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歡像一灘爛泥一般癱倒在密室之中,被動的查看着體外的五枚元丹逐漸的變得越來越透明似的,而且可見部分逐漸變小,又經過了不知道多長時間,五枚元丹全部都消失不見,換來的是陣法中濃郁的幾乎已經實體化的靈氣。 無盡的靈氣在陣法的催動之下,逐漸向着嶽歡匯聚而去,這無盡的靈氣就是要匯聚成爲一道神兵,而這時候選擇化爲什麼樣的神兵,以後就會定型,所以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至少在踏入神級之前,都是非常的關鍵。 大部分都會選擇化爲攻擊型的兵器劍,也會有擅長防禦的修士選擇化形爲盾牌類,或者其他防禦類型的兵器,也有專門煉藥或者煉器的,直接選擇化形的兵器爲煉藥爐之類的,可以預見的是,元兵期化形的兵器與化形期的時候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元兵境的兵器,可以取敵首級於千里之外,而化形期的時候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元兵境的時候最大的特點是,保留着元丹境的時候,元丹的所有功效,而且可以化爲兵器,直接遠距離攻擊敵人了。 只是有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元兵境的修士都適合使用元兵遠距離的攻擊敵人。這些也是要根據各個修士在進階元兵境的時候所選擇的進階之物了。 嶽歡此時也在想,自己究竟要將元丹化爲什麼樣的形態?攻擊型的兵器?防禦型的戰甲或者盾牌之類的?亦或者是輔助類? 按照嶽歡的想法,至少應該具有攻擊性,但是攻擊類的元兵一般也就是刀槍劍戟之類的,如果是化爲防禦類的呢?又或者可以直接形成兩件元兵,一攻一防? 如果真的可以攻防兼備的話,那就實在是太好了,嶽歡開始去嘗試,是否可以化爲兩件元兵,嶽歡小心翼翼的將這些匯聚的靈氣想要分成兩部分,結果很殘酷,一開始的時候還可以進行分離,
但是到了最後的時候,就再也沒辦法將這團靈氣徹底的分割爲兩部分。 嶽歡進行了至少十幾遍的嘗試之後,發現真的沒有辦法在元兵境的時候化形出兩件元兵,不知道是自己的方法不對?還是確實就是不可能做到這樣的事情。 那嶽歡就開始糾結了,到底自己要化形個什麼樣的兵器呢?如果不能化形爲兩件兵器的話,那麼就要選擇最佳的方案了,但是隻選擇攻擊或者只選擇防禦,自己並不是太滿意,如果選擇輔助型的化形,那麼究竟用什麼纔會是最佳選擇呢? 嶽歡心中苦思了半天,嶽歡突然想到了以前曾經看到過的大鼎,鼎,自古以來都是國之重器,有鎮壓的作用,也有煉化的作用,甚至關鍵時刻也能起到防禦的作用,如果自己化形之兵選擇用鼎的話,說不定會有奇效。 嶽歡不是優柔寡斷之人,既然心中有了選擇,那麼便立即去做,嶽歡開始將所有的靈氣向着中間匯聚,開始形成鼎的雛形,先從底部的三足,直至鼎身,都非常順利的凝聚成形,而且從虛幻的形態,逐漸向着真實的狀態在過度。 只是在最後將要徹底形成的時候,卻突然消散開來,以至於化形失敗,嶽歡又將自己化形的步驟重新再心中演算了一遍,確保自己沒有出錯,既然化形失敗,那麼肯定是有着自己還不知道的原因。 於是嶽歡重新又開始進行鼎的凝聚,並且這次更加的謹慎,每一步都會反覆的演算以確保自己並沒有犯錯,很快又道了最後徹底成型的時候,整個鼎又瞬間消散開來,重新化爲無盡的靈氣包裹在嶽歡的身周。 嶽歡這次徹底迷惑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自己兩次的化形失敗,肯定是有着什麼秘密,難道元兵不能選擇爲鼎?或者鼎自身蘊藏着什麼秘密? 嶽歡實在是不甘心將元兵化形爲普通的兵器,於是又開始了第三次的
凝練化形,這次嶽歡更加謹慎了,速度也較之前兩次更加的緩慢,嶽歡也是想要找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化形的失敗。 嶽歡幾乎用了只有之前三分之一的速度去凝聚鼎的形體,耗費了足足半個時辰的時間,纔將鼎身差不多完成,這個時候嶽歡開始將速度放的更加緩慢了,幾乎是一絲一絲的向着鼎身添加着靈氣。 又用了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終於又要到了最終化形的時間了,嶽歡刻意的將速度放到最慢,而且每一步都進行的堅實無比。 嶽歡在最後的時刻,似乎已經忘記了之前自己的精神力已經幾乎徹底消耗一空,身體裡此時竟然重新誕生出了一股新的精神力,瞬間將自己乾枯的精神米彌補過來。 嶽歡精神大振,仔細的關注着大鼎的成型,只差最後這一丁點了,結果最後的意思靈氣凝實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處異象,似乎虛空之中有什麼干擾一般,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注入到了鼎中,鼎身似乎馬上就要解體。 由於這次嶽歡凝結鼎身的速度非常緩慢,這也讓嶽歡有着一定的時間去進行彌補,這股力量注入鼎身之後四處亂竄,所以就造成了之前的兩次,最後成型的瞬間,鼎身馬上消散了。 這次嶽歡強行運轉自身的元力進行着鼎身的加固,亂竄的那股神秘之力竟然沒有能夠瞬間將鼎身破壞,然後這股神秘的力量就徹底的融入了鼎身之中,而這第三的化形,也終於以成功而告終。 嶽歡的元兵也最後徹底確認,就是一座大鼎,而那股神秘之力融入鼎身之後,並沒有徹底的消散,而是在鼎身之中凝結成爲了一道龍形。 嶽歡望着最後成型的三足大鼎,一道龍紋盤踞其上,顯得神秘而古樸,嶽歡這會兒突然感到一陣疲憊,頓時癱軟在地上。而這座三足大鼎,也瞬間縮小,變得只有茶杯一般大小,落入嶽歡的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