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

面對沈樹人的一面之詞,張學曾當然也不會直接聽信,而是繼續查問苦主董良的說法。

董良是個四五十歲的老者,當下演技頗佳地喊冤:

“冤枉吶!這董小娘子本已欠債多年,而且欠了好多家的銀子。自董家主母死後,一直是我家幫襯着應付抵擋那些債主,董小娘子明明已經與我家約定典房委質,有密約在先,還望明查!”

張學曾一個畫家知府,對這些複雜的律令細節也不是很懂,權衡之後,便跟師爺切磋。

刑名師爺徐友亮悄聲支招:“老爺,此案鬥殺人命之實已明,雙方均無異議,關鍵便在如何認定這董家繡莊,在案發時究竟是屬於董家、還是屬於蔡家、還是屬於沈家。

名正則言順,只要名分一定,就好判定究竟是私闖民宅、傷人者護主心切,還是蓄意豪奪、毆傷人命。”

張學曾也悄聲追問:“那你倒是說說,依大明律這董家繡莊當時是不是算沈家的了?”

徐友亮:“這自然需要老爺查驗雙方關於買人、典屋的契券、鄰舍鄉里的證詞了。”

張學曾點點頭,隨後便是一番繁冗的司法調查程序。

最後果然如沈樹人預料,按《大明律》,當時董家繡莊基本上算是交割給沈家了。

之所以加個“基本上”,是因爲還有一丁點可以被抗辯的瑕疵。

那董良在看完雙方契券後,原本也已面如死灰,但喪子之仇也讓他思路爆發,情急之下扯住最後一根稻草:

“請府臺明察!依《大明律》,縱然我家與董小娘子的契券不曾爲鄰舍鄉里見證,但我家的契券畢竟在先。董小娘子對此心知肚明,她跟沈家立契時,難道不會告訴沈家?

所以,沈家這並不是‘事先不知已另有買主’,而是明知故犯、蓄意欺詐。這是他們設的局啊!後續的一切,怎能以‘戶主心切、臨時起意’而定?”

張學曾聽了這番抗辯,心中也是糾結,又請教師爺,不想在這種大案上落下口實。

而徐友亮也不得不提醒:如果可以證明沈家並非“疏忽”而不知董家小娘子已經與人有約在先、而是“明知故犯”,那依照《大明律》就還得承擔一部分罪過。

用後世的人話翻譯一下,那就是“債權不得對抗第三人”,那也得是“善意第三人”。如果是明知故犯的第三人,是不受保護的。

《大明律.戶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後世民法說得那麼細,沒解釋爲什麼“公證契約優先”,只是直接給了個結論,背後原理只能由司法人員自己推理。

就在雙方爭執暫時陷入拉扯時,終於輪到顧炎武發力了。

顧炎武今日客串沈樹人的訟師,之前還沒表現機會呢。

只聽他取得張學曾允許後,開始慷慨陳詞:

“請府臺明察,這董良以他們家的密約在先爲由抗辯,不僅違背《大明律》,也違背聖人之道,他說沈林事先知情、蓄意爲之,更是純屬臆測污衊。

朱子曰:一兔走衢,萬人逐之。一人獲之,餘者悉止。蓋言確權明責、定紛止爭之要。天下女子、田宅,但凡看上去無主,又無鄰舍鄉里明示另有糾紛,那便如野兔在衢。

買主只要覺得有利可圖,自可果斷買下。如果非得反覆查驗,豈不是失了先機?還有誰人敢與人貿易?”

張學曾和師爺一聽,果然很有道理。

商機便如追逐野兔,稍縱即逝,手快有手慢無,顧炎武引用朱子之言比喻,一下子就讓他們想明白了《大明律》裡那個“公證契約爲先”的條款背後暗含的聖人道理。

原來這是爲了名正言順、定紛止爭啊!

當然,這番話說是“朱子曰”,其實有點牽強。

在場其他人智商不夠,聽不出其中高明曲折之處。

唯有設計此案的沈樹人,聽完後暗贊顧炎武的急中生智、旁徵博引。

這番話實際上是司馬光在《資治通鑑》的原文裡,發表的一段評論。但司馬光的儒學地位不夠高,所以顧炎武不引他。而南宋時,朱熹寫過《資治通鑑綱目》,這幾句話他並沒有修改,直接把司馬光的話抄過來了。

顧炎武不說是司馬光說的而說是朱熹說的,給張學曾的臺階就順暢多了。

“身邊留個讀書破萬卷的傢伙幫我要做的事情註釋、尋找依據,看來還挺好用的。記得顧炎武歷史上科舉也是屢試不第,好像這次鄉試考完後就放棄了,到時候趁着這個案子重謝他一下,延攬給我當師爺也挺不錯。”

沈樹人心中暗忖,已經動了把顧炎武因爲正式幕僚的念頭。

他自己擅長計謀,但讀古書太少。找個人幫他把很多暗黑的謀略潤色粉飾一下,名實兼收,絕對很有必要。

而另一邊,董良還在左支右拙、試圖做最後的抵擋,但也都被輕易瓦解。

只聽顧炎武侃侃而談地乘勝追擊:“孟子曰,民之爲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爲也!

我《大明律.戶律》力求田宅典身須有公契、責罰私契,正爲孟子恆產恆心之義。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至於董良說董小娘子知情、應該告知過沈林,但沈林確不知情——此事學生覺得也不奇怪,因爲董小娘子與董良和沈林所籤契約,內容本就不同。

請府臺再細看這兩份契約——董良要董小娘子在喪期內便偷偷議親,此事有違孝道,董小娘子自然不敢明從,最多隻是迫於形勢,虛與委蛇。

沈林之契約,卻只寫明要董小娘子以將來勞力償債,並不涉及娶納或以色侍人,故而董小娘子公然允之亦不違孝道。古之孝子孝女,便多有‘賣身葬父、賣身葬母’之義舉,只要賣身不是以娶納淫樂爲約,而是以出賣勞力爲約,有何不可?

董小娘子只是一時喜從天降,忘了前約。縱然有毀約,也只需依《戶律》責其退賠董良銀錢即可,董小娘子與董家繡莊的歸屬,卻是不容置疑的!”

聽完顧炎武的滔滔雄辯後,苦主董良這下算是徹底傻了眼,再也說不出半句抗辯。

連知府張學曾都聽得有些熱血沸騰,差點兒以爲自己判案是在爲名教光大了。

對啊!這事兒說破天去,董白也不過是一個“違約”,違約就按戶律讓她賠錢好了!蔡守信奪什麼人闖什麼宅啊!

張學曾趕緊一查,然後又發現,董良和蔡守信父子,這幾年其實也沒爲董白付過多少外債,只是在那兒拖延扯皮擋債主,簡直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太刁鑽了。

所以,要想覈定“董良一家因爲董白的違約,而遭受的實際損失”,也很難界定出來,他們都沒實際給錢,有什麼好損失的?

這等有欺負故主孤女寡母嫌疑的惡徒,不徹查就不錯了,所以連賠錢的環節,一番拷問後也是輕鬆揭過。

沈樹人沒追究他賠沈家受傷家丁的湯藥費,就很不錯了。

……

搞定大案之後,張學曾內心也是舒暢了些。

不過這個案子比較離奇,明明是一方死傷了人命,但被告最後卻是無罪,這無論如何都是要上報南京刑部、全案詳細複查的。

畢竟這個判決很曲折,跟常理之間的不同之處,不是三言兩語解釋得通。

平時就是審一年的案子,都沒有涉及到名義定性那麼複雜的。

回到後堂,他就跟徐友亮商議,後續流程該如何走、該緩還是急。

徐友亮想了想,斟酌到:“這手續學生倒是可以斟酌,緩急還需老爺自行裁處,只要不違背大明律的期限即可——說句不該說的話,這可不是光看律條,還得看各方的意思。”

張學曾立刻就懂了,移送期限方面,他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力。在這個期限內,時緩時急,可以看各方有沒有人打招呼嘛!

這可是偷偷收銀子的好時機。

“那就先擱下吧,看看有沒有人申訴。”

張學曾還真沒白等,僅僅結案後兩天,戶部主事沈廷揚就從太倉偷偷趕到吳縣,連夜私下求見了張學曾。

沈廷揚官階比張學曾整整低兩品,張學曾見他時,卻是滿臉堆笑。

這可是蘇州地面上的活財神啊!他兒子犯了事,哪怕最終無罪,也是能攥出不少銀子的!

沈廷揚也不藏着掖着,直接不卑不亢地表示:

“張兄爲犬子的案子費心了,這十支朝鮮國的人蔘,權當給張兄安神醒腦、彌補心力。還有兩千兩銀子,權當買些別處出產的藥材滋補。

沈某向來也感慨犬子頑劣,只求張兄從速從嚴、秉公執法,不必給我面子——還有,此事畢竟瓜田李下。沈某所求雖然大公無私,但畢竟是私下有些禮尚往來,恐外人議論,還請張兄對沈某來訪之事,無論對誰都要保密。”

沈廷揚最後半句話,其實如果只是爲了保密,完全沒必要說。

畢竟收銀子的事兒,誰會大嘴往外宣揚?可不往虎口裡探頭麼。

但張學曾也是人精,聽他這麼說,已經意識到,沈廷揚這是玩真的!不是跟他打啞謎說客氣話!

他說的“從速從嚴、秉公執法”,估計是真要把他兒子往南京刑部送!

張學曾目瞪口呆,半晌沒反應過來。

虎毒尚且不食子啊!

“沈賢弟……我沒聽錯吧?”張學曾實在忍不住追問。

沈廷揚一臉正氣:“沈某向來秉公無私、大義滅親。”

——

PS:明天開始固定更新時間,早上8點一更,下午5點前一更。

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17章 入國子監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19章 隨州炮戰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5章 雙線操作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90章 全勝而歸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82章 新年計劃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17章 入國子監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18章 鄉試揭曉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
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66章 蝴蝶效應下的新“遷海令”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樣需要科技人才第17章 入國子監第228章 陛下之壯烈,臣素來佩服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第64章 將噴子進行到底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176章 背水一戰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19章 隨州炮戰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5章 雙線操作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90章 全勝而歸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陳圓圓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82章 新年計劃第115章 互相欺騙第17章 入國子監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159章 慘敗放棄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18章 鄉試揭曉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267章 摟草打兔子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385章 大明新時代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257章 秒殺兩廣叛亂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1章 籠絡劉國能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