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農業工作的研討

說到這裡的時候,高建彬小心翼翼的看了看老人們的神色,感覺在他們面前說這些話,有班門弄斧的意思。(!贏話費)這個細微的動作雖然只是短暫的一瞬間,但還是被李老爺子看到了,他笑着說道:";我們只是在這裡閒聊,你也不是在向上級做政府工作彙報,就大膽的把你的思路和想法說出來,說得對和錯都沒有什麼關係。我們這些老傢伙們都是等着進八寶山的人了,不會干預黨和政府的正常事務或者是決策,我們也無法給你什麼特殊的照顧,你一切只能依靠你自己的能力。我們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全國農村的綜合展水平實現質的飛躍,在我們那一代沒有實現這個意圖,只能是交給你們來繼續把工作做完。目前你主要做的就是這方面的理論和實踐工作,並且也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成績,所以纔有這個話題引申出來。";

高建彬說道:";我的新農業深度開模式,是在原來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的基礎上展來的,衆所周知我們國家的資源分佈非常的不均衡,人均佔有與土地的基數也是等等不一,困難主要體現在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無法實施,土地的土質酸鹼性、地形、水利灌溉、氣候等不利條件,也讓生產面臨着巨大的挑戰,單戶的耕種方式已經是不能滿足農村生存展的需求了。隨着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度,農民到城市打工或者直接到城市居住的人越來越多,買了房子就可以直接把戶口遷移過去,成爲城鎮戶口。這樣導致大量的農村年輕勞動力涌入了城市,土地流轉工作也無法從真正意義上解決目前的困境。";

王勝光說道:";這是個越來越突出的矛盾,新時代的農村年輕人都渴望着到城市裡工作、生活、居住,現在我國城鎮居民的基數要大於農村人口基數就是明顯的例子。這樣一來隨着勞動力的大量入城,農村裡留來的都是那些年齡比較大或者失去勞動能力的,生產和生活就會逐漸陷入困境,對於農村經濟的展是個相當致命的影響。爲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那就是因爲,我國農村現行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過於保守,小農經營模式相對嚴重,特別是一些不達的地區,土地種植的大都是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種植遠遠沒有引起老百姓的重視,而且新的品種和生產技術沒有得到推廣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概念沒有得到各級政府的貫徹和執行。正是由於老百姓只看重眼前利益,得不到有效地引導,所以產品的質量也要打了很大的折扣,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也讓我們的農業產品在銷售上失去競爭力。";

高建彬說道:";我們國家前後幾屆政府都連續的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在政策、資金、技術上都有了相當大的改善,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最主要的就是沒有解決最根本的東西。從小農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老百姓的思想意識形態都保持着原有的格局,機械化和自動化遠遠沒有成爲生產的主力,本來就不富裕的土地按照人口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格子塊,難以進行大規模的生產開。而且土地種植的東西都是注重眼前的利益,有人種棉花就一窩蜂的都去種植棉花,有人種植果樹就都去種果樹,有人養雞都去辦養雞場,後果就是產品短時間就達到了飽和,再加上技術上的因素,只有少數人得到了機會,大部分人還是賠錢的。";

李老爺子說道:";這也是我國農村經濟的現狀,國家政府扶持農副產品的生產,想要通過這種手段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提高農業的競爭力,思路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真要執行起來就漏洞百出,每年財政上劃撥出去上千億的資金,收效卻是微乎其微的。這也說明了政府部門工作的一大問題,就是沒有很好的轉變爲服務職能,官僚作風非常的嚴重,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思想意識上得不到提高,無法及時給羣衆提供市場信息和技術指導,這就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必要性,再這樣下去老百姓就要失去對我們的信任了,沒有任何作用的政府還留着幹什麼呢?";

高建彬說道:";現在我們的老百姓所生產的只是最初級的產品,並沒有進行深加工這道程序,也就不會具備自己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從技術上和質量上落後達國家很多,同時也沒有得到應該有的支持,主要指的就是信息和技術兩個方面,沒有良好的信息技術支持,不但降低了產品的價值,而且出現了農產品豐收卻賣不出去的局面,而且價格非常不理想,收穫的越多卻賠的越多。還有就是生產機械價格昂貴,同時對於產品的包裝、儲運、保鮮等也沒有得到好的途徑,如果這樣的情形長時間的存在,就會嚴重的打擊羣衆的生產積極性,變得不願意再進行生產模式的革新,也不相信政府的工作。";

張老爺子點了點頭說道:";這就是你要進行新農業深度開模式試點工作的主要原因?";高建彬說道:";是的,鑑於目前的狀況,所以我想到要用新的模式來改變這個局面,以行政村爲基礎實施轉變,以鄉鎮爲單位組建集技術推廣、產品深加工、信息支持等爲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機構。老百姓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按照土地的特點實施新模式戰略,適合種有機蔬菜的就種蔬菜,適合種植糧食作物的就種植糧食,適合搞花圃苗木的也要給予支持,總而言之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基礎理念不變,把新的技術運用到生產上面去。不但村裡面要成立生產銷售的領導組,而且鄉鎮更要對生產銷售運輸儲藏等起主導作用,充分揮政府職能部門的優勢,扶持當地的農業,逐步完成城鄉一體化的戰略目標。";

王勝光說道:";國務院的農業部門經過深入研究,對於建彬同志的理念給予充分的支持,由他親自在海州市選擇一個鄉鎮進行試點工作,對此國家將不計成本的投入,爲的就是想要藉此完成全國農業改革根本性的轉變。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快農村經濟的快展,是我們保持不變的原則和國策。從原來新農業產業化改革模式的實施成功表明,建彬同志的方案可行性程度非常高,所以這一次同樣也希望他能夠取得良好的成績,爲我國農業的新革命提供理論和實踐數據。";李老爺子笑道:";聽說建彬同志在進行新時代村幹部的培養工作,爲的就是新農業模式的推廣和複製,有這回事?";

周國林笑着說道:";這也是建彬響應黨中央的決策,推動大學生到農村工作,這樣不但可以爲新的農村經濟提供高知識型人才,而且還可以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就業安置,一舉兩得的好事情。對此南江省委也是高度重視的,前不久海州市東部新區黨校舉辦了盛大的開班儀式,還得到了國外比如法新社和美國廣播公司等著名媒體的採訪。";李老爺子說道:";很多的國外媒體和民衆都對我們國家存在着偏見和誤解,主要就是因爲消息的閉塞,還停留在十幾或者是幾十年前的印象中,把我們的黨和政府想象成爲封閉和守舊的,這樣高規格的媒體採訪,也會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國情和政府的政策。這次的大學生村幹部培訓班開的非常好,這麼大規模的培訓我記得還是第一次?許記難得今天也來了,你對於建彬同志的新模式怎麼看待的?";

高建彬一聽到李老爺子說的這個稱呼,嚇得連忙站了起來,他已經知道到底是誰在後面坐着了。作爲換屆後即將登頂的長,其能量是顯而易見的,高建彬可不敢在他的面前有任何的狂妄舉動。許記他在電視上看見過好多次,通過媒體當然是感覺不到什麼壓力的,但是真實在眼前的時候,才知道那種上位者的氣勢是何等的威嚴,這倒不是說許記不苟言笑,相反他是非常和藹的,微笑着向高建彬點頭示意,要他坐下來說話。看着高建彬一腦門子的汗水,在座的幾位老人都笑了,這也是很正常的反應,他們當年見到長的時候,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去,緊張忐忑不安是難免的。

許記笑着說道:";今天建彬同志給我認認真真的上了一課,就是如何把我國的農業經濟展走上正規,雖然我以前沒有見過建彬同志,但是網絡和媒體這兩年宣傳的頻率非常高,《人民日報》和央視,也對他做了幾次的報道和採訪,我對他也不是很陌生。通過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我可以清晰的知道,建彬同志的新模式給全國的農村經濟帶來了新的歷史契機,大部分省市都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特別是南江省的農業改革工作更是獲益匪淺,農村經濟有了明顯的提高。雖然還不能達到黨和政府的期望值,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實踐表明,新模式已經顯示出良好的的可持續性潛力。";

然後他繼續說道:";從剛纔的話裡可以聽出來,建彬同志的思維非常周密,戰略眼光相當前,我對於他所做的工作試點一定會成功,並不抱有任何的懷疑,他很好的體現了一個黨員的責任和義務,黨中央爲有這樣的幹部感到由衷的驕傲。這也證明我們一直堅持的領導幹部年輕化是完全正確的,還要繼續持之以恆的推行下去。我主要想的是如何把他的思路推延到各個省市,剛纔李老也說了,我們的政府職能轉變還存在着嚴重的缺乏,官僚作風非常的嚴重,有了好的改革模式,怎麼樣行之有效的以最快的度複製,讓我們的農民羣衆短時間內得到最大的實惠,這是我想要提出的問題。我看完全可以把這個議題放到政治局的會議上討論,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

李老爺子說道:";把大學生的就業安置工作,和新模式的推行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就是一次很好的嘗試。目前只有南江省把這項工作轟轟烈烈的開展了起來,別的省市還在保持着觀望,這是非常失職的一種行爲,必須要加以重視,否則一旦建彬同志的成果出來,就沒有辦法在最短的時間裡轉化成生產力。";許記點頭說道:";李老的考慮非常周詳,中央對於這樣的局面要提出明確的要求,先要各個省市自治區做好新模式的準備工作,特別是人員的配置。農業是國家政策性的傾斜,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個地市都要向海州市學習,把大學生推向農村,改變我國現有村幹部們的文化程度不高,信息收集度慢的現象。";

周國林笑着說道:";許記他們下午還有工作要做,估計餐廳裡的飯菜也都已經涼了,今天是李老的大壽,就先把工作上的事情放一放,以後還有時間討論這個話題。";李老爺子看了看時間也笑了,說道:";談起事情來就忘記了時間,總不能讓大家餓着肚子,走,我們先去吃飯。";高建彬生平第一次參加這麼高級別的家宴,好在身邊還有王湘民和張瑾萱,要不然這頓飯真是夠彆扭的,這裡可都是國家權力核心的重量級人物。老人們也沒有過多的喝酒,畢竟歲月不饒人都是七八十歲的年紀了,喝多了酒對於身體沒有什麼好處,只不過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大家就象徵性的喝了點。

吃完飯後,許記和幾位現在沒有退下來的長就告辭了,李老爺子也沒有象徵性的挽留,這羣人身上都肩負着重要的工作,也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時間空閒下來,李老爺子等人也是那個時候過來的,當然知道其中的滋味。許記臨走的時候主動和高建彬握了握手,笑着說道:";建彬同志最近也非常的辛苦,畢竟新模式的誕生還需要你起主導作用,不要害怕困難也不要害怕失敗,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克服的,黨和政府對你寄予厚望。你要紮紮實實的把這次的實踐數據搞好,給政府部門的農業改革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有時間的話我會到你的試點區域看一看。";高建彬簡直是喜出望外,激動之下連說話也忘記了,只是一個勁的傻笑。好在許記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候,笑着上車走了。

老人們看起來是難得聚到一起,也都放棄了午休的習慣,興致勃勃的喝着茶又開始了閒聊,高建彬注意到了,他們說的都是以前的事情,隻字不提工作上的問題。高建彬和王湘民剛想溜出去,卻被張瑾萱喊住了,把兩人帶到了一間小會客廳裡,裡面有張文華和李盛華還有周國林三人。張文華問道:";是不是有些不大適應這裡的場面?";高建彬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就是緊張了一點,別的倒也沒有什麼。";

李盛華則是笑着說道:";你的表現我認爲值得表揚,當着那麼多的前國家領導人和未來的長侃侃而談鎮定自若,揮得相當不錯,我當時第一次和長見面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看起來你小子就是天生當領導的材料。";高建彬苦笑着說道:";您是不知道我的情況,現在全身估計能刮下二兩鹽花來。";

周國林笑了笑說道:";今天你的收穫算是最大的,不但見到了那麼多的高級長,而且還見到了許記,作爲一個黨員來說也足以爲之驕傲和自豪的,長們對你的成績相當的滿意,還提出了明確的表揚,連我這個省委記都感覺到增光不少。不過長們的期望值也是很高的,新農業深度開模式的工作要儘快進展度,而且必須是保質保量的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給你的歷史使命,爲全國農業改革工作做出指導性的理論和實踐數據,同時,大學生村幹部的培訓工作也不能放鬆,這是順利實施新模式的基礎力量,也是關鍵性的力量。";

停頓了一下,周國林繼續說道:";至於石橋鎮的事情你暫時不要去攙和,我也知道你對哪裡的感情,畢竟那裡凝聚了你的巨大心血,省委同樣的也不會坐視局面的惡化,但是你要記住一點,組織上自然會有決斷的,你主要的工作還是和平鎮的試點,這是對於全國農業都有重要意義的,千萬不能把順序顛倒了。凡事都要以大局爲重,這是一個黨員必須要具備的素質。";

第389章 常委會上的交鋒第25章 新經濟園區(中)第629章 婚宴第375章 盛大的開班儀式第640章 文史委的副主任也叫官第132章 收購酒廠的意第218章 調整分工的議論第304章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第51章 下一步規劃第305章 李盛華對大學生村官的反應第623章 怎麼不多打兩下第836章 我讓你來,你敢來嗎第682章 意外事情隱藏的蹊蹺第463章 高市長又拍桌子了第60章 兩岸之間(九)第693章 副省長候選人第263章 又出狀況了第495章 第二把火第773章 美酒和大菜第111章 張文華的變動第484章 調查組的案情分析第682章 意外事情隱藏的蹊蹺第506章 人這一喝了酒啊第339章 謀定而後動第387章 石橋鎮的渾水(中)第253章 省委黨校同學聚會第677章 領導就是領導,反應快點子高424章 高家的茶好貴啊第33章 雙嬌爭豔石橋鎮第95章 回家(十)第634章 海州問題的爭論第730章 誰在下臭棋第15章 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第8章 事態的變化第641章 錯綜複雜一團亂麻第870章 好重的手啊第791章 分工被調整了第580章 短兵相接刺刀見紅第38章 慶功宴第696章 攤牌第497章 事情有些蹊蹺第406章 一箭三雕的方案(中)第688章 案情水落石出第112章 臨走前的談話第140章 爲官之路第419章 現代版的柳下惠第744章 無間道第375章 盛大的開班儀式第676章 鮮明的對比第681章 轟動全球的西部第一單第268章 思想動員與年度規劃第471章 案情浮出了水面第820章 不可原諒的錯誤第200章 走錯棋了第527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上)第443章 被停職了第586章 抓住機會陰一把第311章 閒話漂流一族第479章 調整開始了第458章 萬事開頭難第217章 方誌海帶來的消息第609章 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後孃養的第445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436章 李榕的睿智第450章 調整前的安排第869章 **和惡作劇第669章 莫須有,這樣也行啊第777章 調整的大戲第349章 外灘閒話第224章 囂張的派出所所長第465章 閉門家中坐枕頭天上來第638章 沒有見過這麼丟人的第859章 何止是出大事了第631章 張家大院受辱第885章 罪魁禍首搞明白了第162章 來麻煩了第441章 羣魔亂舞424章 高家的茶好貴啊第598章 不慣這個毛病第583章 四朵金花來嶺河第27章 常委會發言(上)第506章 人這一喝了酒啊第723章 嶺河市的新時代第526章 我的就是我的第287章 政府工作的要點第496章 批鬥會第873章 高建彬坐蠟了第473章 公安廳插手了第343章 南江省特大案件(中)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544章 來賓如雲第438章 招商引資的爭奪第460章 風波平息第289章 區長熱線與問答會第212章 京都內的聲音第9章 發配到村子裡第680章 傳說中的 餿神附體第472章 肖家的對策第40章 麻煩來了第528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中)
第389章 常委會上的交鋒第25章 新經濟園區(中)第629章 婚宴第375章 盛大的開班儀式第640章 文史委的副主任也叫官第132章 收購酒廠的意第218章 調整分工的議論第304章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第51章 下一步規劃第305章 李盛華對大學生村官的反應第623章 怎麼不多打兩下第836章 我讓你來,你敢來嗎第682章 意外事情隱藏的蹊蹺第463章 高市長又拍桌子了第60章 兩岸之間(九)第693章 副省長候選人第263章 又出狀況了第495章 第二把火第773章 美酒和大菜第111章 張文華的變動第484章 調查組的案情分析第682章 意外事情隱藏的蹊蹺第506章 人這一喝了酒啊第339章 謀定而後動第387章 石橋鎮的渾水(中)第253章 省委黨校同學聚會第677章 領導就是領導,反應快點子高424章 高家的茶好貴啊第33章 雙嬌爭豔石橋鎮第95章 回家(十)第634章 海州問題的爭論第730章 誰在下臭棋第15章 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第8章 事態的變化第641章 錯綜複雜一團亂麻第870章 好重的手啊第791章 分工被調整了第580章 短兵相接刺刀見紅第38章 慶功宴第696章 攤牌第497章 事情有些蹊蹺第406章 一箭三雕的方案(中)第688章 案情水落石出第112章 臨走前的談話第140章 爲官之路第419章 現代版的柳下惠第744章 無間道第375章 盛大的開班儀式第676章 鮮明的對比第681章 轟動全球的西部第一單第268章 思想動員與年度規劃第471章 案情浮出了水面第820章 不可原諒的錯誤第200章 走錯棋了第527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上)第443章 被停職了第586章 抓住機會陰一把第311章 閒話漂流一族第479章 調整開始了第458章 萬事開頭難第217章 方誌海帶來的消息第609章 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後孃養的第445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436章 李榕的睿智第450章 調整前的安排第869章 **和惡作劇第669章 莫須有,這樣也行啊第777章 調整的大戲第349章 外灘閒話第224章 囂張的派出所所長第465章 閉門家中坐枕頭天上來第638章 沒有見過這麼丟人的第859章 何止是出大事了第631章 張家大院受辱第885章 罪魁禍首搞明白了第162章 來麻煩了第441章 羣魔亂舞424章 高家的茶好貴啊第598章 不慣這個毛病第583章 四朵金花來嶺河第27章 常委會發言(上)第506章 人這一喝了酒啊第723章 嶺河市的新時代第526章 我的就是我的第287章 政府工作的要點第496章 批鬥會第873章 高建彬坐蠟了第473章 公安廳插手了第343章 南江省特大案件(中)第889章 來自嶺河市的消息第544章 來賓如雲第438章 招商引資的爭奪第460章 風波平息第289章 區長熱線與問答會第212章 京都內的聲音第9章 發配到村子裡第680章 傳說中的 餿神附體第472章 肖家的對策第40章 麻煩來了第528章 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