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的快固然是好事兒,結果因爲揉的太快以至於被老媽懷疑揉的好不好。不過等到大棗饅頭蒸出來老媽嚐了一嘗就發現,這大棗饅頭要比李龍老爸揉的勁道好些。
臨近年關的這幾天,一直都很忙碌,要做的瑣碎事情很多,光是吃喝上的準備就要耗費不少時間,就更別提歸置房屋了。
三兩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子圍坐在餐桌上,幹什麼已經不重要了,聊天也好,看電視節目也罷。關鍵是心情好,特別好。
今年能聚在一起,完全是因爲自己現在依靠習練國術得到一切的饋贈之一。然而李龍的目標不僅僅是當下過的好,還要以後過的更好,所以總會記得,千萬不能怠慢了國術習練,一定要讓自己的實力再向上拔高。
最初的年夜飯,李龍一大家都是一起吃的,那會兒爺爺奶奶都還在,有時候連帶着二爺跟小爺兩大家都會一起聚過來。
本身就住在一起,或者住的不遠,幾乎都是在j市,這樣團聚起來也方便。但是自從爺爺這一輩人相繼離世之後,幾大家子的關係就越來越淡了。
尤其老爸與兩個姑姑和小叔的關係。而主要原因還是房子的問題。老爺子當初蓋的老房子,在前些年j市大搞經濟的時候遇上了拆遷。總共賠了兩套房和一筆錢。
雖然那個年代的人都有着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不過李龍的爺爺還是比較平等對待的。兩套房子當然要留給兒子,畢竟按照他們這些老人的觀念,閨女都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要跟別人家過的。
不過賠償的那一筆錢倒是基本上都做了倆姑姑的嫁妝,這樣也算公平。可是最終還是讓人沒想到,j市的房價年年高升,那是工資和收入拍馬也趕不上的。
從蓋房子時候以百爲單位,到一兩千塊一平,到現在李龍跟小叔住着的小區已經漲到四五千一平方了。這樣的價位對於大城市裡的房價來說九牛一毛,但是對於j市這種連三線都排不上號的城市居民來說,已經非常不便宜了。
一套房子連帶裝修搞下來怎麼也得一百多萬,這個數字是很多j市人要勞碌大半輩子才能賺到的。
關係的變化就從房子開始,兩個姑姑覺得爺爺偏心倆兒子,一人一套房。所以心裡酸,當初爺爺奶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單是這個照顧老人的問題就鬧了好幾次,說什麼倆兒子又給房又給錢的,不就是爲了防老,幹嘛還指望她們。
於是乎跟倆姑姑家的關係就提前出現了裂痕。
至於和小叔家。
你想想,這種生在兄弟姐妹多,並且還是小兒子的人會是怎麼一個性格的人?所以,自爺爺奶奶身子每況日下之後,小叔子就開始斤斤計較起各種東西來。
一副就他精明,全世界都是傻子的意思,而且特別能說道,總是一句:大哥你,大哥你。弟弟我,弟弟我個沒完。
甚至到最後,因爲爺爺是老教師有不錯的退休金,而奶奶只是普通的工廠工人沒太多的養老金,他就只攬着爺爺照顧,全然不管奶奶。
到最後更過分的是什麼?爺爺每個月的退休金,小叔就只會拿出來一小部分給老人日常開銷,其餘多出來的就全裝進了自己口袋裡。
一個臥的老人,一個月也花不了多少,畢竟病情上已經被醫院下了定論,大問題都好了,還有一些根本性問題已經是沒得治了。就好比人老了,心肺功能自然會差,怎麼治怎麼花錢也一樣沒辦法。
所以爺爺一個月的三千塊,差不多都能富裕出兩千左右。但是奶奶不一樣啊,一個月才三百的養老金。加上病情更差都已經不能自主吃飯,全憑一根胃管,每個月吃喝上的營養補給都不止三百塊,結果小叔就這麼硬生生的一毛錢也不願意分擔,依舊是把爺爺的退休金全給裝自己口袋了。
中間因爲這事情家裡也鬧過彆扭,老媽是心疼爸。因爲那個時候太勞累,身子已經開始出現些小毛病。所以要爸跟小叔把一切都分清楚。
本身老爺子每個月都是拿錢養着自己和老伴的,只不過現在不怎麼能說話,意識有時候也混亂些,所以這事兒沒提過。但是李龍清楚記得,有那麼一段時間小叔子架不住鄰里說辭,終於放行讓老爸跟姑姑們見爺爺後,爺爺每天都有唸叨奶奶。
但是老爸總是說:家和萬事興,咱也不差媽每個月吃的那點兒,至於爸的錢,全當花錢請了護工吧。他只要能照顧好爸就行。
李龍小時候不明白,非常不明白。不懂父親爲什麼要這樣,可是後來懂了。也許做大哥的確實要做到長兄如父。
像是老爸曾經講過的一樣:如果你爺爺好好的,一定更希望咱們一大家子也好好的。ww.uuanshu.e現在關係搞成這樣,也就比鄰居多了些血緣,其實我都有些慚愧每年去給老爺子掃墓。
讓自己老爸這麼覺得的主要原因,還是老爺子最後撒手人寰時留下的二十萬遺產。小叔照顧了老爺子兩年,每個月都拿着爺爺的退休金。結果最後爭遺產的時候也是拼了命的搶。
至於兩個在爺爺奶奶不舒服期間基本上不怎麼出現的姑姑,也是“提槍駕馬”歸來,和小叔大戰了三百回合都不止。期間打鬧鬥嘴罵街無所不用其極,能做的事情都讓他們三家做了。
至於老爸,打一開始就沒想參合進去。結果這三個白眼狼居然還說什麼:大哥你都分到最大的一套房了,這房子現在弄下來怎麼着也得一百多萬,所以不參與分二十萬遺產的行爲是應該的。
那一段時間是一家子最難過的時候,爺爺奶奶離世,一大家子讓二十萬的遺產鬧的雞犬不寧。而父親身體上的不適也逐漸明顯和惡化。壓力非常大,李龍也已經高中,一切的一切都看在眼裡,並且心中總是爲父母鳴不平,可惜他沒有抱不平的能力。
...<!--flag_ks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