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岌岌可危

“兄長。!”張平尋到張燕前拱手。

張燕見此連忙拱手禮讓,“天師,勿要折煞張燕,天師直喚我名即可。”

“兄長莫要推辭,兄長乃是父親義子,更與我情同兄弟,自是當的起我一聲兄長。”

“不可,不可,天師勿要亂了尊卑。”張燕彎腰拱手,堅辭不受。

張平見此,心知古人對尊卑等級的觀念遠想象重,便道:“如此,私下裡,你我兄弟相稱,其他時間,我與兄長職責相稱,兄長看可好?”

“旦憑天師所命。”

張平自知多說無益,一時難以改變,不再此事過多糾結,邊問起張燕正事:“兄長,父親後事可以料理妥當?”

“我已命人秘密連夜打造棺槨,關於老天師羽化之事,我尚未告知他人,如何處理,還請天師示下。”

聞言張平暗暗點頭,心道張燕確實心細可靠,考慮周全,秘不發喪,自己還處於慌亂之,張燕已將事情安排妥當,便接着問道:“不知兄長有何建議?”

“此時漢軍攻我正急,戰事兇猛,如若老天師羽化消息傳出,定於我軍軍心不利,我意待戰局穩定後,再對外發喪。不知妥否,請天師示下。”

“嗯,兄長思慮周全,按兄長意思,兄長且先命可靠之人秘密準備棺槨,稍後再發喪不遲,這段日子,兄長暫時還喚我做少天師,以免他人疑心,處處還是還需謹慎,相關人手定要忠實可靠。兄長剛提到戰事兇猛,你知我之前身體抱恙,不聞外事,兄長可將當前戰局與我分說一二?”張平假做思考後說道。

“是,少天師所言甚是,燕定當加倍小心。少天師自是知道自漢軍發兵以來,我各地黃巾同胞多糟屠戮,日前,白波軍渠帥波才爲漢軍左郎將皇甫嵩所滅;日前北郎將盧植逼迫甚緊,老天師爲我黃巾婦孺老弱計,退守鉅鹿,當然老天師亦用計讓盧植老兒被罷職查辦,昏君派了東郎將董卓來接替;目下留地公將軍率十方天兵屯於下曲陽,日前大敗董卓,董卓畏死踞營不出,不足爲慮,但亦有郎將朱儁爲波才敗後屯於下曲陽北方,牽制地公將軍難以輕動,只好暫守下曲陽;人公將軍攜十方天兵駐守廣宗,與皇甫嵩對峙與廣宗城下,兩下里旗鼓相當,接戰多時,兀自不分勝負。”張燕答道。

“除此外,我黃巾可還有其他義軍?”張平追問道。

“除此,尚有荊州郡張曼成2方人馬,青州郡張牛角2方人馬,幽州程致遠1方人馬,益州馬相1方人馬,潁川黃邵1放人馬。”

作爲一個三國愛好者,張平自是知道這段歷史,盧植被免,董卓接任,黃甫嵩襲廣宗,距離黃巾被滅已經不遠了,以現在的通訊條件,指望其他各州人馬來援,黃花菜都涼了,更何況這些人馬未必沒有二心。只能靠自己了。於是張平問張燕道:“現下此處還有多少人馬?”

“只有1方精銳,八千人,餘者皆爲老弱婦孺,約有十方之衆。”張燕應道。

張平聞言一陣沉吟,低頭苦苦思索,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

張燕見此,以爲張平擔心戰局,便道:“少天師,勿要多慮,曲陽董卓無能,朱儁新敗兵少將寡,無需多慮,廣宗皇甫嵩雖滅了波才,但也不過突施詭計,其兵力遠不如人公將軍,人公將軍定能克敵制勝,大破皇甫嵩。即便漢軍兇猛,我也定率八千精銳,保天師周全。”

張平聞言啞然失笑,拱手相謝,“多謝兄長護我周全,我只是在想我太平道未來發展。兄長,我軍糧草可還充足。”

“目下還算充足,足夠我軍三月只用,待到下月秋收,我再命麾下收取一批。”

“那好。兄長且先忙,我要回去好好思慮一下。”說罷向張燕拱手轉身離開。

“恭送少天師。”張燕拱手回禮。

走回自己房間,張平突然想起系統,不知系統是否可以探查他人屬性,於是便在腦內溝通期系統來。

“系統,是否可探查他人屬性。”

“可以,只要掃描可以隨時查看。”

“是否已掃描張燕,探查張燕屬性。”

“已探查。”接着張燕的屬性出現在了張平眼。

姓名:張燕崇拜度:110

體質:87演技:30

口才:50技藝:30

魅力:52名望:58

張平看了張燕的屬性,驚訝的不行,87的體質,按照系統的分級,這屬於超塵拔俗了,這說明張燕有不俗的武力,看來系統也還是有用的,至少靠着這屬性值可以判斷武力,雖然不是具體的武力值,但能提供一個大概的判斷也是不錯。如果再加九節杖增加的5點,張燕也能跨入絕代天驕的行列了,應該能和當世一流武將一拼了,呂布應該還差很遠,但和關張趙應該也能大戰100回合了吧。乖乖,這真是撿到寶了。張平不禁樂開了花。

至於崇拜度110,除去天賦親善加的10點,張燕的崇拜度是100,按系統標準,張燕算是鐵粉了,每天可以提供10點崇拜值了,雖然到現在爲止,還不知道這崇拜值有什麼用,張平在心裡琢磨着。

嗯,我應該去下面看看,萬一再能多發現幾個人才呢?

現在還是應該想想怎麼面對眼前的危機,按照歷史,張角死訊傳開後,軍心打亂,黃巾軍無心抵抗,皇甫嵩趁勢攻城,滅了張樑,得入廣宗,後發現張角棺槨,開棺戮屍,穿首京師,至此黃巾大勢已去,些許殘部難有作爲,也先後被剿滅殆盡。

現在,幸得張燕機敏,未將噩耗傳出,軍心尚穩,但怕也瞞不了多時,必須先想辦法退敵。再考慮將來。

正如張角所說,黃巾軍難成大事,一是組織鬆散,對各方頭領控制力不強,很難形成合力,共同對敵,掀翻漢朝統治;二來都是一些普通百姓,即便是將領也缺乏真正的軍事素養,戰爭除了靠人海戰術,很難有兵法可言;三是名不正言不順,在漢朝正統和儒家化的統治下,很難吸引真正的人才來投;四是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走哪搶哪,食於民;沒錢、沒地、沒人,註定失敗啊。張平不禁撓頭,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這樣的事,對張平來說似乎可能也許大概很難,然而事已至此,張平別無選擇,失敗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他不得不拼盡全力。

第一百章 靈帝怒斥第一百九十六章 巨弩逞威第一百四十六章 鉅鹿見聞(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雒陽雜事第五十一章 太平醉釀第一百二十七章 司徒歸屬第一百二十三章 接連不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樂vs韓猛第十五章 百強爭霸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兵攻袁第四十一章 危機再起第二十五章 軍法處置第二十八章 楊賜教子(中)第三十三章 大戰將起(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掙扎猶豫第一百六十章 韓馥震驚第四十二章 董卓來襲第二十三章 雙戟相爭第六十一章 劉辯之死第五十七章 潛入袁營第九十五章 關張顯威第一百五十二章 水鏡書院第四章 文丑vs管亥第一百九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六十七章 曹操求見第一百零四章 州府議事第三十章 招魂祈福(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忠良閻象第七十七章 初臨雒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脣亡齒寒第三十四章 初見三英第二百一十二章 看病問診第九十章 我命由我第九十六章 江東賢良第七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四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大宅第二十九章 舊事重提第九十五章 豪族之才第十六章 同門相爭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操用間第三十二章 浴佛法會(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學宮見聞第八十章 董卓奔逃第六十章 檄文討董第四十三章 圍宮要挾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三分第五十八章 以死相搏第四十二章 荊州之困(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通玄收徒第一百六十七章 韓馥請援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來襲第五十章 祭天大典(五)第八十九章 對簿王允第三十六章 徐揚戰事第四十一章 紀覺復生第二十九章 楊賜教子(下)第九十五章 關張顯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是奸細第一章 天師託孤第二百二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七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三十八章 新年伊始(二)第一百章 靈帝怒斥第三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四章 文丑vs管亥第九十一章 二帝臨朝第十五章 嫌隙已起第四十二章 二次託孤第一百五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失察之罪第一百四十章 以命換命第五十三章 祭天大典(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掙扎猶豫第一百四十六章 砍樹比賽第五十九章 南宮大火(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脣亡齒寒第三十四章 初見三英第六十章 檄文討董第一章 突襲袁紹第一百零八章 龍不相見第一百五十七章 兗州事畢第三章 萬象更新第二十二章 周倉顯威(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城下襬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伏牛夜襲第四十一章 紀覺復生第三十八章 新年伊始(二)第一百五十章 四小入甕第三十五章 渡口爭奪第二百二十一章 掙扎猶豫第八十一章 蹋頓撤軍第六十章 潁川見聞第九十一章 府中敘話第二百四十六章 重修宮殿第一百五十七章 計議破陣第二十四章 西園講武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六章 把酒話別第二百一十九章 荊州刺史
第一百章 靈帝怒斥第一百九十六章 巨弩逞威第一百四十六章 鉅鹿見聞(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雒陽雜事第五十一章 太平醉釀第一百二十七章 司徒歸屬第一百二十三章 接連不斷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樂vs韓猛第十五章 百強爭霸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兵攻袁第四十一章 危機再起第二十五章 軍法處置第二十八章 楊賜教子(中)第三十三章 大戰將起(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掙扎猶豫第一百六十章 韓馥震驚第四十二章 董卓來襲第二十三章 雙戟相爭第六十一章 劉辯之死第五十七章 潛入袁營第九十五章 關張顯威第一百五十二章 水鏡書院第四章 文丑vs管亥第一百九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六十七章 曹操求見第一百零四章 州府議事第三十章 招魂祈福(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忠良閻象第七十七章 初臨雒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脣亡齒寒第三十四章 初見三英第二百一十二章 看病問診第九十章 我命由我第九十六章 江東賢良第七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四十四章 鴻門之宴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大宅第二十九章 舊事重提第九十五章 豪族之才第十六章 同門相爭第一百一十四章 曹操用間第三十二章 浴佛法會(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學宮見聞第八十章 董卓奔逃第六十章 檄文討董第四十三章 圍宮要挾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三分第五十八章 以死相搏第四十二章 荊州之困(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通玄收徒第一百六十七章 韓馥請援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來襲第五十章 祭天大典(五)第八十九章 對簿王允第三十六章 徐揚戰事第四十一章 紀覺復生第二十九章 楊賜教子(下)第九十五章 關張顯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是奸細第一章 天師託孤第二百二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七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三十八章 新年伊始(二)第一百章 靈帝怒斥第三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四章 文丑vs管亥第九十一章 二帝臨朝第十五章 嫌隙已起第四十二章 二次託孤第一百五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失察之罪第一百四十章 以命換命第五十三章 祭天大典(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掙扎猶豫第一百四十六章 砍樹比賽第五十九章 南宮大火(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脣亡齒寒第三十四章 初見三英第六十章 檄文討董第一章 突襲袁紹第一百零八章 龍不相見第一百五十七章 兗州事畢第三章 萬象更新第二十二章 周倉顯威(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城下襬陣第一百四十五章 伏牛夜襲第四十一章 紀覺復生第三十八章 新年伊始(二)第一百五十章 四小入甕第三十五章 渡口爭奪第二百二十一章 掙扎猶豫第八十一章 蹋頓撤軍第六十章 潁川見聞第九十一章 府中敘話第二百四十六章 重修宮殿第一百五十七章 計議破陣第二十四章 西園講武第五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六章 把酒話別第二百一十九章 荊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