第257章 求見聖女第159章 張雷被抓了第36章 買馬第45章 徐峰的麻煩第88章 首席工程師第355章 登基第251章 揚帆出海第381章 集 體婚事(2)第383章 集 體婚事(3)第298章 自行車第340章 再出發第127章 上朝第111章 難民營第82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38章 打劫第177章 保皇陵第126章 偶遇故人第35章 產業鏈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