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125朝會任命出人意料

紅樓之清蓮

九阿哥勾起脣角,自懷中取出一個精緻小巧的紅色漆雕錦盒,遞給黛玉。“今兒個過來,只是想送這個給你。”

“是什麼?”黛玉伸手接過錦盒,帶着幾分歡喜的問道。

九阿哥什麼也沒說,只是笑着示意黛玉自己打開來看。

錦盒被打了開來,只見一隻被雕成蓮花樣式的指環,靜靜的躺在裡面。那指環的材質也是奇特,彷彿如水一般的透明,竟能一眼望穿。那蓮花從外觀到色澤都跟真的差不多,蓮心處的嫩黃?色、花瓣處的淺紫色還有蓮葉那裡的碧色,都好像是自那水光中隱隱透出來的一樣,色澤清澈透亮,沒有半點兒的雜質石紋。整個指環沒有一處接縫,瞧着竟像是從一整塊石頭裡,依着這各種的顏色精雕細琢出來,彷彿是渾然生成的一般。

“這個是什麼玉石?我竟從沒見過。”黛玉好奇的將那指環拿在手裡細細把玩着,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這玉石起初摸着涼涼的,但是握的時間久了,又感覺溫溫的……?”

“這是我一個門人從緬甸那裡帶回來的玉石。你要是喜歡,我叫人多淘換些來。”九阿哥說道,“這東西在緬甸那裡,遍地都是,不值什麼。”

“嗯,謝謝你的禮物了,我很喜歡。”說着,黛玉抿嘴一笑,好似芳華綻放一般。“不過,沒有回禮的。”

九阿哥也笑了,只是很快,桃花眼中便浮起了一層不捨。“我該走了。”

黛玉輕咬着下脣,點點頭。

一聲嘆息在頭頂處響起,黛玉強忍着淚擡起頭,突然額頭那裡傳來一個溫潤的觸感。她情不自禁閉上了眼睛。再睜開時,眼前已經沒有了半個人影。

不一會兒,就見雪雁氣喘吁吁的跑了回來,“姑娘,手爐拿來了。”

“嗯,”黛玉收拾起心中的不捨。對着雪雁笑道,“咱們回去吧。”

聽說黛玉肯回屋了,雪雁歡喜的應了聲好。一路上,雪雁發現黛玉的氣色彷彿好了許多,小臉兒白裡透紅的。她不禁納悶了起來,難道真是屋子裡少了地龍,空氣不好,悶着姑娘了?不然,怎麼只是出來走了一會兒,姑娘的精神和氣色都好這麼多?……

十六那天。林如海開始上班了。

朝會上,康熙接二連三的頒下幾道旨意。

一、大阿哥入兵部,協理兵部尚書;

二、令四阿哥和八阿哥視察京畿水利;

三、九阿哥天資聰穎,令其襄理內務府。

前頭的兩條旨意並沒有叫衆人感到意外。

除夕那天,大阿哥攜着大福晉一起出席了宮裡的筳宴,長眼睛的都知道大阿哥這算是苦熬過來了。既然大阿哥可以進宮了。那麼自然也是要重回兵部當差的。

再者,對於永定河的大堤康熙一直不是很滿意,永定河這條河要是能搬走,康熙一準是要把這條河搬離京城遠遠地。可是誰也不是上帝,康熙沒有金手指,永定河一年只有幾個月的豐水期,但是這幾個月來水量大,很容易就是發洪水,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沒水,沿岸鬧旱災。四阿哥管着工部。八阿哥也在工部跟在四阿哥後頭學着辦差,康熙點了這兩人去視察京畿水利,想的便是要怎麼去整這個十澇九旱的永定河。

這兩條都是年前各部就已經議定好了的,只等着康熙年後下旨明詔罷了。

只是那第三條旨意,卻是叫人驚悚了。事先可是一點兒風聲兒沒傳出來過啊!萬歲爺怎麼就想到這出了呢?

四九城裡。關於九阿哥的傳言日囂塵上——初三那天,宮/裡出了大事兒了,這事兒還跟九阿哥有關。雖然大家未必會全信外頭的那些個傳言,但是這無風不起浪,空穴不來風的。再說總有那麼幾個消息靈通的人,知道宮/裡出的事兒那都是真真的。只是,這回出的事兒,卻是叫人耐人尋味的緊。

外頭瘋傳,九阿哥借酒撒瘋,行穢亂之事。

又有人說,九阿哥被萬歲爺打了四十板子。

還有人說,九阿哥怕是要成爲本朝第一個被削爵圈禁的皇阿哥……

種種傳言,一環套一環,衆說紛紜。

不過,總而言之就那麼一句話,九阿哥要倒大黴了!

爲這個,今兒個朝會上,九阿哥的前後左右被空出來好大一塊兒地兒。他自己倒是無所謂,十阿哥卻是氣哼哼的朝着衆人不停的甩眼刀。這些個死奴才,當九哥是瘟神嗎?一個個的,躲什麼躲?

說來,這還是九阿哥頭一回參加朝會。他雖早已出宮開府,卻只空有一個貝勒頭銜,康熙一直沒有給他安排差事,所以他也從來沒有參加過朝會。也正因爲這個,外頭纔會一直在傳九阿哥是個不得寵的。

今兒個,九阿哥冷不丁的站在朝會上,落在衆人眼裡,可不就印證了外頭盛傳的九阿哥要倒黴的傳言了嗎?大家只當,康熙是打算把人揪到朝會上,當堂處置了。

可是如今,萬歲爺這算是個什麼意思啊?

康熙當庭下旨說九阿哥“天資聰穎”?還命其襄理內務府?!

衆人都懵了。

內務府啊,說到底那就是萬歲爺自個兒的錢袋子,能替萬歲爺管錢袋子的人表示啥?信任啊!

萬歲爺這擺明了是要給一身污名的九阿哥洗白白啊!

九阿哥打小就謠言不斷的,啥離譜的話都有。康熙老爺子一直沒啥反應,在這衆人眼裡,就跟默認了差不多。

如今突然來了這麼一出,怎能不叫人小心肝兒發顫?

林如海面兒上雖有些愣怔,不過片刻便恢復了正常,不動如山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六部尚書都是混跡官場的老人兒了。雖然也驚訝康熙的這道突如其來的旨意,到底沒有什麼失儀的地方,鎮定的就跟一切都在他們掌握之中似的。其他的官員可就跟炸了鍋似的,咋咋呼呼的在那裡交頭接耳互相打聽議論。

康熙坐在龍椅上。冷眼看了會兒底下這些大臣們的反應,然後幾不可察的掃了一眼樑九功。

樑九功立刻心領神會的站出來,輕咳了幾聲。

這要是擱在平時,底下的這些人立馬全都安靜下來,排排站好,等着上頭的康熙老爺子清嗓子訓話了。只是今天這事兒太叫人驚悚驚訝驚歎了。衆人一時竟沒聽見樑九功的示意。直到樑公公“咳咳咳咳……”好一陣子,恨不得把肺葉子都咳了出來,底下人這才慢慢安靜了下來。

見場面終於平靜下來了,樑九功方纔端着一張咳得通紅的臉退到一邊,臨了還不忘狠狠瞪了那幾個吵鬧得最兇的人。樑公公這是氣狠了,就這幾個兔崽子,差點兒沒叫公公我咳得背過氣兒去!日後逮着機會,咱家非得給你們幾個小鞋兒穿穿!哼哼!!

後面的朝會,大家早已沒了心思,所幸也沒有什麼別的大事。康熙便叫散了。

“太子、裕親王和九阿哥,留下。”

衆人面面相覷的散了,唯有太子、裕親王和九阿哥,跟在康熙後頭,進了東暖閣議事。

進了東暖閣,康熙先在暖炕那裡坐了。又指了自己右手便的位置叫太子坐。九阿哥頭一次來東暖閣,一舉一動皆跟着裕親王走,康熙看了心下倒是又滿意了幾分。

“來人,賜座。”

“謝皇上(皇阿瑪)。”裕親王跟九阿哥一起謝了恩,方纔在小太監搬過來的圓凳上坐下。

“老九,這些年來,卻是委屈你了。”康熙說道。

九阿哥面兒上一驚,直接站了起來,只道:“兒臣惶恐,不敢擔這委屈二字。”

康熙笑了笑。示意他坐下,“這些年來,你的表現,朕很滿意。不驕不躁,懂得本分。日後也當如此。方對得起朕與太子對你的信任。”

“皇阿瑪的教導,兒臣記下了。”

“好了,說正事兒。”康熙揮手,叫樑九功把黃敬的那些摺子拿給九阿哥看,“這些東西你先好好看看,太子跟你裕皇叔都已經看過了。”

“是。”九阿哥接過摺子,慢慢的看了起來。越看眉頭皺的越緊,臉色也愈發難看了起來。

康熙等人也不催他,只在那裡喝着茶等着。

許久之後,九阿哥方纔合上手裡的摺子,恭敬的遞迴給康熙。

“說說吧,這事兒你是怎麼看的?”康熙笑問九阿哥,他也是有意考校這個兒子,畢竟頭一回辦事兒,康熙也不知道這個貌似聰明的兒子到底有幾斤幾兩。

九阿哥神色有些躊躇,瞄了一眼太子,見太子對着自己點頭笑了笑,方纔安下心來。

康熙坐在那兒,將太子跟九阿哥兩人之間的小動作瞧了個正着,卻也不惱。瞧着老九與太子一如當年的那般親近,康熙只覺得安慰。這時,裕親王正好看過來,老兄弟倆個相視一眼,會心一笑。天家最是薄情,父子親情、兄弟情誼更是少的可憐,爲了那把椅子,多少骨肉相殘,兄弟操戈。就像太祖的十六個兒子,九個是被賜死的,其中還有六個被削了宗籍。康熙與福全這對兄弟,也是因爲在他們還沒有長到懂得爭權奪利的年紀時,便已經大局已定。所以這對兄弟,倒是一直感情甚篤。

“回皇阿瑪的話,這摺子裡請奏的事,兒子確有些個想法。準不準的,還請皇阿瑪決斷。”

“說。”康熙整暇以待的聽着。

“是。”九阿哥整理了一下思路,方纔緩緩說道:“首先,這些所謂的包衣世家說到底,也只是咱們八旗的奴才。要說地位,那絕對是低的不能再低。他們不可能攀上正經的旗人,便只能彼此之間相互聯姻。這應該是古已有之,如此幾代下來,如今的這些包衣世家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關係網。”

康熙點了點。示意九阿哥繼續。

“其次,內務府包衣其實也是源自這些包衣世家。內務府素來掌管了皇家的衣、食、住、行等所有的日常事務。不僅如此,內務府還負責宮女的小選。這其中,可就大有文章可做了。”九阿哥沉吟道。“雖然家世稍好些的包衣人家都會給自己的女孩兒辦理免選,但是不排除有些人家妄圖依靠自家的女孩兒,來給家裡搏個前程。如果家裡既有那顏色好,手段高的女孩兒入選宮中做了宮女子,家中又有人在內務府裡握有權柄,那麼……”

“按着那份奏摺裡說的。這些包衣世家在內務府、御膳房、太醫院等都有人出任職位,或大或小,總而言之是已經遍佈了宮裡的所有角落。如此一來,若是有人可以掌握住包衣世家的這張關係大網,完全可以針對任何人做出算計。……”九阿哥說到這裡,卻是停下了了,後面顯然還有話沒有說出來。

康熙眼眸一亮,想起那天黃敬執意不肯說出的事情,竟隱隱有所頓悟。

太子皺着眉,也猜到九阿哥隱去的事情怕是牽連不小。便打算私下裡兩人再慢慢詳談。

裕親王只是點了點,心道這位九阿哥確實是有幾分聰明。至於九阿哥的未盡之語,裕親王並不打算去猜。宮裡的事兒,有時候知道的太多,怕不是福反是禍了……

“老九說說,如果這事兒叫你去處理。你打算怎麼做?”康熙饒有興致的繼續問道。

九阿哥低頭想了片刻,方纔回道:“此關係網經營已久,且涉及的人家衆多,牽扯到宮裡的管事也不少……若是讓兒臣來處理,兒臣主張殺雞儆猴,其餘人等安撫爲主。但是,當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杜絕這些包衣世家妄圖掌控皇家的野心。”

殺雞儆猴,這法子康熙也想到的。只是後頭的那些,還當再斟酌斟酌。

“你跟裕親王和太子商量商量。擬個條程上來。”康熙指着九阿哥說道,又問:“你可還要找些幫手?”

九阿哥回道:“可否叫十二弟來幫忙?”

哦?不找與自己交好的老十,卻叫上了素來中立的十二?康熙問道:“怎麼想到找十二的?”

“其他的兄弟都是好的,只是十二弟的性子更沉穩一些。這些事情看着就知道是個繁瑣細碎的,唯十二弟能耐得下性子來做。”九阿哥說的中肯。老十雖然粗中有細。但是真要他坐下來這麼抽絲剝繭的整理這些東西,還不如直接叫他抹脖子了事了來的痛快呢。十三倒是也穩得很,可到底年紀還小,九阿哥怕他耐心不足。十四捱了板子,如今還在牀上趴着呢。縱是十四沒事兒,以十四的性子也是幹不了這個的。

九阿哥的話,叫康熙笑了起來,幾個兒子的性子如何,他自是一清二楚。“準了。”

關於九阿哥的任命,慌亂的不僅僅是前朝,後宮也跟燒滾的水一樣沸騰了起來。

自打初三那天從壽安宮回來之後,宜妃身上便有些不好。太醫院的太醫輪番請脈也沒給診出個所以然來,只能說些天氣變化,內裡不調之類的,開了一大堆溫補湯藥,叫好生養着。左院判也來了,倒是說了一句“心病而已”,然後開了清火寧神的湯藥叫煎了吃。

九阿哥來看了幾回,倒是惹得宜妃只掉眼淚珠子,卻也沒說什麼話。

康熙嘆了又嘆,只是事未成之前,他什麼都不好說,也不願說些空話之類的,便只好每天悄悄地趁着宜妃睡着的時候,過來探望一遭。

此時的宜妃,眨巴着桃花眼,不可置信的聽着大宮女琉璃打聽回來的消息。

“這話可是準的?萬歲爺真的說老九天資聰穎?還叫老九去襄理內務府了?”

琉璃點點頭,“真的,萬歲爺已經發了明旨了。”

宜妃跟着康熙多年,對於康熙的心思,她還是能琢磨出一二的。就是因爲琢磨出了些事兒,她纔會惱那人拿着自己兒子作餌,居然還假戲真做將兒子給踹得吐血。

一想起老九那張蒼白的臉,宜妃就覺得心口那兒被揪得生疼。又怕自己情難自禁說漏了嘴,叫兒子知道自己不過是給他皇阿瑪做了筏子。平白傷心。所以沒回九阿哥來,宜妃除了哭,也就只能哭了。

“萬歲爺這是想做什麼?”宜妃心裡沒有半點兒的放鬆,反倒是更緊張了。康熙下了這麼大的本錢。怕是所圖不小……老九的身子骨還沒好呢!那人這是又想着拿老九去算計誰啊!!

“娘娘,何順兒來了。”琉璃出去了一趟,又折返回來,對宜妃說道。

宜妃自冥想中回過神兒來,“快叫他進來。”

“給宜妃娘娘請安。”何順兒對着宜妃磕頭問安道。

“免了。你家主子呢?”宜妃不耐的揮手叫起,急切的問道。“朝上出了什麼事兒?你家主子身子可還安好?”

“回娘娘的話,主子好着呢。”何順兒揣着一張笑眯眯的包子臉,說道:“主子要奴才給娘娘帶句話。”

“說。”沒見到老九的人,宜妃總歸是不放心的。

“主子說了,請娘娘安心將養身子。這守得雲開見月明。”

守得雲開見月明?!

宜妃問道:“還有別的話嗎?”

何順兒搖了搖頭,“回娘娘的話,沒了。”

宜妃斂目沉思了片刻,又問:“可知道十爺在哪兒?”

一聽宜妃話裡問到那位爺,何順兒的嘴角不禁抽了抽,“回娘娘的話。十爺這會兒,怕是已經在九爺府裡候着了。九爺吩咐奴才給娘娘傳過話的時候,十爺就在跟前兒。十爺說了,要奴才給娘娘傳完話,趕緊回府張羅席面兒,好給九爺慶祝。十爺還說了。一定要有肉有酒,不要素的。十爺說他不耐煩吃草……”

“撲哧”一聲,宜妃被何順兒的話給逗樂了。就連跟在宜妃身邊伺候的琉璃,也是強忍着笑意,肩膀卻是在那裡一抖一抖的,忍得好不辛苦。

宜妃想着九阿哥說的話,又聽見十阿哥這麼個反應,當下卻是放心不少。“琉璃,我記得小廚房那兒有好些鹿肉,叫何順兒帶回去。堵了老十的嘴。也省得老十總在那裡抱怨老九拿他當兔子似的,竟喂他草吃……”

“是。”琉璃脆生生的應道。

永和宮的德妃自然也是得了消息的。

老九居然被任命襄理內務府?

怎麼會這樣呢?

清風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生怕惹惱了德妃。在永和宮裡伺候的人都知道,德妃最痛恨的便是翊坤宮的宜妃娘娘,最厭惡的卻是翊坤宮娘娘所出的九阿哥。今兒個。九阿哥不僅得了萬歲爺讚賞,還被任命襄理內務府。這消息怎能不叫自己的主子憤怒?

只是,德妃卻並沒有如清風所擔心的那般生氣。她也是伺候康熙的老人兒了,當今萬歲爺心裡想什麼,她自認這滿宮上下再沒有比自己更清楚的了。

萬歲爺倒是真的疼愛太子啊!外頭的那些傳言說的雖是九阿哥,但是隻要有心思的都會將那醉酒穢亂的事兒,想到毓慶宮的頭上。到時候,太子便是滿身長滿了嘴,也休想辨得清黑白。只是如今,萬歲爺卻把九阿哥擡出來了。那位爺這是想把九阿哥豎起來當做靶子,以轉移衆人對外頭傳言的關注,省得真有人琢磨出味兒來,聯想到毓慶宮。

哼!

萬歲爺可真是好算計!!

那位元后,赫舍里氏,也是個極有手腕的。沒想到那人都死了那麼久了,居然還能叫萬歲爺這麼着心心念念,處心積慮的使出所有的手段,去護着那個女人生出來的兒子!!

幸好元后死得早,要不然還叫宮/裡其他的女人怎麼活?

枉那宜妃還以爲自己纔是萬歲爺的心頭好呢!德妃在心裡冷冷的嘲諷道。

萬歲爺爲了太子,可是真的打算把老九從頭利用到尾了呢。以後,那個死妖孽怕是連個渣兒都不會剩下了……

德妃沉吟着,內務府裡自己還是有些人脈的。要不要使人,給那個死妖孽下些個絆子,使使壞呢?

355 心太軟249 再謀第93章 出言無狀寶玉捱打113 大阿哥反常衆人驚257 年羹堯和年小妹260 矛盾的心思413 請罪摺子145 -146美人帶刺薛蟠捱揍第19章 翊坤宮裡胤禟解母憂390 糟心的親戚161 韻古齋裡芳心動132 寶玉親事119 無妄之災165 芳辰邀約252 王子騰出手386 一見鍾情意求娶135 釵黛初見204 清風159 九爺要打劫232 香菱傷378 籌碼第19章 翊坤宮裡胤禟解母憂295 添妝嫁妝192 安心409 吉祥牌眼藥水第95章 二十四孝林老爹第18章 寶玉初聞林妹妹,王氏不平賈府第68章 太子妃的義妹245 春去雪落下第23章 見賈敏賴大家的口舌惹是非第83章 香菱第78章 林如海一點賈恩侯407 商隊失聯第36章 林如海綵衣娛妻157 踏雪182 被當槍使了第54章 月下美人第89章 女兒閨 犀角杯213 添妝添堵第109章 鈕祜祿 毓敏第55章 臉紅的十阿哥288 十四出事283 高氏的反擊267 喜脈401 倒戈在即207 心安157 踏雪328 -329驚聞194 寧錯殺第23章 見賈敏賴大家的口舌惹是非第19章 翊坤宮裡胤禟解母憂411 倭寇海盜377 到底是誰在算計誰第20章 問黛玉宜妃費思量328 -329驚聞222 倒黴的鐵定不是爺332 暗查379 揚眉吐氣331 前朝122 -123帝王心術天家親情325 -326絕不能留第103章 心大的表妹296 不得不低頭第68章 太子妃的義妹第39章 岳母威武290 人人自危224 夏家要和離第24章 賈敏借刀懲惡奴第三章174 黛玉笑談母擔憂第六十五章308 花朝節慶芳辰336 吃醋410 杭州急件186 兔子急了也是會咬人的373 悲催的孩子363 軍機處245 春去雪落下167 -168初試雲雨撞破好事405 失蹤第48章 林老爹的擔憂第36章 林如海綵衣娛妻315 侍妾風波第十六章139 -140林翰親事秦桑綠枝230 看不清122 -123帝王心術天家親情第64章 厚道的林表弟250 -251忒膈應人了387 一喜一驚第81章 甄家背後的主子367 月黑風高387 一喜一驚173 林家規矩291 出首174 黛玉笑談母擔憂222 倒黴的鐵定不是爺177 玻璃炕屏161 韻古齋裡芳心動177 玻璃炕屏
355 心太軟249 再謀第93章 出言無狀寶玉捱打113 大阿哥反常衆人驚257 年羹堯和年小妹260 矛盾的心思413 請罪摺子145 -146美人帶刺薛蟠捱揍第19章 翊坤宮裡胤禟解母憂390 糟心的親戚161 韻古齋裡芳心動132 寶玉親事119 無妄之災165 芳辰邀約252 王子騰出手386 一見鍾情意求娶135 釵黛初見204 清風159 九爺要打劫232 香菱傷378 籌碼第19章 翊坤宮裡胤禟解母憂295 添妝嫁妝192 安心409 吉祥牌眼藥水第95章 二十四孝林老爹第18章 寶玉初聞林妹妹,王氏不平賈府第68章 太子妃的義妹245 春去雪落下第23章 見賈敏賴大家的口舌惹是非第83章 香菱第78章 林如海一點賈恩侯407 商隊失聯第36章 林如海綵衣娛妻157 踏雪182 被當槍使了第54章 月下美人第89章 女兒閨 犀角杯213 添妝添堵第109章 鈕祜祿 毓敏第55章 臉紅的十阿哥288 十四出事283 高氏的反擊267 喜脈401 倒戈在即207 心安157 踏雪328 -329驚聞194 寧錯殺第23章 見賈敏賴大家的口舌惹是非第19章 翊坤宮裡胤禟解母憂411 倭寇海盜377 到底是誰在算計誰第20章 問黛玉宜妃費思量328 -329驚聞222 倒黴的鐵定不是爺332 暗查379 揚眉吐氣331 前朝122 -123帝王心術天家親情325 -326絕不能留第103章 心大的表妹296 不得不低頭第68章 太子妃的義妹第39章 岳母威武290 人人自危224 夏家要和離第24章 賈敏借刀懲惡奴第三章174 黛玉笑談母擔憂第六十五章308 花朝節慶芳辰336 吃醋410 杭州急件186 兔子急了也是會咬人的373 悲催的孩子363 軍機處245 春去雪落下167 -168初試雲雨撞破好事405 失蹤第48章 林老爹的擔憂第36章 林如海綵衣娛妻315 侍妾風波第十六章139 -140林翰親事秦桑綠枝230 看不清122 -123帝王心術天家親情第64章 厚道的林表弟250 -251忒膈應人了387 一喜一驚第81章 甄家背後的主子367 月黑風高387 一喜一驚173 林家規矩291 出首174 黛玉笑談母擔憂222 倒黴的鐵定不是爺177 玻璃炕屏161 韻古齋裡芳心動177 玻璃炕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