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玉璽

任何一個勢力在開局之初,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所謂萬事開頭難,就是這麼個道理,孫家自然也不例外。

孫策如今從袁術那裡借了兵出來,已經打下一些基業,如今想要在江東大展拳腳,就得脫離袁術的控制,那袁術給他的官職就不能再用,無論是否真的想要向朝廷效忠,朝廷的認可,這個名義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張紘此次入長安的主要目的。

在此之前,朝廷內部自然有過一陣商討。

孫策,未來很可能或者說肯定是天下一統的絆腳石,但眼下,無論對劉協或是滿朝文武來說,孫策依舊是一隻小蝦米,危害遠不及袁術,而劉協目前除了謀劃蜀中之外,最忌憚的,就是二袁。

袁術再怎麼不濟,實力擺在那裡,而且除了孫策,劉協也想不出其他人能夠幫自己牽制袁術。

劉繇不行,王朗也不行,實力、名望,沒有一個是袁術的對手,休看袁術歷史評價如何不堪,但到了如今的地步,等閒人物,對他根本起不到牽制和分化作用,至於江東的其他小軍閥,更沒這個本事。

孫策可以,但傳國玉璽的事情,在劉協心裡終究是塊疙瘩。

這東西,對劉協的意義不言而喻,不但代表着劉協所下每一道詔書的合法性,有了這枚玉璽,同樣代表着劉協能夠代天封神,是劉協志在必得之物,如今卻被孫策轉手換給了袁術。

這其中孫策有無將朝廷放在眼中且不提,在亂世,要諸侯跟皇帝說忠誠那是扯淡,單就未來袁術可能因此而信心爆棚,自立稱帝,對漢室的打擊就絕非一星半點。

就算是劉協能夠立刻將袁術給撲滅咯,對漢室的打擊也是難以彌補的。

次日早朝,張紘代表孫策朝見,獻上了孫策的官印,這是袁術封給孫策的官印,如今交給劉協,也算是表達誠意,願意受朝廷調遣,脫離袁術。

“平身吧。”坐在龍椅之上,看着神色肅穆的張紘,劉協伸手虛扶,沒有去看衛忠呈上來的官印,而是認真看着張紘:“孫文臺將軍,朕其實是非常敬佩的,當年虎牢關下,十八路諸侯止步不前,唯有他率先攻入洛陽,雖然未能救朕,救這滿朝文武,但朕心裡,依舊很感激孫文臺的忠勇。”

聽着劉協對孫堅的誇讚,張紘卻高興不起來,他知道,劉協說的這些,基本上是套話,接下來的內容,恐怕不會太好。

“但私藏玉璽,朕並不覺得這是一位忠勇之士該做的事情。”劉協看着張紘,沒有多做試探,而是直接肯定的將事情做了定性,這玉璽,就是孫家拿的,朕已經確定。

張紘愕然的看着劉協,張了張嘴,昨夜準備了一夜的話語,此刻面對劉協篤定的態度,卻沒一句能夠說上來。

良久,張紘纔開口道:“陛下可能有所誤解,此事,並無……”

“真憑實據?”劉協笑道:“不久前,朱雋將軍在洛陽皇宮附近,發現一名宮女的墳墓,巧的是其正是當初看管玉璽的宮女,洛陽大亂之後,便沒了蹤影,而爲她立墳墓者,便是孫文臺將軍,也就是說,最後一個見到她的人,便是孫文臺,若說巧合,這也太巧了一些。”

張紘心底一沉,再多的話,此刻也說不出來了。

“孫策要官,朕可以給,但玉璽,卻要給朕拿來,否則,孫策私藏此物,意欲何爲?”劉協看着張紘的目光,漸漸變得冷冽起來。

張紘聞言,額頭冷汗直冒,躬身道:“陛下有所不知,當初孫文臺將軍確實有得到玉璽,本想待陛下重掌朝政之後,歸還朝廷,不想此事卻被袁術所知,後來更是以孫氏家小脅迫,不得已,只得交出了玉璽,孫策將軍也是因此,不齒那袁術爲人,纔想脫離袁術,向朝廷稱臣。”

“原來如此。”劉協聞言,做恍然大悟狀,事實是什麼樣子,已經不重要了,孫策遠在江東,他不可能真拿孫策怎樣,不管張紘此話之中有何漏洞,他只是需要一個能給雙方的臺階下,這個理由,也說得過去,不但撇清了孫家的關係,更不聲不響的向劉協拍了個馬屁,受不受用不說,但面上的事情卻是過去了。

“既然孫策有此意,那朕便幫他正了這折衝校尉之位,衛忠。”

“喏!”衛忠將之前張紘呈上來的官印再度交還給張紘。

“這……”張紘愕然的看向劉協。

“如今這折衝校尉之職,乃朕欽封孫策的,與那袁術無關,你回去告訴孫策,不管如何,那玉璽是從孫家手中走失,這份責任,孫家必須承擔,給朕搶回玉璽,爲朕奪回玉璽,朕會準他徵南將軍之位,若不能,朕自會另尋能人,奪回玉璽,不過徵南將軍之位,卻是與他無緣了。”劉協看着張紘,淡然道。

張紘聞言,心中苦澀,卻也只得點頭,至少有一點,這折衝校尉之職,袁術不能如同以前那般隨意罷免了,至於徵南將軍之位,也只能看日後了,至少以孫策目前的實力,想要跟袁術較勁是不可能的,孫策再厲害,贏上袁術十戰,袁術都未必會傷筋動骨,但孫策哪怕只是敗一場,對如今初建的江東勢力而言,都是致命的。

“臣代孫將軍多謝陛下。”張紘接過衛忠遞給他的官印,躬身道。

劉協示意他退下,看向一衆文武道:“傳國玉璽,乃國之重器,如今落入袁術之手,朕欲討回傳國玉璽,諸公有何良策?”

如今因關中被劉協穩定,袁術依舊佔據南陽、汝南以及豫州不少地盤還有揚州,雖然沒有一座完整的州郡,但若論實力,更凌駕於如今的袁紹之上,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諸侯,治下有八百萬子民,是如今朝廷的近三倍之多,真要動手強搶,朝廷未必能贏,但不管袁術勢力如何大,一天爲漢臣,這玉璽就不該私吞。

“陛下。”楊彪出列,躬身道:“那袁公路乃四世三公之後,當知大義,臣以爲,可派一人,前往傳詔,命那袁術將玉璽交還朝廷即可,若我朝貿然相攻,反而落了下成。”

也可以理解爲先禮後兵,袁術如果不奉詔的話,到時候朝廷可以號召天下諸侯齊攻袁術,到時候,袁術麾下有再多的兵馬,也攔不住天下諸侯的羣起而攻。

劉協點點頭,目視羣臣道:“不知哪位臣公願意走這一趟,爲朕分憂?”

堂下,太尉馬日磾出列,躬身道:“老臣當年與那袁隗有舊,願代陛下前往壽春,說服袁術交出玉璽,歸還朝廷。”

馬日磾,乃昔日大儒馬融族子,也是經學大家,士林之中頗有名望,不在楊彪之下,只是此前醉心學術,劉協掌權之後,無心參與利益糾紛,很少發言,此番卻是爲了避免朝廷與袁術的爭端,主動請命遊說袁術。

“馬太尉若往,朕自是放心,如此便勞煩太尉走一趟壽春。”劉協點點頭,眼下確實不是與袁術開戰之時,馬日磾素有名望,就算袁術不願交出玉璽,也不會輕易爲難馬日磾。

定下了馬日磾前往壽春說項,劉協又與衆臣商議了一番關中來年的發展計劃之後,才宣佈退朝。

“文先公,今日之事,還要多謝文先公相助。”張紘跟着楊彪出了未央宮,躬身笑道。

雖說不盡如人意,但他此來的目的,本就是爲了獲得朝廷的認可,從而讓孫策在大義上,不必再受袁術節制,如今目的已經達成,至於玉璽之事,剩下就是朝廷和袁術之間的交鋒了,孫家如今可沒實力得罪任何一方。

楊彪冷冷的看了張紘一眼,搖頭嘆道:“子綱,退朝之後,便整點行裝,回江東去吧,這長安城,你不可久留。”

張紘微微一怔,看着楊彪的臉色,也知道自己之前欺瞞玉璽之事,如今又將玉璽之責扔給了袁家,惹怒了這位當朝太傅。

世人只知道,袁家四世三公,卻不知道,楊家的家事絲毫不比袁家差多少,楊家同樣也是四世三公,而兩大家族,一直以來,都有姻親之好,楊彪如今的夫人,可正式袁術的妹妹,如今張紘爲了撇清孫氏與玉璽的關係,果斷的將這個燙手的善於拋給了袁術,顯然引起了楊彪的不滿。

“文先公恕罪,只是當時形勢,這玉璽如今,也確實在公路之手,紘並非……”張紘斟酌着話語,希望楊彪能夠接受自己的歉意。

“哼!”楊彪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看着楊彪的背影,張紘也只得苦笑,今日之後,雙方怕是再難談什麼交情了,只是那袁術,實非良主,此番朝廷派馬日磾前去壽春,恐怕是要無功而返了。

張了張嘴,最終,張紘並未開口,朝廷與袁術相爭,於孫氏而言,卻是一件好事,反正現在不管自己如何說,楊彪都不可能感念這份恩情,何必?

第六十九章 終戰第三十四章 孰輕孰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潁川太守第八十九章 反目第二百二十八章 是非成空(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逼迫第七十七章 夜襲第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八十章 變法之論第一百五十一章 周瑜論勢第二百三十章 驚弓之鳥第八十一章 頹廢的袁紹第五十七章 搞笑武將第二百章 迎親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歧第一百三十四章 鯨吞第一百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第七十七章 絕望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方戰起第六章 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殺俘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譜第一百四十八章 晉級第四十三章 師徒第五十二章 戲志才之憂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一十章 廢墟第一百三十章 三學第一百三十章 洞察第二百零六章 請君入京第六十八章 神弩營第五十八章 宿命之戰第十章 孫郎第十九章 曹劉爭鋒第一百一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人物的心路第一章 福澤天下第十四章 幕後第十一章 民兵太監第二十一章 詐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災第六十五章 白馬之戰(一)第三十二章 馬騰、韓遂第三十三章 豬隊友第三十九章 明槍暗箭第一百四十五章 武夫爭雄第三十八章 二世祖第一百五十一章 周瑜論勢第八十三章 兵寇長安第二百一十三章 呂布vs黃忠第一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歸一第一百五十章 散財童子周興第六十章 天庭攔路第三十章 最短命的帝朝第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章 戰第九章 堵門,敵蹤第一百一十六章 皮條客——劉曄第十九章 曹劉爭鋒第九十八章 再敗第十一章 密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呂布的夢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階級第二百二十七章 幽州亂起第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八十四章 要求第一百五十五章 人定勝天(一更求票)第四十九章 反攻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二更)第九十五章 三軍無將第七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十六章 徐晃入夢第二十四章 行途第三十一章 呂布獨戰四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魂第十九章 刀鎮三軍第六十六章 針尖兒對麥芒第五十八章 宿命之戰第四十八章 民智第十四章 缺錢第三十五章 暗謀第一百零四章 糜爛局勢第二十四章 行途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朝第三十五章 暗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下豪商第二百三十七章 父子重逢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七章 武力訓練第一百二十一章 許攸獻計第八十八章 抓人第三十三章 封賞第三十七章 五年計劃第一百零七章 無愧於心第七十四章 神秘第一百零六章 路遇第八十三章 兵寇長安
第六十九章 終戰第三十四章 孰輕孰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潁川太守第八十九章 反目第二百二十八章 是非成空(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逼迫第七十七章 夜襲第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八十章 變法之論第一百五十一章 周瑜論勢第二百三十章 驚弓之鳥第八十一章 頹廢的袁紹第五十七章 搞笑武將第二百章 迎親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歧第一百三十四章 鯨吞第一百五十一章 月黑風高第七十七章 絕望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方戰起第六章 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殺俘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譜第一百四十八章 晉級第四十三章 師徒第五十二章 戲志才之憂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一十章 廢墟第一百三十章 三學第一百三十章 洞察第二百零六章 請君入京第六十八章 神弩營第五十八章 宿命之戰第十章 孫郎第十九章 曹劉爭鋒第一百一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人物的心路第一章 福澤天下第十四章 幕後第十一章 民兵太監第二十一章 詐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災第六十五章 白馬之戰(一)第三十二章 馬騰、韓遂第三十三章 豬隊友第三十九章 明槍暗箭第一百四十五章 武夫爭雄第三十八章 二世祖第一百五十一章 周瑜論勢第八十三章 兵寇長安第二百一十三章 呂布vs黃忠第一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歸一第一百五十章 散財童子周興第六十章 天庭攔路第三十章 最短命的帝朝第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章 戰第九章 堵門,敵蹤第一百一十六章 皮條客——劉曄第十九章 曹劉爭鋒第九十八章 再敗第十一章 密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呂布的夢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階級第二百二十七章 幽州亂起第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八十四章 要求第一百五十五章 人定勝天(一更求票)第四十九章 反攻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二更)第九十五章 三軍無將第七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十六章 徐晃入夢第二十四章 行途第三十一章 呂布獨戰四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魂第十九章 刀鎮三軍第六十六章 針尖兒對麥芒第五十八章 宿命之戰第四十八章 民智第十四章 缺錢第三十五章 暗謀第一百零四章 糜爛局勢第二十四章 行途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朝第三十五章 暗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天下豪商第二百三十七章 父子重逢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七章 武力訓練第一百二十一章 許攸獻計第八十八章 抓人第三十三章 封賞第三十七章 五年計劃第一百零七章 無愧於心第七十四章 神秘第一百零六章 路遇第八十三章 兵寇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