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

京師,紫禁城,文淵閣。

劉健和李東陽剛參加完朝會,朝堂上沒什麼大事,朱厚照昏昏沉沉像個供奉的泥菩薩,什麼都不干涉,以至於所有事情都由內閣做主。

朝堂上無人爭鋒,劉健和李東陽處置起朝政來大刀闊斧,毫無阻礙……如今文官當政,無人對他們的權威形成挑戰。

劉健在辦公桌後坐下,等值事太監奉上茶水,跟李東陽談論了一會兒政務,涉及由內閣做出票擬的幾樁較爲重要的決策,發現效果頗爲不錯。

劉健滿意點頭:“如今看來,朝堂上未必需要你我,也可正常運轉。之前一直想將德輝調入內閣,惜先皇在世時未能成行,眼下正是跟陛下提及的最佳良機!此事,便由賓之你去翰苑安排聯名上奏,由你我提出來始終不太合適……”

關於王華入閣一事,孝宗生前劉健、李東陽就一直在提,可到孝宗過世都沒下文,朱祐樘最滿意的是內閣三大學士的組合,也就是劉健、李東陽和謝遷,現在新皇登基,劉健感覺朝堂已穩如磐石,便想讓王華承擔更多的責任,他和李東陽對朝事都有所懈怠,希望多點兒時間休息。

李東陽道:“稍後我便安排樑學士等人上疏朝廷,一次提出多名人選,請陛下定奪!”

“嗯!”

劉健點頭,“在德輝外,復以樑學士、濟之和介夫爲候選人,單以能力論,唯德輝可以勝任!”

李東陽微微一笑:“既如此,德輝入閣之事便如此處置,但是否需要跟於喬商議?”

劉健搖頭:“這些日子於喬去了一趟泰陵,隨後又稱病不出。既如此便讓他多休息幾日,待德輝入閣,朝事沒那麼繁忙,於喬也能省心些!之後戶部有宣府錢糧調度奏本,你先給德輝看過,讓他擬個條子出來,待老夫審後再行上奏……”

李東陽明知如此輕率便定下內閣人選,是視朝廷法度如無物,但以他和劉健都認爲如此做並無不妥。

皇帝年少不懂得如何挑選內閣人選,就由自己二人全權負責,至於一下子推出樑儲、王鏊、楊廷和和王華四個人,只是障眼法,着眼點其實全部在王華身上,其餘三人都只是陪太子讀書。

至於謝遷的意見,二人不想節外生枝,直接選擇忽視。

隨後這件事便由李東陽傳到樑儲那裡,由樑儲等人向朝廷請示。奏本從通政使司衙門很快送到內閣,由劉健親自做出“酌情擬定人選”的票擬,便送到司禮監。

按照劉健和李東陽的設想,只要蕭敬硃批定奪,這件事便落實了,根本就無需驚動小皇帝。

但事關重大,蕭敬沒敢自行確定,便去向張太后請示,張太后委決不下,覺得應該把事情告知朱厚照,由朱厚照親自決定。

朱厚照在又一此夜不歸宿後,第二天一大清早回到乾清宮,終於得知此事,時間距離午朝只剩下不到半個時辰。

……

……

“什麼意思?朕纔出去一日,宮裡就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內閣三位輔政大臣不是好好的嗎,爲什麼要憑空增加一人?王華王先生入閣是誰準允的?”

朱厚照連串發問,蕭敬根本回答不出來。

蕭敬非常爲難,因爲現在內閣獨大,劉健和李東陽步步緊逼,之前孝宗朝都沒決定的事情,現在倉促間便做出決定,其實是欺負朱厚照剛登基什麼都不懂。

而朱厚照雖然年幼,也知道內閣無小事,多出一個大學士,意味着今後他會增條一個對手。

他現在只是暫時將跟文官爭鬥的心思放下,專心吃喝玩樂,而不是說他不在乎,準備永久性地將權力讓給文官。

蕭敬這邊漲紅着臉回答不出來,劉瑾倒是在旁插話了:“陛下切勿動怒,這件事不是還有商量的餘地嗎?”

“陛下若認爲不妥,直接在奏本上否決便是!”

蕭敬這才意識到朱厚照可以選擇拒絕,而他作爲司禮監掌印太監,必須要站在皇帝的立場上想問題,當即出言附和:“陛下,劉公公說的是!”

朱厚照怒視蕭敬:“蕭公公,你怎麼執領司禮監的?爲什麼現在大小事務都由內閣決定,你做什麼的?這件事朕先表明態度,先皇當初做出不增加內閣人選的決定,在朕這裡照樣管用,誰想擅自更改……沒門!”

劉瑾趕緊勸道:“陛下請勿動氣,保重龍體啊……”

這話聽起來好心好意,但其實是火上澆油,劉瑾見到蕭敬不得皇帝寵信,內心早就樂開了花。

司禮監掌印太監之職關係重大,很多人都在覬覦這個位置,劉瑾也不例外,當然他也知道以自己的資歷不太可能拿下這個職務,但現在他是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太監,有所覬覦也屬正常。

蕭敬問道:“陛下,此奏本如何硃批?”

朱厚照一把將蕭敬手上的奏本奪過去,拿起桌上的硃筆,在奏本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叉,意思是說這件事不被準允。

朱厚照將奏本擲到蕭敬懷裡:“就這麼回,朕今日很累了,不想參加朝議,事情交由你去辦,若做不好的話,蕭公公……別說朕爲難你。先皇安排你當朕的左右手,但朕怎麼看你都是在幫內閣做事,從來不考慮朕的意見!”

蕭敬一陣汗顏,他知道自己一旦得不到皇帝的寵信,遲早要從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子上退下來。

若是換了別人,一定會戀棧權位,但蕭敬不同,他巴不得早點從司禮監掌印太監這個礙眼的差事上下來,他平時所受壓力非常大,早已心力交瘁,更希望平平安安頤養天年,而不是夾在各方勢力中間,喘不過氣來。

……

……

到了中午,朝議行將開始時,劉健已暗地裡告知王華,讓他做好入閣的準備,結果到了奉天殿才知道午朝取消。

衆大臣回各自衙門的時候,李東陽惱火地道:“若是一兩次也就罷了,現在是天天罷朝,十日中倒有六七日不朝,這算怎麼個說法?難道陛下對朝事就不管不問了嗎?”

王華忍不住看了李東陽一眼,心想一邊讓陛下不管朝事,一邊又在意陛下是否參加午朝,估摸陛下是不想理會煩心事,於是道:“李大學士何必掛懷?陛下初登基,貪玩胡鬧了些,可以理解……”

“理解什麼,德輝,我且問你,陛下登基後有幾次參加經筵日講?又有幾次召翰苑之臣坐而論道?”李東陽問了一句。

這下王華自己也回答不上來了,因爲一次都沒有!朱厚照登基後便不再學習,一衆東宮講官早就被他拋在一邊,現在除了睡覺就是出宮遊玩,偶爾參加一次朝會還打瞌睡,什麼事都不管不問。

劉健問道:“賓之,你之前見過蕭公公,他可有說及德輝入閣之事?”

李東陽惱火地道:“這也正是我生氣的地方……之前見到蕭公公,他匆忙避開,我上前追問他也一概不理會,怕是事情沒那麼順利!”

劉健想了想,道:“既然朝會上見不到陛下,便讓樑學士前去覲見,當面提及此事。德輝,之後你跟樑學士一起去,別說是老夫和賓之的意思,你探探陛下的口風,若陛下無意增加內閣人選,讓樑學士多奏請一下,或者……之後老夫跟賓之上疏乞老,總歸要將你送進內閣……”

王華感激地道:“多謝兩位閣老提拔,只是……在下學問和能力或許有所不足!”

劉健用堅定的口吻道:“德輝,你在內閣幫忙票擬已有多時,你進內閣,我和賓之……還有於喬都放心,這件事利國利民,要跟陛下多多陳述利害關係,陛下年輕氣盛,只能懇請他變通!”

李東陽不由搖頭嘆氣,顯然對去找朱厚照陳情不太看好。

劉健再囑咐道:“聽宮裡人說,陛下登基後,數度出宮,如今不知太后意下如何,若此事在陛下那裡行不通,便去奏請太后,由太后做主或許更爲妥當,太后如今對朝事多有關心……”

劉健和李東陽都懂後宮不得干政的道理,但爲了讓王華順利入閣,他們管不了那麼多了。

李東陽道:“或許,我再去一趟於喬府上,讓於喬出來說事……怕是於喬如今已有乞老歸田的想法!”

王華驚訝地看着劉健和李東陽,心想:“聽兩位閣老的意思,是要讓謝閣老主動提出致仕,由我替代!如此……真的妥當?”

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四〇二章 四子造詣考題(第十二更)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一九九五章 善待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八六三章 以茶換鹽(第三更)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二六九章 異想天開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
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四〇二章 四子造詣考題(第十二更)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一九九五章 善待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八五五章 白花花的贖銀(第四更)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一〇〇四章 激勵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二五六八章 轉機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八六三章 以茶換鹽(第三更)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二〇三章 與人爲善(第四更)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一七四六章 雨點小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〇六九章 徵調(第一更)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二六九章 異想天開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