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21

“原來還真有這事!我聽我祖上說過,在我祖爺爺的那一輩好像也是幹倒斗的,當時還有個名號,叫‘管飽’還是什麼的!”錢團長說道。

二爺爺聞言,笑了笑,說道,“是觀山太保!”

錢團長聞言,拍了拍腦袋喊道,“對對對,就是觀山太保,我祖爺爺就叫觀山太保!”

二爺爺繼續說道,“觀山太保不是人名,而是業內門派的一種!”

“業內門派的一種?”錢團長聞言不解的說道。

“不錯,倒鬥行業內其實分了很多門派,比如說摸金校尉,搬山道士,卸嶺力士,淘沙司馬,觀山太保,倒鬥能成爲一個行業,最早起源於三國曹操時,曹操當年軍餉匱乏,苦思冥想多日之後,靈機一動,遂創立摸金校尉一職。專司盜掘古墓,以墓明器充爲軍餉。用以維繫軍供給。這才得以保證大軍南征戰,四方征討。

其後是擴充,另設丘郎將一職,籍以和摸金校尉相配合。大肆盜挖古墓。

歲月迭,流年變換,這摸金校尉和丘郎將也於亂世之傳承下來。後來經過唐宋元明幾代的演化,又分流出淘沙司馬和觀山太保幾類。每一類都有自己的擅長,各有專精,技藝不同,在業內我們稱之爲‘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淘沙有決,觀山有鏡’,我和我哥哥江山都屬摸金一派,而你祖爺爺所屬的是觀山太保一派!雖然門派有別,但論起入行輩分來說,你祖爺爺也算是我的前輩了!”二爺爺說道。

“原來是這樣,我有點明白了,我一直只知道我祖爺爺幹倒鬥是因爲當時窮的沒辦法了纔去倒鬥,我以爲做這一行是爲了能吃飽飯所以才叫什麼管飽,原來全名是觀山太保,江司令……按照你的意思,倒鬥這一行是曹操成立了你們摸金一派,然後又慢慢的演化出什麼管飽,死馬之類的呢?”錢團長問道。

二爺爺笑了笑點了點頭,“沒錯!”

“那爲什麼摸金門派會分流出管飽呢,是因爲派內鬥爭嗎?”錢團長的好奇心徹底被逗起,繼續追問道。

二爺爺搖了搖頭,否定道,“不對,不對,之所以門號不同是因爲一些歷史原因,而並非派內矛盾的關係,就比如拿你祖爺爺所屬的觀山太保一行來說,最初起源於明朝初期朱元璋時代。這其中還有一段淵源,今日夜裡倒也空閒,我不妨說給你聽聽,也便你多瞭解下你的祖爺爺。

相傳在元末,朱元璋還未“面南背北”之時,劉伯溫就覺得此主是“真龍天子”,將來必有“九五之尊”,於是投到他帳下效力,由於劉伯溫談吐不凡料事如神,十分被朱元璋器重,大事小情悉以問之,劉伯溫一向對答如流,屢獻良策奇謀。?

有一天朱元璋率部與元兵交戰,軍中糧草接濟不上,陷入苦戰,恰好劉伯溫求見,便以僅有的幾個燒餅款待,隨後二人說起當前局勢。?

劉伯溫對朱元璋說,眼下我軍雖然處境艱難,只因天時未到,等時機來臨,主公必定能成就一方大業。?

朱元璋隱隱聽出劉伯溫的話裡話外,似乎在暗示自己將來能當“皇上”,再加追問,果然如此,便說:“當年周文王請姜子牙出山,親自在河邊連拽了姜子牙八百單八步。結果周王朝一脈,得享了八百單八年的天下。倘若真如軍師說言,我朱元璋這輩子能有開國定基的福份,不敢奢求江山永保萬年,也不敢比周文王那等聖君明主,能有四百年的國運就很知足了。”說罷,便請劉伯溫演卦推算,看看朱家龍興的氣運能有多少年。?

劉伯溫見帳中正好有幾個燒餅,於是當即以此爲“機數”,占驗得出“卦象”。但最後所獲的結果,卻遮遮掩掩地不肯對朱元璋明說。?

朱元璋說世間的得失成敗,都是天意,但講無妨,沒有什麼可忌諱的。劉伯溫這才說按此卦象來看,胡人雖將敗亡,但北龍氣數不衰,將來這錦繡河山,還得有胡人的一段天下,我主國運恐怕到不了四百年。甚至三百年都不到。?

朱元璋聞言大驚。他倒不是爲國運長短擔心,擔心什麼呢?主要是這些年南征北戰,曾經見過許多被盜毀的荒墳野冢,尤其是在南宋諸帝的陵寢附近,如今只剩下幾個巨大的土坑,裡面雜草叢生,多有狐鬼出沒。?

在元滅南宋之後,這些帝陵都被胡人盜空了,南宋皇帝的屍體也慘遭蹂躪。都被與牛馬豬狗的骨頭混在一處,給埋在了“鎮南塔”下。看宋陵遺址,當真是“田豎鞭骷髏,牧童掃精靈;如今荒涼虛無地、昔日君王埋魂處”,其景象之悽慘,足令見者嗟嘆,聞者傷懷。?

朱元璋說,要是北方的胡人在幾百年後還能佔據天下,我即便真當了“皇帝”也高興不起來,怎麼呢?這世上沒有不死之人,我如今要是能將胡虜逐回漠北,光復漢家河山,建立這等功業自是快事,可世上從來沒有不死仙藥,有生就有死,有始就有終,“真命天子”恐怕也難逃馭龍歸天地一日。?

天子死後自然要下葬到皇陵之中。可瞧瞧南宋北宋的帝陵如今是什麼下場?還不都被胡人所平,我當了皇上,在位的時候有“文臣武將”保駕,死後葬在墓中,就算在陵區佈置大軍守陵,卻早晚要有一日國破山河碎,改朝換代多是天道循環的定數,計較不得,這最要命的是將來要亡在胡人手中,咱們那現在蕩平胡虜,其輩子孫一但得勢,必要大肆報復今時之恨,那我和我的子孫入葬在皇陵……還不都得被奸賊們一發掘出來鞭屍焚骸??

想起宋室皇家寢陵的荒廢景象,再想想自己將來的下場,不免心生寒意,即便當着“皇帝”又有什麼滋味?朱元璋知道劉伯溫精通南龍風水,就問他世上有沒有什麼辦法,使“皇陵”永遠不會被胡人盜毀??

劉伯溫說您想得太長遠了,現在要琢磨的是怎麼奪取天下,皇陵之事等大業已定之時再籌劃不遲,此事儘管放心,到時候肯定給主公想個安穩的法子。?

由於當時大戰在即,這件事說完就完了,談論幾句之後,也就這麼過去了,以後南征北戰始終都沒機會再提過,直到朱元璋以大明天子開國太祖的身份坐了龍庭,按古例,各朝天子登基當了皇上先不幹別的,立刻就要着手籌備自己的皇陵,從選取龍脈,到陵墓規模格局,一絲半毫也馬虎不得,都是國家一等一的大事。?

洪武皇帝就召來劉伯溫,說起以前那件事來,這建造皇陵的重任,必須得由劉伯溫來策劃主持,大明王朝的皇陵,絕不能讓胡人盜發。?

劉伯溫當年許了個空頭願,事到臨頭也是覺得心裡沒根,忽然雙眉一皺,計上心來,先請皇上寬容十天,十天之後必有良策。?

洪武皇帝就耐着性子等了十天,果然在十天之後,劉伯溫上殿來,行了君臣之禮,便取出一幅圖畫來:“修造大明皇陵之事,非從此圖中來不可。”?

洪武皇帝還以爲是貨真價實的“風水陵譜”,當即龍顏大悅,趕緊聽內侍取到駕前御覽,誰知展卷翻閱一番,竟是大爲詫異,皇上根本看不懂這張畫是什麼意思,就開金口動玉言問道:“劉愛卿,你這圖中所畫……卻是些什麼名堂?”?

劉伯溫奏道:“陛下容稟,修造皇室陵寢非同小可,臣才疏學淺,恐有負聖望,其中若有些許差錯,實是萬死莫贖。”?

隨後劉伯溫爲洪武皇帝保舉了一位“奇人”,此人身懷異術,通天曉地,足可擔當建造“皇陵”之重任,但他本是深山中的隱逸之輩,恐其找藉口推諉,故獻畫一卷,等將他召至宮中,先明示其意,然後不論他答不答應,只要把這軸圖畫給他一看,他必不敢再行推託。?

洪武皇帝將信將疑,就立刻遣人將劉伯溫保舉的“高人”請來,此人的姓名是“封王禮”,他本是在巴蜀之地燒煉鉛汞的方外之士,也常做些倒斗的勾當,專門喜歡搜尋一些“丹砂異書”之類的古物。?

封王禮被召至金殿之上,得知是要讓他修造“皇陵”,自古有道是“伴君如伴虎”,這是極容易掉腦袋的事情,他哪肯答應,忙謊稱自己不懂“葬制”和“尋龍”之道,想要推託掉這份“皇差”。?

洪武皇帝一看果不出劉伯溫所料,就讓人把那捲圖畫取出來,給封王禮當面觀看,封王禮看了圖中所繪,當時就驚得魂不附體,跪倒駕前,連稱:“皇上恕罪,草民實該萬死。”?

原來劉伯溫這幅畫,畫中所繪是一派險峻的懸崖絕壁,壁上掛棺而懸,藏了許多“懸棺”,畫中有幾個盜墓賊,其中一個賊人抱着鬆皮粗鱗的棺材蓋子正在用力挪動,顯然是剛剛揭開棺蓋;另有一賊攀在絕險的陡壁上,拿繩索套在棺中古屍頸中,把棺中老者的屍體拽得坐了起來;還有兩個盜墓賊蹲在棺材旁邊,從棺中抱出一塊塊“骨甲”,那骨甲上滿是“星圖”和“蝸蟲古篆”。?

畫幅旁邊注着一行字“觀山盜骨圖”,封王禮看此圖看得心驚肉跳,原來畫中所繪的盜墓場面,正是其先祖所爲。?

“封氏”爲地方上極有名望的豪族。祖祖輩輩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峽。那峽中地形險惡剝斷,藏有無數“懸棺”,封氏現任就曾經在“棺材峽”中盜取過許多“天書異器”,藉此發跡,習得了許多失傳已久的巫術,進而癡迷“爐火之術”。?

到了元末明初,傳到封王禮這輩,自稱“棺山太保”,仗着精通“棺山指迷術”。在各地秘密發掘古冢山陵,實際上封家有得是錢,其輩盜墓的動機,主要是爲了那些藏在墓中的古卷古籍,此刻見了“觀山盜骨圖”,還以爲自家的秘行敗露,驚動了天子,肯定逃不開滅門之禍,而且這件事從無外人知道,這說明皇上身邊有“高人”。對“棺山盜墓”之事必定是一清二楚。此時只好硬着頭皮,按照洪武皇帝的要求設計皇陵。?

劉伯溫當時在朝中已萌生退意,但在修建皇陵之事上,被皇帝逼得脫不開身,想起世上還有這麼一夥“棺山太保”,最是精通陵譜和遁甲之術,就把這件“皇差”推到了他們頭上,他還算留些情面,只把畫卷稱做“觀山盜骨”。並未明言實際是“棺山盜墓”。?

封氏專攻奇門異術,行事手段常人難料,而且從骨甲中掌握了許多風水秘術。對陵墓結構和選址都有獨到之處,使洪武皇帝十分滿意,御賜封王禮和他的幾個弟子純金腰牌,從此以後稱爲“觀山太保”,留在御前聽用,專職爲皇家建造陵墓。這便是觀山太保最早出現在大衆視野中的歷史記載!”二爺爺一口氣爲錢團長講了這麼多。

而此時,錢團長早已是聽的入了迷,因爲在他以前的印象中,盜墓不就是掘墳拋屍取寶嗎,沒想到這裡面竟然還分了這麼多門派和蘊藏了這麼多典故。

“原來我祖爺爺這一派,在明朝的時候還是皇室御用風水師啊!”錢團長有些得以起來。

“哎……所謂風水堪輿,看是什麼人掌握在手裡,若是給了那有福之人,風水便會好上加好,若是給了那歹人惡人,好的風水便會立馬靈氣喪失白白葬送了一塊好地,要是給了那發丘摸金者,風水堪輿之術變成了壞人祖墳的工具,所以凡事不可一概而論,這世上之物有陰有陽,有利有弊,這也纔是造物真諦啊!”二爺爺突然感概道。

錢團長雖然不是很明白爺爺剛纔所說這段話的內涵,但是他覺得這肯定是是江司令一生經歷才總結出的一段心得。

第566章 難逃一劫第646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69旺順開墳第435章 難以下山第360章 殺死殭屍第83節 那“東西”去你家了?第540章 霧中魅影第91節 擡屍進門第638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61第459章 突現鬼影第105節 心生恐懼第49節 江叔,她來害我了!!第640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63第603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26尋找屍體第393章 脅迫人人自危第693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15第601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24第482章 詭異的山包第348章 爺爺之死張大力隔壁有聲進城調查再試一次第672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95恐怖一幕字數加長版倒腳怪來襲嬰蟒魅影再現第434章 日記被奪走第377章 建章陰宮第429章 牛頭馬面來自何方第456章 發現可疑皁角樹的傳說第558章 渭水詭事2第525章 再入水井第535章 白玉堂的疑惑什麼東西巧兒的哭聲第47節 有些不對勁第709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31第367章 訛獸(1)抵達落鳳村嬰叫第352章 雌雄雙雉倒腳怪來襲第379章 尋找玉龍玥第18節 照片上的女人第19節 做法(1)第585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8鬼打牆第472章 又發生事了第632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55第547章 詭異電話第648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71第539章 血印之謎第400章 盜墳(2)恐怖漂棺第56節 怪胎被滅第89節 報喪第10節 二丫頭死在河裡第102節 蜻蜓點水穴第525章 再入水井第510章 再進石人溝第563章 包圍第446章 詭異視頻2第11節 村長兒媳婦來報仇了第374章 怨屍池(1)第609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32村長的疑問自己砍了自己美貌與智慧說服李大娃逃脫第65節 調情黃毛怪第520章 道派解散第32節 女屍未腐村長要回村第701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23第665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88晚飯前夕第339章 詭異黑洞不過五的推測第21章 “她”現身了第424章 是個女人第495章 他不是人?第541章 遇襲第570章 多出一個人第588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1第477章 等鬼第109節 媳婦進門第706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28第6節 偷雞摸狗一家人遇到黑洞第112節 黑影見到不過五第522章 勁鬆道長來相助第92節 屍體動了
第566章 難逃一劫第646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69旺順開墳第435章 難以下山第360章 殺死殭屍第83節 那“東西”去你家了?第540章 霧中魅影第91節 擡屍進門第638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61第459章 突現鬼影第105節 心生恐懼第49節 江叔,她來害我了!!第640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63第603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26尋找屍體第393章 脅迫人人自危第693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15第601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24第482章 詭異的山包第348章 爺爺之死張大力隔壁有聲進城調查再試一次第672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95恐怖一幕字數加長版倒腳怪來襲嬰蟒魅影再現第434章 日記被奪走第377章 建章陰宮第429章 牛頭馬面來自何方第456章 發現可疑皁角樹的傳說第558章 渭水詭事2第525章 再入水井第535章 白玉堂的疑惑什麼東西巧兒的哭聲第47節 有些不對勁第709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31第367章 訛獸(1)抵達落鳳村嬰叫第352章 雌雄雙雉倒腳怪來襲第379章 尋找玉龍玥第18節 照片上的女人第19節 做法(1)第585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8鬼打牆第472章 又發生事了第632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55第547章 詭異電話第648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71第539章 血印之謎第400章 盜墳(2)恐怖漂棺第56節 怪胎被滅第89節 報喪第10節 二丫頭死在河裡第102節 蜻蜓點水穴第525章 再入水井第510章 再進石人溝第563章 包圍第446章 詭異視頻2第11節 村長兒媳婦來報仇了第374章 怨屍池(1)第609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32村長的疑問自己砍了自己美貌與智慧說服李大娃逃脫第65節 調情黃毛怪第520章 道派解散第32節 女屍未腐村長要回村第701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23第665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88晚飯前夕第339章 詭異黑洞不過五的推測第21章 “她”現身了第424章 是個女人第495章 他不是人?第541章 遇襲第570章 多出一個人第588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1第477章 等鬼第109節 媳婦進門第706章 爺爺最後的日記128第6節 偷雞摸狗一家人遇到黑洞第112節 黑影見到不過五第522章 勁鬆道長來相助第92節 屍體動了