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踏進大漢朝堂,近十年的時光過去,戎馬倥傯,各項事務繁忙。元召從來沒有再有過機會把所有的朋友都聚到一起,好好的暢談一番。
而今,匈奴覆滅,邊患平息,四方安定,天下俯首。在處理完長安的一系列麻煩之後,他終於決定,趁着大多數人都在長安的機會,相聚明月樓,把酒話風雲。
事到如今,不管是長安的朝臣,還是天下的民衆,都已經看的很清楚。不日之後,這位大漢王朝最著名的侯爺,必將踏上朝堂最中心的那個位置,身擔重職,執掌朝綱。
許許多多的人,擦亮了眼睛,無比激動的期待着這個時刻的來臨。大漢繁榮的局面飛速發展到今天,到底是誰在這裡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民衆的眼光是雪亮的。而等到這個人真正的掌握了天下權柄,又會是一番怎樣的盛況呢?只要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沒有誰會不熱切期盼。
不過,關於元召到底會在什麼時候正式的站到舞臺中央,沒有人知道確切消息。更不會有人敢於公開肯定。
這段時日,在幾次小範圍的聚會上,也曾經有人以試探性的語氣問起,元召卻只是笑笑,不置可否。並不是他故作神秘,也不是要賣什麼關子。有些事,水到渠成,自然最好。他等待的,是皇帝做出的最終態度。
元召所要的可不是一個虛名。皇帝能不能夠把好不容易集中到手中的權力再一次的放手呢?他相信,未央宮深處的人,也一定在全面的考慮着這其中的利弊得失。
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本來就是一個很複雜的關係。就算是在幾千年的政體演變中,這個問題也一直沒有得到過很好的解決。到底保持一個怎樣的平衡,纔是最好的方式?許多次冥思苦想,讓他感覺到最費腦筋的,恰恰正在於此。
所有的權力鬥爭,即便是烽火連城,浴血千劫,相比起這個最終目標,都是小事而已。只有制定出一個最符合大漢王朝發展的根本制度,纔是關係到千秋穩定的大事。爲此,他已經做好了爲之奮鬥十年、三十年甚至整個餘生歲月的心理準備。
就算是他有着閱盡千年的目光,可在上下左右探索之後,也沒有發現有可直接借鑑的例子。歷史的軌跡已經被自己改的面目全非,廣闊天地,唯吾鷹揚!也許,只有依靠永不屈服的力量,沿着自己開創的這個局面繼續走下去了。
其實,在不動聲色之間,關於整個國家層面的朝政、軍事、文化、經濟、外部交往……這些方方面面,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籌劃。現在所欠缺的,除了制定詳細的細則之外,至關重要的就是需要一個最合適的機會,把他們全面鋪開。
元召就如同一個博弈的老手一般,所有的棋子都已經擺好,安靜的等待開局。不管輸贏,這一局天下大棋,他已經穩坐其中。
世間大事,沒有確切的對手,纔是最難和最可怕的。以天地爲棋盤,以光陰爲棋子,重新劃定一個儘可能維持長久的合理秩序,這便是他的最終目標。
這樣宏大壯闊的事,古往今來,恐怕就連那幾個最偉大的帝王也難以做到吧!前途坎坷,何其艱難。不過,元召看着眼前的羣賢畢至,一杯烈酒滿滿的入喉時,心志的堅定,從無如此刻強烈。
老當益壯的竇嬰、李廣、鄭當時諸輩,已經拍着胸脯做下保證,家族的後輩子侄,任憑驅使,一定會全力以赴的追隨其後,以成大勢。
而在朝堂的重要盟友,衛青、司馬相如、東方朔、終軍、嚴安等人更不必說,他們早已與元召心志相通,對於他所描繪的未來,充滿了無比的信心。
作爲堅強後盾的董仲舒、主父偃、趙禹以及以淮南王劉安爲首的幾方諸侯坐在旁邊,看着年輕一輩的高談闊論,捻鬚微笑,神情間充滿了寬慰。他們憑着自己的豐富閱歷,比別人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只要元召掌權,這個偉大王朝的未來,必然會更加輝煌。
而單獨坐在一起的那些更年輕的晚輩們,氣氛格外熱鬧。崔弘、陸浚、李陵、卓羽、季迦……酒到杯乾,紛紛擾擾,爭論不休。猶自包裹着幾處傷口的白衣樸永烈雖然很少說話,但沒有人不對他感到敬意。當日長街之戰,一舉揚名。其勇武忠烈,贏得了所有人的敬重。
唯一沒有人敢過去隨便打擾的,大概就是安靜坐在元召身後不遠處的那道身影了。已經徹底改變裝束的負劍女子,青絲紅妝,英眉俊目,所有人都知道她是誰,但誰都不會再隨意喊出那個名字。
“元侯昨日入宮,太子殿下的傷,應該沒有什麼大礙了吧?”
蒼髯白髮的趙禹神色淡然,他經受過多年牢獄之災,年紀雖然不是最大,但身體狀況卻是最差的。這些年如果不是元召幫着他細心調理,恐怕早就不在人世。在這麼重要的場合不能飲酒,難免美中不足。手中的茶盞輕抿一口,話語中終究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元召微微一笑,不用多想,他也知道趙禹擔心的到底是什麼。在長安紛亂還沒有結束的時候,趙禹和董仲舒就不顧羸弱之軀連夜入長安,來到他的身邊,不過就是怕他有個萬一閃失而已。這份拳拳之意,元召當然心中明白。
“太子仁孝,不顧自身安危,爲君王擋劍,自然感動天地,人神共佑。只要安心靜養,相信不久之後就會痊癒。”
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元召自然不會多說其他。趙禹與董仲舒、主父偃互相對視一眼,他用手捻着鬚髯,又似乎漫不經心的說了一句。
“有元侯的神醫國手,再加上太醫院的悉心照顧,自然令人放心。只不過,元侯可要格外注意,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宮中安寧須至關重要啊!”
趙禹的這句話看似尋常,背後卻包含着很深的用意。這位曾經擔任過大漢廷尉多年的老人,見識過的密謀和黑暗太多了。至高權力爭奪的戰場上,從來都是不擇手段你死我活。這無關人性善惡,也無關正義與否。他想提醒元召,要時刻保持警惕和清醒,絕對不能因爲已經掌控了全局,就有所放鬆。
“是啊,元侯,現在朝中和陛下身邊的一些野心家雖然已經被清除,但宮闈之內暗中對皇權覬覦的人也不在少數。太子受傷,雖然消除了與陛下之間的誤會和矛盾,算的上是一件好事。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說不定會讓一些處心積慮已久的傢伙有別的想法啊!更何況……。”
貼近元召身邊的董仲舒輕輕點頭,表示贊同趙禹的意見。他說到這裡,略微壓低了聲音。
“更何況經過這次事件之後,皇帝陛下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恐怕再也不會輕易的表露……天意難測,你今後行事,須得一切更加小心纔是!”
酒量甚豪的主父偃,聽到他們的密語,也早已經停杯不飲。他輕輕地擊了擊掌,讚歎一聲。
“董師與趙師所言,也正是我多日以來的顧慮啊!元侯在正式掌權之前,其實並不宜久在長安。遠離這是非之地,冷眼旁觀,隨時保持主動,這纔是上策。等到一切塵埃落定,時機成熟以後,再重新回來執掌朝綱,如此重任,又舍汝其誰呢!”
他的這幾話在當前的形勢下,果然是高論。其餘兩人連連點頭表示贊同。然而,主父偃看着元召臉上浮現的笑意。他又苦笑着搖了搖頭。
“唉!可惜,元侯他卻並不是這樣認爲的啊。明知此地艱險,卻不避嫌疑。我等又如之奈何?”
他們幾人說話的聲音終於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感受到許多目光的注視,元召索性站起身來,招呼大家共同滿飲一杯,以助酒興。然後不動聲色的掃視一眼,見這明月樓內並沒有外人在。他決定略微透露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呵呵!其實剛纔三位師者所提醒的,都非常有道理,也非常及時。長安城發生的這一系列變故,背後都有不同勢力在興風做雨。這一點兒,即便我不明說,相信所有人也會明白的。一些有野心的人,早已經在暗中等了十分久!我有一種預感,大漢皇權的爭奪,還遠遠沒有結束……長安已經流了很多的血……我非常不希望看到不久之後那些民生大計全力鋪開的時候,再發生動亂和流血,打亂我制定好的計劃。所以,等待着某些潛藏勢力的突然發難,我也已經做好了很多準備……與其時刻預防,倒不如給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跳出來。畢其功於一役,省得夜長夢多,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哦,你們覺得怎麼樣?”
一片吃驚和振奮中,許多年輕人眼中亮起光芒。這麼說,豈不是馬上就面臨着刀劍揚威的機會了嗎?這次可絕對不能錯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