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第662章 禽獸

涼州戰事由王猛主導,李躍並不擔心。

西北那羣夷狄絕不是對手,更何況還有苻雅、慕容垂、魏山、張蠔、呂光、慕容令、劉牢之、諸葛侃等將。

足夠將涼州犁上三四次的了。

李躍這段時日心思放在南面。

楊略的密報越來越多,上一次釋放俘虜之後,大得荊襄人心。

加上桓溫被鄧遐迎頭痛擊,聲望大跌,軍心離散。

一個不能帶領士卒戰勝敵人的統帥,必然會被士卒唾棄。

江東士民對桓溫的怨氣越來越大。

不過兵權還在桓家手上捏着,加上桓溫往日的餘威,一時之間倒也沒人敢妄動。

江東士族要削弱桓溫,而不是滅了他。

眼下局勢,桓溫固然有私心,但江東也靠他撐着檯面,他倒了,江東也會跟着崩潰。

校事府、鴻臚司滲透的對象不是江東士族,而是底層的晉軍。

楊略蟄伏襄陽兩年多,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戰果,拉攏了不少人。

鴻臚司的說書人無孔不入,進一步削弱江東朝廷的合法性,順便也讓樑國深入人心。

“若能拿下襄陽,則可重現當年前晉滅吳之勢!”常煒讀完密報,滿臉喜色。

南北一統,是多少人的夙願。

“此一時彼一時,王濬樓船下江東,是借了蜀中之力,如今蜀中殘破,且朱序、周楚二將堵在劍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躍暫時對蜀中沒多少興趣。

拿下了,還要派人去經營、防守,不知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只要攻破襄陽這座重鎮,便可攻略整個荊州。

到時候蜀中就是砧板上的魚肉。

“哈哈哈,臣之兵略不能與陛下相比。”常煒及時糾正,還順帶暗捧了李躍一把。

“令君過謙了。”李躍笑了起來。

襄陽不急於一時,江東有桓溫撐着架子,謝安調和內外,還能維持幾年。

樑國也沒準備好,至今被涼州牽扯住手腳。

所以李躍讓楊略繼續滲透。

桓溫北伐敗了,也非常識相的上表認錯,每年歲糧增加了一成。

樑晉恢復了上下國關係,江東前所未有的恭順起來。

這一戰影響深遠,高句麗、百濟、新羅、倭國,乃至更南面的林邑都派遣使者入洛表示臣服,願爲藩屬。

毫無疑問,大梁徹底成爲天下正統。

桓溫每次北伐,總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其中高句麗、百濟、倭國還一再請求李躍約束海賊。

它們這幾年被海賊襲擾的不輕,沿海百姓流離失所,田園盡廢,而掠奪的人口都被送往遼東當奴隸,加快遼東的發展。

李躍不予理會,讓他們自己看着辦。

盧遁在耽羅島的海軍已經形成規模,這幾年不斷對倭國滲透,已經摸清倭國金礦所在,正準備來一次大的。

盧遁不愧是在史書上留下一筆的人物,幾百悍卒就敢往倭國腹地挺進,打探地形、礦藏。

一路燒殺淫掠,無惡不作,以戰養戰,倭人聞風喪膽,只敢據城而守,不敢出戰,弄得倭賊人心惶惶。

倭人派大軍來討伐,盧遁掉頭就走,乘船換個地方再來一次……

倭國使者送來的罪狀令李躍歎爲觀止。歷史上華夏的海賊其實也非常猛。

明朝五峰船主王直,自號“淨海王”及“徽王”,以倭國平戶港爲基地,擁衆數十萬,戰船無數,控制三十六島的“島夷”,勢力遍及RB及東南亞……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東海霸主,金門海戰擊潰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霸佔整個南洋的貿易,西洋船隊經過,還要老老實實交保護費。

不過這兩位大概常年在海上,腦子裡面進多了水,選擇相信明廷和清廷……

清末鄭一嫂,也曾縱橫南海。

其他的還有孫恩、徐道覆、方國珍、陳祖義等,這些還都是被史書記載的,還有更多沒被記下的。

華夏從不缺猛人,只是史官們一向盯着帝王將相家的那點破事,鮮少關注海上,如果不是這些人影響到了當時的時勢,只怕也不會被記在史書上……

盧遁好歹也是范陽盧氏出身,自幼學的就是詩書禮儀仁義道德,沒想到一出門就變成了禽獸。

不過李躍就喜歡用這樣的人。

“去年提議用兵,已經去了半年之久,旬日之內,涼州當有捷報傳回。”常煒將話題轉到涼州之戰上。

算算時間,王猛應該已經踏入涼州地界。

說不定現在涼州已經天翻地覆了。

“王景略從未令朕失望過。”李躍忽然擔心起李儉來。

也不知他過不過的了這一關。

一個未經世事的少年,去面對屍山血海……

不過這時代所有人都是這麼過來的,憑什麼他就能例外?

尤其是儲君,絕不能心慈手軟,這就是李躍同意他過去的真正原因。

一個有作爲的皇帝,不必是好人,更不能是滿口仁義道德的聖人。

這同樣是對他的一次考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關坎要過,一個人過得太順,絕不是好事。

沒過幾天,涼州的捷報果然送回來了。

禿髮思復鞬、拓跋孤數萬步騎轉攻姑臧,城內沙門裡應外合,但苻雅早有準備,賊軍前鋒三千人入城,落入苻雅伏擊圈,未走脫一人。

隨後毛盛、樑熙率精銳氐軍出擊,擊破禿髮思復鞬,斬殺四千餘衆。

虧的拓跋孤奮力來救,才避免了全軍覆沒。

二人連夜撤走。

王猛大軍入姑臧,將沙門連根拔起,殺僧衆與信徒三千七百餘衆,抄沒僧產,得糧食二十五萬餘石,牲畜七萬餘頭,錢帛千萬之巨,田產、產業一時之間難以清理。

株連的豪強十三家。

但王猛下手越狠,前來投附的部落就越多。

王猛令苻雅繼續守城,帶着太子李儉率大軍繼續向西,每過一處,都對當地肅清一次。

一時間,涼州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與此同時,慕容垂攜乞伏司繁共一萬六千餘衆殺入河湟,三戰三捷,殺入西都城下。

康寧據城而守。

涼州大戰,第一階段結束。

沒有太多的坎坷,完全是平推過去,甚至王猛手上的大軍沒真正的出手,敵人就潰不成軍了。

第357章第307章 父子556.第554章 龍驤732.第730章 渡第59章 窮困第361章 劫掠750.第748章 探索第343章 火第314章 籠絡第90章 內第423章 瞞天第31章 挑釁675.第673章 監國657.第655章 亂714.第712章 三省第31章 挑釁第14章 小勝第236章 質子第394章 滾刀肉第179章 慎第217章 劫掠第269章 南北698.第696章 剿撫第126章 奪兵534.第532章 僵持第190章 防線第385章 圖謀698.第696章 剿撫第109章 謹慎第94章 接受767.第765章 雪547.第545章 海第137章 先攻725.第723章 勸進第93章 計略第217章 劫掠第73章 考驗第322章 動搖555.第553章 攻守758.第756章 爭執484.第482章 牽制第766章 不仁736.第734章 家族第213章 亂年第218章 黎陽662.第660章 牽連469.第468章 取涼第173章 許諾第168章 虎死529.第527章 勾結631.第629章 遷都第196章 血雨第772章 瀚州第102章 算計第88章 七曹758.第756章 爭執第137章 先攻472.第471章 進貢498.第496章 宿將第310章 魯口第767章 老賊739.第737章 東風第66章 野心第43章 捆綁第114章 不敵第248章 名將666.第664章 用兵第248章 名將679.第677章 威第401章 病累第194章 追殺第279章 正法517.第515章 公道第213章 亂年第376章 飛虎第425章 鞭刑第102章 算計480.第478章 盛會第166章 勢均第374章 譏諷541.第539章 明珠第233章 人情第192章 激將501.第499章 談第108章 虛實669.第667章 打壓第52章 賊第161章 推脫483.第481章 響應第98章 耕第182章 立場690.第688章 盟誓552.第550章 惑敵第28章 山第16章 料敵第61章 自力562.第560章 討價758.第756章 爭執第183章 東進502.第500章 挽留
第357章第307章 父子556.第554章 龍驤732.第730章 渡第59章 窮困第361章 劫掠750.第748章 探索第343章 火第314章 籠絡第90章 內第423章 瞞天第31章 挑釁675.第673章 監國657.第655章 亂714.第712章 三省第31章 挑釁第14章 小勝第236章 質子第394章 滾刀肉第179章 慎第217章 劫掠第269章 南北698.第696章 剿撫第126章 奪兵534.第532章 僵持第190章 防線第385章 圖謀698.第696章 剿撫第109章 謹慎第94章 接受767.第765章 雪547.第545章 海第137章 先攻725.第723章 勸進第93章 計略第217章 劫掠第73章 考驗第322章 動搖555.第553章 攻守758.第756章 爭執484.第482章 牽制第766章 不仁736.第734章 家族第213章 亂年第218章 黎陽662.第660章 牽連469.第468章 取涼第173章 許諾第168章 虎死529.第527章 勾結631.第629章 遷都第196章 血雨第772章 瀚州第102章 算計第88章 七曹758.第756章 爭執第137章 先攻472.第471章 進貢498.第496章 宿將第310章 魯口第767章 老賊739.第737章 東風第66章 野心第43章 捆綁第114章 不敵第248章 名將666.第664章 用兵第248章 名將679.第677章 威第401章 病累第194章 追殺第279章 正法517.第515章 公道第213章 亂年第376章 飛虎第425章 鞭刑第102章 算計480.第478章 盛會第166章 勢均第374章 譏諷541.第539章 明珠第233章 人情第192章 激將501.第499章 談第108章 虛實669.第667章 打壓第52章 賊第161章 推脫483.第481章 響應第98章 耕第182章 立場690.第688章 盟誓552.第550章 惑敵第28章 山第16章 料敵第61章 自力562.第560章 討價758.第756章 爭執第183章 東進502.第500章 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