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戰爭因素

bookmark

戰爭的進程往往會受到一些很微弱的因素影響,比如一次不那麼重要的戰鬥,或者是一道看起來並不重要的命令。

九月二十一日,談仁皓收到了由帝國外交部轉來的一條消息(仍然由情報處轉送)德皇威廉三世在二十號下午兩點(柏林時間)正式通過了內閣海軍大臣提交的動議,德國潛艇恢復在北大西洋作戰巡邏,重新開始無限制潛艇戰。

“德國人肯定瘋了!”

郝東覺快步衝了進來,“仁皓,快看看吧。這下好了,不用我們動手,德國就將逼着美國參戰!”

談仁皓笑着把一份報紙丟給了郝東覺。“報紙上已經刊登出來了,德皇下令恢復無限制潛艇戰,這下北大西洋上的好戲要上演了!”

“德國人太瘋狂了!”

郝東覺一屁股坐了下來,將才拿到收的,還蓋有外交部印章的文件丟在了桌子上,“就這一點,美國都不會再置身事外,如果德國潛艇不小心幹掉了一艘美國驅逐艦的話,那美國就有充足的理由向德國宣戰。”

“這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是不是?”

談仁皓並沒有那麼激動,“如果德美宣戰的話,那我們也會被捲進去,而帝國肯定會加強海軍投入,說不定,我們還能夠主動進攻。這樣,美國就將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與我們開戰,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好不過的開始了,是不是?”

郝東覺微微皺了下眉毛,然後笑了起來。“看來,我們應該給德國人打打氣!”

“也許,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的!”

談仁皓站了起來,“如果有人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的話,那麼德皇肯定會改變他的命令。”

“什麼意思?”

郝東覺立即走到了談仁皓的旁邊,有點不解的看着談仁皓。

“上次我們已經說過了,現在帝國的重點是先幹掉俄羅斯,幫助德國穩定住歐洲戰場上的局面。是不是?”

談仁皓拿出了香菸,先給郝東覺點上了一根,“如果我的猜測沒有錯的話,這肯定是嚴定宇元帥提出的戰略計劃,而且已經被薛希嶽首相採納了。首相採納陸軍的戰略計劃不僅僅因爲首相出身於陸軍,還因爲帝國的現實戰略需要。如果此時美國參戰,帝國不得不再次將重點轉移到太平洋戰場上來,無法集中力量幹掉俄羅斯。只能通過牽制俄羅斯,讓德國再堅持幾年。也許,這不是壞事,可是在短期內,我們的壓力將會很大,必須面臨兩線作戰,同時還要扶持德意志帝國與波斯帝國。帝國能否承受住這麼大的戰爭壓力,也許連首相大人心裡都沒有底。”

郝東覺微微點了點頭,這段時間他的進步也很大。顯然,這正是帝國先放下美國。轉移重點地根本原因。如果美國現在參戰。帝國將面臨兩線作戰,甚至三線作戰的艱難局面。薛希嶽首相肯定希望先消滅掉俄羅斯帝國,解決掉後院的威脅。再轉身對付美國。這個戰略計劃沒有錯,可戰爭不會因爲一方的意志而做改變。

“也許,首相會向德皇施加壓力的,讓德國暫時別做這種愚蠢的舉動。”

談仁皓在房間裡來回走動着,他剛走到門邊,一名參謀軍官就推開門急匆匆的走了進來。“將軍,元帥回來了,讓你馬上過去,另外,參謀長也在開始去了元帥的辦公室。”

談仁皓一愣。這纔想起校長回海軍司令部的事情。原本聶人鳳計劃在十九號就返回海軍司令部,可這個時間延遲了幾天,昨天才發來消息,他將在今天上午返回海軍司令部,同時還將部署海軍下一階段的作戰行動。

“東覺,你把這段時間地工作報告總結出來,下午送過來。”

談仁皓立即去拿起了軍帽,“也許元帥給我們帶回來了一些好消息!”

聶人鳳帶回來地不僅僅是好消息。當談仁皓走進了元帥的辦公室的時候,他就感覺到了氣氛有點不對勁。甘永興一副面紅耳赤地樣子。而校長則仍然將雙手叉在胸前,一副很祥和的樣子。

“少將,快坐吧!”

聶人鳳起身迎接了談仁皓,還去衝好了一杯咖啡。“這是起京城的時候,翁一鳴將軍給我帶回來的南美咖啡。怎麼樣,對新位置還感到滿意吧?”

“校長,你太客氣了。其實,留在海軍司令部也不錯,至少可以經常去碼頭上看看戰艦!”

談仁皓笑着接過了咖啡杯,“校長,這次首相大人有什麼新決定嗎?”

“開始我已經跟永興談過了。”

聶人鳳將煙盒放在了談仁皓的面前,然後才坐了下來,“開了十幾天的會,頭都快炸了。有的時候,我還真是羨慕那些內閣官員,他們好像都對會議有免疫能力一樣,我可不行,人老了,聽那些政府報告簡直是在受折磨。”

談仁皓笑了起來,這次聶人鳳不但要與內閣首相商討帝國的戰略走向問題,還要參加一年一度的內閣全體會議。海軍司令也是海軍部長,是帝國內閣成員,雖然平時不出席內閣會議,可每年的九月份或者是十月份,都要去參加內閣地全體會議。

“實際上,情況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糟糕!”

聶人鳳一邊說着,一邊看了眼甘永興,“變風是肯定的,這從首相大人否決了成立第四個戰略打擊軍上就看得出來。雖然日本還沒有投降,但也堅持不了多久了,其滅亡只是遲早的事情。首相還同時否決了陸軍提出的登陸日本的作戰計劃,同時讓海軍拿出一份用最少兵力,迫使日本投降的作戰計劃來。這個任務,我已經安排給了顏國忠上將,讓陸戰隊具體負責。如果戰略轟炸最後無法迫使日本投降的話,那我們就會用上陸戰隊。”

“這不是問題的關鍵!”

甘永興在旁邊嘀咕了一句,在聶人鳳面前,他永遠是個學生。

談仁皓立即看了甘永興一眼,他也有同樣地感覺。

“對,這不是問題的關鍵。”

聶人鳳沒有迴避這個問題,“這麼說吧,帝國肯定會將重點轉移到西北戰場上去。現在歐洲那邊的局勢很緊張,英法兩國給德意志帝國施加的壓力非常巨大。法國陸軍已經開始在阿登地區反擊。德國將第三批預備隊派了上去,戰線後撤了五十多公里才穩住了局面。而現在英國出了繼續加強在大西洋上的反潛投入之外,還出動艦隊封鎖了德國海軍的所有出海口,德國艦隊只能在波羅地海活動。更麻煩的是,英國對德的戰略轟炸正在擴大。年底,第一批B-17就就將飛往英國,到時候德國能否頂住戰略轟炸直接關係到了德國的存亡。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我們必須要拖住俄羅斯。讓德國從東線抽調120個師出來準備對法的戰略進攻,這也是德國提出的最新要求。效果是很明顯的,在嚴定宇將第一批部隊派到西北戰場上去之後,俄羅斯不得不修改戰略計劃。如果我們不這麼做,德國就將在明年戰敗!”

“可是,我們也不能放開美國不管吧?”

談仁皓略微有點激動。

“我們肯定不會放過美國,同樣地美國也不會放過我們!”

聶人鳳朝談仁皓點了點頭,“可現在,我們必須要讓德國堅持下去,如果德國完蛋了。那我們就將失去一個最重要的盟友。歐洲的壓力就將轉移到波斯帝國身上,而波斯帝國能否堅持一年都是個問題。如果波斯帝國完蛋了,就只剩下我們孤軍奮戰。我們還將失去波斯灣的油田!”

“校長,那我們會不會阻止德國潛艇?”

談仁皓問到了一個關鍵問題上。

聶人鳳沒有馬上回答這個問題,談仁皓有點焦慮,他朝甘永興看了一眼,甘永興則苦笑着搖了搖頭,顯然他也不知道答案。

“少將,你的觀點呢?”

聶人鳳叉起了雙手,看着談仁皓的眼睛。

“這……”

談仁皓遲疑了一下,說道,“如果帝國能夠承擔起三線作戰的壓力的話。我覺得早打比晚打好!”

“這也是首相給我的問題。”

聶人鳳站了起來,來回走了兩步,“關鍵是海軍能否在現有情況下,在帝國將重點放在西北戰場上的情況下完成對美作戰。如果可以,首相會支持我們的行動,如果不行,那首相就會想辦法改變德皇地命令。永興,仁皓,你們認爲海軍能夠在兩年之內獲取戰爭主動權嗎?”

這下輪到談仁皓與甘永興爲難了。誰都可以說大話,可正要做出保證,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給我一份詳細的計劃。”

聶人鳳轉過了身來,這句話是對甘永興與談仁皓說的,“下月月初我還要返回京城,希望你們能夠及時地拿出計劃,也許,我還能說服首相大人。”

這個任務落到了甘永興的身上,而談仁皓則負責協助甘永興處理相關的事務。當兩人走出了元帥辦公室的時候,這才鬆了口氣。

“你也看到校長的態度了。”

甘永興嘆了口氣,“不是我們不願意打,而是首相的決策限制了我們的行動。校長下個月要去與首相,陸軍元帥做最或的商討,這是最後的機會了。”

談仁皓點了點頭。“我知道,我儘快把手裡的事情完成,明天就把報告送過來。”

“這事不用急,我一直關注着你們這邊地進展。”

甘永興拍了下談仁皓的肩膀,“校長的話裡還有一層意思,你有沒有發現?”

談仁皓微微皺了下眉毛,然後朝甘永興看了過去。

“這麼說吧,如果我們無法阻止德皇的話,那會是個什麼後果?”

甘永興笑了起來,“薛希嶽首相肯定會向德皇施加壓力,甚至會用皇上的名義來影響德皇。可問題是,這個影響能收到多大的效果?而且,誰能保證在德皇撤消無限制潛艇戰之前,德美之間不會因爲擦槍走火而相互宣戰?如果德美宣戰,那我們就會立即向美國宣戰,海軍將承擔起太平洋戰爭的重任,我們應該在宣戰前後做什麼樣的準備,以及怎麼來應付這場戰爭呢?”

談仁皓這下明白了過來。“校長的意思是,要我們隨時做好與美國開戰地準備?”

甘永興笑着點了點頭。“校長回來之後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第二特混艦隊在月底提前返回日本戰場,第三特混艦隊回港計劃取消,他們將堅持到明年年初才返回那霸。而且,這兩支艦隊的配製也有所變化。第三特混艦隊將轉移到硫黃島附近活動,而且部分需要維修的戰艦將在硫黃島得到維修。第二特混艦隊的位置進一步南移。第一特混艦隊前往南洋地區的計劃也被取消了。他們將在十月底出發,在菲律賓與加羅林羣島之間擔任巡邏任務。”

談仁皓微微一驚,這個艦隊配製的用意太明顯了。

“校長已經做出了安排,現在我們缺少的就是一個機會,以及首相大人的正式命令而已。”

甘永興在自己的辦公室外停下了腳步,“我們誰也無法預料會在什麼時候與美國開戰,但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這肯定不會太遠了。校長也有校長的難處,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協助校長,讓首相知道,我們現在與美國打,要比兩年後再與美國打更有利。”

“而且美國不一定會將時間拖延到兩年之後。”

談仁皓補充了一句。

“對,所以我們更應該做好戰爭準備。”

甘永興的目光在談仁皓身上停留了一陣,“我們都各盡其責吧,希望最後的結果不會太糟糕!”

經過甘永興的解釋之後,談仁皓的心情也平靜了很多。問題不在帝國海軍,也不在帝國內閣政府,而是在眼前的局勢。現在日本已經倒下,可真正的戰爭還沒有到來。帝國剛剛度過了戰爭初期的艱難時期,馬上又要面對更爲嚴峻的考驗了。

第49節 飛矢第41節 競爭對手第4節 頭號艦隊第64節 時間差第15節 風口第41節 返航第43節 敲門磚第19節 接戰?第51節 紕漏第33節 轉向迎敵第86節 拼死的抗爭第30節 舉棋不定第16節 鷹的決鬥第52節 飛蛾撲火第6節 小試牛刀第21節 海軍先鋒第61節 長途奔襲第10節 退避三舍第70節 夜間阻擊第64節 火速掃蕩第9節 變革第49節 最後的攻擊第58節 於事無補第51節 巨炮的怒吼第18節 成本問題第6節 秘密任務第22節 艦隊東進第8節 帝國恩怨(上)第32節 逃竄之敵第20節 新戰術第4節 海軍的壓力第22節 折戢第49節 飛矢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下)第2節 煩人的參謀長第1節 啓程回國第10節 接班人第1節 海軍軍官第13節 登陸日本第35節 強弩之末第2節 嚴重分歧第1節 破敵利器第32節 大海軍第26節 不公平的結果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上)第32節 殺雞用牛刀第56節 絕途第36節 幫兇(上)第24節 附帶問題第41節 百密一疏第33節 百萬墓碑第28節 混蛋(上)第3節 最高榮譽第4節 海軍改組(下)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12節 揣摩敵意第22節 整頓第20節 艱鉅的考驗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50節 海狼第29節 殺回戰場第2節 煩人的參謀長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68節 認輸第36節 排兵佈陣第64節 計劃之外第27節 關鍵點第33節 重兵雲集第23節 荊棘之路第3節 前程第11節 假象第27節 白晝艦隊第20節 起錨出航第20節 兩敗俱傷第61節 大鵬展翅第18節 成本問題第5節 預測第23節 分頭出擊第27節 再起變數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20節 繼續攻擊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下)第40節 當頭棒喝第9節 西方戰線第59節 遲到的炸彈第17節 敵情分析第13節 登陸日本第24節 復出第63節 撿漏第37節 守株待兔第20節 新戰術第55節 傳奇艇長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83節 天公不作美第32節 殺雞用牛刀第43節 熱血燃燒第3節 困獸猶鬥
第49節 飛矢第41節 競爭對手第4節 頭號艦隊第64節 時間差第15節 風口第41節 返航第43節 敲門磚第19節 接戰?第51節 紕漏第33節 轉向迎敵第86節 拼死的抗爭第30節 舉棋不定第16節 鷹的決鬥第52節 飛蛾撲火第6節 小試牛刀第21節 海軍先鋒第61節 長途奔襲第10節 退避三舍第70節 夜間阻擊第64節 火速掃蕩第9節 變革第49節 最後的攻擊第58節 於事無補第51節 巨炮的怒吼第18節 成本問題第6節 秘密任務第22節 艦隊東進第8節 帝國恩怨(上)第32節 逃竄之敵第20節 新戰術第4節 海軍的壓力第22節 折戢第49節 飛矢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下)第2節 煩人的參謀長第1節 啓程回國第10節 接班人第1節 海軍軍官第13節 登陸日本第35節 強弩之末第2節 嚴重分歧第1節 破敵利器第32節 大海軍第26節 不公平的結果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上)第32節 殺雞用牛刀第56節 絕途第36節 幫兇(上)第24節 附帶問題第41節 百密一疏第33節 百萬墓碑第28節 混蛋(上)第3節 最高榮譽第4節 海軍改組(下)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12節 揣摩敵意第22節 整頓第20節 艱鉅的考驗第62節 埋葬第五艦隊第50節 海狼第29節 殺回戰場第2節 煩人的參謀長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68節 認輸第36節 排兵佈陣第64節 計劃之外第27節 關鍵點第33節 重兵雲集第23節 荊棘之路第3節 前程第11節 假象第27節 白晝艦隊第20節 起錨出航第20節 兩敗俱傷第61節 大鵬展翅第18節 成本問題第5節 預測第23節 分頭出擊第27節 再起變數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20節 繼續攻擊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下)第40節 當頭棒喝第9節 西方戰線第59節 遲到的炸彈第17節 敵情分析第13節 登陸日本第24節 復出第63節 撿漏第37節 守株待兔第20節 新戰術第55節 傳奇艇長第11節 受到置疑(下)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83節 天公不作美第32節 殺雞用牛刀第43節 熱血燃燒第3節 困獸猶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