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老君眼光,未來趨勢

第264章 老君眼光,未來趨勢

戰魂之法?

孫悟空聽着這個陌生的名詞有些難以理解,他也知道他是混沌魔猿本源,融入女媧娘娘的補天石中,孕育造化而生的。

因此,聽到混沌魔猿意志,反而並不吃驚。

修行的時候,他有些時候,也會看到一尊魔猿虛影,在混沌中不停的戰鬥。

當時,師尊在閉關。

爲此,他還請教過同樣好戰的刑天祖巫。

但刑天祖巫說,他在修行的時候,也經常看見盤古大神開天闢地的身影。

不只是他,巫族大巫以上的存在,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他們認爲,這都是盤古大神的傳承。

是一樁天大的機緣。

孫悟空所看到的,應該是來自混沌魔猿的傳承,只要認真揣摩,對於提升其戰鬥技巧和法則領悟,有着不小的幫助。

因此,他也沒有多想。

而且,也確實如刑天祖巫所說,觀摩混沌魔猿虛影,讓他戰鬥技巧節節攀升。

在同境界中,難尋敵手。

“敢問師尊,何爲戰魂之法?”

本着不懂就問的原則,孫悟空看向玄塵,開口請教。

玄塵微微一笑,解釋道:“所謂戰魂之道,是將隕落之人魂魄、意志或者本源煉化,從而形成戰魂加持自身。”

“這戰魂既可受你操縱,單獨作戰,又可以加持在你身上,算是身外化身之類的存在。”

“你兼三大混世神猴本源於一身,冥冥中可以引動混沌魔猿加持自身,之前伱心性不定,纔會受魔猿意志影響。”

“修行我這戰魂之道,可以讓你主動牽引混沌魔猿之力。

“以你大羅金仙圓滿的實力,在戰魂加持下,就算是準聖強者也可以一戰。”

這戰魂之道,其實是玄塵糅合了道祖傳授的明淨不動仙心,加上七十二地煞術之中的請仙之術,加以改善而來的。

請仙之術是爲了激發戰魂威力。

明淨不動仙心,則是爲了保證自身意志,不受戰魂影響。

混沌魔猿作爲混元大羅金仙境界的存在,即使隕落,一道意志形成的戰魂,也足以讓孫悟空在聖人之下稱雄。

孫悟空聞言恭敬一禮,拜道:“還請師尊傳授妙法。”

玄塵哈哈一笑,一道金光瞬間沒入孫悟空的識海,內容正是他推演出的戰魂之道。

有了此法,聖人不出,這番天地足夠孫悟空縱橫。

即使打不過的,自保也是無虞。

離西遊開始還有五百年,若是這五百年時光,孫悟空能修成戰魂之道,之後再趁機獲得通臂猿猴的本源,這魔猿戰魂還會再強上三分。

當然,若是其以後有機緣,煉化了其他大能本源殘魂,也可形成新的戰魂。

打發走了孫悟空。

玄塵想了想,不能厚此薄彼。

嬴政煉化了祖龍龍珠,按理說也能修行這戰魂之道,再配合人道氣運,形成真龍戰魂,實力也能更上一層樓。

遂凝聚一道金光,將這法門送往紫薇宮。

“多謝師尊傳法。”

紫薇宮中,嬴政感受着那道金光上熟悉的氣息,直接將其納入識海,卻發現這真龍戰魂之法與運朝之道相得益彰。

連忙朝着兜率宮方向,遙遙一拜。

借祖龍龍珠,凝聚戰魂雛形。

再借人道氣運,不斷壯大龍魂,相輔相成。

如此一來,既可借真龍戰魂加強自身戰力,又可借氣運真龍護佑自身,萬法不侵。

雖然嬴政境界已經臻至混元金仙巔峰,和玄塵都不相上下,但那是借人族氣運成就,自身的手段終究還是淺薄了一些

有此法相助,簡直如虎添翼。

“把你這法門給我看一眼。”

就在玄塵將這法門傳給孫悟空和嬴政之後,太上老君卻是睜開了久闔的雙眼,用略微平淡的語氣說道。

這小子,想法倒是很多。

玄門三教弟子中,大多修行的是道祖傳下來的天罡三十六神通或者地煞七十二術,要不就是他們三清領悟的神通。

能自創神通的少之又少,能入聖人法眼的更是屈指可數。

大部分都還是截教出品。

比如玄塵的萬劫神火、七寶妙術。

還有孔宣的五色神光、陰陽神光。

再就是多寶的萬寶長河。

其他的,諸如雲霄的九曲黃河陣,十天君的十絕陣、呂嶽的瘟癀陣,卻是隻能算是陣法,不算是神通。

前面提到的幾種神通,即使聖人也不敢小覷。

玄塵和孔宣的神通重合頗多,但太上老君認爲,誰先使出來,就是誰的。

那些神通,皆可以稱呼爲大神通。

即使是天罡三十六神通中,也只有前三的神通,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至於太清的一氣化三清,還有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聯手使出的因果之劍,只能用無上大神通來稱呼他們。

因爲,其在聖人之中,亦能稱雄。

玄塵這傢伙,想法如同天馬行空,其手中誕生的神通不在少數。

當然,法門也是不錯。

就如同之前其提出的運朝之法,即使對聖人也能起到一些借鑑作用。

所以,對於其新創的戰魂之法,他也有些好奇。

“是,大師伯!”

太上老君算是他的長輩,還是聖人化身,將金光直接彈入其識海,卻是不太禮貌。

因此,玄塵將法門凝聚成了一道玉簡。

然後,恭敬的交到其手中。

太上老君研究片刻,問道:“你說,既然依靠此法,孫悟空可以凝聚魔猿戰魂,嬴政可凝聚真龍戰魂,那我們三清是不是可以凝聚盤古戰魂呢?”

“盤古大神可還沒死呢,大師伯!”

“我知道,但十二祖巫都可以凝聚盤古真身,沒道理我們三清不能凝聚盤古戰魂啊!”

“額……”

聽到太上老君的想法,即使是玄塵也有些不知該如何回答。

按照自己推演的戰魂之法,是藉助隕落之人本源,凝聚戰魂,活着的人是不行的,可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又不講道理。

當然,也可能是因爲這方天地,是盤古垢身所化的緣故。

因果牽連,加上血脈牽連。

所以,十二祖巫才能召喚盤古真身。

但戰魂不同於煞氣凝聚的盤古真身,是與靈魂相關的。

能不能行,玄塵也說不準。

太上老君看着這道法門,心中頓時冒出一些奇異的想法,很想驗證一二。

可惜,本尊和元始、通天,都在混沌之中。

靠他一個化身,是沒辦法驗證的。

“其實,你這法門最適合的應該是巫族,昔日的十二祖巫只剩下后土、句芒、翕茲、強良和天吳五位祖巫。”

“至於刑天和九鳳,是後來晉升的,不算。”

“依靠其他七位已經隕落祖巫精血誕生的其他巫族,若是修行戰魂之法,說不定可以召喚七位祖巫殘存在天地間的印記,加持自身。”

“你把這份法門,給后土的話,應該能換到不少的好處。”

“還有,你若是想要老道手中的芭蕉扇,就拿其他靈寶來換,比如你給女媧送葬的魂幡、嗩吶和棺材來換。”

作爲聖人化身,太上老君的眼界遠超常人,第一時間發現了,這戰魂之道,最適合修行的應該是巫族。

並提點玄塵,用其去後土那裡交換一些好處。

三清家大業大,以前雖然靈寶頗多,但現在大多賜給了門下弟子,手中並未多少存貨。

因此,洪荒之中,最富裕的聖人,便是女媧和后土。

玄塵一直在把玩芭蕉樹枝幹,太上老君早就看出,玄塵是想打他芭蕉扇的主意。

一件上品先天靈寶,若是以前他也不在意,給了就給了。

現在嘛,道教門下也有不少弟子。

雖然親傳弟子只有玄都一個,但是記名弟子本尊還是收了不少,還是要賜下些法寶的。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

“送葬三件套?”

對於太上老君看穿他的那點小心思,玄塵倒是不足爲奇,畢竟是聖人化身嘛!

只是,其突然提起給女媧送葬的魂幡、嗩吶、棺材三件套。

讓他有些摸不着頭腦。

因爲當初自己率先演化先天八卦的緣故,伏羲證道天皇之時,少了些功德,遲遲無法歸位,女媧便找上了自己。

當時,自己想着天地人三婚有功德。

那葬禮也應該有吧!

於是,就給女媧出了個餿主意,讓伏羲給她的化身靈媧舉行葬禮。

從而獲取功德,助其證就天皇果位。

女媧採納了,伏羲執行了,天皇也證了。

玄塵煉製的那三件靈寶,還因此蹭了些功德,成爲了上品後天功德靈寶。

不過,因爲舉行葬禮的對象是女媧化身,害怕哪一天女媧來找他麻煩,那三件靈寶,他一直不敢拿出來用,

當然,三件上品後天靈寶,即使沾染了功德,他也不怎麼看得上。

所以,就只能讓其吃灰了。

三件上品後天靈寶換一件上品先天靈寶還是值的,畢竟後天之物沒辦法用來承載三尸,價值遠遠比不上先天靈寶。

因此,玄塵毫不猶豫的換了。

至此,地火水風四把芭蕉扇有三把都在他的手中,再加上一截芭蕉樹枝幹。

就剩下,接引賜給芭蕉羅漢的那一把了。

只是,玄塵有些好奇,太上老君要這三件後天靈寶做什麼?

給人送葬嗎?

“大師伯,這送葬三件套平平無奇,莫非您是有什麼故友去世了嗎?要這送葬三件套,是要給他送葬嗎?”

即使是心境修爲如太清,也被玄塵這番話給整破防了。

送葬?

能讓一位聖人送葬,那也只能是另外一位聖人。

而天道不滅,聖人不死。

想要給聖人送葬,這送葬三件套是不行了。

得換成魔祖羅睺的弒神槍、元始天尊的鎮天棺、通天教主的六魂幡,纔有一絲可能。

太上老君一臉無奈,說道:“有時候,我真想將用搜魂之法,看看你的腦袋究竟在想些什麼東西,居然連送葬都想出來了。”

“我想要這三件靈寶,只是因爲這三件靈寶同源。”

“雖然其只是後天之物,但沾染了功德,又是同源之物,對於後天之物逆反先天的研究,有着不小的作用。”

他一直在研究後天之物逆反先天的辦法,只可惜一直沒什麼進展。

只是,突然想到了這三件靈寶,想以此爲基,嘗試一二罷了。

怎麼到了玄塵嘴裡,就成了要給人送葬呢?

“大師伯,你研究這後天逆反先天之法作甚?你若是想要煉製先天靈寶,去找鴻鈞道祖借乾坤鼎便是,何必這麼麻煩?”

玄塵有些不解。

太上老君研究這玩意作甚?

別人可能會缺先天靈寶,但聖人怎麼可能會缺?

哪怕是一直將西方貧瘠掛在嘴邊的接引準提,手中少說也有十幾件先天靈寶。

“洪荒發展至如今,雖然靈氣並沒有衰竭,但巫妖量劫之後,你見這偌大的洪荒世界,誕生了多少先天靈寶?”

“說是屈指可數,也不爲過。”

“昔年,道祖在紫霄宮傳下斬三尸之法,以先天靈寶承載三尸,讓大羅金仙修士,有了更進一步的道路。”

“可如今,洪荒之中,不再孕育先天靈寶,未來修行者的道路便會止步大羅金仙。”

“到時候,洪荒必然爆發一場前所未有的量劫。”

太清作爲三清之首,深謀遠慮,比任何人都要看的長遠。

就如同他曾經傳下的金丹之道一般,會隨着時間的流逝,不適合人族修行。

那麼,斬三尸之法呢?

也是如此。

當洪荒先天靈寶絕跡,衆生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定然爆發前所未有的量劫。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洪荒發展的趨勢。

因此,他纔會研究後天逆反先天之法。

(本章完)

第231章 闡教之怒,六國援軍第168章 以身犯險,鏖戰王母388.第388章 時移世易,神庭之行447.第447章 脫胎換骨,衆志成城第54章 上架感言424.第424章 生死雙身,超脫野望375.第375章 白玉如意,地道之主第9章 聖人再出,冥河立教446.第446章 煉界之法,滔天因果291.第291章 仙道蟄伏,龍魔決斷第219章 和氏璧出,七王爭道第106章 道祖傳召,前往紫霄385.第385章 生如芥子,心藏須彌384.第384章 冥河機緣,心魔證道429.第429章 混元迭出,時移事易第63章 祖巫相助,以子脅父第92章 陽謀陰謀,羲和謀劃第56章 調虎離山,金烏謀劃第155章 面見元始,掀起量劫第158章 魔神後手,兩大神猿第255章 準提交代,聖人退隱第235章 冥河決斷,血海權柄第102章 因果糾纏,但求心安第100章 遮天蔽日,兇劍顯威第153章 教化衆生脫俗緣,指開大道明如點。第37章 引氣入體,雲霄悟道第261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376.第376章 道之順序,蠻荒真相325.第325章 洪荒故人,鬼神之法第97章 北海玄龜,互換靈寶第13章 迴轉崑崙,風雷仙杏291.第291章 仙道蟄伏,龍魔決斷第206章 人王之道,天子之道第111章 幽冥晉升,征伐大千第10章 公明上山,煉器之道315.第315章 洪荒盛舉,論道大會413.第413章 冥河證道,量劫落幕第486章 天道崩塌,衆生沉淪353.第353章 紫霄宮開,孔宣突破第39章 乾坤暗藏,媧皇坐騎第74章 三清分家,終離崑崙416.第416章 開拓計劃,作壁上觀296.第296章 清算因果,天心難測381.第381章 鈞天寶尺,五色祭壇第21章 闡截大比,爭鋒相對第144章 各自謀劃,風波不斷第94章 太陰本源,攀登不周第140章 天意變化,氣運之爭330.第330章 嬴政證道,元鳳涅槃第65章 衆生皆苦,后土悟道第34章 祖巫句芒,玄元首戰447.第447章 脫胎換骨,衆志成城403.第403章 崑崙議事,大戰前夕392.第392章 先天五德,窮極思變第6章 拜師通天,截教次徒第226章 三教合一,心宗雛形第197章 雲開霧散,天朗氣清第192章 風波不止,量劫不休286.第286章 白骨元辰,浩蕩魔威第232章 天君隕落,劍指血海第155章 面見元始,掀起量劫第174章 昔日之言,一語成讖第113章 尋覓白蓮,弱水有靈第48章 劍斬妖神,肥遺隕落第204章 九聖齊出,混沌盡散第71章 落寶神威,通天問詢407.第407章 殺機四起,各顯神通438.第438章 楊眉回返,存世之基454.第454章 終焉之力,氣運升騰328.第328章 金烏巡天,燭照高懸第56章 調虎離山,金烏謀劃第182章 佛魔一念,魔羅疑惑第26章 問道尋仙何處蹤?千巖萬轉路重重第168章 以身犯險,鏖戰王母439.第439章 審時度勢,伏低做小第259章 金蟬轉世,見性即佛第181章 旱魃降世,星辰煉體第7章 物換星移,煉假成真317.第317章 大羅鬥法,各施手段第244章 神農說和,人間新局第152章 烈山之志,波雲詭異第109章 百鍊心劫證大羅,萬般磨難鑄金身。第36章 積土成山,明悟己道第172章 煞氣本源,兇獸之謀317.第317章 大羅鬥法,各施手段352.第352章 時空長河,太極天道422.第422章 順藤摸瓜,直搗黃龍328.第328章 金烏巡天,燭照高懸305.第305章 忽然嚼得虛空破,始知鍾呂皆參第138章 陸壓毒計,殺人誅心417.第417章 利令智昏,東王之鑑334.第334章 殺伐至寶,弒神兇威第74章 三清分家,終離崑崙458.第458章 驅虎吞狼,將計就計第64章 以退爲進,聖人虎皮377.第377章 環環相扣,虛空遷躍第270章 西行開始,玄門舉動第263章 戰魂之法,別出心裁第31章 赤銅礦脈,氣運之寶
第231章 闡教之怒,六國援軍第168章 以身犯險,鏖戰王母388.第388章 時移世易,神庭之行447.第447章 脫胎換骨,衆志成城第54章 上架感言424.第424章 生死雙身,超脫野望375.第375章 白玉如意,地道之主第9章 聖人再出,冥河立教446.第446章 煉界之法,滔天因果291.第291章 仙道蟄伏,龍魔決斷第219章 和氏璧出,七王爭道第106章 道祖傳召,前往紫霄385.第385章 生如芥子,心藏須彌384.第384章 冥河機緣,心魔證道429.第429章 混元迭出,時移事易第63章 祖巫相助,以子脅父第92章 陽謀陰謀,羲和謀劃第56章 調虎離山,金烏謀劃第155章 面見元始,掀起量劫第158章 魔神後手,兩大神猿第255章 準提交代,聖人退隱第235章 冥河決斷,血海權柄第102章 因果糾纏,但求心安第100章 遮天蔽日,兇劍顯威第153章 教化衆生脫俗緣,指開大道明如點。第37章 引氣入體,雲霄悟道第261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376.第376章 道之順序,蠻荒真相325.第325章 洪荒故人,鬼神之法第97章 北海玄龜,互換靈寶第13章 迴轉崑崙,風雷仙杏291.第291章 仙道蟄伏,龍魔決斷第206章 人王之道,天子之道第111章 幽冥晉升,征伐大千第10章 公明上山,煉器之道315.第315章 洪荒盛舉,論道大會413.第413章 冥河證道,量劫落幕第486章 天道崩塌,衆生沉淪353.第353章 紫霄宮開,孔宣突破第39章 乾坤暗藏,媧皇坐騎第74章 三清分家,終離崑崙416.第416章 開拓計劃,作壁上觀296.第296章 清算因果,天心難測381.第381章 鈞天寶尺,五色祭壇第21章 闡截大比,爭鋒相對第144章 各自謀劃,風波不斷第94章 太陰本源,攀登不周第140章 天意變化,氣運之爭330.第330章 嬴政證道,元鳳涅槃第65章 衆生皆苦,后土悟道第34章 祖巫句芒,玄元首戰447.第447章 脫胎換骨,衆志成城403.第403章 崑崙議事,大戰前夕392.第392章 先天五德,窮極思變第6章 拜師通天,截教次徒第226章 三教合一,心宗雛形第197章 雲開霧散,天朗氣清第192章 風波不止,量劫不休286.第286章 白骨元辰,浩蕩魔威第232章 天君隕落,劍指血海第155章 面見元始,掀起量劫第174章 昔日之言,一語成讖第113章 尋覓白蓮,弱水有靈第48章 劍斬妖神,肥遺隕落第204章 九聖齊出,混沌盡散第71章 落寶神威,通天問詢407.第407章 殺機四起,各顯神通438.第438章 楊眉回返,存世之基454.第454章 終焉之力,氣運升騰328.第328章 金烏巡天,燭照高懸第56章 調虎離山,金烏謀劃第182章 佛魔一念,魔羅疑惑第26章 問道尋仙何處蹤?千巖萬轉路重重第168章 以身犯險,鏖戰王母439.第439章 審時度勢,伏低做小第259章 金蟬轉世,見性即佛第181章 旱魃降世,星辰煉體第7章 物換星移,煉假成真317.第317章 大羅鬥法,各施手段第244章 神農說和,人間新局第152章 烈山之志,波雲詭異第109章 百鍊心劫證大羅,萬般磨難鑄金身。第36章 積土成山,明悟己道第172章 煞氣本源,兇獸之謀317.第317章 大羅鬥法,各施手段352.第352章 時空長河,太極天道422.第422章 順藤摸瓜,直搗黃龍328.第328章 金烏巡天,燭照高懸305.第305章 忽然嚼得虛空破,始知鍾呂皆參第138章 陸壓毒計,殺人誅心417.第417章 利令智昏,東王之鑑334.第334章 殺伐至寶,弒神兇威第74章 三清分家,終離崑崙458.第458章 驅虎吞狼,將計就計第64章 以退爲進,聖人虎皮377.第377章 環環相扣,虛空遷躍第270章 西行開始,玄門舉動第263章 戰魂之法,別出心裁第31章 赤銅礦脈,氣運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