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 棉花的浴火重生

棉花作爲紡織品,在大明出現的時間比較晚。

在此之前,麻布和絲綢是主要的紡織材料。

歸根到底,還是棉花本身的特性,早年間的棉花並不是這個棉花,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們的認知存在差異。

說起來,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區。傳入華夏之前,本地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

此前,棉花和木棉經常被混淆,哪怕就是在大明,仍舊有很多人分不清他們誰是李逵誰是李鬼。

兩者的區別,其實在文字就能看出來差別。南朝宋以前,只有“綿”字,沒有“棉”字。

可見棉花的傳入,也就是南北朝時期,剛剛進入華夏勢力範圍,並沒有推廣的機會,作爲外來物種,還不能吃,很難入主中原,成爲廣闊天地的主導,此時棉花一般在邊疆種植。

等到開枝散葉、大量傳入內地,是在宋末元初。人們逐漸意識到,棉花也能成線,作爲紡織原料。也正是如此,纔有了黃道婆在南方發展和更新棉花紡織技術。

史書載,“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由此可知,棉花的傳入有海陸兩路。泉州的棉花是從海路傳入,並很快在南方推廣開來,海南甚至形成棉花中心。

等到太祖皇帝登基,憑藉棉花的特點,便開始在全國推廣。

因此,棉花產量是一個先增加後減少的過程。開始時候,全國人口不多,可以有多餘的土地來生產棉花。但是隨着人口的增加,糧食的需求增加,棉花的產量也就越來越少。

到了現在,棉花產量比之此前,下降有一半以上。

朝廷對於單個農產品,很少做專門的而研究課題,也就是因爲涉及到棉花的種植,泰昌便要求大臣們說說棉花的歷史。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不偏聽一家之言是泰昌的特點,哪怕是屢創奇功的方書安,也沒有那樣的待遇。

皇帝的命令,自然是要爭先恐後完成,方書安寫有一部分,戶部也寫了一部分,纔有前面的介紹,一番解釋,大臣們總算是明白棉花這種作物的來由。

此前,棉花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不受人喜歡,主要是因爲棉布生產工藝粗糙,生產出的布料和麻布有的一比。

傳統工藝的棉布,一直延伸到新世紀還有人使用,也就是偶爾還能見到的老粗布。據說是有些人懷念粗棉布那種顆粒感,有童年的感覺……

也正是因爲他的顆粒感,是傳統工藝當中無法避免的問題,難以具有絲綢順滑的感覺,所以棉布也就無法進入大家之眼,只能淪落到和麻布一樣的水平,作爲平民用料。

方書安要解決的,便是這樣的痛點。

他拿出來幾塊布,交給太監,讓他分給各位官員。

“書安,你的真是棉布?”泰昌拿到手染成花色的棉布以後,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棉布他自然是接觸過,但是方書安提供過來的東西,根本不可能是棉布的質感。

可是,不是棉布又是什麼呢?

絲綢的質感要光滑很多,呢絨也就是毛紡的手感又要絨上很多,麻布就算了,不可能做成如此。

這種溫暖舒適一點不帶涼意的感覺,帶來其他任何布料不能提供的質感。

“陛下,除了棉布,再沒有其他布匹能給出類似的觸感!”方書安拿着布料,向泰昌解釋着。

“諸位卿家,你們怎麼看?”泰昌揚起手裡的印花棉布,問向衆人。

他這些官員們雖然不識百工,但是都算博聞強識,如果有其他的材料,不可能逃過他們的雙眼。

“陛下,臣從未見過類似的料子,但是它和一般的棉布差距也太大了!”身爲左都御史的李鋕先開口。

屁股決定腦袋,奔着懷疑一切的原因,李鋕有充分的理由保持懷疑態度。

他當然知道這不是已知的料子,但是也不敢確認就是棉布。

如果方書安是弄其他東西過來充數,當作是用兵西北的藉口,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陛下,臣也說不清此物是否棉花,但是臣有一問,剛好問問方書安。”身爲禮部尚書的何宗彥,將問題對準方書安。

“儘管問就是,有什麼問題,當庭就說個清楚。”泰昌通過何宗彥的請求。

現在不就是解決疑問的時候,誰說服誰,就看此時。

“謝過陛下,那麼敢問方書安,棉花既然最多也就在陝南甘南種植,它是如何能在西域種植?若是在前唐時期已經傳入中土,爲何未曾在唐時流行?亦或者說,棉花在西域,緊緊是部分地區能種植?”

何宗彥提問的角度很刁鑽,或者說是很精確。

漢代不說,因爲前邊引用的史書記載,漢代並沒有棉花的出現。唐代如果真有棉花在西域種植的記錄,爲何沒有人能意識到價值呢?

“何大人,棉花傳入中土,在南朝宋便有記載。至於爲何沒能在大唐興盛,我等分析過主要原因。如是作爲填充之物,並不比木棉產量高,而且佔用耕地,十分麻煩。也就是在蒙元時期,黃道婆改進棉花的紡織技術,棉布作爲一種布料,纔開始廣爲流傳。”

何宗彥的問題,方書安還真沒有提前準備,不過恰好問在關鍵處,因爲在前世歷史書上,介紹過黃道婆對於棉布的功績。

方書安說了一半,繼續說,“甘南和陝南氣溫較高,相比之下,西域冬季持續長,溫度低,看上去並不適合棉花種植。事實上,並非如此,棉花的生長週期並不長,而且在吐魯番王國等地,夏日的氣溫要比甘南更加炎熱,生長棉花不是問題。”

對於氣候的問題,他清楚的很,作爲華夏地區高溫記錄之一的吐魯番盆地,熱量甚至比他低緯度的一些地區更加充分。

至於西域炎熱的問題,各種傳說記載還是有的,火焰山的故事,早早就有流傳。

“看來書安調查的很是清楚,既然沒有影響,老夫也就沒有問題了。”何宗彥是個實事求是的人,他有問題當然會問出來,既然沒有問題也不會強求。

西北的事情,現在由他在交涉。

說起來,難度很大,那些人和喀爾喀、科爾沁不一樣,他們到現在都以爲,大明軍隊不敢將他們這樣。

事實上,換做以前,或者真的只是打嘴炮而已,畢竟大明的軍隊已經一百年沒有踏上漠西蒙古的土地了。

正因爲他們盲目的自信,所以將喀爾喀使者帶過去大明的照會當作廢紙一樣的燒掉。

何宗彥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但是他必須要去做,誰知道嘗試以後,對方會不會輕易的同意呢?

那樣的話,他們只使用一紙文書,就能解決吐魯番王國的危局,對四周藩屬國的影響力,會加強很多。

但是麼,很想然,那些人繼承了兀良哈名字的同時,也將原來漠西蒙古的彪勁兒也繼承。

使者的話不聽,大明的照會也不予理會,而吐魯番王國的使者還在一波接着一波,此時再不動手,他就要黔驢技窮了。

但是,何宗彥可不是爲打仗而打仗之人,打仗只不過是外交的手段,他是懂得。要解決西北問題,還是要又軟有硬,才能事半功倍。

“何大人和李大人都問了相關的背景,那我有一個疑問,方小子說此物是棉布,有何直接證據?”

林如楚的問題,可謂是問到點子上。

身爲工部尚書,他對工程技術上的事情,有着天然的敏感。

不是說那東西是棉花紡織而成?現在是拿出證據的時候,若是這都沒有,那不是誰都能找點東西編瞎話?

方書安知道肯定會有人問類似的問題,他做的準備也很充分。

來的時候帶的東西,就是要現場演示給他們看,從原料到產品,一股腦展示出來,看看還有什麼藉口。

“陛下,林大人提到此問題,那麼接下來,就由小子演示一遍吧。”

方書安恭敬的向泰昌申請着。

“儘管嘗試,就等着你的展示呢。”林如楚的問題,問到了很多人的心坎裡,他們也都想看看,棉花那種東西,是如何變成一塊塊布料的。

要塑造一個較爲成功的實驗,前期的準備必不可少。

“陛下,整體全部顯示,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我們今天開展的實驗,僅僅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到時候會演示如何進行,但是展示實物的話,會採用已經準備好的東西。”

隨着方書安的招呼,太監們擡上了一筐棉花,方書安將棉花取出來,向泰昌和各位大人們展示,確保他們看見的原料沒有錯。

棉花看完之後,剩下的就是粗處理環節,取出毛髮雜物等等。

隨後,是比較重要的環節,就是梳棉。

棉花在經過初步的處理之後,仍舊不能直接上紡紗機。這也就是新工藝和老式工藝的顯著區別之一。

因爲棉花纖維目前呈現鬆散棉塊、棉束狀態,並仍舊含有不少雜質。

當然,已經不是大的雜質顆粒等等,多數爲細小、粘附性較強的纖維性雜質,例如棉籽表皮,棉花結等等。

這些如果帶入下一環節,勢必將影響到成品的光潔度。所以必需將纖維束徹底分解成單根纖維,清除殘留在其中的細小雜質。

如此一來,使各成份纖維在單纖維狀態下充分混和,製成均勻的棉條以滿足後道工序的要求。

大臣們誰會見識過如此精妙的環節,將那些毫無規則可言的棉塊放進機器之後,經過處理,展現出光潔均勻的棉條。

這是什麼樣的奇思妙想?

精梳之後纔是紡紗,這也是方書安機器先進的地方,他一機數錠的工作效率,遠遠高於此前的方法。

“這就是新式紡紗機?真是好用啊。”

“誰說不是,我小時候曾經見過家裡用的紡織機,那根本就不是一個水準。”

“對啊,這樣的機器才叫紡紗機,百姓用的那個,充其量就是個大玩意。”

官員們不少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小時候見過家用的原始紡紗機,雖然那些東西已經讓人驚爲天人,但是在方書安的機器面前,餘者都是小道伎倆。

隨着紡紗機的運轉,一條條棉線也成型了。方書安將帶來的棉線和現場紡出來的線給圍觀的官員們看,大家都是歎服不已。

這是要怎樣的天才才能想出來的解決方案?

隨後的織布環節,人們就更加好奇,飛梭織機的使用,徹底打消了衆人的疑慮。也難怪方書安他們弄的羊毛布能賺錢。

多錠紗機和飛梭織機的使用,出布效率提高了七八倍,那樣的效率,成本大幅度降低之下,怎麼可能不賺錢?

只降低成本也只是一個環節,關鍵是成品要比手工織布好上不知道幾倍。

經過一系列前處理和生產出來的棉布,根本就沒有傳統粗棉布上邊的繩結或者是雜物等東西貼敷在身上的感覺,遠不是其他材質能比。

一番演示,人們明白,方書安真的能大規模解決棉花的加工問題。

至於精梳棉布的手感,那是真的好!

方書安看着人們交頭接耳的樣子,心裡開懷一笑,此番行動,固然有着打消官員們的想法在其中,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此前人們對新式機械的效率沒有直觀的感受,現在看見科技帶來的巨大進步,他們想要輕視科學的力量都會想想,當初不過是見證過一些小事情,和目睹一整條流水作業的直觀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方書安的行爲,讓官員們打消了顧慮,剩下的就是決定,應該以什麼樣的形式選擇什麼時間來出兵。

如果西北都是能賺錢的地方,那麼沒有理由不拿下來!

開疆拓土的功勞,自古以來就是士大夫們的最高願望。撈錢之類,只是小事情,除非撈成鉅貪,不然沒有可能留下名字。

開疆拓土可是一定會記錄青史。

事情還沒有討論出個結果,另一件事倒是先開始。

045 分明是息壤!199 國本之爭內幕195 輿論之威277 物資來到451 大典前夜489 畢懋康找上門451 大典前夜188 不能只拼價格591 半城煙火437 平板玻璃的難處013 嚇得他坐到地上041 李如柏誤我!552 淨地拆遷210 鳩佔鵲巢465 自下而上347 別問要求,問就是活的、男的383 考驗講故事的水平126 你看這雪,它又大又白051 佈雷彈067 買賣不成仁義在450 典禮流程的漏洞379熊大人來信054 擲彈兵354 開學典禮也要靠忽悠481 加速推進!233 您這個罪名不合適408 虎墩兔疑雲372 認籌比例388 場面一度很血腥573 大事三件423 兩塊超級狗皮膏藥112習慣轉進的阿巴泰115 “臭不要臉”的明軍137 武器作坊失火065 膨脹了!553 皇帝要搶好處320 復仇的幾條路子572 姐妹們的算盤579揚州瘦馬180 原來是你!098 破片的威力514 麥子的玄機518 收儲與香型263 錯失大好機會016 無過即是有功521 收儲出了岔子359 大明版自助餐588 罷考!586 熱依木佈告天下415 創造困難281 他尿了!116 心在滴血的建奴113 可移動大陣320 復仇的幾條路子259 大有可爲160 無法戰勝426 胡梅兒被敵人收買?429 李盡忠吃搶飯的原因076 屬狗皮膏藥的384 史可法初見512 監稅官們的效率422 細思恐極142 到底是誰套路誰267 洛陽民變351 當中有什麼蹊蹺!350 黃猛的又一村278 疫病出現079 有多少要多少558 扭捏的老丈人078 格局提高了159 範仁寬你是何意560 簡單粗暴如方書安300 集體相親510 非常規踢鬥475 騙子生存的土壤387 爲何都不吃豬肉了?202 學問之道,達者爲先!213 光蓋傘與小人國108 熬翔126 你看這雪,它又大又白573 大事三件353 羨慕你是他的家人330 徐光啓兼職拉皮條?077 你說的藍是什麼藍158 再給熊廷弼挖坑347 別問要求,問就是活的、男的070 城下協議339 低到令人髮指597 福南王!023 少爺真的這麼快120 人生在世,全靠唱戲223 持續發展389 趁熱乎動手145 多爾袞入質530 早就挖好坑126 你看這雪,它又大又白251 準備上市140 陰盜賊一把462 神秘庫大使319 萬民傘
045 分明是息壤!199 國本之爭內幕195 輿論之威277 物資來到451 大典前夜489 畢懋康找上門451 大典前夜188 不能只拼價格591 半城煙火437 平板玻璃的難處013 嚇得他坐到地上041 李如柏誤我!552 淨地拆遷210 鳩佔鵲巢465 自下而上347 別問要求,問就是活的、男的383 考驗講故事的水平126 你看這雪,它又大又白051 佈雷彈067 買賣不成仁義在450 典禮流程的漏洞379熊大人來信054 擲彈兵354 開學典禮也要靠忽悠481 加速推進!233 您這個罪名不合適408 虎墩兔疑雲372 認籌比例388 場面一度很血腥573 大事三件423 兩塊超級狗皮膏藥112習慣轉進的阿巴泰115 “臭不要臉”的明軍137 武器作坊失火065 膨脹了!553 皇帝要搶好處320 復仇的幾條路子572 姐妹們的算盤579揚州瘦馬180 原來是你!098 破片的威力514 麥子的玄機518 收儲與香型263 錯失大好機會016 無過即是有功521 收儲出了岔子359 大明版自助餐588 罷考!586 熱依木佈告天下415 創造困難281 他尿了!116 心在滴血的建奴113 可移動大陣320 復仇的幾條路子259 大有可爲160 無法戰勝426 胡梅兒被敵人收買?429 李盡忠吃搶飯的原因076 屬狗皮膏藥的384 史可法初見512 監稅官們的效率422 細思恐極142 到底是誰套路誰267 洛陽民變351 當中有什麼蹊蹺!350 黃猛的又一村278 疫病出現079 有多少要多少558 扭捏的老丈人078 格局提高了159 範仁寬你是何意560 簡單粗暴如方書安300 集體相親510 非常規踢鬥475 騙子生存的土壤387 爲何都不吃豬肉了?202 學問之道,達者爲先!213 光蓋傘與小人國108 熬翔126 你看這雪,它又大又白573 大事三件353 羨慕你是他的家人330 徐光啓兼職拉皮條?077 你說的藍是什麼藍158 再給熊廷弼挖坑347 別問要求,問就是活的、男的070 城下協議339 低到令人髮指597 福南王!023 少爺真的這麼快120 人生在世,全靠唱戲223 持續發展389 趁熱乎動手145 多爾袞入質530 早就挖好坑126 你看這雪,它又大又白251 準備上市140 陰盜賊一把462 神秘庫大使319 萬民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