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立儲(月票400+)

《閨範圖說》的事,元昌帝很快就有了定論。

就算再怎麼憤怒,但元昌帝到底也沒有拿鄭貴妃和寧王如何,而只是藉着此事奪了鄭貴妃的兄長鄭國泰的官職。

鄭家原本靠着鄭貴妃也算得上是大周朝的新貴,可是經此一事,鄭家的頂樑柱鄭國泰卻倒了,若不是鄭貴妃仍安然端坐於宮中,只怕鄭家就要一朝回到發跡之前的日子了。

雖然鄭貴妃沒受到什麼處置,可鄭國泰被一捊到底,這也是在明晃晃的打鄭貴妃的臉,宮裡的氣氛也因此而瞬間一轉,往日門庭若市的永和宮也因此而漸漸安靜了下來,先前一直被人爭相談論着的,鄭貴妃即將獲封皇貴妃一事,也再無人提起。

一切,就好像突然就回到了原本該有的樣子。

然後,在一次早朝中,元昌帝這麼多年第一次主動提到了立儲之事。

太子於一國來說本就極爲重要,重要到甚至被稱之爲“國本”,大周朝這麼多年沒立太子,朝中老臣本就有些坐不住了,這時聽元昌帝主動提及,哪裡能有不欣喜若狂的。

也因此,早朝上百官爲了到底立端王還是立寧王又吵成了一團。

在前段時間元昌帝有意擡舉着鄭貴妃時,除了那些堅持要按祖制的老臣,朝中其實有不少官員心裡的天秤漸漸偏向了寧王,畢竟若只論治國之才,寧王與端王差距並不明顯,若元昌帝真的鐵了心要立寧王,縱使真有老臣在奉天殿觸柱,只怕也是於事無補。

不過,在經過了《閨範圖說》之事後,元昌帝處置了鄭國泰,朝中的風向立馬又變了。

如今來說,卻是端王一方佔了比較大的優勢。

元昌帝看着爲了立儲而爭得面紅耳赤的文武百官,心裡又漸漸生出了隱隱的怒意。

作爲一個頗有決斷的君王,元昌帝尤其不能忍受他的這些臣子對他指指點點,無論是立儲還是立誰,這都該由他這個皇帝決定纔是,這些臣子,難道他們以爲他們能左右他的決定?

元昌帝往殿內一掃,待看到立於首位正垂眸不語的定國公寧景昌以及稍遠處同樣一語不發的寧致遠,心頭便是一頓。

“你們吵完了嗎?”元昌帝淡淡地掃了百官一眼,“你們以爲這裡是菜市場?”

羣臣於是齊齊噤聲。

元昌帝這才又轉向寧景昌,問道:“定國公,以你之見,這立儲一事當是如何?”

突然被元昌帝點名,寧景昌倒也並不意外,對着元昌帝一禮,然後道:“回皇上,立儲之事自當由皇上決斷,臣等只需聽從皇上吩咐便是。”

殿內的文武百官驀地就靜下來。

他們這時都反應過來,然後爲自己先前吵嚷而後悔不已。

元昌帝並不是他們在史書上看到過的那些昏君,而是一個英明決斷的明君,他既然在這個時候主動提到了立儲之事,心裡只怕也早就有了決斷,無論元昌帝想要立端王還是寧王,就算他們吵破了天也斷不會叫他改變主意,那他們這般吵嚷除了徒惹元昌帝的厭惡,又還有何用?

於是,所有人都微低着頭,只豎着一雙耳朵聽着元昌帝接下來的話。

元昌帝卻只淡淡地道:“朕還以爲,這立儲之事得按着你們爭吵的結果來行事呢。”

說完之後,元昌帝心裡其實也有淡淡的疲憊。

作爲君王,他並不是不知道早些立太子於國有益,但這些年因爲鄭貴妃,他卻始終在端王和寧王之間猶豫不定。

對於果斷的元昌帝來說,這樣的經歷並不常有。

一個是各方面都出色的嫡長子,一個是他最寵愛的妃子生的同樣出色的次子,元昌帝會有所猶豫也並不奇怪。

而他猶豫了這麼多年,促使他終於做下決定的,也還是鄭貴妃。

如果說他之前隱隱有立寧王的打算,但在鄭貴妃藉着《閨範圖說》生事之後,這個打算卻又被元昌帝完全打消了。

如今無論是鄭貴妃還是寧王,在江南一帶百姓和文人士子心中就無異於那禍國殃民的妖妃和意圖亂了祖宗規矩、居心叵測的皇子。

無論是出於哪種考慮,元昌帝也不可能再有立寧王爲太子的打算。

縱使他再怎麼寵着一個女人,可比起他的江山社稷,鄭貴妃到底也只能往後面排。

思及此,元昌帝也不再猶豫,偏頭以眼神示意立於龍椅一側的傳旨太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謨烈昭垂,付託至重,承祧衍慶,端在元良。嫡長子承乾,爲宗室首嗣,天意所屬,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爲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立儲詔書一出,無論先前有怎樣想法的朝臣,這時也只能山呼萬歲,然後拜見新鮮出爐的太子。

長達二十幾年的儲位之爭,也終於在這一日塵埃落定。

在這之後,原本居於端王府的太子楚承乾以及太子妃溫氏便正式遷於東宮,成爲了閒置了二十多年的東宮之主。

儲位一定,無論是朝堂還是後宮,都突然安靜了許多,彷彿突然之間就少了許多紛爭。

而在太子楚承乾和太子妃溫氏入主東宮之後的一個月後,從那日之後就再沒踏出過永和宮一步的鄭貴妃,在打聽到了元昌帝正在御書房裡批閱奏摺時,親手燉了一盅滋補的湯水,然後領着宮人往了御書房而去。

只不過一個多月未出永和宮,鄭貴妃只覺外面不僅比永和宮裡冷,還有了許多別的變化。

就比如,從前那些見了她只會巴結討好的低位份的嬪妃,如今雖然面上仍帶着恭敬,眼裡卻總閃動着異樣的光芒。

都說人走茶涼,她如今還是皇后之下第一人呢,這些人的態度就有了如此改變。

第80章 撐腰第529章第141章 心慈(月票220+)第590章 臨盆(10更)第32章 虎毒第311章 關照(月票80+)第128章 六叔第431章 側影(月票220+)第209章 小心第478章 迎接(月票500+)第661章第511章(月票220+)第135章 商議(月票180+)第328章(月票180+)第417章 下馬威(月票140+)第664章 泄露第24章 外出第678章第302章 成親(月票20+)第677章 抓週第668章 現身第10章 提點第492章 怎麼回事第58章 緊迫第39章 緣由(收藏600+)第241章 老牛與嫩草第217章 莊子第99章 喜報第91章 提親第33章 異樣第539章 咳血第499章 添堵(月票140+)第653章第340章 善解人衣第11章 爭執第144章 善良(求月票)第66章 詳情(萬更加賣萌打滾求首訂~)第261章第540章 通知(月票340+)第353章 名分第569章 父親第225章 放火第398章 討人(月票300+)第483章 傳話第573章 面聖第54章 姑爺第501章 打扮第188章 再訪第590章 臨盆(10更)第431章 側影(月票220+)第235章 樓記第491章 認錯人?第665章 劫第98章 進京第194章 霹靂第440章 起疑第59章 常進州第167章 伽羅香第191章 姐弟第238章 荷包第352章 推卸(月票300+)第280章第598章第627章 怪事第193章 風水輪流轉(月票480+)第637章第560章 惦記第74章 生事(4更求月票)第140章 毒婦第397章 私話第24章 外出第101章 何愁第582章第619章 趙夫人第642章 臨行第134章 放出第495章 投井第348章第496章 入府(月票120+)第43章 往事(收藏1200+)第681章第557章 走出第406章 人選第241章 老牛與嫩草第407章 妒(月票60+)第261章第115章 坦言第477章 發現第461章 出手第581章 僞造第115章 坦言第673章第537章 心痛(月票320+)第392章 沒完(月票260+)第584章 不安分第353章 名分第574章 遺詔第30章 魏太姨娘(推薦票1200+)第501章 打扮第373章 鎮撫
第80章 撐腰第529章第141章 心慈(月票220+)第590章 臨盆(10更)第32章 虎毒第311章 關照(月票80+)第128章 六叔第431章 側影(月票220+)第209章 小心第478章 迎接(月票500+)第661章第511章(月票220+)第135章 商議(月票180+)第328章(月票180+)第417章 下馬威(月票140+)第664章 泄露第24章 外出第678章第302章 成親(月票20+)第677章 抓週第668章 現身第10章 提點第492章 怎麼回事第58章 緊迫第39章 緣由(收藏600+)第241章 老牛與嫩草第217章 莊子第99章 喜報第91章 提親第33章 異樣第539章 咳血第499章 添堵(月票140+)第653章第340章 善解人衣第11章 爭執第144章 善良(求月票)第66章 詳情(萬更加賣萌打滾求首訂~)第261章第540章 通知(月票340+)第353章 名分第569章 父親第225章 放火第398章 討人(月票300+)第483章 傳話第573章 面聖第54章 姑爺第501章 打扮第188章 再訪第590章 臨盆(10更)第431章 側影(月票220+)第235章 樓記第491章 認錯人?第665章 劫第98章 進京第194章 霹靂第440章 起疑第59章 常進州第167章 伽羅香第191章 姐弟第238章 荷包第352章 推卸(月票300+)第280章第598章第627章 怪事第193章 風水輪流轉(月票480+)第637章第560章 惦記第74章 生事(4更求月票)第140章 毒婦第397章 私話第24章 外出第101章 何愁第582章第619章 趙夫人第642章 臨行第134章 放出第495章 投井第348章第496章 入府(月票120+)第43章 往事(收藏1200+)第681章第557章 走出第406章 人選第241章 老牛與嫩草第407章 妒(月票60+)第261章第115章 坦言第477章 發現第461章 出手第581章 僞造第115章 坦言第673章第537章 心痛(月票320+)第392章 沒完(月票260+)第584章 不安分第353章 名分第574章 遺詔第30章 魏太姨娘(推薦票1200+)第501章 打扮第373章 鎮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