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副總理座談會的暢談

看到了高建彬是這樣的年輕就得到了副總理的接見,很多人就好奇這個小夥子是誰,看起來是比較熟悉的樣子,誰也沒有注意到高建彬就是當年三次登上《人民日報》,接受過央視採訪上過《新聞聯播》的南江省上帝之手。縱然高建彬的出鏡率相對比較高,但是那只是在新聞媒體上他的名字出現的多,南江省的領導幹部們當然知道高建彬,但這次的招商引資洽談會級別相對太高,高建彬真的是有些太年輕了,誰也不相信他會是一個全國百強經濟開發區的領導。要知道這次的接見是要經過滬市市政府以及國務院辦公廳的雙重審覈,不但本身開發區必須是國家級的,而且在全國的排名也要進入前五十位,級別最低也是副廳級的領導幹部。按照組織上的慣例,能當上這個級別領導幹部的人至少年齡都已經到了四十多歲,大部分的領導都是五十歲開外了。

而高建彬看起來也就是三十歲不到的樣子,實在讓人難以相信,如果說他是同級別領導的話,放眼全國的幹部隊伍那也是極其少見的。也不是這些領導幹部們輕視年輕人,而是慣性思維做出的推論,官場上有着自己的潛規定,有能力的年輕幹部有的是,但是資歷和循序漸進的方式卡住了他們的快速升遷之路。提拔的過快也不見得就是好事情,拔苗助長反受其害,但高建彬就是官場上的一個異類,像他這樣成就的幹部那也是鳳毛麟角的。

有些領導幹部就想要打問一下高建彬的來歷,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四十七八歲的中年人走了進來,笑着說道:“我是商委的關向叢,副總理馬上就過來和大家見面進行座談,等會按照桌子上的名籤進行入座,千萬不要坐錯了,到時候副總理問起來的時候鬧出笑話來。”幾個服務人員抱着一堆精美的名籤和幾盆鮮花走了進來,覈對着手裡的的座次表進行擺放,一個工作人員小跑着來到關向叢的身邊,說道:“副總理已經向這裡過來了。”

關向叢連忙對大家說道:“咱們趕快出去迎接一下副總理和商務部的領導。”在場的人急急忙忙跟在他身後來到了會議室門外,就看到此刻走廊裡已經是戒備森嚴了,武警戰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就像是鋼鐵鑄就的雕塑一般站的筆直。等了也就是兩分鐘的時間,就看到一大羣人談論着從拐角那邊走了過來,中間正是吳春楊副總理,他的左側是滬市市委書記鄭文建,右側是商務部長餘勇建,這兩位都是新聞上常見的領導,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至於滬市市委市政府和國務院辦公廳的領導同志們,則是跟隨在後面。

看到一大羣幹部站在門口迎接,吳春楊就笑着說道:“不要搞得那麼形式化,我們都是爲了國家的經濟建設而來的,彼此之間就不要那麼拘束了。”鄭文建笑着說道:“大家彼此之間估計也是不熟悉,就自己介紹一下以便副總理對號入座。”隨行的央視記者和各地的媒體開始了拍攝工作,這次肯定是要上《新聞聯播》報道的。

高建彬的位置比較靠前,剛要說話,吳春楊卻看着他笑道:“看起來這次的洽談會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連我們南江省的上帝之手高建彬同志也來到了。早就聽說了建彬同志的大名,王勝光副總理可是沒少在國務院辦公會提起你來,所以儘管沒有和你見過面,但是我對你並不陌生。一直都想和你見見面聊一聊,但是卻沒有那個時間,到晚上的時候讓辦公廳的同志安排一下。”鄭文建由於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吳春楊在一起說話的時候就相對比較輕鬆,也笑着說:“像是高建彬同志這樣的幹部實在非常難得,去年年初在京都開會的時候,我就向國林同志提出過,想讓他來滬市鍛鍊幾年,可是這次挖牆腳沒有得逞,被他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吳春楊笑着說:“高建彬同志可是南江省委省政府的殺手鐗,事實證明現在南江省的許多重大決策都是採納了高建彬的思想和做法,就像是現在全國推行的領導幹部熱線以及對話,還有信訪督查機制等等,首先是高建彬提出來並加以實施,後來南江省就全面推開,最後纔是國務院向全國省市地區推廣。你想要從他手裡挖走這樣的人才,估計拿不出相匹配的代價來。”這就是非常高的褒獎了,特別是出自兩位國家領導人的口中,分量當然又是不一樣的。這也證明有才能的幹部,絕對可以得到組織上的培養和領導們的器重,不用擔心前途的問題。

很多人看着高建彬就有些眼睛發紅,原來這個連名片都忘記帶的年輕人就是網絡和媒體上盛傳的,富有傳奇色彩的那個領導幹部,全國幹部隊伍裡最年輕的副廳級,是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的理論創建者和實踐者。真是想不到這傢伙走了狗屎運,連吳春楊副總理也能一眼就認出他來,這又是一個奇蹟。要知道吳春楊可是副總理,主管的就是全國的經濟工作和金融工作,對於高建彬這個農業戰線上的佼佼者居然這麼熟悉,真的是非常難能可貴。那個當副總理的不是日理萬機的,別說一個副廳級幹部,就算是副部級正部級也是難得引起副總理的關注。高建彬謙和的笑了笑卻沒有說話,接見的人有這麼多,沒有他說話的時間,也不是說話的時候。

吳春楊微笑着依順序和那些開發區的領導們握手,和這些人說的話就非常簡單了,回到會議室等到吳春楊等領導同志先落座後,一羣全國各地開發區的領導們才趕忙找自己的位置,好在桌子上有名籤,非常的容易找。高建彬驚奇地發現,他的座位居然是緊挨着吳副總理的位置,其餘的開發區領導幹部都在他的下面依次入座。他們這些人佔據了大會議桌的半壁江山,那些國務院辦公廳和滬市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同志則是坐在對面。

吳春楊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從下了飛機到現在他一直也沒有時間休息,笑着說道:“今天把大家請過來其實就只有一個話題,自從我們國家進行改革開放以來,各個省市縣區的開發區簡直就是雨後春筍一般,有的市縣甚至於還有兩到三個開發區,我國作爲一個發展中的國家,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與這些大大小小的開發區招商引資工作是分不開的。這麼多的開發區前期雖然是符合我國的實際需要,但是現在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前段時間南江省的省委書記周國林同志到國務院做工作彙報的時候,我們談起了這個話題,對於目前的現狀,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主任高建彬同志曾經對南江省委說起過,他的觀點和我所想到的不謀而合,現在就請高建彬同志談一談他的感想。”

在座的人都震驚的看着高建彬,但是不約而同的伸手鼓掌,高建彬剛想站起來說話,但是被吳春楊制止了:“這只是我與大家之間的問題互動,不是在召開工作彙報的黨委會議,坐着說就可以不要那麼拘束,也不必

有那麼多的顧忌,我想聽到的是你的真實想法,說得好我也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高建彬說道:“副總理、鄭書記,還有在座的諸位領導,我說的話只代表我個人的見解,並不是我們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意見,在這裡坐的都是我的前輩和領導們,如果我說的有什麼不當的地方,請大家予以指正,畢竟我的工作年限太短,沒有諸位豐富的經驗和閱歷。”鄭文建笑着說:“你下面的話可不要這樣的俗套,我們聽得就是你的見解,放心大膽的去說就是了,說的越詳細越好,你就把今天的這次座談會當成你個人的報告會吧!”

高建彬說道:“剛纔首長已經說出了我們國家開發區熱炒的起源,的確開發區有它獨特的歷史階段,在特定的時間裡我們必須要去大規模的建設開發區,以帶動地區的經濟發展指數,開發區第一個目的就是要整合資源,每個地區都會對企業的發展提供優惠的政策,表現在免稅或者是低稅收,提供政府審批手續簡化,協助企業從銀行貸款或者是由政府提供一部分資金扶持,對於開發區的企業實施地方保護,優先採購或者是幫助銷售等等。第二個目的是要引入外來資金和企業,這個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外資的注入,對於經濟的增長是顯而易見的。第三個目的就是便於管理,就是說一站式運作封閉式管理,把企業集中於一個區域,以點帶面容易產生龍頭效應,對省市的產業拉動起到良好的作用。”

說到這裡高建彬停頓了一下,看了看吳春楊副總理,只見王副總理笑着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高建彬說道:“我曾經在石橋鎮這樣一個貧困鄉鎮實施過開發區的操作,當然名字是叫新經濟園區。通過我的實際運作證實了一點,那就是目前的衆多開發區在走下坡路,思想意識形態都已經落後了,工作做得有些膚淺簡單,對於面臨的危險沒有預見性。我建設的新經濟園區開始成立的時候就成功吸引了三十多億的投資,那麼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距離石橋鎮才幾十公里,爲什麼就得不到這樣的投入呢?第一,當時開發區的容積已經滿足不了中小企業的需求。第二,開發區的地皮價格實在有些讓中小企業負擔不起,成熟地區土地的價格貴如黃金。第三,意識上的問題,對於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太低,遠遠沒有看到其價值所在。我並不是說責任的問題,而是說看似飽和的市場可以深挖的潛力還相當大。”

吳春楊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說現在的開發區眼睛裡面,就只有那些外來投資企業和本地具有影響力的大企業,特別是上市企業那更是呵護備至,中小企業是不容忽視的龐大經濟增長點,也可以說以後的國家着眼方向就是中小企業的發展,以此來繼續作爲推動我們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力量。你的這句話我非常的贊同,之所以在當前中小企業的發展沒有引起某些領導同志的重視,我認爲原因還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任何企業都是從小到大慢慢發展起來的,鼓勵我們的中小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這是以後國家政策的導向。“

高建彬接着說:“事實證明,我們大部分的開發區還是靠着原有的模式在操作,關上門在自己家裡來回做工作,對於國際形勢和未來的開發區走向沒有一個戰略規劃,所以很多開發區多年的時間仍然還是以前的樣子。第一,不能引導我們的企業走出國門,與國際環境進行接軌,要知道現在國家的開放力度越來越大,我們國內企業將要面臨着外資的巨大沖擊,我們也有着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成本低物美價廉,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還是首選的。比如說我們國家的電視機和冰箱,甚至於汽車機械,就在許多國家得到了應用,而且獲得了不錯的評價。國外企業依仗的就是技術層面高,短時間內我們無法克服,但是我們有着巨大的人力資源可以利用,發達高家的企業生產成本過高,產品自然就是很多發展中國家消費不起的,那些外國企業來到我們國家進行投資,也就是看到了低廉的成本。既然我們有這樣的優勢,爲什麼一定要坐在家裡被動應戰而不去主動出擊呢?國外的資本既然可以進入我國,那麼我們的企業也可以到外國去投資,得到投資任何國家也同樣是歡迎的,自己國家的錢和外國人的錢同樣都是錢。”

吳春楊說道:“這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我們必須要承認我們的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之間的確有不小的差距,這個不是短時間可以進行彌補的,我們要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建彬同志的提議值得大家進行參考,之所以國外企業的高技術產品沒有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原因就是產品的成本太高,而且國家有着某些方面的限制和保護,我們的消費人羣的購買能力也存在着差距,但是以後國家開放市場的力度會讓我們的企業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市場經濟就是這樣的殘酷,不適應的企業就會遭到遊戲規則的淘汰,或者是破產或者是被別的企業兼併收購,這是國際大環境的因素,誰也沒有辦法去阻止,如何讓企業壯大自己的規模,擴大自己的銷售渠道,這是作爲開發區領導層需要認真去思考的問題。建彬同志繼續說下去,你看待問題還是很有遠見的。”

高建彬說:“第二,沒有引導我們的企業走自主創新的道路,看看我們的市場,到處都是中外合資,吸取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這是相對快捷的道路,在改革開放初期曾經起到過重要的作用,最明顯的就是我們的汽車製造業和電子製造業,那麼我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國外的高新技術核心部分是不會輕易給我們的,就算是給我們也是有了更好的技術成果以後,依賴於外來技術無疑讓我們自己退化了,那會在成一個局面,就是永遠落後於別人。第三,我們的開發區沒有給予企業思想意識上的帶動,現在是一個資訊大爆炸的年代,看看我們企業的培訓機制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有着那麼多的高等學府,有着那麼多的專家學者,國內的企業爲什麼只有少數敢於走出去,那是因爲更多的企業沒有那個底氣,不知道國外的環境是怎麼樣的,出去了會遇到什麼,這樣的話他們寧願留在國內發展。從而延伸出一個問題來,那就是企業高管人才缺乏遠見,管理層都沒有這樣的意識思想,那麼固步自封也就成了必然!”

鄭文建說道:“落後必然是要捱打的,這雖然是相對於國家而言,但是我認爲企業的經營與發展也是必須要看到這一點,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隨着我國教育方面的不斷投資與變革,大量的人才源源不斷的進入了社會,但是真正想要利用這樣的資源,需要一個輔助與引導的過程。開發區的領導必須要具備這個思想意識,政府部門也要專門扶持有實力進行研發的國內企業,這纔是我們企業生存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第131章 領導的看重第171章 飛來豔福第545章 帶來的新消息第870章 好重的手啊第468章 省長沒有市長臉皮厚第680章 傳說中的 餿神附體第294章 國有資產流失案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第438章 招商引資的爭奪第734章 婚禮前的序曲第973章 人頭豬腦424章 高家的茶好貴啊第5章 上任前的準備(上)第29章 常委會發言(下)第125章 孫雪麗的電話第730章 誰在下臭棋第404章 再回石橋鎮(下)第653章 機場迎賓第416章 斷子絕孫的主意第461章 組織談話第512章 辛辛苦苦爲誰忙第361章 結婚的考慮第64章 兩難之間(十三)第359章 舞吧再續前緣第870章 好重的手啊第620章 同性戀,真是太好了第81章 過年了(五)第544章 來賓如雲第2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下)第457章 選個秘書我擔得起第677章 領導就是領導,反應快點子高第791章 分工被調整了第55章 兩難之間(四)第698章 分工會議的爭論第922章 能常人所不能第327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08章 羣衆的心聲第334章 驚喜不斷的常委會第271章 音樂學校的設想第197章 媒體造勢第97章 同學聚會第868章 再次動手術第711章 後院穩定最重要第647章 挖井理論第250章 李榕的春天第850章 告別嶺河市第631章 張家大院受辱第524章 財產公示第888章 你好毒的心思啊第651章 婚禮倒計時第604章 我只是告訴你即將發生的事實第706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上)第407章 一箭三雕的方案(下)第530章 高建彬遇刺第497章 事情有些蹊蹺第284章 石橋鎮的幹部需要溝通第648章 洽談會的前期準備第693章 副省長候選人第225章 心靈的轉變第51章 下一步規劃第65章 兩難之間(十四)第55章 兩難之間(四)第281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854章 拆了戲臺子第798章 糾偏談話第907章 微服私訪(九)第415章 認了個乾女兒第904章 微服私訪(六)第961章 挑釁底線第211章 與高麗棒子的衝突第349章 外灘閒話第521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上)第277章 隨時做思想工作第116章 週末的幸福生活第522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中)第901章 微服私訪(三)第446章 夜話嶺河市第39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50章 準備婚禮第493章 火燒的有點大第646章 刺殺未遂引起的連鎖反應第312章 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第938章 各不相讓第743章 美女蛇第450章 調整前的安排第449章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424章 高家的茶好貴啊第302章 機遇無處不在第720章 清除隱患第374章 夜話流言蜚語第1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上)第465章 老領導的警示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837章 嶺南的新時代第711章 後院穩定最重要第360章 過程與結果的答辯第444章 遲到的消息第55章 兩難之間(四)第316章 王湘民出手幫助第411章 李麗的領導潛質
第131章 領導的看重第171章 飛來豔福第545章 帶來的新消息第870章 好重的手啊第468章 省長沒有市長臉皮厚第680章 傳說中的 餿神附體第294章 國有資產流失案第291章 高建彬氣的昏倒了第438章 招商引資的爭奪第734章 婚禮前的序曲第973章 人頭豬腦424章 高家的茶好貴啊第5章 上任前的準備(上)第29章 常委會發言(下)第125章 孫雪麗的電話第730章 誰在下臭棋第404章 再回石橋鎮(下)第653章 機場迎賓第416章 斷子絕孫的主意第461章 組織談話第512章 辛辛苦苦爲誰忙第361章 結婚的考慮第64章 兩難之間(十三)第359章 舞吧再續前緣第870章 好重的手啊第620章 同性戀,真是太好了第81章 過年了(五)第544章 來賓如雲第2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下)第457章 選個秘書我擔得起第677章 領導就是領導,反應快點子高第791章 分工被調整了第55章 兩難之間(四)第698章 分工會議的爭論第922章 能常人所不能第327章 一場辛苦爲誰忙第108章 羣衆的心聲第334章 驚喜不斷的常委會第271章 音樂學校的設想第197章 媒體造勢第97章 同學聚會第868章 再次動手術第711章 後院穩定最重要第647章 挖井理論第250章 李榕的春天第850章 告別嶺河市第631章 張家大院受辱第524章 財產公示第888章 你好毒的心思啊第651章 婚禮倒計時第604章 我只是告訴你即將發生的事實第706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上)第407章 一箭三雕的方案(下)第530章 高建彬遇刺第497章 事情有些蹊蹺第284章 石橋鎮的幹部需要溝通第648章 洽談會的前期準備第693章 副省長候選人第225章 心靈的轉變第51章 下一步規劃第65章 兩難之間(十四)第55章 兩難之間(四)第281章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第854章 拆了戲臺子第798章 糾偏談話第907章 微服私訪(九)第415章 認了個乾女兒第904章 微服私訪(六)第961章 挑釁底線第211章 與高麗棒子的衝突第349章 外灘閒話第521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上)第277章 隨時做思想工作第116章 週末的幸福生活第522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中)第901章 微服私訪(三)第446章 夜話嶺河市第391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50章 準備婚禮第493章 火燒的有點大第646章 刺殺未遂引起的連鎖反應第312章 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第938章 各不相讓第743章 美女蛇第450章 調整前的安排第449章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424章 高家的茶好貴啊第302章 機遇無處不在第720章 清除隱患第374章 夜話流言蜚語第1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上)第465章 老領導的警示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837章 嶺南的新時代第711章 後院穩定最重要第360章 過程與結果的答辯第444章 遲到的消息第55章 兩難之間(四)第316章 王湘民出手幫助第411章 李麗的領導潛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