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七章 質子[下]

將軍揮十萬之衆西來,不知有什麼良策可以平定賊寇州?”

酒過三旬,菜過五味,騎都尉沮授率先向張涵提出了問題。沮授的疑問,也是冀州人的疑問,大家都留神傾聽,巨大的營帳中爲之一靜。

“哦,冀州的賊寇主要是黑山賊、張楊的河內亂軍和匈奴單于淤夫羅,這三股力量橫行於河內郡和東郡之間……”

張涵知道,自己的回答將會決定冀州人與否,便有意說的梢慢些兒,小心選擇措辭,“賊寇雖衆,但黑山賊戰裡不強,賊勢大起,皆得力於張楊的河內亂軍和匈奴單于淤夫羅,所以,想要平定賊寇,就要從這兩支軍隊着手。

兩軍在冀州都份屬客軍,補充不易,破之不難。

而且,冀州北有公孫瓚興兵數萬,南有袁紹統兵甚衆,若是上下同心,剿滅賊寇易如反掌……”

聽張涵這麼說,沮授不由虎軀一震,輕輕咳嗽一聲,避開了張涵的目光。

“袁紹統兵河內,歷時一年多,兵精糧足。我已命人傳下令去,命令袁紹、公孫瓚就近剿滅黑山賊。同時,在黎陽和信都屯兵,以協助兩軍配合作戰……”

張涵的話說的很明白。張英等兵臨黎陽,便是爲了幫助袁紹盡力剿滅黑山賊了,使韓馥斷了袁紹的糧草,也是爲了讓他破釜沉舟之意。換句話說,袁紹在河內折騰了一年多,師老無功,士氣不高,又缺乏糧草,只要拖延下去,袁軍肯定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黑山賊四處流竄,如若是袁紹渡河北上,公孫瓚討賊南下……”

張涵微微一笑,目光清冷如水,不見情緒有絲毫波動:

“我令人屯兵黎陽,嚴守白馬津和延津,便是爲了防範黑山賊渡過大河……而且,袁紹與公孫瓚各自興兵討伐董卓,非是一體……”

點到爲止,張涵沒有繼續說下去,回過頭來卻說起了安定冀州之事:

“黑山賊人員衆多,高達百餘萬,信黃巾者其實不多,都是我大漢之赤子,今天去作盜賊,實在是爲生活所迫,難以維持生計,纔不得不出此下策。

冀州土地肥沃,幅員遼闊,若減免稅賦,廢除徭役,安頓區區百萬之衆,應該不算是什麼困難事。時日稍久,百姓必棄賊而歸……”

屯兵黎陽是爲了防黑山賊,那斷絕糧草想必是希望袁紹能破釜沉舟了,沮授滿懷惡意地想,至於分化瓦解公孫瓚,也就那幾種手段,沮授也不多問,張涵說安定冀州,他便也說此事:

“將軍便是以此策平泰山賊的吧?”

“正是!”

“可是,將軍,泰山賊至今未定……”

“……”這個問題很刁鑽,泰山賊未定有很多原因,張涵一時不知改如何解說。

“則注,此言差矣,”戲志纔開始給張涵幫腔,“泰山連綿數百里,自古以來,便有無數山民居於其間,豐則爲民,飢則爲寇,便是文景之世,泰山賊行劫之事也不時有聞,豈能盡數都剿滅……

自華守泰山,與泰山賊交戰數百次,殺傷俘虜數以萬計,棄賊而歸者同樣數以萬計(多是老弱),泰山賊已久不敢下山劫掠……”

戲志才說的很實在,很明白,沮授微微點頭,不再說話盜匪什麼時候都有,如此說來,也可以算安定冀州了。

“不知將軍如何看待討伐董卓一事?”

從事趙浮是個消瘦的中年人,他與程渙共同率領萬餘弩兵,駐軍孟津,聞知韓馥要讓冀州,方纔趕回來勸說,結果自然是無果。他曾參與過守海,壓制袁紹一事,是韓馥的得力部屬之一。這麼說吧,趙浮討厭袁紹,卻也不喜歡張涵他被張涵列入可爭取的人士之中。

“董卓入陽,也行過幾件大快人心之事,但是,他妄興廢立,禍國殃民,實是罪無可恕!”

張涵沉吟了一下,“從這個角度說,討伐董卓,匡扶漢室,是大義在身,無可非議!”

“將軍這樣說,是說討董爲國嘍?”

趙浮眼中掠過一抹異色。

“孔子曰:聽其言而觀其行。袁氏諸人討董,我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各懷異志,居心叵測!

既然要匡扶漢室,少帝的安危豈能不放在心上?

薰卓必不肯使少帝居於關東,不過,若使其出陽,守涼、並,董卓卻未必不會被說動,到時候……”

張涵哂然一笑,“袁氏事起之初,置少帝於不顧;事起之後,棄漢室於長安。事到如今,漢室衰微,已成定局,再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

關於漢

,有人有不同意見,便產生了一點小小的爭論。不I激烈。這基本已是共識人心散了,反駁者更多是出於感情,說了幾句自己也覺得無聊,便不再言語。

一時間,帳內的氣氛沉悶了下來,畢竟漢室四百年的江山,總有幾分感情在,而大多數人也都是喜歡太平盛世。見此情形,張涵便開始敬酒,韓馥、沮授、耿武、閔純、程奐……張涵輪流敬下去,每每與衆人說起他平生得意之事,曾經做過的義事,有過的壯舉,拿手的本事等等。張涵話不多,但言語得體,寥寥幾句恰到好處。敬完了冀州人,張涵又開始敬青州人,也是如此這般。然後,戲志才又向沮授敬酒,沮授再回敬……酒酣耳熱杯觥交錯間,雙方加深了了解,增進了互信,賓主盡歡而散。

“冀州局勢混亂,兵兇戰危,韓某欲將家眷託付於將軍,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臨別之時,韓馥忽然提出了一個要求:

如何?當然是太好了,這事張涵準備明天再說,韓馥識趣,現在主動提出來,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張涵在這裡高興。冀州人卻都是一臉的難看,閔純連忙湊了過來,想要勸阻。

“主公……”

也難怪冀州人臉色不好,在大漢國,將軍出征是不能帶家眷的,韓馥如此行事,等於是將自己當成了張涵的部屬了,至少也是半依附張涵了。

“我意已決,伯典休要多說!”

這時候最忌諱三心二意,牆頭草是不會有好下場的,韓馥打斷了閔純的話,一轉身,不再看他。

“文節公但請放心,張某必不負公之所託!”

閔純的言行,張涵視而不見,聽若不聞,乾淨利落的應了下來。

閔純、耿武都握緊了拳頭怒目而視,象要撲上來撕打般;程奐側過頭去,若不忍目睹,趙浮眼睛微閉,似在嘆息,沮授也眯着眼睛……冀州人太各異,卻都對張涵表現了譴責,有人在心裡卻給張涵加了一分。

樹倒猢猻散,韓馥是指望不上了,各人身家多在冀州,此刻如何能沒有自己的盤算。況且,質子是增進互信的手段,勢在必行。不然的話,冀州北有公孫,南有袁紹,青州軍再把心思用在冀州人身上,這仗就別打了。張涵若卻不過情面,不能當時立斷,也就不值得將未來寄託在他身上。

答應了下來,張涵的話還沒有說完,冀州的形勢混亂,青州兵興兵十萬,也不佔據絕對優勢,只有冀州完全佔在張涵一面,張涵才能勝券在握。所以,韓腐今日要安張涵的心,張涵也想方設法要把堅定韓馥的信念。

“久聞文節公學識淵博,家風嚴謹……”

張涵把韓馥好一番誇獎,韓馥嘴上連聲謙虛,心中卻是一動。

“我曾經聽說,文節公三子素有才名,尚未曾婚配,不知可是當真……”

張涵這話一出口,韓馥的眼睛立刻就亮了。聯姻的事,韓馥也考慮過,但他沒有年齡合適的嫡女,庶女倒有一個,但長相也是平平無奇,自不方便嫁給張涵。眼下,張涵主動提出來聯姻,韓馥怎能不動心。不過,張涵似乎也沒有年齡合適的妹妹……

“文節公,家叔現有一女,品貌尚可……”

品貌怎麼樣,韓馥並不在乎,他更關心這是張涵的哪位叔叔。聽說是琅邪相張桓,他立刻便笑開了,一口就應了下來這哪裡是張氏女,分明是韓氏的富貴路。張桓與張何一樣,都是嫡子,是張涵的親二叔,現在就執掌着琅邪國。張涵這一手,比什麼保證都可靠,韓馥將來只要不犯大錯,一生富貴都不會有問題。

這樣一來,雙方大不相同,兩人立時便親熱了幾分。冀州衆屬吏的表情也緩和下來,張涵拿出了足夠的誠意,韓馥的將來有所保障,他們自也是一樣……

中平二年(191年)5月27日,韓馥將所有家眷,連同歷年來累積的財富,一同託伏給張涵。張涵派遣太史慈統三千兵馬一路護送。

529日,程、趙浮領弩兵一萬五千東去,他們將與信都張奐兵合一處,由張奐指揮。

530,孫成良領兵一萬,閔純、耿武統兵一萬,南下與張英、高順匯合。從白馬謹至延津,沿着大河,張涵要連營數十里,以守爲攻。

同時,張涵不斷派遣輕騎,四處搜尋於夫羅的消息,準備伺機與之一戰。

PS:這個,真是太廢廢了,居然更新完畢後,忘了了……

第二十七章 出征[下]第九章 努力[下]第三卷 第六十九章 西北烽煙又起第三卷 第一章 三公書第六十三章 天子東歸[3]第二十六章 學鄉第三卷 第五十五章 蝗蟲過境[下]第三卷 第五十九章 北定遼東[3]第三十八章 欺騙[上]第四十二章 相聚[下]第三十三章 岑晊[上]第二章 幸福?[下]第三卷 第十三章 遇襲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沒錢啦?第二十五章 出書[下]第三十一章 僕婢[上]第三卷 第五十二章 沮水盟誓第七章 青州[下]第三卷 第六十八章 江東[下-免費]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總結第二十五章 勸學[下]第七章 未來[上]第三十三章 岑晊[上]第三十四章 餘輝第四章 支婁加讖[下]第四卷 第六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2)第三卷 第三十二章 案件第三十九章 婚禮[下]第四卷 第八章 無題第十一章 構陷[上]第十一章 構陷[下]第二十九章 黃巾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戰定第一卷 第十章 拜師[下]第三十七章 爲難[下]第二十四章 閒話[下]第三卷 第七十章 廷議第十一章 續拜師[上]第三十四章 家事[下]第三卷 第二十八章 鍊金宗師卷尾語第四十二章 相聚[下]第三十二章 選拔[下]第三卷 第十八章 北上?南下?第十五章 餘波[上]第三卷 第七十四章 王二小?!第二十四章 閒話[上]第九章 努力[上]第三卷 第四十三章 出事啦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三卷 第四章 起兵第四卷 第八章 無題第八章 回家[下]第二十三章 郭嘉第九章 後路[下]第四卷 第二章 恩科第三卷 第七十二章 匈奴北遷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二十六章 無題[上]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五章 要死了嗎?[上]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二十七章 出征第九章 後路[上]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門[下]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八章 籌謀[下]第三卷 第三十一章 風波第十九章 若若[下]第三卷 第五十六章 諸葛亮地三卷 第二十章 無奈第三卷 第六十八章 江東[下-免費]第十七章 農書[下]第三卷 第四十三章 出事啦第三卷 第十七章 質子[下]第六十三章 天子東歸[3]第二十二章 活人令第二十二章 續族學[下]第十三章 筆跡[上]第五章 買官[上]第三十六章 鄭玄[下]第三卷 第三十六章 墾荒者第三卷 第四十六章 各懷心機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勸進第十二章 聚士[下]第三卷 第九章 無題第十七章 流言第十一章 續拜師[下]第三卷 第八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二十九章 黃巾第三卷 第六十二章 天子東歸[2]第三十章 植物園[下]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沒錢啦?第十七章 農書[上]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3)第二十九章 黃巾第九章 努力[上]第三卷 第十四章 遊說
第二十七章 出征[下]第九章 努力[下]第三卷 第六十九章 西北烽煙又起第三卷 第一章 三公書第六十三章 天子東歸[3]第二十六章 學鄉第三卷 第五十五章 蝗蟲過境[下]第三卷 第五十九章 北定遼東[3]第三十八章 欺騙[上]第四十二章 相聚[下]第三十三章 岑晊[上]第二章 幸福?[下]第三卷 第十三章 遇襲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沒錢啦?第二十五章 出書[下]第三十一章 僕婢[上]第三卷 第五十二章 沮水盟誓第七章 青州[下]第三卷 第六十八章 江東[下-免費]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總結第二十五章 勸學[下]第七章 未來[上]第三十三章 岑晊[上]第三十四章 餘輝第四章 支婁加讖[下]第四卷 第六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2)第三卷 第三十二章 案件第三十九章 婚禮[下]第四卷 第八章 無題第十一章 構陷[上]第十一章 構陷[下]第二十九章 黃巾第三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戰定第一卷 第十章 拜師[下]第三十七章 爲難[下]第二十四章 閒話[下]第三卷 第七十章 廷議第十一章 續拜師[上]第三十四章 家事[下]第三卷 第二十八章 鍊金宗師卷尾語第四十二章 相聚[下]第三十二章 選拔[下]第三卷 第十八章 北上?南下?第十五章 餘波[上]第三卷 第七十四章 王二小?!第二十四章 閒話[上]第九章 努力[上]第三卷 第四十三章 出事啦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三卷 第四章 起兵第四卷 第八章 無題第八章 回家[下]第二十三章 郭嘉第九章 後路[下]第四卷 第二章 恩科第三卷 第七十二章 匈奴北遷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二十六章 無題[上]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五章 要死了嗎?[上]第三十一章 八月十六第二十七章 出征第九章 後路[上]第三十五章 女婿上門[下]第二十四章 淫祀第八章 籌謀[下]第三卷 第三十一章 風波第十九章 若若[下]第三卷 第五十六章 諸葛亮地三卷 第二十章 無奈第三卷 第六十八章 江東[下-免費]第十七章 農書[下]第三卷 第四十三章 出事啦第三卷 第十七章 質子[下]第六十三章 天子東歸[3]第二十二章 活人令第二十二章 續族學[下]第十三章 筆跡[上]第五章 買官[上]第三十六章 鄭玄[下]第三卷 第三十六章 墾荒者第三卷 第四十六章 各懷心機第三卷 第八十九章 勸進第十二章 聚士[下]第三卷 第九章 無題第十七章 流言第十一章 續拜師[下]第三卷 第八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二十九章 黃巾第三卷 第六十二章 天子東歸[2]第三十章 植物園[下]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沒錢啦?第十七章 農書[上]第三卷 第七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3)第二十九章 黃巾第九章 努力[上]第三卷 第十四章 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