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成爲炮灰

第445章 成爲炮灰

裴氏命人在春和堂設了個小佛堂。

自天子中風,她一直心神不寧,只能祈求神靈保佑。

每日早晚,她都要在小佛堂焚香禱告,祈求佛祖保佑寧王能夠平安歸來。

這都過去了半個多月了,京城的消息應該已經送到了寧王手中了吧。

哎!

寧王離京太遠了。

消息快馬加鞭送去,都要半個多月。

收到消息後啓程回京,怕是要一個來月。

人畢竟不是馬。

就算是馬,也不能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停的奔跑。

唸完一篇佛經,在丫鬟的攙扶下,裴氏從蒲團上站起來。

她問丫鬟,“大公子和四公子回來了嗎?”

“啓稟娘娘,四公子剛回府,大公子估計要等到天黑纔回來。”

“把四公子請來,本王妃有話問他。”

“奴婢遵命。”

裴氏離開佛堂,回到花廳。身上已經洗去了香燭味道。

劉議給她請安,“給母妃請安。母妃這幾天還好吧?”

裴氏示意他坐下說話,“你父王一日不回京,本王妃一日好不了。這些日子,我是心神難寧,生怕你父王有個三長兩短。”

“母妃放寬心。大哥已經派人保護父王的安危,而且父王身邊有常恩他們在,不會出事的。”

“雙拳難敵四手,蟻多咬死象,不可大意。對了,你大哥什麼時候派的人?”

劉議搖頭,“這個兒子可不清楚,得問大哥才清楚。母妃也知道,大哥從不和我說這些。我們王府私下裡做的一些安排,父王和大哥也都瞞着我,不肯讓我知道。”

裴氏說道:“那是因爲過去你還小,不管事,你又喜歡出門喝酒胡鬧。怕你嘴巴不嚴實,喝醉酒被人套話,纔不肯告訴你。”

劉議低頭一笑,“如今兒子已經改邪歸正,父王和大哥也該給我機會纔對。”

“等你父王回來,你好好表現,我也會和你父王好好說道說道。”

“多謝母妃。”

“也是靠你自己爭氣。”

裴氏說完,嘆了一聲。

“母妃怎麼又嘆氣?兒子都說了,父王那裡不用操心。父王長命百歲,一定會平安回京。”

裴氏皺眉,“但願如此。”

“母妃可想過將來?萬一父王……”

“不要去想。”裴氏果斷打斷劉議的話,“議兒,聽母妃的話,什麼都別去想。想太多對你沒好處。就當什麼都不會改變,才能保持平常心。”

劉議先是愣了下,轉眼笑了起來,“母妃說的對,兒子得什麼都不想才行。”

裴氏欣慰一笑,“這就對了。”

“母妃一定是深有感觸吧。”

裴氏嘆了一聲,“當年那麼多人條件那麼好,都有機會榮登大寶。結果那些人全都敗了,敗在了你皇祖父手中。你道爲何?就是因爲他們想太多,不肯腳踏實地。”

劉議若有所思,“母妃再給我講講當年的事情。”

裴氏卻搖頭,“本王妃知道的也不多。有機會,你去蘭臺寺。如果當年一些資料沒被毀掉,一定是在蘭臺寺。”

是嗎?

劉議頓時就蘭臺寺生出了無限的好奇。

儘管蘭臺寺是一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衙門,在蘭臺寺當差等於是被打入了冷宮,一輩子斷了升官發財的夢想。

“多謝母妃告知,有機會兒子一定去蘭臺寺看看。”

裴氏點點頭,“多看看前人的經驗教訓,沒壞處。”

劉議溫和一笑,一臉純良無害。

……

時間每過去一天,平靜的京城就會多出一道暗涌。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人人都在爭分奪秒,抓緊時間佈置。

劉詔突然不見了。

問衙門,衙門說出公差。

具體去哪裡出公差,衙門沒有一個人清楚。

問王府,王府更是一問三不知。

裴氏很憂心,人都瘦了。

她將顧玖叫到春和堂問話。

“詔兒去了哪裡?他出門怎麼不和本王妃打聲招呼。京城局勢越來越緊張,他這個時候出門,萬一宮裡出事可怎麼得了。”

顧玖垂首說道:“回稟母妃,公子出門之前只說出一趟公差,多餘的一個字都沒說。兒媳問了他,他只讓我別多問。”

裴氏氣不打一處來,“你是他媳婦,他出門去了哪裡你都不知道。你是怎麼當妻子的?”

顧玖低頭一笑,“父王經常出門三五天不回來,母妃同樣不清楚父王的去處。可是父王和母妃相處挺好的,父王也沒說母妃做得不好。”

“你放肆!你是和誰說話?有沒有上下尊卑?”裴氏拍着桌子怒斥顧玖。

顧玖幽幽一嘆,“兒媳知錯,還請母妃見諒。兒媳也是善意提醒母妃,有的事情真的不是我們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爺們在外面做事,哪裡輪得到我們插手。母妃,兒媳這話沒說錯吧。”

裴氏氣了個倒仰,“你現在是越來越放肆了。真以爲有詔兒替你撐腰,本王妃就不敢動用家法嗎?”

顧玖低頭一笑,說道:“母妃息怒。母妃動用家法之前先想想現在是什麼時候,我們寧王府可不能自亂陣腳啊。”

“那你就老實點,本王妃問你什麼你就答什麼。”

“兒媳已經把知道的事情都說了出來。母妃還叫我說,我總不能胡編亂造,無中生有吧。”

顧玖也挺委屈的。

裴氏氣急,若非時機不對,她真想將顧玖收拾一頓。

“詔兒出門之前,可曾說過多久回京?”

裴氏還是主動回到了正題。

顧玖搖頭,“沒說。估摸着這趟出門,少則半個月,多則一兩個月。”

“這麼長時間?”裴氏臉色都變了。

“這個時候出門如此長的時間,期間萬一宮裡出現變故,該如何是好。”

顧玖給她出主意,“母妃不妨進宮請示淑妃娘娘。”

裴氏憂心忡忡,“本王妃自會進宮給娘娘請安。問你什麼,你都一問三不知,要你何用。你給我退下。”

顧玖不和裴氏一般見識,誰讓寧王還沒回京,裴氏脾氣暴躁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她躬身退下,離開春和堂。

劉詔離京之前,的確沒有告訴顧玖他要去哪裡。

顧玖揣測,劉詔可能是去接應寧王。

寧王有可能遇到了伏擊,遭遇了危險,路途上被什麼絆住了腳步無法及時回京。

總之,一切都有可能。

現在大家都在封鎖消息。

誰能搶得先機,誰就贏了一半。

顧玖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裡。

她不給劉詔添麻煩,故此她沒有追問劉詔的去處。

甚至錢富那裡,她都沒有過多詢問。

不過她先後給了兩筆巨資給錢富做週轉。

顧玖給錢的時候向來很爽快。

她把錢交給錢富,只說道:“公子信任你,所以本夫人也信任你。希望這些錢能用在刀刃上。”

“夫人放心,這些錢必定是用在刀刃上。”

顧玖嗯了一聲,關鍵時刻也不忘挖人,“如果待在公子身邊太累,不妨到我這裡當差。我這裡活輕鬆,掙錢又多。”

“多謝夫人,老奴習慣在公子身邊當差,換了地方怕是不適應。”

“罷了,我不勉強你。”

雖不勉強,卻也不會放棄。

錢富這樣的高端人才,可遇不可求。顧玖可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秋天過去,冬天到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京城的氣氛越來越緊張。

天氣一冷,天子的病症又有所加重,只能每日臥牀不起。

過去還能處理一點政務,口批奏章。

現在是不行了,體力不支。

天子畢竟老了,身體又不好,生命力正在一點點流逝。身體各個器官也是不可逆轉的衰竭。

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註定的。

天子躺在牀上,呼吸很輕。

醒來後,他招招手,陳大昌躬身站在牀邊,“陛下,你醒了。”

天子點點頭,含糊說道:“扶朕起來。”

幾個內侍一起,將天子扶起來,靠坐在牀上。

天子喘着氣,先是讓太醫檢查身體,之後喝藥。

喝過藥,感覺好了些,才問道:“皇子們回來了嗎?”

“還沒有。”

“這都多長時間了,怎麼還沒回來?”

“路途遙遠,政令送到諸位殿下手中需要時間,諸位殿下收拾行李啓程回京又需要時間。”

天子眉頭皺起。

“下旨催催,將兔崽子們趕緊回京。朕恐怕時日無多。”

“陛下!”陳大昌一臉震驚。

天子擺擺手,“事到如今,朕也算是看透了。”

陳大昌躬身領命,正要退出去的時候,他又回頭說道:“今日朝臣們又在議立皇儲一事。老奴該如何做,請陛下示下。”

天子微微眯起眼睛,“立皇儲還得再等等。”

至於等什麼,可能只有天子知道。

陳大昌躬身說道:“老奴明白了。”

頓了頓,他又說道:“戶部侍郎顧大人,被查出鉅額貪墨,如今被革職查辦。”

天子愣了一下,纔回過神來,“顧玖的父親?”

“正是。”

“什麼時候的事情?”

“就是今日一早,政事堂幾位老大人共同簽發的政令。”

天子緊皺眉頭,“這個時候他們還有閒心查一個戶部侍郎,到底安的什麼心?”

“陛下息怒。顧大人所犯事情,證據確鑿,此事瞞不住。政事堂的幾位大人也沒辦法,只能先將顧大人革職查辦。具體要怎麼審,怎麼判,還要陛下定奪。”

天子冷哼一聲,“傳朕口諭,將顧知禮收押大理寺,由大理寺徹查此案。”

陳大昌意外了一下,才躬身領命,退出寢宮傳達天子口諭。

……

王府。

“夫人,大事不好啦。”

許有四匆匆跑回東院。

明明是冬天,他卻出了一身臭汗。

“出了什麼事?喘口氣慢慢說。”顧玖很鎮定。

許有四喘着氣說道:“顧大人出事了。”

顧玖臉色一變,“老爺出了什麼事?”

許有四喝了一口茶,氣喘勻了才繼續說道:“老爺被大理寺收押。據說老爺貪墨鉅款,政事堂幾位大人下令革職查辦。”

顧玖聞言,頓時眉頭緊皺。

顧大人貪墨,她不意外。

顧大人本就不是多幹淨的官員,同清廉二字更是不搭界。

貪墨鉅款,這事存疑。得看鉅款的標準是什麼。

讓顧玖感到不安的是,這事來得太是時候。

這都什麼時候了。

大家都盯着宮裡,都盯着往京城趕的皇子們,盯着天子會立哪位皇子爲儲君。

這個時候,顧大人貪墨一事突然案發,政事堂還非常有效率的下令革職查辦,大理寺緊接着出面收押了顧大人。

這樣的辦事效率,不符合邏輯啊。

按理說,不管有什麼案子,這個時候都該是能推就推,能拖延就拖延。等到立下皇儲,再來料理也不遲。

結果大家都不關心宮裡,都盯着一個小小的顧大人。

顧玖深吸一口氣。

顧大人恐怕成了炮灰。

(本章完)

第390章 做人別太貪心第505章 羞辱第752章 偷跑(三更)第1008章 眼光第966章 奉旨殺人第75章 霹靂手段第959章 裂土封王(三更)第124章 初露鋒芒第1141章 顧珙成親第306章 放一把火第1116章 最後一餐第202章 報喪第727章 曠世大戲第1109章 出發(三更)第1140章 操碎了心第985章 酸爽第268章 命大第969章 金吾衛上門抓人第848章 打臉啪啪響第984章 新國子監第743章 有毒(三更)第557章 吊打戶部第461章 囂張的本錢和底氣(九更)第886章 京城新變化第1156章 大結局(七)第819章 西北大都督府(十四更)第69章 一場硬仗第876章 搶瘋了第930章 昏君第305章 公子有病第742章 太后亡第1084章 皇后娘娘的風格第580章 算個屁啊第475章 立寧王爲儲君第891章 忍無可忍第402章 搶工作第276章 養男人第884章 強拆(三更)第82章 要回京城啦(二更)第1014章 當心半路翻車第1048章 小心眼第1014章 當心半路翻車第38章 公子有疾第862章 逆子該死(三更)第365章 羨慕嫉妒恨第1141章 顧珙成親第486章 父皇造孽啊第219章 打劫第135章 不孝子第357章 不要相信任何人第1083章 靠山第17章 搶人第939章 反攻打響第1124章 父母心(三更)第729章 心中歡喜第647章 顧珽的婚事(三更)第45章 不與廢物爲伍第565章 被愛的有恃無恐第1084章 皇后娘娘的風格第348章 孩子是誰的第1019章 幸災樂禍(三更)第658章 巧遇第921章 傳位詔書第352章 求自在第553章 分錢(三更)第1051章 大家都去死吧!第763章 耍心眼第80章 是誰害了顧珽(二更)第951章 不怕死,就怕死在小人手裡第1127章 一家人(三更)第446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57章 顧大人敲打顧玖第208章 一場撕逼第25章 憂心忡忡第249章 抓人第600章 一場交易第637章 慫貨第563章 私心(三更)第242章 無賴第558章 墮落了第185章 有錢的感覺真好第132章 立志做個小富婆第1049章 委屈(三更)第896章 冒名頂替(三更)第368章 擼袖子開幹(三更)第238章 暴斃第592章 死了也是白死第794章 老侯爺去世(三更)第1018章 皇帝最大的秘密第374章 龍顏大悅第689章 忽悠(三更)第236章 回門第81章 欺人太甚第841章 小玖動怒(三更)第184章 小玖婚期確定第1123章 分割財產第834章 操控朝廷(二十九更)第473章 都是一羣變態(二十一更)第171章 打臉第855章 多一點坦誠
第390章 做人別太貪心第505章 羞辱第752章 偷跑(三更)第1008章 眼光第966章 奉旨殺人第75章 霹靂手段第959章 裂土封王(三更)第124章 初露鋒芒第1141章 顧珙成親第306章 放一把火第1116章 最後一餐第202章 報喪第727章 曠世大戲第1109章 出發(三更)第1140章 操碎了心第985章 酸爽第268章 命大第969章 金吾衛上門抓人第848章 打臉啪啪響第984章 新國子監第743章 有毒(三更)第557章 吊打戶部第461章 囂張的本錢和底氣(九更)第886章 京城新變化第1156章 大結局(七)第819章 西北大都督府(十四更)第69章 一場硬仗第876章 搶瘋了第930章 昏君第305章 公子有病第742章 太后亡第1084章 皇后娘娘的風格第580章 算個屁啊第475章 立寧王爲儲君第891章 忍無可忍第402章 搶工作第276章 養男人第884章 強拆(三更)第82章 要回京城啦(二更)第1014章 當心半路翻車第1048章 小心眼第1014章 當心半路翻車第38章 公子有疾第862章 逆子該死(三更)第365章 羨慕嫉妒恨第1141章 顧珙成親第486章 父皇造孽啊第219章 打劫第135章 不孝子第357章 不要相信任何人第1083章 靠山第17章 搶人第939章 反攻打響第1124章 父母心(三更)第729章 心中歡喜第647章 顧珽的婚事(三更)第45章 不與廢物爲伍第565章 被愛的有恃無恐第1084章 皇后娘娘的風格第348章 孩子是誰的第1019章 幸災樂禍(三更)第658章 巧遇第921章 傳位詔書第352章 求自在第553章 分錢(三更)第1051章 大家都去死吧!第763章 耍心眼第80章 是誰害了顧珽(二更)第951章 不怕死,就怕死在小人手裡第1127章 一家人(三更)第446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57章 顧大人敲打顧玖第208章 一場撕逼第25章 憂心忡忡第249章 抓人第600章 一場交易第637章 慫貨第563章 私心(三更)第242章 無賴第558章 墮落了第185章 有錢的感覺真好第132章 立志做個小富婆第1049章 委屈(三更)第896章 冒名頂替(三更)第368章 擼袖子開幹(三更)第238章 暴斃第592章 死了也是白死第794章 老侯爺去世(三更)第1018章 皇帝最大的秘密第374章 龍顏大悅第689章 忽悠(三更)第236章 回門第81章 欺人太甚第841章 小玖動怒(三更)第184章 小玖婚期確定第1123章 分割財產第834章 操控朝廷(二十九更)第473章 都是一羣變態(二十一更)第171章 打臉第855章 多一點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