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大戰前夕統一思想

欠下的賬總歸是要還的,世上哪有那麼多的便宜可佔,天上掉餡餅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把人砸個頭破血流。

來到嶺南之後,一心爲了全市的經濟民生而努力,高建彬從來都沒有攙和到地市間的爭鬥中。他的想法是認認真真爲人民羣衆做點實事,不辜負組織和首長的信任,把精力浪費到這方面,他覺得如同是在慢性自殺,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

但這種思維不代表他可以任人欺負,原本高建彬在海州的時候脾氣就不是很好,甚至有的人認爲他是屬於睚眥必報的類型。如果是省裡的資源,別的地市領導們伸手也就算了,大家都是嶺南的組成部分,誰都有資格想方設法的競爭,就是手段陰暗一點也能夠理解。

可現在的問題是,人家看好了嶺河市的資源,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從古時候就流傳了這樣的話,既然他們做事情不要臉面,那這一巴掌是非打不可。

高建彬默默的抽完了一支菸,打起精神笑着說道:“同志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們不會被眼前的這點困難打倒的。因爲現在的情況不同,原來針對招商引資活動設計的方案,也就要做部分的調整,聽明白我的話,只動很少的一部分就可以,當初我們就打算突出自己,把嶺南國際經貿洽談會當成嶺河市的展示舞臺,看起來是有先見之明,未雨綢繆總歸是好的。”

他說到這裡的時候,在座的常委們都笑了,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嶺河市的領導當然要爲自己的地方謀利益,放着這麼好的機會不利用,那是傻瓜白癡的行爲。

高建彬又說道:“嶺河市舉辦的經貿洽談會,我想沒有幾個地市願意來捧場,當然。凡事都會有例外的情況,三劍客肯定是要湊齊的。”

劉昭鑫說道:“我們和寧原市、東嶺市揹着嶺南三劍客的名聲,算起來也有很多年了,這都成了嶺南幹部隊伍中的笑談,我們三個地市的幹部們因爲這個原因,頭擡不起來說話也沒有底氣。歷任的領導同志都想要摘掉這個帽子,但老天不開眼。始終沒有等到這樣的機會。”

曹揚笑着說道:“好在嶺河市來了高書記,我們終於看到了希望,隨着房地產和旅遊兩條產業鏈的組成,幹部羣衆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都想着在您的領導下,藉着這樣經貿洽談會的機會。讓三個地市變成真正的三劍客!”

高建彬點了點頭,說道:“我很理解大家長久以來的心情,剛來到嶺河市的時候,我也發現了幹部羣衆們都存在着非常悲觀的心理,對未來的生活沒有規劃,工作往往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可能牽扯到很多的歷史原因。但是我個人認爲,領導幹部沒有盡職盡責的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纔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人民羣衆追求美好生活的那種渴望一旦爆發出來,我們再對此進行有效和正確的引導,其能量的強大會產生難以想象的奇蹟。你們想想流星橋鎮的例子就知道了,只要大家心往一處靠勁往一處使,隨時都可能出現傳奇的故事。”

然後說道:“我的目標是在五年的任期內,把嶺河市變成西部地區的明珠。變成西部最繁榮昌盛的核心城市,要實現這個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打一場外人看來近似於奇蹟的翻身仗,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困難,問題在於我們能不能齊心協力,保持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我在這裡提出要求,關鍵時刻誰也不能掉鏈子。來自上層的壓力我自己來扛着,你們不要爲自己的前途擔憂,我以市委書記兼市長的身份保證,每個人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我說出來就能做得到!”

市委副書記胡修遠,也明白這是一次大戰前的動員工作,省委省政府的做法把這位老闆徹底的激怒了,他要用鐵的事實進行還擊,作爲市委的第二號人物,他必須要帶頭做發言進行支持。

於是接着說道:“在座的我們對流星橋鎮都不陌生,這個全國百強鄉鎮,是國家級的有機蔬菜研究、種植、出口基地,是國家級城鎮化建設的示範基地,是南江省最大的百億倉儲物流和中小企業發展基地,榮譽光環多得能把人的眼睛看花了。但是流星橋鎮的以前和現在相比,那是天地之別,根據資料的數據證明,高書記沒有擔任流星橋鎮黨委書記的時候,全鎮人均收入還不足一千元,說句難聽的話,到稍微上點檔次的酒店吃頓飯,都遠遠不止這個數。”

說到這裡的時候他有點激動,接着說道:“高書記就是激發了人民羣衆內心深處,對幸福生活的渴求,大家都願意過富裕的日子,面對貧窮讓家人受苦而無動於衷的那是懶漢懦夫!嶺河市有四個國家級貧困縣,每年都要國家財政進行撥款,這是我們作爲領導幹部的莫大恥辱,也是嶺河市委市政府的恥辱!”

然後說道:“高書記被稱爲上帝之手,對如何發展貧困地區的經濟,有着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和豐厚的資源渠道,如果我們沒有藉助這個前所未有的機遇,實現嶺河市的騰飛,那我們就是嶺河市的罪人,不配擔任市委領導的職務!同志們,羣衆在背後戳我們的脊樑骨,特殊時期我們要團結一致拋棄前嫌,一切都要以大局爲重,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爲重,以嶺河市的明天爲重,現在請高書記給我們分配具體的任務!”

高建彬說道:“在具體安排任務之前,我還要說一點別的話,剛纔修遠同志提到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名詞,有些領導幹部可能認爲有這樣的地方,可以更多地給嶺河市帶來實惠,的確,我不否認中央對貧困縣的扶持力度和政策非常大,除了對口扶貧、社會扶貧等方式,每年下撥的扶貧款就是個天文數字,能夠給地區的財政減輕很大的負擔。”

緊接着話風一轉,說道:“但是我對這個問題卻有不同的認識。貧困縣的產生是落後的象徵,對城市的影響力極爲巨大,貧窮意味着基礎設施不完善,投資環境惡劣,這樣的地方什麼企業敢來合作投資?海州市沒有一個貧困縣,卻有很多的百強縣,難道說貧困縣還要比百強縣的名聲好聽嗎?我用貧困縣做例子。表達的意思是,我們的眼光要放的長遠,不要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誘惑,做出錯誤的選擇。”

這次常委會讓常委們思想方面得到了統一,也預示着全市至關重要的經貿洽談會正式拉開了帷幕。開完會後高建彬把黃雨澤、嚴吉良、杜清河這三人留了下來,有些事情是需要開誠佈公的說出來。刻意的隱瞞只能給馬上開始的大戰帶來變數。

高建彬說道:“知道爲什麼要單獨把你們留下談話嗎?”杜清河苦笑着說道:“高書記,在前任張書記任職期間,我們三個人是犯了錯誤的,調整也是必然的事情,何況省裡面早就有了這樣的消息,對於這次的談話我不覺得意外,我只能說。我們會竭盡全力站好最後一班崗。”

黃雨澤也說道:“我們都在嶺河市工作了很多年,這裡就等於是我們的第二故鄉,原本還想着要在這裡退休的。說句實話,我們也期盼着,嶺河市能夠在高書記的帶領下,變成您說的西部地區的一顆明珠,所以,只要是有利於嶺河市的事情。我們都會毫不猶豫的支持!今天常委會的內容我們絕對不會泄露,這一點我們可以用黨性來保證。”

高建彬說道:“我向來不喜歡拐彎抹角的談話,省委想要對你們調整也是事實,但是隻要你們還沒有離開,那就還是嶺河市的領導幹部,也要爲全市的經濟發展盡到自己的職責。今天的常委會之所以內容需要保密,更多的是從招商引資的層面出發。就和經商是一個道理。我沒有搞什麼陰謀詭計來損害嶺南或者其他地市的利益,更沒有損害黨和國家的利益,所以沒有什麼不可以告人的動機。”

然後說道:“你們今天晚上的表現我很滿意,省委那邊我也會想方設法給你們一個好的結果。我看過你們的檔案,論年齡都五十多歲沒有可以發展的空間了。離開嶺河市之前,我希望你們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努力,可以爲自己在這裡的工作經歷,畫一個完美的句號,也能夠得到人民羣衆的認可,博取一個好的名聲,只有這樣,退休的時候心裡面纔沒有遺憾。如果你們願意回到嶺河市養老,我也會給你們做出安排的,家裡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也儘管開口說。”

嚴吉良說道:“我們自然相信高書記的承諾,別人說出來我們不一定信,見風使舵過河拆橋的人有的是,但是您說出來話我們肯定信。不說別的,單純就是從海州隨時能夠邀請幾十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來嶺河市進行投資考察,也足以證明您的信譽。要是沒有深厚的誠信作爲交往的基礎,您離開海州市的兩年多時間,這種關係就已經淡化了。”

杜清河說道:“高書記這些話說到我們心坎裡了,人在這個世界上總要留點什麼,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我們的心思您看的很明白,對於得到組織提拔,早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畢竟年齡擺在這裡,應該給年輕的幹部們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如果高書記覺得有什麼我們可以勝任的工作,您儘管吩咐就是,再大的困難我們也不害怕,得罪人的事情儘管安排我們做,這對同志們是有好處的。”杜清河的話說的很坦白,反正我們都是要調整的人了,蝨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儘管放馬過來,有本事你咬我啊!

不團結的團隊是一盤散沙,爲了嶺河市的發展大計,高建彬必須清除一切不和諧的聲音,四個人一直談到凌晨太陽升起來才罷休,彼此敞開心扉對以後的工作交換了意見。儘管熬得這麼晚,四個人卻都沒有睏倦的意思,走出會議室的時候精神不知道有多好。

很多關注嶺南國際經貿洽談會的媒體記者注意到,嶺河市原來隨處可見的宣傳條幅全都更換了,上面的字變成了嶺河市國際經貿洽談會,這個變化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面對媒體的追問,在高建彬的指示下,嶺河市政府舉行了媒體吹風會。常務副市長劉昭鑫,宣傳部長蘇曉曼、總工會主席杜清河、嶺溪區區委書記曹揚四位常委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有記者問道:“請問劉副市長,爲什麼嶺南省委省政府會改變當初的決定,放棄嶺河市,而選擇省城昌海市舉辦經貿洽談會呢?”

劉昭鑫說道:“嶺河市屬於剛起步的地區,基礎建設還不是很完善,舉辦這種大型招商引資活動的經驗相對缺乏。爲了全省的大局考慮,省委省政府決定改由省城昌海市來承辦,以便爲投資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有記者說:“劉副市長,請問在有省級規模的招商引資活動的前提下,爲什麼嶺河市還要單獨舉辦類似的活動,重疊的項目容易分散資源。而且場地也會重複建設。”

劉昭鑫說道:“昌海市有固定的場所舉辦這樣的活動,不存在重複建設的事情。我們招商引資的對象是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面向國內外的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起點相對要高一些,與嶺南國際經貿洽談會衝突不是很大。”

有記者問:“請問前段時間嶺南省委省政府宣佈,海州市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將會組成代表團到嶺南進行投資考察。而且主要的發起者,就是嶺河市現任的市委書記兼市長高建彬,所以代表團最重要的行程就是來嶺河市洽談項目。前段時間網絡上曝光,在海州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引起了代表團對嶺南投資環境的擔憂,這個代表團是否按照原計劃到嶺河市進行考察?”

蘇曉曼說道:“所謂不愉快的事件,只是某些幹部的個人行爲,不能證明嶺南的投資環境。至今我們也沒有收到代表團,關於這個問題的來電。是否如期的到嶺南開展考察活動,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和代表團商議,在具體時間沒有確定之前,暫時不能回答這個提問。”

又有記者問:“嶺河市北城區現在的動作很大,聽說是要建設高新技術開發區,請問這是真的嗎?”

杜清河說道:“這個消息屬實。經過省委省政府的同意,國家政務中心的審批,嶺河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將會在九月一日正式掛牌成立,我們將努力打造西部地區的高科技企業龍頭基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將會得到貫徹執行,屆時歡迎在場的媒體朋友們參加。”

俞雪顏說道:“嶺河市最近有一系列的舉動,包括房地產市場的啓動,第一大街的建設,高新區的成立等等,這些都牽涉到了羣衆的安置問題,請問曹書記,嶺溪區作爲嶺河市城區所在地,對失去土地和住宅的羣衆你們是怎麼安置的?”

曹揚說道:“高建彬書記在流星橋鎮搞城鎮化建設的時候,曾經提出了著名的八點建議,被國家政務中心確定爲基本的政策執行,我們也同樣按照這樣的標準。第一,嶺河市的土地補償標準是國家標準的三倍,房屋費和安置費用全部予以補償。第二,爲失去土地和房屋的羣衆繳納社會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第三,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土地使用費,轉變爲年度繳納,這裡面本身包含了人員安置費,政府財政部門另外撥出一塊費用,對於老齡人口及失去勞動能力等人羣按月進行發放。”

又說道:“第四,對城市的剩餘勞動力,嶺河市的勞動部門將聯繫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技能的學習,並拿出一部分的資金,作爲自主創業的基金,鼓勵中小企業的建設。第五,政府出面,聯繫前來投資的單位和工廠,多方面的進行安置工作,特別是對下崗的工人。第六,失去土地和房屋的羣衆,優先獲得一套房屋的購買權,這些房屋優先進行建設,保證我們的羣衆有房子住。政府已經劃撥了專門的土地,不會影響到投資商的正常建設。

然後說道:“第七,各學校將優先招收這些羣衆的子女上學,政府出資補償這部分學費,全力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第八點,嶺河市全力建設社會監督體制,隨時歡迎沒有得到政策落實的羣衆走進市長熱線,或者直接寫信到市長信箱,我們將會承諾在指定的時間解決。”。

第458章 被曝光了第827章 過年第772章 藏在幕後的人第295章 來了撐腰的人了第465章 老領導的警示第332章 石橋鎮的戰略方向第410章 領導班子大換血第871章 資源爭奪戰第729章 騾馬之爭第296章 省委書記和省長視察東部新區第589章 市委書記兼市長第112章 臨走前的談話第874章 敢挑戰不敢應戰第33章 雙嬌爭豔石橋鎮第60章 兩岸之間(九)第896章 轉變後的手段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587章 把領導當槍使第738章 明的不行來暗的第640章 文史委的副主任也叫官第809章 又出招了第647章 挖井理論第931章 上當了,被女人算計了第378章 吃燒烤引出來的問題第917章 學習和糾偏第235章 苦澀的結果第962章 知錯就改第303章 大學生村官選拔引起了轟動第254章 岳父要升遷了第1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上)第473章 你多說一句能死啊第620章 同性戀,真是太好了第770章 談判和交換第888章 你好毒的心思啊第88章 回家(三)第362章 杜絕走後門的思想第322章 秦飛捷有些傻眼第34章 人事上的消息第189章 高建彬的未雨綢繆第206章 同學們的支持(四)第456章 最高待遇的演講第100章 夏菲菲要走了第454章 坐山觀虎鬥第183章 離職的思考第873章 高建彬坐蠟了第463章 高市長又拍桌子了第371章 大學生村幹部的意義第587章 把領導當槍使第197章 媒體造勢第960章 面試候選人第950章 星光幕後第328章 京都之行引發的反應422章 參觀經濟開發區第539章 失敗的企業家座談會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31章 東窗事發第274章 規劃故鄉的資源發展第735章 全都爲了愛第104章 反貪局來人了第13章 一點風花雪月的事第95章 回家(十)第973章 人頭豬腦第522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中)第820章 不可原諒的錯誤第584章 轟動的接機場面第451章 一箭七雕第526章 我的就是我的第833章 陷入僵局第719章 美男計成功了第431章 不帶這樣欺負人的第333章 深度開發的試點準備工作第770章 談判和交換第869章 **和惡作劇第894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966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第535章 莫家的考驗第458章 被曝光了第105章 刑訊逼供第154章 不放鹽的雞湯第794章 老闆也要走了第923章 抄後路,缺德帶冒煙第217章 方誌海帶來的消息第186章 農業會議前的常委會第478章 又和副省長掐起來了422章 參觀經濟開發區第820章 不可原諒的錯誤第586章 抓住機會陰一把第256章 另類的談話第215章 石橋鎮小圈子談話第506章 這一巴掌好疼啊第720章 清除隱患第448章 經貿洽談會第93章 回家(八)第218章 調整分工的議論第926章 私下行動第966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第610章 樑家的反擊第118章 周國林的煩惱第394章 調控房價的問題第69章 新鎮規劃(一)
第458章 被曝光了第827章 過年第772章 藏在幕後的人第295章 來了撐腰的人了第465章 老領導的警示第332章 石橋鎮的戰略方向第410章 領導班子大換血第871章 資源爭奪戰第729章 騾馬之爭第296章 省委書記和省長視察東部新區第589章 市委書記兼市長第112章 臨走前的談話第874章 敢挑戰不敢應戰第33章 雙嬌爭豔石橋鎮第60章 兩岸之間(九)第896章 轉變後的手段第67章 兩難之間(十六)第587章 把領導當槍使第738章 明的不行來暗的第640章 文史委的副主任也叫官第809章 又出招了第647章 挖井理論第931章 上當了,被女人算計了第378章 吃燒烤引出來的問題第917章 學習和糾偏第235章 苦澀的結果第962章 知錯就改第303章 大學生村官選拔引起了轟動第254章 岳父要升遷了第1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上)第473章 你多說一句能死啊第620章 同性戀,真是太好了第770章 談判和交換第888章 你好毒的心思啊第88章 回家(三)第362章 杜絕走後門的思想第322章 秦飛捷有些傻眼第34章 人事上的消息第189章 高建彬的未雨綢繆第206章 同學們的支持(四)第456章 最高待遇的演講第100章 夏菲菲要走了第454章 坐山觀虎鬥第183章 離職的思考第873章 高建彬坐蠟了第463章 高市長又拍桌子了第371章 大學生村幹部的意義第587章 把領導當槍使第197章 媒體造勢第960章 面試候選人第950章 星光幕後第328章 京都之行引發的反應422章 參觀經濟開發區第539章 失敗的企業家座談會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31章 東窗事發第274章 規劃故鄉的資源發展第735章 全都爲了愛第104章 反貪局來人了第13章 一點風花雪月的事第95章 回家(十)第973章 人頭豬腦第522章 莫老的生日宴會(中)第820章 不可原諒的錯誤第584章 轟動的接機場面第451章 一箭七雕第526章 我的就是我的第833章 陷入僵局第719章 美男計成功了第431章 不帶這樣欺負人的第333章 深度開發的試點準備工作第770章 談判和交換第869章 **和惡作劇第894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966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第535章 莫家的考驗第458章 被曝光了第105章 刑訊逼供第154章 不放鹽的雞湯第794章 老闆也要走了第923章 抄後路,缺德帶冒煙第217章 方誌海帶來的消息第186章 農業會議前的常委會第478章 又和副省長掐起來了422章 參觀經濟開發區第820章 不可原諒的錯誤第586章 抓住機會陰一把第256章 另類的談話第215章 石橋鎮小圈子談話第506章 這一巴掌好疼啊第720章 清除隱患第448章 經貿洽談會第93章 回家(八)第218章 調整分工的議論第926章 私下行動第966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第610章 樑家的反擊第118章 周國林的煩惱第394章 調控房價的問題第69章 新鎮規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