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

這套江南陳學的體系,在後世看來是頗爲矛盾,因爲一方面,江南陳學確實是構建在當初陳止建立的陳學的基礎上的,很多要點,甚至能在科舉陳學中找到跡象。

但真正詭異的地方在於,這江南陳學和北方陳學比起來,明明是一樣的句子,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解釋,而且往往與原意天差地別。

最驚人的是,甚至還有那語句的解釋,本身就是用來反駁那句話的,後人觀之,亦不免歎爲觀止。

不過,綜其所述,也並非是毫無根源的,仔細追究起來,其實能看得出來,那些解釋的語句,更多的還是處於江左士族的名家之口,只是通過張冠李戴,包裝了一層陳學的皮,用意宣揚罷了。

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是一種無奈,蓋因隨着陳止越發強勢,那科舉的根基慢慢打下來,既得利益階層出現並壯大,這天下間的規矩慢慢就有了變化,想要推行學問,單純靠着反駁陳止的學說,已經是站不住腳了,而且也毫無意義。

但江南士族又自詡爲正朔,不願意在這方面被比下去,這才慢慢發展出了這種畸形的陳學。

相比之下,那剩下的三大陳學,卻要老實的多了。

其中有一家算是最爲特殊,乃是脫胎自佛門,算是佛門的求生之舉。

這裡面的原因,其實院子大典的《佛論》一卷。

陳氏的一卷佛論,論述佛家歷史,條例分明的將佛門的諸多主張都給羅列出來,更要命的是,在這卷誕生的時候,其實這中土的佛經翻譯,還在進行之中,很多內容並沒有流傳過來。

所以那時候,因爲這卷書,雖然佛門也有了裂痕,可到底還靠着幾位高僧的威望,勉強鎮壓得住,便能捏合在一起。

只是事情發展到後來,隨着衆人對那佛經流傳之地越發瞭解,翻譯的佛經越來越多,這內裡的詫異就越發明顯起來。

不僅是舶來的佛經有着詫異,就連這中土人對佛經的理解,都逐步出現了偏差,各有所重,幾宗逐步顯現就是最直接的後果。

這樣的結果,直接促成了佛門勢力在南方的衰落——倒不是信佛的人少了,而是可以信的佛門多了,以至於分化了政治力量,不僅無法擰成一股,甚至彼此之間還相互排斥。

而算是致命一擊的,正是陳止《佛論》一卷中所寫的諸多細節、歷史,一點一點都被證實,最終無形之中,居然讓陳止這個佛門大敵、割據一方的梟雄,得到了對佛經、佛門的解釋權來,以至於很多尋常的士人,乃至江南名士,在得到一篇佛經的時候,第一件事不是去請教大師諮詢,而是要先翻開陳止的基本佛評,一一對照,最後才能確定其中價值。

這種解釋權的易主,可以說是非常要命的,讓佛門喪失了很大一部分影響力,而更大的影響,卻還是隨後的一些事,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卻說,那佛門最後爲了能夠傳承下去,不得不將那陳氏之學的語句拿過來裝點門面,發展到了後期,更是每每陳學有什麼新的研究出現,他們佛門便第一時間將之借鑑過去,用以翻譯佛經之言,可謂精巧。

而除了這特殊的一家之外,那餘下的兩支陳學,在此時都比較普通,乃是在民間流傳,其中在北地流傳的一支,主要是面部在冀州、兗州、徐州、青州、司州之地的。

因爲這些地方沒有官府組織起來的大規模科舉,也不具備實際運用的機會,於是就變成了純粹的學問研究,並且慢慢朝着河洛聚集,論影響力並不大,之所以會被後世總結出來,與其他幾支並列,卻是因爲這一支傳承,在後世這一派系有着巨大的影響。

同樣的還有那關中和蜀地的一支。

這兩支很多時候,甚至被歸爲一家,但比起北地散支,這關中、蜀地因爲相對閉塞,受到外界的影響較少,其實更爲低調,是到了橫渠、三蘇的時代,才逐步崛起起來。

此乃後話,就此終結。

卻說幾年時間,幾大陳學慢慢充盈各地,逐步發展壯大,各自引領了道德文章,那北地的紛爭也見見有了分明。

在承景四年,也就是建嘉七年,公元三二零年,石勒身死,石虎入鄴城,盡屠石勒子嗣,自立大趙天王,然後頒佈了一套新的律令,要求領地內的漢人,盡數要剃髮易服,否則便要抓捕起來,便是世家子弟也不例外!

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可謂影響重大,迅速激起騷亂,並且逐步蔓延到了趙國全境,很多人私下裡,都說石虎這是昏了頭。

只是卻也有那明白人。

“幾年內戰征伐,雖然趙國南邊的土地損失了不少,但石虎卻是藉此操練出了一支強軍,手握重兵,而且他也是藉此要震懾境內的異心之人。”

佟海在鄧恩面前稟報,如今這位特務頭子,已經取代了蘇遼,爲整個玄甲軍境內,最大的地下秩序觀察者。

“但是此人卻將那聶道仁留了下來,顯然還是有心要藉助佛門勢力的,看起來佛家怕是已經投靠了石虎!”

說完判斷,他便等着北地霸主,那位看起很是儒雅的陳止給予吩咐。

陳止淡淡一笑,說道:“佛門自是投了新主,否則鄴城不會這麼快就被攻破。”

“既然如此,那是否還要觀之?”佟海問了一句,但心裡卻已經有了答案,所以接下來就說道,“那石虎現在也算小有勢力,留着倒是可以抵禦南邊的王敦,而且他雖然立足不穩,但手下的兵馬……”

“滅了。”陳止卻站起身來,很乾脆的說了一句,“這石虎可以滅之。”

佟海不由一愣,在他看來,幽州已經埋頭了這麼多年,自是有理由繼續下去,不由請教緣故,期待着陳止給出一番分析。

但陳止只是看了他一眼,說道:“我不喜歡剃髮易服這個詞,所以不想讓這事發生,更不想讓以後的人覺得可以效仿,今日既然他石虎敢提出來,我立刻就把他們滅了,也好讓後人知曉,不可如此。”?

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懾屬方爲勝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七百零七章 當日棄而走,今日無顏歸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止,你又算計我!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一章 新漢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來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守一罵死王彌 新春快樂!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當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六百章 鮮卑討“不臣”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終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十五章 一念荒唐,願者上鉤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
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懾屬方爲勝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話考覈四六等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七百零七章 當日棄而走,今日無顏歸第四百一十一章 陳止,你又算計我!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四百六十三章 捉摸不透,擇一家而言商賈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一百零六章 權財難久,唯學永傳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一章 新漢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兵壓言攻惹怒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兩士望公卿第一百八十三章 牢裡快裝不下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幽州的世家與寒門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來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五百一十一章 不按劇本走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當日請而不來,今日送貼相召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三十二章 反水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守一罵死王彌 新春快樂!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消息不對!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當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六百章 鮮卑討“不臣”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第八百九十七章 衣錦還鄉,亦是名士所求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連綿不絕乃爲制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終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十五章 一念荒唐,願者上鉤第二百二十三章 江東已傳其名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三百五十四章 遇陳皆避忙送禮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