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功德有毒 下

“雲道君此言當真?”聽着雲中君的話,這凌霄殿中所有的大神通者,不由得都是精神一震。

既然雲中君召集衆神的目的,乃是要要爭另一條獲取功德的方式,那這些大神通者們的想法和態度,可就截然不同了。

“雲道君若是早早就說了這關節,這凌霄殿中,焉能有先前的爭執?”只是片刻,凌霄殿中便又是重新安靜了下來,所有的神聖們都是望着雲中君,翹首以待——就如同曾經東海處於傾覆之際,他們聚集於湯谷當中,然後所有人都等着雲中君指明巫族大軍那最大的破綻一般,獨獨東皇太一,依舊是面無表情。

“諸位星君執掌星辰無數萬載,難道就忘記了星辰的本質嗎?”

“星辰的本質,乃是洪荒天地一切權柄法度的具現。”問過之後,雲中君不待衆位大神通們的迴應,便已經是自顧自的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故而洪荒天地之間一切的變故,都會在星辰當中有所反饋——但諸位想過沒有,諸位作爲星君,執掌星辰當中的一切權柄,就只能被動的攜星辰之權柄應付洪荒天地的變故之外嗎?”

“星辰高照諸天,其權柄難道就僅限於此?”

“諸位難道就不曾想過,其實你們也可以反其道而行,藉由星辰的權柄反過來影響洪荒天地之間的一切——大到四季輪轉,晝夜變幻,小到風雨雷霆,皆在其間?”雲中君挑起眉毛。

俄而,見衆位神聖們還沒有領會過來自己的意思,雲中君便又是出聲解釋起來。

“所謂功德爲何者?”

“道祖有言——修行者之行,有功於天地,有益於天地,便能夠得到天地的反饋,所謂的功德,便是天地反饋的具現。”

“諸位熱衷於講道,無非便是因爲講道能夠令天地之間的修行者變多——這使得天地的本源增強,故而可以得到功德。”

“但諸位想過沒有,若是將這天地的底蘊,分爲表裡兩層,那麼這修行者數量的增長,只能算是表層而已——就如同諸位族中的強者一般,雖然這些強者能夠作爲種族的支柱,但對於一個種族而言,其真正的底蘊,並不在於強者,而在於種族所傳承的功法,種族所傳承的資源。”

“若是種族的資源不夠,那任是其強者再如何的強橫,也只能是眼睜睜的看着族中的新鮮血液一點一點的乾涸而無能爲力,甚至於,族中的強者若是太多,以至於族中入不敷出的話,種族不但不會因此強盛,然而只會越發的衰弱——但反之,只要一個種族的資源足夠,那就算暫時沒有強者,但只要其還能夠勉強支撐局面,就一定會有新的強者誕生,成爲新的支柱。”

“諸位想象,在無數萬年的講道之後,而今洪荒天地的局勢,是什麼樣的呢?連這蒼茫浩渺,資源幾近無窮無盡的星空之上,這無數的修行者們都因爲資源而產生了紛爭,若是將目光擴散到整個天地之間的話,那局勢,又該會是什麼樣子呢?”

“諸位星君們繼續講道下去,隨着天地之間的修行者越發的多,天地之間的資源,自然也就會越發的少——到那個時候,竭澤而漁之下,這洪荒天地的底蘊,會是變強變厚,還是反之呢?到那個時候,講道的諸位,是能夠繼續獲得講道的功德,還是會受講道所累,被無窮業力纏身呢?”

聽着雲中君話,一衆神聖們的臉上也都是露出了思索的神色來——他們情不自禁的便是回想起來,從講道開始到現在,他們講道的範圍越發的大,在他們講道的過程之前獲得益處修行者也越發的多,但他們通過講道所獲取的功德,卻是一次比一次的少。

這已經是足以證明雲中君的推斷。

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過猶不及,天地之間的資源,和天地之間修行者的數量,這其間是有一個相對平衡的關係的——資源足夠的時候,修行者越多,那這天地的根基,自然也就越發的雄厚,和若是資源不夠的時候,這天地之間修行者沒多一個,天地的實力,就會折損一分。

“莫非,此時便是已經到了越過那平衡的節點了嗎——若是這樣的話,這講道之舉,確實是不能再繼續下去了。”一衆大神通們的心頭,都不有的是猶疑起來。

“雲道君還是先說一說另外謀求功德的路子吧。”不知道過了多久,纔是有大神通者陡然發現,不知不覺的,雲中君這一席話便是將所有大神通者們的思緒都徹底的帶偏,幾乎是叫他們忘記了雲中君詔請衆神歸返凌霄殿的初衷。

“我都說的這麼明顯了,諸位星君難道還想不到?”

“洪荒天地的根基,無非便是一內一外——如今外者不可求,那我們自然該是往內裡去。”

“從今往後,衆位星君們的目光,不應該放在如何的培育出更多的修行者身上,而是應該放在要如何的使得這洪荒天地更加的豐饒之上。”

說到這裡,雲中君的臉上已經是浮現出了隱隱的笑意來。

“而要如何使得天地更加的豐饒呢?無非便是調和洪荒天地的元氣變化,使得洪荒天地之間陰陽平衡,五行有序,使得這天地之間風調雨順。”

“而諸位星君們,若是能夠以自己所執掌的星辰權柄,反過來促成此事,使得這天地之間風調雨順,令這天地更加豐饒的話,這所能夠獲取的功德之大,可想而知?”

“此舉,於外,能夠給衆位星君們帶來無量之功德,於內,又能夠令衆位星君們安坐天庭,內省己道,和各自的星辰權柄,更加的契合,正是兩全其美。”

聽着雲中君話,凌霄殿中沉寂片刻,然後便是陡然間炸開,在這一刻,所有的神聖們都是齊齊起身。

時隔無數萬年之後,雲中君再次給這些大神通們帶來了無窮的驚喜。

……

“雲道君,你糊塗!”帶這朝議過後,天帝太一纔是叫住了雲中君,然後重重的出聲道。

“陛下此言何意?”雲中君露出了不解的模樣來,“難道陛下是怪我以這功德爲餌,將衆位神聖們都召回天庭,以至於天庭失去了對洪荒天地的影響?”

“伏羲道君隕落,足以說明有人在背地裡謀算我天庭——而有這樣實力,也有這樣野心的人,無非也就只得那幾人而已。”太一搖着頭,“巫族當中,那些大巫們沒有謀算的價值,而那些祖巫,則不是尋常人所能應對,故而暗中那人若是想要繼續謀算天地大局的話,唯一的選擇,便是繼續向我們天庭出手——天庭一衆神聖們,留在洪荒天地一刻,其危險就多上一分。”

“雲道君能夠急我之所急,將一衆神聖們都喚回天庭,免了我的疑難,我當然是求之不得。”

“只是,雲道君以爲什麼偏偏就要以這功德爲餌呢?”太一看着雲中君,神色複雜到了極點。

“功德的本質,我不信雲道君你沒有看出來。”

“功德有毒!”太一肅然出聲——此刻,他所講出來的這四個字,一旦是傳到了洪荒天地之間,足以是在這洪荒天地之間掀起無窮無盡的滔天巨浪。

自鴻鈞道祖第三次講道,在紫霄宮中定下那功德之論以後,天地之間的無窮生靈,一衆大神通者,無不是將這功德視爲天地之間的萬有良藥,都將其視之爲修行之路上不可或缺的神物——但如今,太一卻是在雲中君面前,毫無掩飾的說出了‘功德有毒’這樣的言論。

這無疑是在否定離去了的鴻鈞道祖,是在否定天地之間所有的修行者,是在否認那七位大羅之機的執掌者。

“陛下,當慎言!”雲中居衣袖當中刀光一卷,如夢似幻的光芒瀲灩開來,趁着太一的言語還不曾繼續往外擴散的時候,將其存在的痕跡,給徹底的混淆。

“果然,雲道君你也發現了這真相。”看着雲中君的動作,太一的目光當中也不由得露出了釋然的神色來。“可既然如此,你爲什麼還要爲一衆星君們推演獲取功德的法子呢?”

“陛下錯了。”雲中君只是搖頭,“有毒的,非是功德,而是功德背後的罪業。”

“功德,罪業,這是一對雙生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皆是相輔相成,就如有人爲疏通水道而搬一座山,但在河道的下游,卻極有可能因爲這水道被疏通而陡然大漲的水勢給淹沒——如此,陛下以爲,這半山之舉,是功,還是罪?”

“自然是有罪的。”太一斟酌之後纔是出聲道——疏通水道,固然是能夠令一部分的生靈得利,可這一部分的生靈,就算水道不曾被疏通,也並不會有性命之虞,反之,河道下游的生靈,卻全都因此而葬身魚腹,此舉,使得不相干的生靈死傷無數,相較而言,自然是罪業更甚於功德。

“可若是洪水退去,被淹沒的下游,化作豐饒無比的肥沃膏腴之地,孕養出了更多的生靈呢?”

“又或者,是那些葬身於洋流之間的生靈,皆有無窮罪業在身呢?”

“如此,陛下以爲,那搬山之舉,是功,還是罪?”

“當然是功。”這一次,天帝太一沉思了良久之後,纔是艱難的出聲。

“陛下可知,我是如何看待這功德呢?”片刻之後,雲中君再一次問道。

“雲道君請講。”天帝太一做出低頭傾聽的模樣——他不得不承認,就算是他作爲緣之境的修行者,但在對功德的認知之上,卻是遠遠的不及雲中君。

“在我看來,這天地之間的功德,其實可以分爲兩種。”雲中君和天帝太一一起,走到宮殿的一角端坐下來,然後緩緩出聲。

“第一類的功德,我將其稱之爲,人道功德——人者,生靈也。”

“而這正是如今天地之間絕大多數修行者所謀取的功德,這一類的功德,源自於生靈,和業力一體兩面,獲取功德的同時,亦是受業力纏身——當然,這一類的功德,也正是陛下口中的有毒之物。”

“其二類的功德,則是那些星君們將要獲得的功德——天道功德。”

“天者,天地也——所謂的天道功德,便是我等衆神站在天地的角度,所做的只對天地有益的功行,此外,一切衆生,皆不在我等眼中。”

“便譬如說,某一地終年山火不熄——山火當中,雖然誕生了屬於山火的生靈部落,但這山火的存在,卻是直接傷害到了地脈,那我等便直接撲滅這山火,至於說山中當中那些生靈的性命,呵……”說及此處,雲中君只是搖了搖頭,面露冷漠之意。

“嘶……”聽着雲中君的話,天帝太一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雲中君這視萬物如無物的態度,和天帝太一將萬物萬生都歸之於心的作風,卻是截然不同。

“雲道君,這天道功德,不受生靈所限,也不受生靈所作所爲的牽連拖累,好固然是好,但我只怕,一個不慎,功德不曾到手,卻反而是惹下滔天的罪孽——傷害天地,和傷害衆生,這之間的罪孽,有豈可相提並論?”

“也正是如此,此舉才需要我們天庭勠力同心,合力施爲。”

“我們需要將整個洪荒天地的一切,都瞭然於心,對洪荒天地的風雨,日照,山勢,地形等等,都有着詳實無比的瞭解——然後,我們再合力從整個洪荒天地的角度,推演洪荒天地之間的風雨變化,元氣變遷等等,從而判斷出這些變化,那些是有利於洪荒天地底蘊的,又有那些,是會傷害到洪荒天地的,再之後,便是我等神聖,維繫那些有利於洪荒天地的變幻,接觸那些有害於洪荒天地的變幻。”

“就比如說,這洪荒天地之間,因爲氣候相異,會有一場極其漫長的大旱,令整個洪荒大地都化作一片乾旱焦土,四瀆都爲之斷流——若是我們天庭能夠體現推演出這一重災害,那我等自然便能夠提前截留風雨,以應對接下來的大旱——將這大旱化作小旱……”

第四百零九章 帝漿流 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陟罰臧否,評斷得失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朽之門第五百零二章 周山之墟第十六章 宴無好宴第二百八十三章 道心之衰第三百一十六章 紫電狂潮海,鈞天雷祖鑿第一百五十章 天市垣中,鬥姆元君第四百零四章 無間組織的訴求第八十章 尊榮(不好意思,調下章節順序)第三百八十六章 星空氣象第一百八十六章 入敵營第四百一十五章 陽謀,十日之疑第三百四十七章 龍宮之內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天神聖的應對第一百四十九章 清濁相合,完美成就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仙宴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強的碰撞第三百四十一章 敗亡第二百五十四章 四象(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問計須彌,準提謀算第四百四十四章 窺伺巫族第五百零六章 落子幽冥第一百八十九章 紫霄傳道 二 元君之賜第二百六十七章 近乎覆滅的長江部第三百二十九章 死中求活,勝負之勢第一百三十五章 功成身退,最後的獻計第十三章 劍經來歷第八章 天河藏劍第二百七十四章 脫身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與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雞生蛋第三百四十七章 龍宮之內第三十六章 三百年第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猿巫祁第四百三十一章 帝以漿流,滔天功德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天神聖——朝先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朽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退自如,神兵合煉第三百九十二章 挽天傾 七-決戰第九十三章 千年之戰第三十章 力拔山兮第一百三十五章 功成身退,最後的獻計第四十九章 冉健柏,飛雲水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西極舊事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等待的變數第四百七十四章 塵埃落定,天人之論第七十一章 殷切第四百九十四章 戰局偏轉第一百二十一章 置器司,蒼連第四百九十一章 絕望第一百零八章 事後第三百二十三章 成就第一百二十八章 雲中之請第一百四十四章 巫妖的開端第八十一章 文武之別第一百六十三章 衝突第五百零三章 昊天帝,古天庭第四百九十一章 絕望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朽之姿,無寶道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東海之戰,應對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衰第四十四章 啓程和窺伺第五百零四章 各自的謀算,文明的基石第一百二十八章 雲中之請第二百二十二章 東海攻略 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龍伯釣鰲 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帝以漿流,滔天功德第三百八十二章 決戰和崩盤第五百零五章 再度展開的棋局第四百九十四章 戰局偏轉第二百零一章 昊陽之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落幕第四十五章 長灘河,飛雲渡 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所謂的極限第二十一章 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陰陽合樞萬方五行法陣第一百六十二章 逐漸清晰的前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場大戲第九十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明心島第三百零八章 先天神聖,成昇與燭第二十五章 質疑第四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難題 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五仙島,五天君第三百六十六章 巫族攻心,青鳥傳訊第六十四章 安啓山,天生神第四百二十四章 第三次紫霄宮講道第三百零六章 決戰之約第二百零六章 權柄之論第一百九十章 紫霄傳道 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挽天傾 八-戰局翻轉第二百七十三章 真幻之分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正,燧第二百三十四章 須鴻的決斷 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關,天人之境第二百六十二章 共工敗退,西崑崙之戰終了
第四百零九章 帝漿流 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陟罰臧否,評斷得失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朽之門第五百零二章 周山之墟第十六章 宴無好宴第二百八十三章 道心之衰第三百一十六章 紫電狂潮海,鈞天雷祖鑿第一百五十章 天市垣中,鬥姆元君第四百零四章 無間組織的訴求第八十章 尊榮(不好意思,調下章節順序)第三百八十六章 星空氣象第一百八十六章 入敵營第四百一十五章 陽謀,十日之疑第三百四十七章 龍宮之內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天神聖的應對第一百四十九章 清濁相合,完美成就第一百一十二章 金仙宴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強的碰撞第三百四十一章 敗亡第二百五十四章 四象(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問計須彌,準提謀算第四百四十四章 窺伺巫族第五百零六章 落子幽冥第一百八十九章 紫霄傳道 二 元君之賜第二百六十七章 近乎覆滅的長江部第三百二十九章 死中求活,勝負之勢第一百三十五章 功成身退,最後的獻計第十三章 劍經來歷第八章 天河藏劍第二百七十四章 脫身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與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雞生蛋第三百四十七章 龍宮之內第三十六章 三百年第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六章 水猿巫祁第四百三十一章 帝以漿流,滔天功德第三百一十七章 先天神聖——朝先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朽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退自如,神兵合煉第三百九十二章 挽天傾 七-決戰第九十三章 千年之戰第三十章 力拔山兮第一百三十五章 功成身退,最後的獻計第四十九章 冉健柏,飛雲水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西極舊事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等待的變數第四百七十四章 塵埃落定,天人之論第七十一章 殷切第四百九十四章 戰局偏轉第一百二十一章 置器司,蒼連第四百九十一章 絕望第一百零八章 事後第三百二十三章 成就第一百二十八章 雲中之請第一百四十四章 巫妖的開端第八十一章 文武之別第一百六十三章 衝突第五百零三章 昊天帝,古天庭第四百九十一章 絕望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朽之姿,無寶道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東海之戰,應對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衰第四十四章 啓程和窺伺第五百零四章 各自的謀算,文明的基石第一百二十八章 雲中之請第二百二十二章 東海攻略 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龍伯釣鰲 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帝以漿流,滔天功德第三百八十二章 決戰和崩盤第五百零五章 再度展開的棋局第四百九十四章 戰局偏轉第二百零一章 昊陽之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落幕第四十五章 長灘河,飛雲渡 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所謂的極限第二十一章 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陰陽合樞萬方五行法陣第一百六十二章 逐漸清晰的前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場大戲第九十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一百五十八章 明心島第三百零八章 先天神聖,成昇與燭第二十五章 質疑第四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難題 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五仙島,五天君第三百六十六章 巫族攻心,青鳥傳訊第六十四章 安啓山,天生神第四百二十四章 第三次紫霄宮講道第三百零六章 決戰之約第二百零六章 權柄之論第一百九十章 紫霄傳道 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挽天傾 八-戰局翻轉第二百七十三章 真幻之分第二百七十九章 無法拒絕的條件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正,燧第二百三十四章 須鴻的決斷 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關,天人之境第二百六十二章 共工敗退,西崑崙之戰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