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京城大示威

兩天以後,羅爾沒有向華夏天國道歉,也沒有判處裁定兩名傳教士有罪,只是認爲,他們的管理上有漏洞,之間,羅爾公使向外交部張之洞表示,以後會盡可能地剋制規範傳教活動,希望中國方面,不要過於激動,

當時,張之洞沒說什麼,但是,兩天時間一到,羅陽就出面了,他派遣張之洞向美國公使提出了嚴重抗議,並且,宣佈,再給美國公使三個小時,如果美國不採取措施,中國方面才採取激烈的措施,

“這是對我們華夏天國的嚴重侮辱和蔑視。.”

以前的教案,多數都是拖了下來,不了了之,現在,羅爾震驚了,他緊急約見羅陽,可是,羅陽拒絕接見,並聲稱,三個小時是最後通牒,

羅爾公使可憐地回到自己的使館,求見了其他國家的公使,希望得到支持,於是,好幾個國家的公使,都到中國外交部求見,希望作爲調停人,但是,都被中國外交部官員果斷地拒絕了:“必須道歉,我們的執政官先生,相當於貴國的總統或者女王,他的話就是聖旨,不容冒犯。”

後來,在私下裡,外交部的官員向英國法國公使解釋,着是面子問題,中國人特愛面子,所有,美國必須道歉,而且,華夏天國希望樹立一個與滿清截然不同的國家形象,希望列強能夠配合下,

“如果我們不爲百姓的正當理由保護,這個嶄新的國家就沒有了民心基礎,就完了,是我們生死存亡的大事情。”張之洞上綱上線了,

在規定的時間裡,美國公使羅爾終於道歉了,但是,他堅持,那兩個傳教士沒有罪,他有領事裁判權,可以自行定罪,

“這是噁心的,卑鄙的判決。”羅陽聽說以後,親自將英國公使召見了,向他激動地表示,那姿態口吻,很象現代社會某國務卿在某事情上的表態,用詞兇狠,惡毒,尖刻,

羅陽再一次向羅爾表示了抗議,然後,再給他一個小時,要求他必須判處傳教士有罪,至於執行不執行,怎麼處罰,中國不干預,

羅爾是好樣的,

他果斷地拒絕了這一要求,因爲,他得到了英國法國公使的支持,而且,他還得到了一個重大的消息,

小道消息,是李鴻章傳遞過去的,

李鴻章的國際外交生涯,其實還沒有開始呢,他去了美國的公使使館,向羅爾表示,請他堅決不要道歉,不要判處傳教士有罪,

道歉已經有了,不說,關鍵是罪行判決:“爲什麼啊。”

羅爾很奇怪,爲什麼中國的官員,會不背叛中國的利益,所以他很是警惕,

李鴻章說了,他是前清的官員,被戰敗以後投降的,感覺很恥辱,所以他痛恨華夏天國,他知道,其實,華夏天國的執政官,就是鬧情緒,鬧鬧也就是了,私下裡,這個執政官已經說了,如果美國公使不判傳教士有罪的話,也只有如此,因爲,擔心英法的牽制,

這是一個定心丸,

李鴻章還告訴羅爾,中國目前,問題很多,全國的武裝土匪多如牛毛,中國政府不敢開罪美國的,志願軍就是一例,不敢公開同美國叫板,

這些話,當然都是李鴻章秉承了羅陽的意圖來說的,羅陽還很卑鄙地將了李鴻章一軍:“先生,我相信您的能力,您一定能夠誘使美國公使下定決心不服從我們壓力的。”

李鴻章的性格是,天生膽怯,對外的妥協,都是本性,就是在蘇州對戰俘上萬人的大開殺戒,其實骨子裡也是恐懼,

李鴻章作了一回內賊,

時間到了,羅爾果斷地決策了,因爲那時通信的原因,他無法得到華盛頓的及時指導,但是,他也有這個估計,他的決策,肯定也是美國政府的決策,

但是,他決定沒有想到,他錯了,

羅陽笑了,

機會來了,

羅陽立刻責成外交部,對羅爾提出了最最嚴重的抗議,抗議美國縱容罪犯,是對華夏天國人民的無情踐踏,

羅爾笑了,不就是抗議嗎,您還有下文嗎,

他斷定,這個抗議,就是事情的句號,一切就結束了,

在外交部,羅陽的面前,大批的外交官員,都在等待着決策指導,爲了使美國首先挑釁,或者使事態激化,華夏天國外交部徹夜陰謀,

“銳王,我看,這事情怎麼繼續呢。”張之洞頗爲擔憂,在無力直接挑釁的時候,費盡心機地製造矛盾,已經讓他精疲力竭,這不是外交,而是一個政治迷宮,

“是啊,我們還是無法對美採取強硬措施的合理理由。”洪仁玕說,

大家都很苦惱,

“沒事兒,我們不再出面了,事情已經鬧得很多了,我保證,以後的外交交涉,不再會有這麼複雜了,我們已經試探出各國的態度了。”羅陽的態度相當從容輕鬆,他告訴大家,將事情交給百姓們來辦/,

“百姓。”一地雞毛,一臉白癡,

當天,一個讓所有前清官員震撼的消息出現了,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 出現了大量的百姓,他們舉着招牌,呼喊着口號,要求美國北方政府,向華夏天國政府道歉,嚴重道歉,並且,判處那兩個傳教士重刑,

北京的軍警,立刻去阻撓,但是,立刻有人通知,將他們都驅趕走了,

“這到底怎麼了。”

“是啊,怎麼沒有人來管一管啊。”

“九城提督和兵馬司……”想了半天,才突然覺得,時間不對了,

大量的官員,也來到街道上觀看,非常震驚,不得不表示齒冷,因爲,在前清年代,這些野百姓,誰敢想敢幹胡來,立刻有官差來治理了,現在呢,亂吧,越亂越好,有的滿清前官員暗自得意,

十萬,二十萬,三十萬,最後是四十萬的百姓,在北京城裡浩浩蕩蕩地遊行示威,向美國的公使館包圍,抗議,那聲勢浩大,山呼海嘯,震撼得躲避在使館裡的美國人都爆尿了,

誰見過這樣的景象,

第52章 驚退清軍主力第212章 鴻章 能挺第131章 解圍鳳翔第225章 江南槍局第429章 玩轉英法第209章 郭軍之敗第437章 封閉教堂第451章 英軍山地營第352章 陰謀襲擊第459章 就算我是狗第152章 分兵戰略第41章 會師紫大地第四百八十六章第185章 新鄉激戰第465章 全勝第1章 李鴻章這廝第3章 上架感言第345章 董師來援第437章 封閉教堂第368章 紫禁之夜第1章 李鴻章這廝第485章 安南危機第340章 激戰城南第26章 大帥駱秉章第377章 奇怪美國人第473章 談判的實惠第372章 一場虛驚第32章 獨向冕寧第151章 四王投效第196章 驕橫淮帥第139章 清將兇殘第396章 公開打擊第435章 長江襲擊第339章 不殺湘將第406章 真實意第356章 圍城對峙第446章 僞裝逆襲第220章 洋槍隊的末日第211章 百炮轟鳴第387章 鬼話騙鬼第209章 郭軍之敗第377章 奇怪美國人第231章 國荃猖獗第142章 連環襲擊第150章 窮追狂飆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48章 飛兵過河第60章 王妃的yy第149章 保護帝陵第478章 臺灣之戰第377章 奇怪美國人第370章 再彈一曲第198章 連破淮軍第111章 整軍北伐第483章 克服東京第354章 籌備談判第385章 最後通牒第193章 誓師南下第35章 以後就sm吧第126章 夜襲殘殺第461章 大混戰第168章 吸引敵人第231章 國荃猖獗第215章 天京內外第148章 敬愛太平第12章 恐怖夜戰第30章 美女間諜第362章 城外摩擦第411章 大沽之戰第350章 何需退讓第75章 勸降第411章 大沽之戰第51章 生擒四川提督第111章 整軍北伐第454章 借船陰謀第416章 美軍肆虐第467章 英軍再侵第178章 王妃再來第371章 父母之心第139章 清將兇殘第86章 處理舊官僚第5章 陰差陽錯第2章 屌絲老兵第346章 大定江南第50章 埋伏打援第139章 清將兇殘第213章 生擒淮酋第389章 更深陰謀第117章 猛女一枚第1章 唐突佳人第362章 城外摩擦第205章 陰謀詭計第128章 漢中鹹服第464章 空前高潮第449章 英國新艦隊第52章 驚退清軍主力第408章 社會改革第181章 開封戰役(二)第207章 全殲強敵第380章 中美會見
第52章 驚退清軍主力第212章 鴻章 能挺第131章 解圍鳳翔第225章 江南槍局第429章 玩轉英法第209章 郭軍之敗第437章 封閉教堂第451章 英軍山地營第352章 陰謀襲擊第459章 就算我是狗第152章 分兵戰略第41章 會師紫大地第四百八十六章第185章 新鄉激戰第465章 全勝第1章 李鴻章這廝第3章 上架感言第345章 董師來援第437章 封閉教堂第368章 紫禁之夜第1章 李鴻章這廝第485章 安南危機第340章 激戰城南第26章 大帥駱秉章第377章 奇怪美國人第473章 談判的實惠第372章 一場虛驚第32章 獨向冕寧第151章 四王投效第196章 驕橫淮帥第139章 清將兇殘第396章 公開打擊第435章 長江襲擊第339章 不殺湘將第406章 真實意第356章 圍城對峙第446章 僞裝逆襲第220章 洋槍隊的末日第211章 百炮轟鳴第387章 鬼話騙鬼第209章 郭軍之敗第377章 奇怪美國人第231章 國荃猖獗第142章 連環襲擊第150章 窮追狂飆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48章 飛兵過河第60章 王妃的yy第149章 保護帝陵第478章 臺灣之戰第377章 奇怪美國人第370章 再彈一曲第198章 連破淮軍第111章 整軍北伐第483章 克服東京第354章 籌備談判第385章 最後通牒第193章 誓師南下第35章 以後就sm吧第126章 夜襲殘殺第461章 大混戰第168章 吸引敵人第231章 國荃猖獗第215章 天京內外第148章 敬愛太平第12章 恐怖夜戰第30章 美女間諜第362章 城外摩擦第411章 大沽之戰第350章 何需退讓第75章 勸降第411章 大沽之戰第51章 生擒四川提督第111章 整軍北伐第454章 借船陰謀第416章 美軍肆虐第467章 英軍再侵第178章 王妃再來第371章 父母之心第139章 清將兇殘第86章 處理舊官僚第5章 陰差陽錯第2章 屌絲老兵第346章 大定江南第50章 埋伏打援第139章 清將兇殘第213章 生擒淮酋第389章 更深陰謀第117章 猛女一枚第1章 唐突佳人第362章 城外摩擦第205章 陰謀詭計第128章 漢中鹹服第464章 空前高潮第449章 英國新艦隊第52章 驚退清軍主力第408章 社會改革第181章 開封戰役(二)第207章 全殲強敵第380章 中美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