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稱帝建國

除去這這頗有實力的八大割據勢力之外,半月之內,這大漢天下稍稍有些實力的割據勢力,盡數被涼州收編。

譬如那黑山賊、白波賊。

這些賊類的巢穴都在崇山峻嶺之中,其中有上百萬老弱婦孺,安置起來,是個不小的麻煩事。

但不到一個月,大漢所有的疆土都納入王石囊中,這攤子一下子鋪得太大,即便有神眼幫助統籌,涼州官府也還是忙碌的不可思議。

一瞬間,王石忽然發現,自己的底蘊,還是差了一些。

不過有強大武力做依靠,也沒有人敢亂來。而且隨着時間推移,等到許多人才加入,一切都會好轉。

十月初,各大被收編的諸侯高層,盡皆被送到了神蹟之城。

前三天,王石並沒有理會他們。

只是任由這些人遊覽神蹟之城,以及周遭的景緻,讓他們適應一下。

對於涼州,曹操是最瞭解的。

於是這些天就領着一班失勢的諸侯及其麾下高層,在神蹟之城內外逛蕩,給他們做導遊,讓他們對涼州、對神蹟之城有了初步的瞭解。

且不說這些如走入大觀園的土包子如何的驚歎震駭。

三天之後,柱體大廈第一層大會議室中。

整個大會議室十分空曠,除了最前面一個主席臺,下面都是一排排金屬座位,周遭的牆壁上,連個裝飾都沒有,顯得十分單調。

這時候,整個大會議室,幾乎都坐滿了人。

主席臺上,王石一個人坐着,笑眯眯的看着下面嘈雜的場面。

臺下第一排,坐的就是曹操、袁紹、袁術、劉表、劉焉、孫策、公孫瓚、李傕和郭汜。左首第一個,也就是曹操旁側。還坐着一個年輕人,那是大漢朝最後一任天子,劉協。

其後,就是諸如荀彧、戲志才、田豐、沮授、周瑜等人。

再後面,便是夏侯惇、夏侯淵、關羽、張飛這些人。劉備也在這一排。因爲他還不併不算一個諸侯,只能算是託庇於袁紹麾下的將領。

這些大將後面,就是一些稍稍有些名聲的將領、謀士。

整個大會場。數千個位子,幾乎都已經坐滿了。

這些人從劉協到無名小將,盡皆穿着涼州衣料做成的服飾,並沒有穿那一身代表了他們曾經身份的衣服。這時候正在交頭接耳,除了天子劉協緊繃着臉,其他都在輕聲細語的說話。

王石坐在主席臺上。微微點了點頭,心中志得意滿。

“請諸位安靜。”

王石的聲音,通過擴音系統,迴盪在整個會場中。

頃刻間,所有人都安靜下啦。幾千雙眼睛,都齊聚王石身上。

“今天在座的,有天子。有諸侯,有謀士,有武將,濟濟一堂,羣星璀璨。”王石笑道:“都是這個時代最爲傑出的人物,想必大約都知道,王某人今天開這個會,是什麼意思。”

“場面話我也不多說。”王石繼續道:“現今天下。已經落入我王某人手中,你們也到了抉擇的時候了。”

“願意爲新朝效力的,我王某人不會吝嗇官位。不論是刺史,還是郡守,不論是大將還是小卒,只要你有能力,你願意做。我就給你安排。”

“我王某人並不會因爲你們曾經隸屬於何人,而疏遠。因爲我要的,是人才,至於其他。呵呵,誰敢!?”

“當然,要是不願意的。譬如歸隱鄉里,又或者經商,都行。我不阻攔。”

“不過我還是想給大傢伙一個忠告。新朝騰飛在即,想必大家也有所目睹耳聞,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以後悔之晚矣喲!”

王石說了許多,大致就是要在做的這些人才不要生出歸隱之心,想將他們一網打盡,爲自己所用。

當然,這個會議,其實也就是個見面會,並不那麼正式。

而且這些人現在的觀念,還沒改變過來,一時間想要他們全部投入麾下,不太現實。

須得慢慢來纔是。

說了小面話,王石就天子這類特殊人物,給予了安排。

雖然王石並不在意這個天子,但總的做做樣子,給所有人看看。

首先,王石給天子封了一個漢侯的爵位。

在涼州,施行前秦二十級爵位,而侯爵,就是最高等級的爵位。當然,涼州的爵位,可不會有什麼封地,而是多了一些社會地位而已。

而後,又親自給天子安排住所,並以自己的名義,發下一筆信用點。

反正零零總總,把劉協安排妥當,給他地位,給他金錢,千金買馬骨而已。

與這些人見了面,之後,王石又單獨開了一個世家大族見面會。

主要就是完全削去世家大族的特權,收歸這些大族手中的土地。

世家大族畢竟是識時務的,尤其是在見過了涼州之後,根本沒人敢反對,一個個都諂媚不已,表示一切聽從王石的意見。

之後,王石又與賈詡、胡昭等人碰了個面,針對接下來的事兒,做了一個規劃。

首先,就是戶籍和土地的問題。

須得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納入王石治下的所有人口統計妥當、辦理戶籍並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然後,便要以最快的速度,給治下所有百姓分配土地。

其次,原各個諸侯麾下的所有士兵,要經過精心挑選,劃分等級,該入正規軍的入正規軍,該入後勤的入後勤,該做捕役的做捕役,連捕役資格都沒有的,解甲歸田。

其三,各地現在還處於無政府狀態,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派遣管你,組建官府,儘快做到真正的統治。

其四交通問題。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修建公路、地鐵,將交通網絡佈滿全國。

第五個,能源問題。須得儘早將能源網絡佈滿天下。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其他地區與涼州接軌。

還有諸如農業、商業等等事情,多如牛毛,把王石等人弄得焦頭爛額。

最後一個,是建國的事。

帝國的國號,稱華夏,年號永爲炎黃。建都神蹟之城。

至於政治構架。十分簡單,只多了一個政務院。其他的部門,都由涼州州牧府下原本的部門升格而成。

至於政務院,主官爲丞相,還有兩個副丞相輔之,總理天下政務。只對皇帝負責。

其他部門,都隸屬於政務院之下,受政務院節制。

至於地方官府,還是大致沿用前漢的制度,以州、郡、縣劃分。不過卻增加了鎮和村這兩個等級,由官府直接統轄,至於早先的鄉老制度。並沒廢除,只是將鄉老權利削減,只有建議權,沒有實際權利。

州長官爲刺史,郡長官爲郡守,縣長官爲縣令,鎮長官爲鎮長,村長官爲村正。

至於州牧一類滋生自治的官位。盡皆被廢除。

公元一九五年,冬月初一,王石稱帝,建國華夏,年號炎黃,史稱炎黃元年。

建國一事,並非十分隆重。

不單是王石並需要十分隆重。更重要的,還是治下百姓,都以爲這是水到渠成的事,並不值得驚訝。

不過還是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陣宣傳的浪潮。

也有許多人不知從哪個旮旯裡跳出來,爲王石歌功頌德。

對於這些,王石並不在意。

他現在,正忙着安排官吏的任用。

首先就是曹操。

曹操作爲促使王石一統的第一人,不論是才能還是與王石之間的關係,王石都不會虧待於他。

政務院的副丞相之一,就是曹操的位置。

政務院的丞相,是胡昭。這是毋庸置疑的。不論從資歷,還是能力,他都當仁不讓。當然,要說資歷,賈詡比他更深厚。但賈詡對政務,並沒有胡昭這般在行。

另一個副丞相,就是賈詡。另外,賈詡還兼任軍部副部長,統轄軍事情報等事宜。

至於郭嘉,也是軍部的副部長,主管戰略策劃。

政務院之下的部門中,吏部尚書是荀彧,主管官員功勳、升遷之事。照理說,吏部這樣重要的部門,王石應該牢牢把持纔是,卻將其交給了荀彧這個曹操麾下曾經的重要人物。

其實王石並不需要把持什麼權利部門,只要他手裡握着神眼,即便是全天下人都反對他,也無濟於事。所以王石並不在意將重要部門交給非親信,他看重的是才能。

至於如果真不滿意,直接撤了就是,誰敢說什麼?

刑部主管刑罰司法,尚書是田豐。田豐此人剛烈正直,又有才華,正是這個部門主官的最好人選。不過田豐這人有點死腦筋,一直不向王石低頭,還是通過袁紹,才讓其接受任命。

而沮授,作爲他的老搭檔,做了他的副手。

教育部的尚書,是司馬徽。

要說司馬徽,從來到涼州起,就一直主持教育工作,做的十分好,任教育部尚書,理所當然。

工商部的尚書是甄儼。甄儼本就是大商人,對這方面十分在行,再加上他妹妹還是王石的老婆,帝國的皇后,當這個部門的長官,是衆望所歸。

農業部的尚書,是胡遠山。胡遠山是李老的學生,雖然就才能而言,還比不上田豐沮授這些人物,但他一早就跟隨王石,在推廣新作物的過程中,功勳不小,坐這個位子,很正常。

戶部尚書是荀攸。新朝之中,荀氏一門兩尚書,簡直羨煞旁人。

當然,更多的,還是對王石的歌功頌德。都道王石不避親疏,唯纔是用。

另外還有新成立的國防部,尚書是周瑜。

還有外交部,尚書懸置,王石中意的是魯肅。不過魯肅因爲這時候還沒有投靠孫策,所以並沒跟着孫策來涼州。

另外還有其他一些部門,大多都有任命,不過也有不少懸置,等待在野的大才填補空缺。‘

至於其他武將,也有安排。都是去軍中,一邊開始學習,一邊開始熟悉新的戰爭模式。

當然,由王石親自任免的,都是大才,一般的人才,王石都不曾親自予以任免,反而還下達命令,讓這些人先去書院裡進修一段時間,再經過考覈,才能因才任職。

至於其他諸侯,譬如袁紹、袁術、劉表一類的人物,文不成武不就,就直接閒置,做富家翁去了。當然,他們真想做官,也行。進修吧,達到了標準,再做任命。

像孫策、公孫瓚這一類的諸侯,也都進了軍中,和其他將領一樣,一邊學習,一邊熟悉星際戰爭模式。

這些事一件件做好,王石的頭都大了一圈。

不過還別想偷懶,還有其他要事,需要他親自督促。

首先,教育系統,必須在一年之內,完全普及到華夏帝國每一個村落。

這是個大工程,耗資巨大,費力頗多。

不過必須做。

華夏大計,教育爲本。要讓華夏人最快的達到星際素質標準,必須要努力發展教育才行。

其次就是交通問題。

交通是否通暢,不但關係到商業流通,跟關係到帝國的統治力度。要完全消滅那種天高皇帝遠的現象,就必須要把交通做好。

交通部現在還沒有主官,所以只能由王石自己去操持,畢竟,像胡昭、曹操他們,比王石更忙碌。

然後就是能源系統。

能源是基礎。不論是新的工業,還是新式的生活,都離不開能源。能源系統鋪設好了,一切都好說。

雖然神眼會製造一種無限能源傳輸設備。但這種設備設計到空間理論,對材料的要求就比較高。王石現在手中還拿出這種材料。於是只能鋪設有線管道網絡。

能源部門也沒有主官,王石也只能悲催的自己動手。

至於像統計人口,分配土地,就更麻煩,王石一股腦兒交給戶部荀攸,讓他去傷腦筋,自己理都不想理會,而且即便是想理會,也理會不過來了。

隨着華夏帝國國家機器的全力開動,整個天下,都在快速的發生改變,三天一小變,半月一大變,簡直可以說翻天覆地。尤其是緊挨着涼州的三輔和益州,更是在三個月之內,就逐漸與涼州接軌,各種設施,都逐漸完備。(。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第43章 巡邏艦隊第146章 曹操伐徐州第57章 培養下一代第114章 賈詡的震驚第100章 玩一把第70章 大動作一百五十七章 郭嘉和司馬徽第15章 三十級力量第21章 跑路 拜託第104章 成就不壞第49章 收納元素人第59章 長安城外的難民第28章 槍王第46章 黑袍收屍人第64章 前線——迪文星第141章 三輔和兗州第70章 大動作第118章 聯姻第32章 龍虎鬥第28章 槍王第38章 劇變第27章 巨人星的改變第19章 新作物第16章 阿大第57章 培養下一代第52章 從山貨生意做起第28章 槍王第85章 搜尋第145章 曹操的敲詐第178章 衝出太陽系第4章 大收穫第107章 戰端初起第10章 殺人第61章 歸來第49章 收納元素人第105章 戰起第32章 龍虎鬥第58章 女媧神像第101章 關前小戰第2章 小千世界第36章 聯邦訪問團的覆滅第168章 厚臉曹操第一百七十九章第42章 算計第13章 劉備和袁紹的區別第19章 新作物第106章 抵達前線第8章 暫時迴歸第177章 即將走向宇宙第176章 看法第90章 豬害第148章 臧霸歸降第133章 星空巨獸第74章 斬首第171章 波瀾乍起第101章 關前小戰第75章 斗篷人第81章 曹操到了第56章 給說法第151章 圍困濮陽第48章 第一筆生意第4章 大收穫第79章 藍寶石首芸第116章 能源第33章 端午(上)第49章 收納元素人第58章 女媧神像第145章 曹操的敲詐第83章 修路第19章 總督的試探第148章 臧霸歸降第69章 女媧二號星系第6章 救援第113章 驟變第39章 部署第61章 歸來第77章 獻俘第79章 見馬騰第30章 交易第147章 可憐的曹豹第156章 潛移默化的影響力第141章 三輔和兗州第98章 鮮卑西來第5章 忽悠第102章 欲聯合第67章 大祭第151章 圍困濮陽第22章 清明粑第151章 圍困濮陽第96章 清洗第119章 賈詡論人第109章 動手第62章 準備過年第166章 武力層次第32章 龍虎鬥第103章 讓匈奴繼續喝西北風第112章 黑洞第29章 新問題第112章 山谷真相
第43章 巡邏艦隊第146章 曹操伐徐州第57章 培養下一代第114章 賈詡的震驚第100章 玩一把第70章 大動作一百五十七章 郭嘉和司馬徽第15章 三十級力量第21章 跑路 拜託第104章 成就不壞第49章 收納元素人第59章 長安城外的難民第28章 槍王第46章 黑袍收屍人第64章 前線——迪文星第141章 三輔和兗州第70章 大動作第118章 聯姻第32章 龍虎鬥第28章 槍王第38章 劇變第27章 巨人星的改變第19章 新作物第16章 阿大第57章 培養下一代第52章 從山貨生意做起第28章 槍王第85章 搜尋第145章 曹操的敲詐第178章 衝出太陽系第4章 大收穫第107章 戰端初起第10章 殺人第61章 歸來第49章 收納元素人第105章 戰起第32章 龍虎鬥第58章 女媧神像第101章 關前小戰第2章 小千世界第36章 聯邦訪問團的覆滅第168章 厚臉曹操第一百七十九章第42章 算計第13章 劉備和袁紹的區別第19章 新作物第106章 抵達前線第8章 暫時迴歸第177章 即將走向宇宙第176章 看法第90章 豬害第148章 臧霸歸降第133章 星空巨獸第74章 斬首第171章 波瀾乍起第101章 關前小戰第75章 斗篷人第81章 曹操到了第56章 給說法第151章 圍困濮陽第48章 第一筆生意第4章 大收穫第79章 藍寶石首芸第116章 能源第33章 端午(上)第49章 收納元素人第58章 女媧神像第145章 曹操的敲詐第83章 修路第19章 總督的試探第148章 臧霸歸降第69章 女媧二號星系第6章 救援第113章 驟變第39章 部署第61章 歸來第77章 獻俘第79章 見馬騰第30章 交易第147章 可憐的曹豹第156章 潛移默化的影響力第141章 三輔和兗州第98章 鮮卑西來第5章 忽悠第102章 欲聯合第67章 大祭第151章 圍困濮陽第22章 清明粑第151章 圍困濮陽第96章 清洗第119章 賈詡論人第109章 動手第62章 準備過年第166章 武力層次第32章 龍虎鬥第103章 讓匈奴繼續喝西北風第112章 黑洞第29章 新問題第112章 山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