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政令

這下子餘下的難民有安置的地方了,剩下的二萬多近三萬的難民都遷移到羅峰鎮挖礦了。羅峰鎮人口猛增,這羅峰鎮自然不能夠繼續叫羅峰鎮了,不用趙禳想起,已經有人請求羅峰鎮改爲羅峰縣了。

趙禳乃請旨設縣,不過不是叫羅峰縣,而是命名爲招遠,取自‘招遠者,招攜懷遠義也’的意思。用白話文來說,就是招納來自遠方的難民。

不過等聖旨下來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羅峰鎮自然不能夠繼續以原來的情況管理了。趙禳對羅峰鎮實行軍管,呼延灼帶領本部先登營兵馬到羅峰鎮駐紮,錢彥遠擔任權知礦運安置勾當,臨時管理礦區和安置難民。

剛剛頒下任命,趙禳就得和前來益都城的沂州大戶談分期付款的事情了。在個時候很少出現分期付款的情況,就算有也是國與國之間。畢竟信息不發達,萬一人走了,預支的找誰那裡找欠款的要錢啊?人可不比國家呢!

同時這次沂州派了七名大戶,都是沂州赫赫有名的大地主人家,土地最多的達到七萬畝,就連他祖屋所在的那鎮,都以其家姓而命名。不過難處不僅僅是這些……

“不能夠一次支付?”作爲這些人當中最大的地主胡夫臣一聽趙禳的話,立刻站出來。“王爺,那些田地雖然說我們有趁天災的時候買下來,但都是白紙黑字,雙方心甘情願的,你怎麼想拿出一點點小錢就拿下來呢?至於rì後的,誰知道呢!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況安撫使呢?”

其他六名大戶都附和,其實他們都有小心思,那就是看出京東東路沒有多少錢,這纔會集體去拋售田地。如此一來看似退讓了,實際上是以進爲退。

趙禳怎麼可能沒有對此回過味來呢?這也就是第二個,可以說是這次會談最大的難處。

“六十萬貫!只要你們答應下來,三年內你們可以得到這一筆錢!至於能不能兌現,相信你們應該知道最新一期的青州邸報了吧?最少一百六十萬兩的金礦,還沒有附帶周圍隨時可能出現的小礦脈。至於說逃跑,偌大的大宋朝,難道還逃跑得了嗎?難道你們還怕繼任的人敢無視本王嗎?”趙禳拋出他的第一個籌碼,不過他並不認爲問題會那麼容易解決。

胡夫臣這次沒有出頭了,而是打了一個眼sè。一個最忠實的狗腿子出現了,大聲嚷嚷道:“王爺,你這話是有道理!不過給出的這價錢可就不厚道了,這足足十八萬畝田地啊!平均每畝可以出產一石半計算,一年後可以產出二十七萬石糧食呢!”

另外一名大地主插口道:“可不是,按照現在五百文錢一石的價格計算,這可是相當於十三萬五千貫錢呢!按照我們三成的租稅繳收,一年就有四萬多貫錢呢!如此計算下來,三年我們不過是多得七萬貫錢不夠而已!這利息短小得很!”

實際上這名大戶偷換了概念,首先是目前糧食是五百錢一石,但那是因爲大災後糧食還沒有回落下來造成的,一旦夏收出現,糧食立刻就會落到三百錢左右。秋收後,糧食會下降到二百六七十錢。而且這不過是零售價,商人來收購的糧食價格一般比零售價低二成左右。實際賣出去,一石糧食不過是二百錢上下。

也就是說一年下來,大戶們得到的錢實際上要縮水一半。

趙禳知道看得出這些大戶的小把戲了,不過他懶得和他們斤斤計較,現在如果和這些大戶扯這些,扯上三天三夜都扯不完。畢竟說到糧食有的可以說,那裡的米好一點,什麼今年旱災後澆水少一些,米質差一些的,這價錢又不同了。

趙禳直接拋出第二個籌碼。“本王知道你們在暗地裡都叫本王怪王爺,因爲本王做事從來都是不按照常人的思想去做。本王不在乎你們怎麼想,本王只是告訴你們,本王最不喜歡扯皮。這是本王準備頒佈的政令,你們可以看看!”

說着一名書吏走出來,手上捧着不得不說的七份文書,發到每一名大地主面前。大地主們打開文書仔細一看,登時臉都綠了。

《義倉糧令》

《屯糧禁商令》

前者是今後三年內,沂州每年徵調每畝田地兩成糧食放在義倉內,好在出現災荒後有足夠的糧食賑災。

這道政令是好的,問題是兩成糧食!本來大地主的佃戶每年都會徵調三成租稅了,再加上這兩成。那些佃戶還不造反?

偏偏他們還沒有阻止的辦法,因爲文書裡面說得很明白。這糧食不是朝廷徵收的稅項,而是用於義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糧食衙門無權在無災荒的情況下調用,但可以支付錢銀,以市價購買,後用於他處。

偏偏趙禳還來了一句,只限於沂州地區試行。

這不是逼他們的佃戶到其他州縣去嗎?

後者《屯糧禁商令》更加叫大地主們痛恨。這個《屯糧禁商令》大致上就是說,三年大旱三年大澇,既然出了旱災,過不了幾年怕要出現澇災了。爲了防止黑心商人囤積糧食,今後各商家儲存的糧食不得超過一萬石,各家各戶存儲糧食不得高於八千石。視情況罰款若干,並把超過的糧食收繳到當地官府。

爲了防止有不法商人把糧食外屯,同時外地商人擾亂市場。從法令頒佈開始,沂州糧食不得外運。

糧食不能夠外運,也就是限制在沂州一地內,沂州本來就不是一個可以自然消耗所有糧食的州郡,一旦這兩個政令出現,立刻就會把糧價壓低到一個叫所有大戶都不能夠接受的程度上。

m.閱讀。

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236章 入桂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1章 雷擊第230章 丁憂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283章 西華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52章 仁宗親政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44章 博彩巨利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21章 威逼利誘第285章第97章 囚中對(上)第235章 孔道輔第134章 想活嗎?殺三人!第186章 勸農(上)第205章 踏春(8)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9章 延福殿第295章 聯手打壓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153章 跳躍的火焰(9)第25章 衚衕裡的廝殺第309章第232章 寶元第265章第265章第271章 出使(中)第277章第33章 暗流涌動第268章 突襲(下)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26章 白蓮淨世第273章第14章 孤立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136章 彈劾第93章 薦才第139章 安賑司(1)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163章 情斷還連第56章 張子始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0章 商謀(下)第219章 學員難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249章 龍靈山第274章第125章 練膽第132章 攻城戰(4)第50章 仁宗遇刺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154章 勝捷軍的逆襲(1)第10章 舌戰宰相第7章 宗社黨第205章 踏春(4)第108章 一個大坑第222章 西宮寒(下)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91章 舅甥對話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90章 機遇第205章 踏春(3)第28章 楊二郎第285章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54章 招賢(上)第29章 楊文廣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282章 陝西事(上)第16章第256章 秋獵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252章 靜德堂 在靜德堂裡面,穿着硃色公服,大概是廣南西路天氣炎熱的緣故,裡面只是穿了一件素色絲第92章 安撫使第1章 雷擊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19章 商謀(中)第311章 窩裡橫第205章 踏春(6)第249章 龍靈山第211章 範諷獄第33章 暗流涌動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
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236章 入桂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1章 雷擊第230章 丁憂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283章 西華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52章 仁宗親政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44章 博彩巨利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21章 威逼利誘第285章第97章 囚中對(上)第235章 孔道輔第134章 想活嗎?殺三人!第186章 勸農(上)第205章 踏春(8)第245章 言論之威(下)第9章 延福殿第295章 聯手打壓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153章 跳躍的火焰(9)第25章 衚衕裡的廝殺第309章第232章 寶元第265章第265章第271章 出使(中)第277章第33章 暗流涌動第268章 突襲(下)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26章 白蓮淨世第273章第14章 孤立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136章 彈劾第93章 薦才第139章 安賑司(1)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299章 初到京兆府第163章 情斷還連第56章 張子始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0章 商謀(下)第219章 學員難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249章 龍靈山第274章第125章 練膽第132章 攻城戰(4)第50章 仁宗遇刺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154章 勝捷軍的逆襲(1)第10章 舌戰宰相第7章 宗社黨第205章 踏春(4)第108章 一個大坑第222章 西宮寒(下)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91章 舅甥對話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90章 機遇第205章 踏春(3)第28章 楊二郎第285章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54章 招賢(上)第29章 楊文廣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282章 陝西事(上)第16章第256章 秋獵第70章 王婉瑩復仇記第252章 靜德堂 在靜德堂裡面,穿着硃色公服,大概是廣南西路天氣炎熱的緣故,裡面只是穿了一件素色絲第92章 安撫使第1章 雷擊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86章 王王聯手(下)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19章 商謀(中)第311章 窩裡橫第205章 踏春(6)第249章 龍靈山第211章 範諷獄第33章 暗流涌動第152章 跳躍的火焰(8)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