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裡的時間過的總是特別快,半個月的時間,家人都在一起,不需要做事情,就是嘮嗑,吃些零嘴,做些吃食,偶爾也會有客人在。這是普通的農戶家裡一年當中最悠閒的日子,也是最喜歡的一段時間,但是越是好的日子卻是過的越快的,這不,一轉眼已經到了正月十五了。
正月十五這天,黃氏一大早起來就忙這忙那的,不過她不是爲了元宵節在忙,而是爲了大寶明天去鎮上忙,這元宵節的吃食黃氏已經交給了林荷打理了。林荷想着前世大家吃的是湯圓,便想着做些湯圓給家裡嚐嚐。
這個時候是沒有那種顆顆均勻的糯米的,但是有一種叫小黃米的東西和糯米差不多,一樣有粘性的。上次林荷在縣裡的時候看到有一個很大的糧食店裡,有幾種不同的米賣,林荷問了問,才知道這個小黃米的性質和前世的糯米有些像,便買了些回來,放到家裡,本來是打算找個時間看能不能做些年糕來吃的,但是這段時間家裡太忙了,一直沒有空,就放到那裡沒動。
現在倒是能用的上了,這個小黃米,也是需要脫殼磨粉的,然後加水蒸熟,顏色帶黃色、粘性很強、而且味道還甜。林荷想着家裡的芝麻和花生是有的,就做兩種味道的,花生湯圓和芝麻湯圓都好吃的。
黃氏幫着大寶在弄東西,林荷讓大寶他們去徐嬸子家裡把那個小磨借過來,先是把小黃米給磨出來。林荷在廚房裡把芝麻和花生放到鍋裡炒熟,炒好了也讓大寶給磨成粉,然後這磨好的芝麻。加入豬油和糖,再用手揉勻在一起就好了。
這邊的米粉加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麪糰,然後分成一小塊一小塊,再把一小塊的按平,包入處理好的芝麻餡或者是花生餡,最後收口搓圓,把表面搓光滑就可以了。這樣一個個圓圓的湯圓就出來了。小寶和晨兒看着這個叫湯圓的東西,很是驚奇,問着林荷:“大姐。這個東西好漂亮啊,黃黃圓圓的,是可以吃的嗎?”
林荷笑着說:“嗯,這個東西叫湯圓。這樣子還不能吃。等下大姐還要放在水裡煮,煮熟了就可以吃了。”
本來是打算晚上再煮出來吃的,但是現在還早,也想着這元宵不太好消化,太晚吃了,怕是小孩子的胃消化不了,弄好便開始煮了,打算先煮一些出來給這兩個小傢伙吃。如果味道好的話,也送些去給徐嬸子。和秦老爹家裡。
等過了一會,林荷把湯圓給煮出來了,湯圓表面散發着熱氣,圓圓胖胖的,樣子倒是很可愛,林荷讓晨兒和小寶慢些吃,這個東西里面是很熱的,到時候那些芝麻餡和花生餡流出來會燙嘴的,讓他們小心些吃。
兩個小的嚐了湯圓以後,都說好吃,又香又甜的,林荷自己也嚐了下,覺得這湯圓自己糖放的多了些,有些過甜了些,而且吃多了,會有些膩,林荷看着小寶和晨兒一人吃了幾個就吃不下了,說是已經飽了,湯圓是這樣的,太撐肚子了。
林荷想着如果家裡有藍莓或者草莓這些水果的話,應該吃起來會清爽些,也不會這麼甜,不過這個時候沒有這樣的水果,只能用這些了。
等到了晚上,林荷把湯圓煮給二牛他們吃,他們倒是覺得這個東西好吃,可能是二牛他們的口味重些,這個時候的糖有些貴,平時也不是經常吃的,所以吃起來肯定是極不錯的,當然無論怎樣比這個時候的吃食肯定還是要好吃多了。
大家十五晚上就吃了些湯圓算晚飯了,本來黃氏說今天是過節,要吃餃子纔算是應節的,但是大家都吃了這麼多的湯圓哪還能吃的下餃子,黃氏也就沒做了,又在給大寶做衣服了。
晚上要睡覺的時候,黃氏幫大寶把要帶去的東西都收拾好了,林荷被嚇了一跳,加上衣服吃食竟然有五個大包袱,真是不知道里面有些什麼東西,怎麼有這麼多,黃氏說一個包袱是衣服,一個是鞋子,另外一個是些雞蛋和鴨蛋,讓大寶帶去吃,還有兩個都是些臘肉啊,臘雞,還烘了些香腸讓大寶帶去的。
大寶說不要帶這麼多,黃氏說自從大寶帶了東西過去吃以後,好像沒有那麼瘦了,所以這次就多準備些,還說這次因爲是過年有很多的都被送禮送了,下次回來再多做些,林荷和大寶沒有辦法,便也由得他去做了。
第二天一早,二牛帶着大寶和大包小包的東西趕着牛車往鎮上去了,送大寶走了之後,還要去鎮上買些吃食之類的,這是長工第一天來開工,肯定是要做餐好的給長工做開工飯的,家裡大部分東西都是有的,像雞鴨魚什麼的都是有的,冬天的蔬菜家裡的地窖裡也是有的,買些肉食和一些粗娘回去就可以了。
回到家裡的時候,已經有幾個長工已經來了,黃氏讓秦老爹帶着他們去住的院子裡了,說等所有的長工到了,到時候二牛也回來了。幾個長工上次來的時候,這院子還沒有蓋的,現在看到他們住的地方這麼好,都是極開心,想着這個東家倒還真是不錯,單獨有個院子給他們不說,而且每個人都有單獨的房子住,這在別的人家裡肯定沒有這麼好的。
等二牛回來的時候,那天請的十個長工都來了,二牛走到院子裡,跟他們說了些這以後的事情,說道:“我們家裡請長工和別人家是有些不一樣的,這個院子裡的小房子你們每人住一間,一個月有兩天假期,你們可以回去,如果是比較遠的在放假那兩天可以接自己家裡人來住兩天,飯食我們也一樣包,但是都是月底那兩天,不過如果在農忙的時候,就不放假了,但是你們的家人還是可以過來的。”
二牛跟他們說了些大致的情況,還問他們有沒有不滿的地方,長工們都搖了搖頭,有好幾個長工基本上都是離這裡比較遠的,如果一個月要回去的話,怕是在路上就要耽誤一天,第二天又要趕來,是有些辛苦的,現在東家這樣的安排就好多了,家裡人要來看他們的話,可以提前動身,也不會耽誤時間。這樣好的東家,這樣爲他們着想,高興都來不及了,誰還會有什麼不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