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調研良河鎮的農業發展

幹部中間大部分的人都有一個心理,那就是出了事情有領導在前面頂着,而往往有些領導,有了失誤以後就想着往部下身上推,正是這樣的風氣,才導致了官場的風氣,逐漸變得相互推諉不敢承擔責任。管委會也是這樣,看到工作組來了之後,所有的壓力就推到了常務副主任章國瑞的身上,除了一把手之外就是他的職務最高,章國瑞看着那些人也是一肚子的火氣,平時稱兄道弟的好的像是一個媽生的,遇到事情了一個個比烏龜縮頭都快,到了最後好像是所有的問題都成了他章國瑞的責任,別的人都是清白無辜的,他是招誰惹誰了?

那位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主任高建彬,連個電話也不打,似乎他這個主任兼黨組書記的職務就是一個擺設,章國瑞本來對於高建彬還是非常不服氣的,這麼年紀輕輕就成了他的上司,本來還想着要和高建彬在管委會鬥一鬥,管委會裡面有不少人都是他安排的,也結交了不少的市委市政府領導幹部們,論起資歷來高建彬比他差得很遠。誰知道他把火都燒的水都要開了,也沒有看見高建彬來,他章國瑞倒像是一把手一樣,人家壓根就沒有理會他這一套,搞得章國瑞折騰了一陣的功夫全都白做了,牙疼上火了半個月都沒有好。誰知道人倒黴了放屁都砸腳後跟,好端端的省市兩級派來了這麼多人的工作組,管委會的正常工作秩序都被打亂了。當領導的人有幾個是不犯點錯誤的?裡用手裡的資源給親戚朋友們行個方便,只要是把握好尺度,上級領導也是睜一眼閉一眼的。

誰知道一把手還沒有來市委市政府先跳出來了,作爲一個博士章國瑞心裡很清楚,這是爲高建彬進駐管委會做鋪墊呢,這傻子都能看得出來,什麼樣的賬目能經得起這些人的檢驗?審計部門那些人就是最專業的做賬高手專家,要想從他們眼皮底下僥倖逃脫,那算是一種不能實現的奢望。看看人家這一把手當得真是太舒坦了,隨便上個任也有上級領導的保駕護航,先是飛機大炮的一輪轟炸,然後就開始坦克裝甲搭載步兵進入戰鬥,最後高建彬他老人家過來收拾戰場的勝利果實了!都是領導幹部怎麼就相差這麼多呢,章國瑞有些想不明白。

這個時候的高建彬開着車正在良河鎮走訪羣衆,他牽掛這個鎮的羣衆很長時間了,到現在才抽出時間來。這是他一直都想要做的事情,不熟悉環境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對於工作上方向的判斷可能會出現失誤。良河鎮是他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的試點之一,全鎮有十幾萬人口,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新區建設佔用了大量的土地,涉及到的人數高達九個村子,一萬七千多人,雖然沒有把這些村莊的土地全部佔用,但是剩餘的土地遠遠不足以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問題,過年的時候市裡和區裡兩次給這裡的羣衆送溫暖,暫時穩定住了人們的情緒,但是他知道事情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隨時都會激發出來。善良的農民如果是生存遇到了威脅,那麼很可能演變成爲驚天動地的巨大事件,從古到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作爲區委書記他要對黨對人民都有所交代,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失職,那就是國家的罪人!

大灣村是他的第一站,由於年前的時候因爲政府工作的失誤,導致了一位羣衆因爲沒有錢醫治而失去了生命,所以大灣村就像是一個火藥桶,隨時都會爆發出來。工作最害怕的就是虎頭蛇尾,有了良好的開端不去跟進,事情就會變得更加嚴重,失去了信任對於農業改革工作的推進影響那是致命的。高建彬仍然清楚地記得那位死去的農民的遺容,回想起來他的心就如同刀割一般的痛,牽扯到了羣衆事無大小都是最重要的,這是他的職責和義務,作爲東部新區的一把手,他必須讓轄區內的羣衆解決生存問題,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侯德才十分熱情的接待了高建彬的到來,對他來說區委書記就已經是很大的領導了,能夠到大灣村調研工作是村子裡的光榮,他迫切的期待着這位傳奇般的領導給村子解決實際的困難。他是村幹部裡面難得的人才,有膽略也有思想,可是到底只是一個村幹部,對於他來說手裡面可以匹配的資源真的是太稀少了。高建彬也是很欣賞他當時的勇氣和機智,能夠主動的站出來,絲毫不畏懼區委區政府的威權,爲村民主持公道,這樣的村幹部非常的難得。高建彬和侯德才坐在了大門口的樹底下,陽光灑在身上讓人感覺非常的溫暖,高建彬喝了口茶水,遞給了侯德才一支菸,說道:“侯書記,大灣村的鄉親們年後的情緒怎麼樣?馬上到了耕種的時間了,大家生產生活狀況怎麼樣?”

侯德才點起了煙,對高建彬說道:“高書記,對於您我就實話實說,我們村的老百姓都在爲了過日子發愁啊,開發區的新區建設到現在還佔着村裡面多數的田地,答應的補償金也沒有發下來。好在過年的時候有市裡和區裡的慰問,要不然的話年都過不去。不過現在就有些人家裡面已經開始鬧饑荒了,村裡面的年輕人還好一點,都出去到城市裡打工了,一個月怎麼也能掙個兩千元錢左右,那些上了歲數的生活就比較艱難了,畢竟是歲月不饒人,出去打工都沒有人要了。多少年了村子裡的人都是靠着種地和打短工生活,沒有土地也就意味着沒有糧食,光靠着打短工掙得那點錢根本不夠開銷的,一家人要吃飯孩子要上學,我估計再這樣下去至少一多半的孩子們就要輟學了。”

高建彬問道:“開發區新區佔了大灣村多少土地?”侯德才說道:“大灣村的田地一共是五千零一十三畝,開發區佔了四千畝土地。”高建彬說道:“按照開發區和良河鎮關於土地補償的標準,一畝地大約是四萬元左右,你們村這次能獲得一個多億的賠償,看上去似乎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按照人均不足兩畝地的數量,一個三口之家也就是不到二十萬的金額。看起來似乎很多,但要是坐吃山空的話也支持不了幾年,一家人要吃飯要蓋房子孩子要上學,年輕的還有老人要贍養,萬一生病或者有點什麼婚喪嫁娶之類的事情,這點錢根本就是杯水車薪。”侯德才也是深有同感,說道:“按照現在的消費水平來說,的確不是長久之計,還要想別的辦法把這些錢變成更長遠的收入,穩定的持續下去。”

逐漸的大灣村的鄉親們都知道了區委書記居然來到了村支書家裡,大門口的人羣是越來越多,大家都盼望着區委書記可以給他們解決生活問題,看着那些淳樸無奈的羣衆,看着他們充滿期待和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他的心裡像是被針扎一樣的痛。

高建彬對大家說道:“因爲區委區政府的工作不力,才導致了大家的生活變得非常艱難,這是我們這些領導幹部的責任,在這裡我向大家致以深深的歉意,我剛來到東部新區時間還不長,對於整個農村的狀況並不是那麼清晰透徹,但是我向大家保證,只要是有黨和政府一天在,大家就不會失去希望!我也是出身於農村,和大家一樣對故土充滿了熱愛,區委區政府針對大家的情況,馬上就要推行新的生產模式,這個模式曾經帶動了石橋鎮農村的大變革,石橋鎮以前比良河鎮還要窮,如今大家都知道那裡已經是全國百強鄉鎮了,人均收入每年都不低於三萬元!”

聽着高建彬的話人羣裡發出了一陣驚呼聲,高建彬說道:“那不是什麼夢想,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我既然能夠打造出石橋鎮這個百強鄉鎮,就完全可以讓我們也過上好日子。其實我們的生產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問題,大家都可以算一算,一畝地種小麥的話就算是畝產一千斤的話,價值也就是一千塊錢左右,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出入,而我們來看看麪粉的價格,現在特一等的麪粉基本上就是一塊兩毛八左右,而我們如果是種植有機蔬菜的話,那麼一畝地的產出大約是每年三萬多元,足足三十倍的收入,一畝地蔬菜可以購買兩萬四千斤麪粉,這樣的計算方式你們應該很清楚了吧?爲什麼石橋鎮的羣衆可以短時間的致富,家家戶戶都是小二層樓,液晶電視、空調、洗衣機、冰箱甚至於電腦,很多人還購買了轎車,這就是說我們現行的生產方式必須要加以改革,拋棄原有的生產方式,思想上要扭轉過來。”

他的話引起了在場羣衆的一片轟動,對於好日子的渴望讓他們迅速的接受了高建彬的說法,很簡單的道理,區委書記用最容易接受的計算方式明明白白的讓他們知道了其中的差距。侯德才問道:“高書記,什麼時候正式開始進行有機蔬菜種植的工作,鄉親們都有些等不及了。”高建彬笑道:“不會讓大家等的時間太長,畢竟我比你們還要着急的。首先我向大家保證,開發區的新區佔用土地的補償金會在本月內下發給大家,這也是大家開展生產的資本,不要用那些老觀念把錢放在銀行裡,那樣一年的利息沒有幾個錢,也不要着急着有錢就蓋房子,給兒子娶媳婦,這點錢不夠花的。除了大家的生活開支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們有個好的環境,他們纔是你們的寄託和未來。大家要做的就是把錢花在刀刃上,利用錢再去掙錢纔是最合理的方式,我來的時候看到了很多的老房子老宅基地,哪些地方都浪費了,城市裡現在不單純的缺乏蔬菜,還缺肉食類和蛋類,完全可以把那裡建成養豬或者養雞的場地,這也是很大的收入。”

侯德才說道:“高書記,只要您給我們設計好了,我們絕對按照您的方案去實施!”高建彬點頭說道:“大灣村剩餘的土地也不是很多,不過一千多畝而已。既然資源有限大家就不要分什麼彼此了,你看看石橋鎮的農村,大家都是集中所有的力量去進行合理的分工,單個的家庭要想做好這樣的事情非常的困難。村裡的婦女和老年人可以進行有機蔬菜種植,她們相對耐心細緻,體力勞動量相對輕一些。年輕人可以做養殖類的生產,像是養豬養雞這些工作是又髒又累的,相對體力消耗也是比較大,同時都要互相的幫助,每個人都要爲將來的好日子貢獻自己的力量。村子裡都有德高望重的長輩,組成一個小組專門負責錢的使用分配問題,不要到最後爲了分錢產生什麼矛盾。”

侯德才想了一下問道:“高書記,幹活再苦再累我們都不害怕,可是技術問題怎麼解決呢?像是有機蔬菜種植對於土壤、氣溫、水分都是有嚴格要求的,養殖也沒有那麼簡單,辛辛苦苦的搞起來萬一碰上什麼傳染病之類的,那我們可是承擔不起損失。”高建彬笑道:“你考慮的的確是關鍵的問題,其實我早就有了準備,石橋鎮那裡這幾年培養了不少的技術人員,他們自己用不了這麼多的人,我們完全可以請一部分過來指導大家的生產,建立合作關係。有機蔬菜大部分的產出都是要進行出口的,石橋鎮在這方面已經很成熟了,我們還需要藉助他們的銷售渠道把蔬菜包裝銷售出去換成錢,短時間內我們還達不到自己銷售的程度,暫時可以簽署包銷協議,大家只管生產,別的事情交給石橋鎮的蔬菜出口公司來做。”

就這樣高建彬在良河鎮的村子裡挨個進行走訪,所得到的反應是非常轟動的,區委書記親自開車下來指導幫助大家找致富的路子,和以前村民對於領導幹部的印象完全不一樣,高建彬的下來驚動了良河鎮的鎮黨委書記李盛春,自從良河鎮的鎮長自殺後,他的壓力也是非常的大,但是正是這個機會讓他對良河鎮的領導層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改革,任用了一批真心實意做工作的幹部,他按照石橋鎮的思路正在積極準備農業改革工作的時候,聽到了書記親自下來調研的事情,連忙趕了過來,在劉橋村見到了這位傳奇的書記。要不是這位書記大人的到來,李盛春的日子恐怕還像以前那樣的難過。

高建彬對於這個鎮黨委書記還是比較看好的,鄭海露曾經和他說過,李盛春本身是非常有能力的幹部,只不過是因爲當時吳陵縣和雲德縣的鬥爭,一直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來。李盛春看着眼前和一羣老漢聊天的區委書記,壓制着內心的敬仰與激動,走到了高建彬的面前,年前市裡面來良河鎮慰問的時候,他遠遠的見過區委書記一面,那時候高建彬正在和楊恩東說話,沒有顧得上和他聊,只是打了個招呼而已。

高建彬主動和他握了握手說道:“雖然我們只是短暫的見過一次面,我對你的工作情況還是瞭解的,看得出你是很想打造第二個石橋鎮,良河鎮的情況和石橋鎮不太一樣,以後的主要工作還是放在農業改革上面,只要把這件事情做好了,你就是盡到了一個黨委書記的職責。東部新區的開發戰略馬上就要開始了,有能力有才華的領導幹部可以藉着這個平臺盡情的發揮,各個方面的資源都會向你們進行傾斜,回去以後好好思考一下良河鎮的發展規劃,寫一份計劃書給我。”

連續一週的走訪把高建彬也是累得不輕,他知道滬市的國際招商洽談會馬上要召開了,到現在市裡面也沒有明確的給他個說法,搞得他非常上火,時間的確是太緊張了,區委黨校的大學生村官培訓也要開課了,和平鎮的試點工作也要開始推進,所有的事情都壓到了一起,搞得他有點牙疼。蔣浩宇和喬真已經到區委辦綜合科上班了,看得出來蔣浩宇比以前成熟了很多,做起事情來也有了幾分老練,高建彬還是非常的滿意。既然蔣浩宇都調來了,也就不差一個人了,他的女朋友鍾靈韻也一起來到了東部新區,被安排在了招商局上班,這就是跟着領導的好處。剛回到辦公室,周雪嬌就打來了電話說道:“建彬,開發區管委會的審計工作已經完成了,新的副主任人選也已經通過了筆試,我明天上午和常委們到開發區管委會現場工作,徹底的處理那裡的遺留問題!”

第700章 機場打人事件第297章 與領導的談話第249章 到省長家裡拜年第473章 你多說一句能死啊第268章 思想動員與年度規劃第324章 燃情午夜時刻(下)第74章 新鎮規劃(六)第90章 回家(五)第474章 當猴耍是不是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459章 滿耳全是哭窮聲第173章 暫時性聯盟第491章 含冤受屈的補償第212章 京都內的聲音第732章 牽出來遛遛,遛大發了第53章 兩難之間(二)第818章 坐蠟的燕靈韻第174章 拒絕升官第278章 高家的反應第292章 各個層面的反應第543章 你睡我房間我睡你房間第617章 狗不理包子十八個摺第113章 黨校學習第16章 秦惜月的遭遇第378章 吃燒烤引出來的問題第460章 風波平息第17章 回海州第882章 離別前的辯論第845章 嶺河速度的誕生第647章 挖井理論第495章 第二把火第61章 兩難之間(十)第176章 房子問題第438章 招商引資的爭奪第75章 新鎮規劃(七)第90章 回家(五)第815章 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第200章 走錯棋了第618章 你這不是逼着我上吊嗎第713章 絕對實力的震懾第363章 睜着眼睛說瞎話第265章 省市領導的態度第480章 原來如此第460章 嶺河市國有企業的困境第71章 新鎮規劃(三)第864章 我從來不嚇唬人第405章 一箭三雕的方案(上)第489章 讚揚和肯定第708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下)第706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上)第714章 洗腦後的大逆轉第499章 窩裡鬥第103章 又倒了一個副縣長第399章 對石橋鎮領導班子的處理第375章 盛大的開班儀式第308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876章 相互利用還是各取所需第604章 我只是告訴你即將發生的事實第874章 敢挑戰不敢應戰第101章 開會第79章 過年了(三)第822章 知道我要的是什麼嗎第447章 撲朔迷離的發展第853章 蹬鼻子上臉第491章 含冤受屈的補償第515章 牆角被挖了第103章 又倒了一個副縣長第212章 京都內的聲音第459章 撲朔迷離的事態第701章 處理結果第525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724章 精神蒼白和感情沙漠第1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上)第331章 回到東部新區第212章 京都內的聲音第852章 幫着搭臺子唱戲第531章 案件引起的連鎖反應第470章 嚴打風暴第46章 有點不甘心第834章 打母老虎行動第15章 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第5章 上任前的準備(下)第179章 尷尬的管委會主任第71章 新鎮規劃(三)第598章 不慣這個毛病第719章 美男計成功了第333章 深度開發的試點準備工作第843章 二次試營業第136章 省長的話第246章 回到海州過新年第329章 企業文化和網絡評論第88章 回家(三)第498章 惹火燒身第468章 省長沒有市長臉皮厚第707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中)第497章 事情有些蹊蹺第457章 選個秘書我擔得起第23章 領導的認可第325章 到中南海吃飯第441章 羣魔亂舞
第700章 機場打人事件第297章 與領導的談話第249章 到省長家裡拜年第473章 你多說一句能死啊第268章 思想動員與年度規劃第324章 燃情午夜時刻(下)第74章 新鎮規劃(六)第90章 回家(五)第474章 當猴耍是不是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459章 滿耳全是哭窮聲第173章 暫時性聯盟第491章 含冤受屈的補償第212章 京都內的聲音第732章 牽出來遛遛,遛大發了第53章 兩難之間(二)第818章 坐蠟的燕靈韻第174章 拒絕升官第278章 高家的反應第292章 各個層面的反應第543章 你睡我房間我睡你房間第617章 狗不理包子十八個摺第113章 黨校學習第16章 秦惜月的遭遇第378章 吃燒烤引出來的問題第460章 風波平息第17章 回海州第882章 離別前的辯論第845章 嶺河速度的誕生第647章 挖井理論第495章 第二把火第61章 兩難之間(十)第176章 房子問題第438章 招商引資的爭奪第75章 新鎮規劃(七)第90章 回家(五)第815章 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第200章 走錯棋了第618章 你這不是逼着我上吊嗎第713章 絕對實力的震懾第363章 睜着眼睛說瞎話第265章 省市領導的態度第480章 原來如此第460章 嶺河市國有企業的困境第71章 新鎮規劃(三)第864章 我從來不嚇唬人第405章 一箭三雕的方案(上)第489章 讚揚和肯定第708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下)第706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上)第714章 洗腦後的大逆轉第499章 窩裡鬥第103章 又倒了一個副縣長第399章 對石橋鎮領導班子的處理第375章 盛大的開班儀式第308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876章 相互利用還是各取所需第604章 我只是告訴你即將發生的事實第874章 敢挑戰不敢應戰第101章 開會第79章 過年了(三)第822章 知道我要的是什麼嗎第447章 撲朔迷離的發展第853章 蹬鼻子上臉第491章 含冤受屈的補償第515章 牆角被挖了第103章 又倒了一個副縣長第212章 京都內的聲音第459章 撲朔迷離的事態第701章 處理結果第525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724章 精神蒼白和感情沙漠第1章 大學生活的終結(上)第331章 回到東部新區第212章 京都內的聲音第852章 幫着搭臺子唱戲第531章 案件引起的連鎖反應第470章 嚴打風暴第46章 有點不甘心第834章 打母老虎行動第15章 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第5章 上任前的準備(下)第179章 尷尬的管委會主任第71章 新鎮規劃(三)第598章 不慣這個毛病第719章 美男計成功了第333章 深度開發的試點準備工作第843章 二次試營業第136章 省長的話第246章 回到海州過新年第329章 企業文化和網絡評論第88章 回家(三)第498章 惹火燒身第468章 省長沒有市長臉皮厚第707章 秘密婚禮前的聚會(中)第497章 事情有些蹊蹺第457章 選個秘書我擔得起第23章 領導的認可第325章 到中南海吃飯第441章 羣魔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